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雨潔
(昆山開發(fā)區(qū)兵希幼兒園,江蘇 昆山 215300)
在當前幼兒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兒園博物館是一種課程創(chuàng)新的嘗試,一方面幼兒園博物館的建設為幼兒園課程教育提供了基礎載體,另一方面,幼兒園博物館為幼兒提供了自主探索知識的空間和機會,因此幼兒園博物館擁有較廣泛的發(fā)展前景和實踐應用價值。在當前幼兒教育活動中,如何科學建設幼兒園博物館,并且在幼兒園博物館中引導幼兒完成自主學習和自主發(fā)展,就成為廣大教師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
從幼兒園博物館建設來說,幼兒園博物館主要是指在幼兒教育中為幼兒提供一個能夠自我感知、自主探索的場所,該場所內包括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遇到的諸多元素,如自然、社會、人文、科技等。在幼兒園博物館內,幼兒能夠接觸更加多元化的事物,豐富幼兒的實際學習體驗,也能夠開拓幼兒的學習思維,以此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幼兒的發(fā)展方向。所以幼兒園博物館的建設必須要在館內呈現(xiàn)多種元素和事物以及現(xiàn)象,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和操作機會,真正讓幼兒在教育活動中發(fā)揮個人主觀情感和自主學習經(jīng)驗。
幼兒園博物館從功能上來說,并不只是讓幼兒參觀館內物品的地方。而是需要為幼兒提供學習創(chuàng)新課程的場所,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幾方面。
首先,幼兒園博物館內展示幼兒的收藏品,幼兒年齡偏小,天生對于任何新鮮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幼兒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收藏。每一名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都會變成一名小收藏家,為了讓幼兒將自己的收藏事物展現(xiàn)出來進行交流互動,所以博物館的基礎功能可以為幼兒提供收藏品的闡釋和交流場所。這樣就可以鼓勵幼兒的收藏行為,讓幼兒對外界事物擁有自主探索和發(fā)現(xiàn)的興趣。同時幼兒園博物館中不同幼兒的收藏品由于種類繁多數(shù)量豐富,還能夠為其他幼兒提供參考價值,引發(fā)其他兒童的好奇心和觀察興趣。
其次,幼兒園博物館可引導幼兒展開自主探究,幼兒年齡偏小,身心發(fā)育并不完善,所以幼兒在幼兒園博物館中會對新鮮事物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所以幼兒園博物館為幼兒提供了一個自主探究和學習的空間,讓幼兒在該空間內進行發(fā)揮主觀思維,加強研究探索。
在此幼兒園博物館為家長提供一個親子活動的機會。幼兒園博物館不僅要讓幼兒參與其中還需要將幼兒家長也作為活動的參與人之一,家長在幼兒園博物館的建設中,不僅能夠提供藏品,協(xié)助兒童展開材料的收集,還能夠與兒童在幼兒園中共同參觀博物館,進行交流對話。這樣就為幼兒與家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機會,讓幼兒家長更加了解幼兒的發(fā)展需求。
最后,可作為兒童文化啟蒙的場所,博物館中擁有諸多藏品,能夠為幼兒傳輸各類文化概念和知識內容,其中包括生物之美、自然之美、藝術之美、文化之美等。雖然在幼兒園博物館中,幼兒教師不用將這些美感元素直接傳達給幼兒,但是這些內容將會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在幼兒心中埋下文化的種子,會對幼兒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起到重要的影響。
幼兒園博物館的建設目標是為了讓幼兒主動參與博物館的參觀,并且在博物館中進行探索與研究。那么博物館中陳列的事物,就必須要讓幼兒對其產(chǎn)生好奇心,因此幼兒園博物館建設是必須要結合幼兒的實際需求加以創(chuàng)設,捕捉幼兒的興趣點,了解幼兒在實際生活中喜歡什么事物、喜歡玩什么游戲、喜歡什么樣的布置格局,這樣才能夠從全方面引發(fā)幼兒參觀博物館的興趣,并且在博物館中實現(xiàn)自由探索活動的目標。
博物館的建設單純依靠幼兒園是無法滿足每一名兒童實際發(fā)展需求的,所以就需要讓幼兒也參與到博物館材料的收集過程中。為了提高兒童參與建設博物館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一些主題話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可以擁有更廣泛的收集渠道和收集空間。
幼兒園博物館的建設必須要符合幼兒活動開展的需求,所以在幼兒園建設中,必須要貼合幼兒成長特點,布置相關活動的實踐場所,可以按照主題活動構建不同的活動區(qū)域,例如可以布置語言、科學、藝術、社會、人文、自然等領域的活動空間,幼兒能夠隨時在博物館中開展各類探究活動,促使幼兒全方面發(fā)展。
我國傳統(tǒng)文化是社會發(fā)展中流傳下來的文化精髓,幼兒園博物館的建設也應當注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讓幼兒在活動中能夠關注我國傳統(tǒng)文化,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以此實現(xiàn)針對幼兒文化啟蒙的目標。例如,在幼兒園博物館建設中可以融入本土文化藝術品,如泥塑、剪紙、傳統(tǒng)手工藝品等,這些新鮮有趣的小玩意會使幼兒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更加能夠讓幼兒領會我國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認識到世界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有利于幼兒在未來學習與生活中對各種文化加以包容和理解。
幼兒園博物館在建設初期最主要的問題是空間規(guī)劃和布置不合理。幼兒園博物館在幼兒園內,由于受到空間外形的影響,將會導致幼兒園博物館空間和布置遭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時在空間規(guī)劃方面還需要考慮到空間大小、光線、水源等因素,所以如何規(guī)劃幼兒園博物館就成為博物館建設的主要問題。
首先,博物館位置不合理。大部分幼兒園對博物館的設置處于被動狀態(tài),并不看好幼兒園博物館在教育活動中的應用效果,所以為了盡可能提高幼兒園場所的利用率,往往會將博物館放在空置房間的拐角處。這些地區(qū)較偏僻,幼兒園教師如果不針對該角落進行觀察與關注將會導致幼兒在幼兒園博物館中的活動無人監(jiān)管,容易導致幼兒出現(xiàn)安全性問題。與之同時由于幼兒園博物館位置較偏僻,所以幼兒往往不愿意來到博物館內進行探索或玩耍,進而影響到幼兒去博物館的次數(shù),導致幼兒園博物館的應用效率不高。
其次,幼兒園博物館空間分區(qū)存在相互干擾的情況。在優(yōu)化博物館的空間分區(qū)時,必須要考慮到不同區(qū)域的實際特點,各場館之間必須要保證幼兒能夠相互獨立活動,不影響彼此之間的活動,所以活動區(qū)域應當擁有一個相對良好的過渡,這樣才能夠有效保證幼兒獨立活動,例如可以在幼兒園博物館中建設安靜區(qū)和活動區(qū)。兩區(qū)域相對互獨立,中間擁有隔離設施,以美術區(qū)和建造區(qū)為例,可以將美術區(qū)放在離建造區(qū)較遠的位置,幼兒在美術區(qū)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時,可以不被打擾,安安靜靜地完成藝術創(chuàng)作。而建造區(qū),則可以讓幼兒盡情地討論,結合自己的所作所想完成空間建造的創(chuàng)新。
從目前幼兒園博物館創(chuàng)新設置來看,大部分幼兒園博物館境內布置會出現(xiàn)高于幼兒視線的問題,幼兒在正常角度下,很難全面探知幼兒園博物館的全面展示內容。例如部分幼兒園博物館的懸掛展品,實際上是以教師身高為基礎進行懸掛的,這些懸掛產(chǎn)品對于幼兒來說很難看清全面內容,從而導致幼兒在參觀博物館時會產(chǎn)生觀察不足的情況。
幼兒園博物館在建設過程中由于在國內很少能找到專門的幼兒材料生產(chǎn)廠家,所以需要從國外進口購買這些材料和相關設備,在后期使用過程中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與維護,因此缺乏幼兒園專用素材,導致幼兒園教師在博物館中的材料投放出現(xiàn)嚴重阻礙。同時大量幼兒教師在博物館使用過程中也缺乏相應設備的維護意識,很少教師能夠按照操作要求進行科學的博物館物料管理。因此導致博物館內活動素材損毀嚴重,將會大大降低博物館的使用年限。對于博物館管理方面來說,一般幼兒園博物館僅有1~2 名管理者,并且該管理者還需要兼職其他教育教學活動,所以導致幼兒園博物館管理人手不足,很難對設備以及相關材料進行后期維護與管理。并且幼兒園博物館也缺乏專職教師,大部分教師對于幼兒園博物館中的設施和使用方法認識都有所不足,很難將幼兒園博物館的真實教育效果發(fā)揮出來,影響到幼兒園博物館的活動質量。
幼兒自然博物館是以自然環(huán)境為基礎,讓幼兒接觸更多自然事物。幼兒可以利用自然博物館展開多元化的主題活動,讓幼兒在博物館中主動收集各類自然事物進行展示,例如,以秋天為主題的博物館建設中,教師就可以讓幼兒自主搜集有關于秋天的事物。借助幼兒日常生活經(jīng)驗和日常生活習慣,尋找哪些事物屬于秋天。幼兒在秋天主題博物館的建設收集中,將會收集大量落葉和花草,通過幼兒自主展示和自主收集,能夠提升幼兒對于秋天的認同和感知,讓幼兒以更具吸引力的自然事物進行學習,在幼兒的腦海中,將會把秋季的相關元素與時間有效結合,提高了幼兒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和對于大自然的認知。
教師可以在秋天主題博物館中設計“了解樹葉外形特征”的游戲活動,幼兒在自主參觀和觀察后,就會發(fā)現(xiàn)每一名幼兒收集的樹葉都有不同,這樣幼兒將會對大自然擁有更深厚的興趣和探索欲望,激發(fā)出幼兒對于動植物和大自然的熱愛,并且讓幼兒可以充分發(fā)揮個人想象,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在完成觀察活動后,還可以讓幼兒利用博物館中的植物或者有關于秋天的事物完成剪貼畫的制作,同時培養(yǎng)幼兒實踐動手能力和想象力,以此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和更良好的學習品質。
幼兒博物館可以作為幼兒傳統(tǒng)文化啟蒙教育源泉,所以可以在幼兒園博物館中陳列大量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事物,讓幼兒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可以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擁有初步的認識和理解,以此達到啟蒙教育的目標,同時還能夠讓幼兒在博物館中體驗到傳統(tǒng)文化的制作過程并且引導幼兒展開自主實踐。這樣我國傳統(tǒng)文化就會成為一顆種子,深深藏在幼兒心中,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而打下良好基礎。
以剪紙文化博物館為例,教師可以在博物館內陳列大量優(yōu)秀剪紙文化作品,這些剪紙作品生動豐富且有趣,這樣的文化作品會快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就會擁有極強的好奇心去參觀這些精美的剪紙作品。在幼兒完成參觀之后是幼兒產(chǎn)生學習興趣的最佳時期,此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幼兒完成個人的剪紙創(chuàng)作。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初步掌握剪紙技巧,隨后讓幼兒以個人興趣展開自主創(chuàng)作。在每一名幼兒完成創(chuàng)作后,可以將幼兒作品陳列在博物館內,所有幼兒需要對他人的作品進行打分,得分較高的幼兒可以獲得教師一定的物質獎勵。以此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積極創(chuàng)作。
科學知識對于幼兒來說都相對抽象,幼兒屬于線性思維,對于抽象的內容來說理解起來相對困難,所以教師就可以為幼兒建設科學博物館,在科學博物館內陳列展示各類科學用具和科學道具。讓幼兒利用這些道具展開自主探究和學習活動,不僅為幼兒提供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還能夠讓幼兒對科學擁有初步的體驗和認識。
在幼兒園博物館的建設與使用過程中,除了要擁有其他教學展館,還需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搜集和自主創(chuàng)作展示展館。在教育活動中,可以讓幼兒將自己的美術創(chuàng)作或者手工創(chuàng)作放在博物館中進行展示,所有幼兒擁有一個展示自己的渠道和空間,從而提升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學習欲望。與之同時還能夠在博物館中展示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自主收集的獨特素材,幼兒可以結合個人思想認識,對于材料加以解釋,讓幼兒可以擁有一個分享自我生活和認識的機會,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幼兒的語言應用和思維表達能力。在幼兒收集與展示博物館中,每一名幼兒都可以看一看其他幼兒分享的內容,能夠為幼兒提供一個自主學習、自主分享的機會,促使幼兒可以開動個人學習思維,逐步參與到展示活動中去。
要保證幼兒園博物館安全穩(wěn)定地運行,則需要結合相應配套課程以及博物館活動。但是目前大部分幼兒教師對于博物館的使用仍然處于初步認識階段,無法科學掌握不同長度的實際活動創(chuàng)設方法,因此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應當定期開展針對幼兒園博物館活動的教育教學培訓活動。征集專家和教師對場館的活動內容建設提供意見,再結合幼兒園課程分批次對幼兒園場館活動加以匹配,從而為幼兒教師提供更加具備可操作性的幼兒園博物館活動和場館區(qū)域。與之同時在課程結合方面還應當充分考慮到幼兒園的核心素養(yǎng)教育活動,可以科學展開不同活動場館,對于個別不適于展開活動的場館進行調整,真正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發(fā)揮所有幼兒園博物館場館的核心價值,提高幼兒園博物館活動豐富程度。
總之,幼兒園博物館的建設對幼兒的發(fā)展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廣大教師必須要合理優(yōu)化幼兒園博物館建設,科學利用幼兒園博物館展開教育活動,真正提高幼兒教育水平,為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