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珊珊
高效提問在初中地理讀圖教學中的實踐探究
薛珊珊
(南京市第一中學泰山分校,江蘇南京210031)
地理這門學科開展的過程中主要是圍繞地圖的形式展開,在教學中,地圖可以為學生們傳遞出準確的地理信息、地殼運動規(guī)律以及地理原理。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結合相關的地理事物以及地球的運轉規(guī)律學習,更好地學習地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過去地理教學開展的過程中的教學方法,已經明顯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難以實現(xiàn)現(xiàn)代素質的需求。對此,為了能夠不斷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人才,就需要針對當前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尋求解決辦法,進一步探究地圖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結合高效的提問方式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不斷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整個教學的效率。本文主要論述了當前地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在地理教學中讀圖教學的重要意義,并提出了具體的教學。
高效提問;初中地理;讀圖教學;措施
教師在開展地理教學時,整個教學離不開地圖。然而,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具備比較好的讀圖能力,這就需要教師進行高效的提問。利用針對性地提問策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因此在提問策略運用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遵循適度原則,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地位,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析能力以及地理讀圖能力。將其作為教學目標,啟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實現(xiàn)教學目標。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在當前高中地理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陳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不能夠很好地體現(xiàn)學科的實踐性,忽視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培養(yǎng),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shù)闹R。教師忽略了學生是否能夠接受教師講述的理論知識。再加上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會認為學生只要掌握解題方法就能夠在課堂上學到知識,將考試中的試題解答出來,取得很好的成績,并將其作為教學的根本目標。但是,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會導致學生對各種地理知識的掌握都十分淺顯,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
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會比較注重將教學重點放在與講解知識點上,忽略了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課堂的趣味性以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會對整體教學效果產生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注意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也只會利用單一的教學手段將抽象的知識為學生呈現(xiàn)出來。這種單純的講解方式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囫圇吞棗,沒有真正意義上了解這些知識,并將其運用于生活中,這就失去了教學的意義,導致課堂效率降低。
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只是基于教材角度做出內容的修改并進行講解,沒有注重學生知識的拓展,對于一些新的學科研究成果也沒有進行及時地補充。此外,教師在教學中也沒有注重教學內容的豐富,因此無法對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展,且教學內容單一性會限制學生的發(fā)展,無法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由于地理這門學科自身具有較強的特殊性,這門學科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都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綜合性比較強。因此,在實際地理學科教學開展的過程中,若是讓學生僅僅依靠死記硬背的方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讓學生不斷地思考,強化對于知識內容的理解,這樣才可以更好地運用知識。通過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可以進一步調動學生的思維活躍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基于現(xiàn)有知識基礎進行深入的探索挖掘,對知識有著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
由于地理學科的綜合性比較強,因此它有很多知識之間都存在著較密切的聯(lián)系。同時,不同的地理要素之間的聯(lián)動效應也比較強。例如,洋流、季風變化會對不同地區(qū)的氣候產生影響。在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也會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響,學生在看待問題時不能夠孤立地思考。教師需要著重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并引導學生在面對問題時能夠積極地發(fā)散思維,靈活地運用知識尋找不同地理圖像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從不同角度出發(fā)解決地理問題,開展綜合實際的運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形成思維拓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想讓地理讀圖教學更好地開展,教師就需要進行高效的提問。首先,第一步,教師就應當引導學生觀察地圖中涵蓋的地理重要知識要點。教師給定出地理圖像,并讓學生指出關鍵點,讓學生辨別地理信息和事物。這樣一來,學生的讀圖興趣也會不斷提升,進一步互動,學生積極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例如,在學習《世界的氣候》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氣候分布圖,讓學生們指出相應的氣候類型,并結合氣候類型的分布規(guī)律及特點進行簡要說明,讓學生能夠在學習地理認知地理讀圖的過程中,不斷強化他們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分析能力。然而,對于其中涉及復雜的地中海氣候。教師也應當結合其分布規(guī)律鼓勵學生積極地提出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這樣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地理讀圖興趣,讓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提升,引導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思維能力和主觀能動性分析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析能力。
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提問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在當前使用高效提問策略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結合一定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一個獨特的地理讀圖和思維能力,教師由淺入深為學生設計出開放式的問題,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開放自由的環(huán)境,不斷引導學生思考。在這樣一種開放式問題設計的過程中也應當基于教學內容范圍,確保整個問題的設計是完整、具體、正確的,不能讓學生在對這個問題產生疑問。此外,學生可能也會給出比較寬泛的答案,教師可以不斷增強學生的讀圖習慣,提高問題探究能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更好辦法。例如,在開展“讀圖”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從地中海氣候的相關問題進行設計,讓學生了解到氣候分布圖之后,自己對于地中海氣候的分布規(guī)律和情況進行分析。然后,教師也可以結合一些相關的旅游景點設計問題,從不同的國家區(qū)域角度出發(fā),讓學生能夠認識到同樣是處于沿海區(qū)域,為什么地中海氣候與其他氣候的植物種類不同?降水不同?使學生進一步地分析思考,挖掘其中潛在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讀圖效率。
在學習有關氣候的知識時,針對熱帶氣候、亞熱帶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地中海氣候都會涉及很多知識點。這就表明,地理等知識豐富多樣,在讀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具備的基礎知識十分豐富、復雜。因此利用高效的問題策略開展讀圖教學,可以推動整個教學更好地開展。教師在提出相關問題的時候,應當引導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對于問題的見解。在課后也可以讓學生主動調查搜索相關的地理信息和問題知識點,引導學生利用對比分析法、分類分析法、歸納法等找出問題的解決途徑,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例如,在學習相關地中海氣候的問題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們運用比較分析法比較地中海氣候與其他氣候的不同之處。通過歸納的方式總結熱海氣候的分布規(guī)律,沿著南北回歸線以及赤道對氣候類型進行進一步的分類,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提高他們的實踐解析能力,增強讀圖效率。
學生在對教師的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式之后,教師也需要就當前地理讀圖教學涉及的信息和知識點進行總結和綜合。這樣可以基于地理教材讓學生對于地理信息進行進一步的總結,了解到相關的地理知識點,確定地理信息之間的聯(lián)系,強化學生已掌握的地理知識。利用讀圖訓練活動增強他們的讀書習慣,以此讓學生更好地運用地圖解決實際問題。在高效問題策略教學模式開展的過程中,這種方式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達到地理教學的目標。
從地理地圖上可以發(fā)現(xiàn)地圖的邏輯比較科學,它利用規(guī)范的符號將地理信息傳達出來。因此,也就表明地圖也是一種地理語言。這語言具有象征性和抽象性的特點,且其中涵蓋的信息十分復雜。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地圖將其作為材料開展高效的提問,讓學生可以借助教師提供的材料,自己解決他們的疑問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樣一來,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認識到科學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高效的提問策略,學生可以嘗試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例如,在對世界氣候分布圖這一地圖進行解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中外各個城市的氣候類型以及降水柱狀圖向學生提出問題。但是,在提問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注意提問的方式。若是過多,那么學生會感到疲倦,且對課堂喪失興趣。因此,高效的提問應當控制在整個教學的1/4最適宜。其次,在對問題導入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引入不同的方式,如設疑引入法。這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引入方式,利用通過對問題進行解答,使其形成一個懸念進一步引入新的知識點,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季風”的相關問題時,教師就可以結合“鄭和下西洋出發(fā)的時間為什么選擇冬季?”這一問題作為季風知識點的導入口。在高效提問策略開展的過程中,只能夠在提問過程中作為假設提出問題。利用設疑提問引入的教學方式與高效提問的教學方式不同,但是他們主要都是用來增強學生的理解力,而不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若是在沒有開展具體課程之前就讓學生去解決問題,那么這不是真正意義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是讓學生形成一種胡亂猜測的壞習慣。
在地理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的素質也十分重要。因此,要想讓高效提問方法更好地在地理讀圖教學過程中發(fā)揮作用,就需要組織一支優(yōu)秀的地理教師隊伍。學校需要不斷強化對于地理教學的資金投入,引進、選拔地理教師,真正地讓一些優(yōu)秀的地理教師投入到教學過程中。這些教師可以將先進的教育方法帶到教學過程中,更好地開展讀圖教學。此外,還需要給予教師以培訓再教育的機會,讓他們積極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掌握更多的方法,便于在地理教學中發(fā)揮作用。
綜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學開展的過程中,讀圖教學十分重要。教師可以利用高效提問的方式提高教學效率,但是需要認識到當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究讀圖教學對于學生學習的意義,通過組織學生觀察地圖中存在的知識要點,結合課程內容甚至開放式的問題,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行分類歸納對比,對學生的問題回答進行評價,組織一支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等各種方式更好地開展教學,真正地讓初中地理讀圖教學更好地開展,發(fā)揮其教學優(yōu)勢。
[1] 楊天鳳.高效提問策略在初中地理讀圖教學中的應用[J].年輕人,2019(33):160.
[2] 劉志強.探索初中地理讀圖教學方案——高效提問法[J].科學時代,2013(15).
[3] 譚柳霞.初中地理讀圖教學的創(chuàng)新法——提問策略的運用[J].求知導刊,2019(23):58.
[4] 張圣.高效提問策略在初中地理讀圖教學中的應用[J].速讀(上旬),2020(6):81.
[5] 王科中.初中地理學生讀圖能力培養(yǎng)方法探析[J].新課程,2021(2):183.
[6] 陳敏.指向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初中地理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資源,2021,17(5):55-56.
[7] 李佳.試論核心素養(yǎng)初中生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對策[J].中外交流,2021,28(1):1511-1512.
[8] 佴天雨.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48):74.
[9] 李龍園.芻議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0(40):123.
[10] 肖仕海.淺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與技巧[J].文淵(中學版),2020(1):183-184.
[11] 楊立杰,李偉民,由秀.高效課堂在初中地理教學實施中的建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8(22):38-39.
[12] 徐超.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構建高效課堂——以《水資源》為例[J].內蒙古教育,2018(20):91-92.
[13] 劉莉君.小組合作激活生生互動打造高效初中地理課堂[J].教師,2018(03):107-108.
[14]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M].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澄,2011
[15] 武文霞, 周順彬主編.地理課程與教學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R136
A
1002-7661(2022)04-01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