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嫻
2018年,社交電商的獲客和拉新能力被資本看到,一大批平臺迎來了屬于它們的時代。但由于缺乏嚴格的政策法規(guī)監(jiān)管,社交電商“拉人頭、分銷”的模式一直被質疑涉嫌傳銷,存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后來,隨著直播電商的興起,能夠將商家從公域獲取流量轉化為私域的社交電商出現(xiàn)退潮。盡管并非所有社交電商平臺的市場表現(xiàn)都不盡如人意,但不可否認的是,該市場已經進入洗牌階段。
作為互聯(lián)網巨頭阿里巴巴在社交電商游戲中打出的牌,僅歷時2年多,淘小鋪就停止了商品交易等相關功能。淘小鋪并非阿里巴巴唯一的籌碼,微淘、淘寶特價版App、支付寶App端的“每日必搶”板塊均是這家互聯(lián)網巨頭對社交電商的作答,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水花并不大。
今年1月,小米公司第13個產品線、曾經一度與小米手機級別平行的有品有魚宣布,因業(yè)務調整,有品有魚將于2022年3月17日10時終止運營。有分析人士指出,有品有魚的業(yè)績對于整個公司來說影響甚微。此外,有品有魚模式曾被質疑“類傳銷”,及時關停對于小米這樣的巨輪而言,意味著風險得以規(guī)避。
京東旗下的社交電商平臺東小店最初的成績并不難看——官網數(shù)據(jù)顯示,憑借S2B2C模式,成立半年后,該平臺幫助超過20萬名店長實現(xiàn)月入過萬元;成立一年后,與達達集團達成戰(zhàn)略合作,雙方進行商品互通。然而在此以后,東小店并未取得實質性進展,最終宣布關停。
去年9月,“中國會員電商第一股”云集收到了納斯達克退市警示函,這是因為公司連續(xù)30個工作日的收盤價低于1美元,已經不符合納斯達克的最低上市要求。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其實并不意外,這家社交電商鼻祖長時間處于虧損狀態(tài),高管也開始集中辭職。
38505019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