吳衛(wèi)麗(浙江省臺州市臨海哲商現(xiàn)代實驗小學)
眾所周知,我國教育中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三好學生”以及“五育并舉”等概念?!叭谩敝傅轮求w,“五育并舉”則是指德智體美勞。應該說,勞動教育早已正式納入了教育范疇。由于種種原因,當前的教育在德智體上仍然傾斜較多,而對于美育和勞育尤其是勞育則存在邊緣化的現(xiàn)象。但總體而言,全社會尤其是教育界對于勞動教育的認識在不斷深入,勞動教育在學校當中也有著越來越多的體現(xiàn),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進一步研究勞動教育的價值就顯得非常必要。
小學階段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對于知識教學來說,小學階段是奠基階段;對于勞動教育來說,小學階段是勞動意識養(yǎng)成以及勞動技能初步形成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強化勞動教育,無論是對于當前的學生成長,還是對于核心素養(yǎng)培育,其價值都是非常明顯的。
從實際情形來看,勞動教育問題正逐步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人們已經(jīng)意識到小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意識下降的原因在于缺少勞動教育,在于我國小學勞動教育存在著的諸多問題。坦率地承認這一現(xiàn)實,可以將勞動教育建立在準確的基礎之上。認識到這一基礎,再去思考勞動教育所追求的目標,就可以認識到當下的勞動教育,本質上是為了培養(yǎng)勤于勞動、善于勞動、熱愛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對于當前的小學生來說,利用勞動教育來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與技能,更多的是奠基性工作。也就是說,勞動教育所追求的應當是學生對勞動的正確認識。“生活靠勞動創(chuàng)造,人生也靠勞動創(chuàng)造?!痹谛W階段給學生滲透這樣的教育,本質上就是一種精神奠基。
從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看,在小學階段實施勞動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勞動本身就是一種珍貴的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要教育孩子們從小熱愛勞動,熱愛創(chuàng)造,通過勞動和創(chuàng)造播種希望,收獲果實,也通過勞動和創(chuàng)造磨煉意志,提高自己?!边@些生動的闡述可以說是對勞動教育意義的最精辟的概括。同時,勞動也是一種技能,勞動技能所對應的能力正是關鍵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認識到這一點并實施勞動教育,就可以奠定關鍵能力養(yǎng)成的基礎。
在具體的小學教育實踐中,為勞動教育開辟一席之地,讓勞動教育有效的發(fā)生,同時讓勞動教育滲透到日常的教育進程當中,是勞動教育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基礎。要有效地實施勞動教育,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知道教學對象的特點。就小學生而言,這個階段的學生喜歡動手卻未必喜歡勞動,這是一個既具矛盾性又具統(tǒng)一性的現(xiàn)狀,也是勞動教育實踐的基礎。
認識到實施勞動教育的基礎之后,教師還要認識到:要落實勞動教育,就必須對勞動教育的內(nèi)涵與方式進行進一步的思考。首先從勞動教育所屬范疇的角度來看,盡管勞動教育與其他教育活動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但勞動教育仍基本屬于德育范疇,因此勞動教育可以支撐起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xiàn)。在實施的過程中,小學勞動教育還可通過設置勞動課程、布置實踐作業(yè)、安排項目活動等途徑,提高學生在學校勞動、家務勞動、自助勞動、公益勞動、服務勞動和生產(chǎn)勞動等方面的素質。
例如,針對當前小學生勞動意識淡薄、勞動技能薄弱這一現(xiàn)狀,在實施勞動教育的時候,確定了“激發(fā)勞動興趣,培養(yǎng)勞動意識,厚植勞動技能,鞏固勞動成果”的思路。從面上推薦的角度來看,這一思路下的勞動教育可以這樣闡釋:
激發(fā)勞動興趣所依靠的不是理論的說教,而是勞動體驗。這里所說的勞動體驗不只是讓學生去參與勞動,而是讓學生在自己所喜歡事物的基礎上,讓學生不知不覺走入勞動。在勞動教育當中有這樣一個案例:教師在課堂上調(diào)查學生所感興趣的事物,然后選擇“制作動畫人物”這一任務來驅動學生的動手制作。由于學生對這些動畫人物非常感興趣,因此制作動畫人物并不感覺是一種負擔。當學生開始“做”之后,教師再一步步提出更高的制作要求。比如說外形要像,色彩要豐富。這個時候就會有一種新奇的發(fā)現(xiàn):原本討厭重復的小學生,卻愿意一遍遍制作自己喜歡的動畫形象。
事實證明,當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之下,一遍遍動手制作的時候,尤其是當學生帶著明確的制作目的(實際上就是勞動目的)去動手的時候,學生的勞動意識其實就在慢慢養(yǎng)成;至于勞動技能的培養(yǎng),應當抓住重復與創(chuàng)新兩個要素,在重復中形成基本的勞動技能,創(chuàng)新中形成新穎的勞動技能。這樣一個勞動教育的思路,被證實是行之有效的,尤其是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在國家迫切需要大量具有創(chuàng)新型的技能性人才的背景之下,在小學階段利用重復加創(chuàng)新的思路,可以讓小學生形成基本的勞動技能以及良好的創(chuàng)新意識。
將核心素養(yǎng)與勞動教育結合起來,用核心素養(yǎng)來引導小學勞動教育的開展,應當說是一個非常符合當前需要的舉措。
勞動具有永恒的意義,勞動教育卻需要創(chuàng)新方式、更新理念。顯而易見的一個事實是,當下的勞動教育不能囿于體力的付出,不能認為只有付出了體力、流下了汗水,才是最有效的勞動教育。如果學生認識不到勞動的意義,體會不到勞動的樂趣,不能在勞動的成就當中獲得滿足感,勞動教育是沒有意義的。
反之,面向小學生的勞動教育,一定要追求興趣、動機以及意義的綜合。要讓學生在面對勞動的時候愿意付出、同時又有強烈的成就動機,那么這樣的勞動教育才能幫助學生樹立“勞動最光榮”的品格認知,才能讓學生用形成的基本勞動技能去支撐起關鍵能力的養(yǎng)成。
實際上,勞動原本有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之分。但是,在實施勞動教育的時候,二者又不能截然分開。面向小學生實施的勞動教育,最好的選擇就是將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上述“重復加創(chuàng)新”的勞動教育思路,才能奠定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基礎。
總而言之,面向小學生的勞動教育勢在必行,勞動教育在促進學生智慧、培養(yǎng)學生品性、提高學生審美力等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抓住小學階段這個重要時機去實施有效的勞動教育,能夠讓每一個學生在小學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生階段,種下熱愛勞動的種子,并且在未來的人生中享受勞動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