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琛
(麗水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浙江 麗水 323000)
孩子作為祖國的希望,全社會都在盼望著孩子們可以健康成長,對幼兒園教學工作也就有了更高的期許與要求。在這種環(huán)境下,幼兒園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不僅要注意孩子智力方面的發(fā)展情況,更要注重幼兒心理健康問題以及思想品德的早期教育,讓孩子們在幼兒時期便養(yǎng)成更加積極向上、主動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以更加健康的心理情況面對未來生活中的挑戰(zhàn)。
許多幼兒園班主任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因幼兒年齡較小等原因,沒有重視幼兒的實際需求,在日常教學中也多采取“教師主講、幼兒聽講”的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模式,忽略了幼兒的實際需要,也沒有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雖然及時進行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滲透工作,但千篇一律,并不具有針對性,直接導致教學工作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孩子在這種培養(yǎng)氛圍下,自然無法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使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缺失。為此,幼兒園班主任工作中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效果想要得到保證,教師必須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加強與幼兒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充分尊重幼兒主體地位,不能因為幼兒年齡較小而忽視幼兒的心理狀態(tài),采取鼓勵式培養(yǎng)模式,給予幼兒更多的鼓勵與支持,允許幼兒有自己的成長愿望,讓每一位孩童都可以參與到教學滲透活動中,實現(xiàn)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雙重培養(yǎng),提高幼兒園班主任工作中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將班級內(nèi)的孩子進行分組教學,讓幼兒可以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選擇,找到合適的群體開展日常學習,并在小組內(nèi)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展現(xiàn)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還應該給予每組有關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相關學習活動,通過日常唱歌、跳舞以及觀看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相關內(nèi)容視頻的形式,引導孩子們自覺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培養(yǎng),鼓勵并引導幼兒們共同完成教師安排的日常任務,通過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鼓勵的環(huán)境下健康成長。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的參與度,使幼兒主體地位得到有效的尊重,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效率。同時幼兒園班主任也可以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對每一位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及時地觀察與了解,并在進行鼓勵式培養(yǎng)的過程中有效提高幼兒自信心,讓幼兒可以更加勇敢地進行自我情感的剖析與表達,在小組內(nèi)不斷地貢獻自己的力量。通過不斷地溝通與表達,實現(xiàn)自身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并有效提高班級整體活躍度,讓幼兒園班主任工作中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情況得到更好地發(fā)揮,實現(xiàn)幼兒身心健康教學工作的全面發(fā)展。
師生間的良性溝通,是教師了解孩子、孩子對教師敞開心扉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具有重要意義。但部分幼兒園班主任為了更好地維持班級內(nèi)部的紀律性,一直采用非常嚴厲的教學策略面對幼兒,直接影響了幼兒的表達意愿,師生間沒有搭建起良性的溝通渠道,班主任在日常教學中也很難得到一手信息,更好地了解幼兒內(nèi)心世界。幼兒園班主任作為孩子們開展系統(tǒng)化學習過程中的第一位教師,也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引導者、溝通者以及觀察了解者,應更好地發(fā)揮幼兒園班主任的實際效用,在幼兒開展日常學習的過程中,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地了解,做出正確引導的同時,給予專業(yè)的指導意見,讓幼兒可以更好地對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相關知識內(nèi)容有更加具象化的理解與認知,搭建師生間良性的溝通橋梁,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小問題及時化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學習效率。為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應結合幼兒的實際年齡、精神狀態(tài)以及性格特點等內(nèi)容,提高耐心度,與幼兒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讓幼兒敢于釋放自己的內(nèi)心情緒,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
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內(nèi)部設置“悄悄話角落”,每天固定的時間聽取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的心理煩惱,并進行及時有效地開解,讓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以及德育教育需求得到滿足。同時,班主任在開展“悄悄話角落”過程中,也可以對幼兒每日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科學評定,找出幼兒在實際生活中獲取快樂、感到悲傷的實際原因,真正地了解幼兒內(nèi)心世界的真實情感,并將其整理出來。面對班級孩子存在的共性問題,班主任則在班會上進行統(tǒng)一的講解與引導,讓每一位幼兒都可以在班會中有所收獲,提高班級幼兒的心理健康水平,開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實現(xiàn)班級幼兒的全面發(fā)展。而針對幼兒存在的個性問題,或者當前正面對的一些家庭問題,教師應與幼兒家長進行及時的溝通與交流,實現(xiàn)家校的高效聯(lián)結,通過班主任、學校、家庭互幫互助的形式,最優(yōu)化了解幼兒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狀態(tài),為幼兒收獲高質(zhì)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奠定基礎,保證所有幼兒的心理訴求都可以得到妥善解決,增強學校、家庭以及幼兒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力。
幼兒園是兒童開始系統(tǒng)化學習的開端,許多幼兒剛剛離開家庭生活進入到集體氛圍中,存在著非常強烈的陌生感以及不適應感,容易出現(xiàn)緊張、焦慮甚至是哭鬧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幼兒心理健康的正常發(fā)展。部分班主任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工作時,往往掌握著教學工作的決定權,一直牢牢把握著課堂的整體節(jié)奏,沒有給予幼兒充足的思考時間以及自由討論時間,幼兒自我思考時間不足,自然無法有效建立完備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理念,日常心理健康培養(yǎng)學習中存在著一定的阻礙。部分幼兒園班主任及時注意到了班級內(nèi)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氛圍的培養(yǎng)工作,但也僅停留于表面,幼兒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相關知識自主學習才剛剛開始,便被叫停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并沒有起到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助的效果。為此,幼兒園班主任工作中應營造健康的心理氛圍,降低幼兒對于陌生環(huán)境的緊張情緒,通過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以及參與形式,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加清晰的認知與領悟,明確幼兒的實際需求,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并將接收到的知識內(nèi)容更準確、熟練地運用于日常生活中,在增加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學習綜合能力的同時,讓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工作更具智慧性,也更能滿足幼兒的實際需求,最終形成良性班級風氣,讓幼兒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之下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建設。
例如,教師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過程中,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相關內(nèi)容較隱形地融入于日常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唱歌、跳舞以及繪畫等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活動,讓幼兒在玩耍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實現(xiàn)自身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有效培養(yǎng)。而不是通過“三令五申”或者是每日重復性機械朗讀等形式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能力,讓幼兒可以自覺自愿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并在班級內(nèi)部形成學習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良性風氣,讓幼兒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對于自己未來成長產(chǎn)生的重要影響,并積極主動地尋求心理方面的培養(yǎng)與提升,降低幼兒對于未知知識內(nèi)容的陌生感,增加課堂教學中的趣味性,讓每一位幼兒都在開心、健康的氛圍中開始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學習。
幼兒園班主任工作中想要進行有效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就必須有更專業(yè)的教職水平予以保證。但由于幼兒園班主任每日日常工作較繁雜,需要面對幼兒身心上的大量問題,許多教師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進行自我學習與革新,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工作也浮于表面,滲透能力不強。部分幼兒園班主任,尤其是部分有較長工作經(jīng)驗的老幼兒園班主任,有著自己獨到的教學理念,對于教學改革以及教學思路的革新存在著一定的抵觸情緒,沒有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工作對于幼兒成長的重要意義,也并沒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讓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實。部分幼兒園班主任即使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工作,也僅存在于表面,直接導致幼兒、家長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學習的重視也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并沒有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幫助幼兒有效提高自身精神世界培養(yǎng)。為此,幼兒園應加強班主任的培養(yǎng)工作,制定計劃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培訓內(nèi)容,讓教師對于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工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與認知,提高教師專業(yè)能力,讓日常滲透工作更能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幼兒園可以定期邀請社會上優(yōu)秀的心理學家以及德育教育工作者到園內(nèi)對教師開展宣講活動,讓教師真正地明確現(xiàn)階段幼兒成長過程中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的相關內(nèi)容,并結合自身教學實際開展有效的滲透工作。其次,幼兒園教研團隊還可以定期開展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培訓工作,通過固定時間幫助教師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并讓幼兒園班主任結合自己班級內(nèi)幼兒的實際學習情況、性格特點等內(nèi)容,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引導,讓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工作真正地具有落地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整體效率。最后,在開展一系列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教學活動后,還需要對幼兒園班主任的實際接受情況進行了解,組織多維度的考核標準,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能力進行考核,對表現(xiàn)成績較優(yōu)異的教師給予精神以及物質(zhì)上的獎勵,而成績較差的教師則進行重新學習,考核成績達標后才能正式開始教學工作,確保班主任可以更好地對幼兒的身心健康予以關注和指導。
幼兒由于年齡較小的原因,對一些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開展與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相關的實踐教育活動,可以讓幼兒在參與過程中有所理解、有所感悟,進一步提高幼兒心理健康水平。為此,幼兒園班主任工作中應根據(jù)幼兒的實際需要,制定更具吸引力的幼兒實踐教育活動,讓幼兒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教育的樂趣所在,自覺自愿地加入其中,感受良好的校園學習氛圍,提高幼兒參與感。
例如,在每天下午的體育活動實踐,班主任可以開展兩人三足、袋鼠跳等團隊性活動,讓每一位孩子都可以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歡樂的游戲氛圍提高幼兒的參與熱情。同時在活動過程中,幼兒也可以進一步認識到團結的力量,養(yǎng)成更加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實踐教育活動。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jù)班級內(nèi)幼兒的興趣愛好,開展有針對性的實踐教育活動,邀請所有幼兒將自己心目中的美好生活繪畫出來,并在全班范圍內(nèi)進行分享,全面提高幼兒身心健康水平。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幼兒園班主任工作中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路徑的相關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探究。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教育對于幼兒健康成長意義非凡,是幼兒能否以健康心態(tài)面對未來生活的重要保障。幼兒園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的心理接受能力,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助力幼兒健康成長。為此,幼兒園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應加強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關注程度,關注幼兒身心健康,充分尊重幼兒主體地位,為幼兒提供更加輕松的心理氛圍,及時了解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精神問題,做到有針對性的教育滲透,讓幼兒園課堂教學更彰顯活力,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堅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