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飛 岳 欣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精神的重要性?!拔ㄓ芯裆险镜米 ⒄镜梅€(wěn),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1)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20版,第16頁。隨著冬奧會、冬殘奧會閉幕式的圓滿舉行,第24屆冬季奧運會和第13屆冬季殘奧會在北京完美落幕?;赝吣暾鞒搪?,北京“冬奧人”在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下一路披荊斬棘,不僅收獲了精彩紛呈的冬奧會,也鑄就了偉大的北京冬奧精神。深刻認識和科學把握北京冬奧精神的形成邏輯、豐富內涵與時代價值,對于在后冬奧時期推動我國體育強國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堅定“四個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從2008年“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到2022年“一起向未來”,時隔十四年,奧運圣火再次在北京燃起?!皟蓚€奧運”同樣精彩,是中國人民向國際社會做出的莊嚴承諾。言必信、行必果。北京“冬奧人”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七年時間里歷經種種艱辛,圓滿完成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申辦、籌辦和舉辦任務,在成功實踐的過程中孕育形成了“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chuàng)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的觀點。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任何精神都來源于社會實踐。北京冬奧精神,正是在成功申辦、籌辦和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過程中形成的。北京冬奧精神的形成,一方面是北京冬奧成功實踐的客觀反映,另一方面是北京“冬奧人”在北京冬奧實踐中展現出的主觀精神風貌的科學概括和高度凝練。
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先生宣告中國獲得2022年冬奧舉辦權,中國北京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雙奧之城”。2015年12月15日,北京冬奧組委成立,宣布中國正式進入“冬奧時代”。首先,面臨各類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高標準要求,北京“冬奧人”頑強拼搏,苦干加巧干,在規(guī)定時間內高質量完成了相關建設項目。僅場館,北京冬奧會就有25個,其中6個場館為常規(guī)計劃建設,4個場館專門為冬奧會建設,5個場館為臨時建設。在場館建設與改造過程中,冬奧建設者們夜以繼日,堅持“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誤不起”(2)習近平:《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6頁。的拼搏精神,高標準施工,圓滿完成了一系列建設任務。其次,北京“冬奧人”科學組織,嚴密分工,披星戴月,精準施策,高質量完成了冬奧賽事籌備和舉辦的系列工作任務,贏得了全體參賽人員的高度贊譽。在冬奧會舉辦過程中針對新冠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的迫切需要,冬奧醫(yī)療保障人員科學設計并實施“冬奧閉環(huán)”方案。每一個場館堅持精準防控,認真消殺,為冬奧會參與人員構建了科學防控新冠病毒的醫(yī)療屏障。冬奧志愿者放棄了在新年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提前進入“冬奧村”,為冬奧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向參與賽事的各國展示了新時代中國志愿者的風采。冬奧后勤保障人員、氣候觀測人員和媒體人等各條戰(zhàn)線的“冬奧人”,大家各負其責,為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保駕護航。偉大的事業(yè)造就偉大的精神,廣大“冬奧人”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聚力奮進,在成功的實踐中鑄就了獨一無二的北京冬奧精神。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要不斷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要結合新的實際發(fā)揚光大?!?3)習近平:《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求是》2020年第23期。
北京冬奧精神傳承了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在冬奧實踐中的發(fā)揚和光大。北京冬奧精神弘揚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比如,運動員蘇翊鳴,雖然年紀小,但毫不怯場,為了祖國的榮譽,勇于突破,實現了中國單板滑雪項目在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生動詮釋了中國運動員胸懷祖國的拳拳報國之心。北京冬奧精神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奮斗精神。從夸父逐日到精衛(wèi)填海,中華民族從來都是一個不易折服,勇于奮斗的民族。比如,“四屆老將”徐夢桃摘除了70%的半月板,面對傷病,她說“不想放棄,因為心有不甘”,“一切從零開始。多練就能多得,只有足夠強壯,才能足夠強大”(4)孫龍飛:《拼搏二十載 圓夢冬奧會(我們的新時代)》,《人民日報》2022年4月26日。。徐夢桃憑借著自己的不懈奮斗,終于在本屆冬奧會奪金圓夢。北京冬奧精神延續(xù)了中華民族的團結精神。在冬奧舉辦過程中廣泛團結了冬奧運動員、教練員、建設者、保障者、防疫人員、媒體人員等各方人士。所有北京“冬奧人”團結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塊使,向世界呈現了精彩紛呈的北京冬奧,讓世界看到了中華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
時代精神是一個時代所特有的精神共性。時代精神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具體時代中所呈現出來的整體精神風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中華民族與時俱進思想品格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相結合的成果,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時代精神是北京冬奧精神的鮮明底色。
在北京冬奧會籌辦和舉辦過程中,北京“冬奧人”始終堅持弘揚時代精神。一方面,在冬奧場館工程建設施工中,不斷堅持改革與創(chuàng)新。比如,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場館建設采取了與傳統(tǒng)異地重建不同的施工方式,通過“水冰轉換”“溫濕分控”等新技術、新手段,實現場館的華麗變身,將“水立方”變?yōu)椤氨⒎健?,?chuàng)新了競賽場館建設和施工方案。另一方面,在冬奧會的舉辦和疫情防控上,堅持改革與創(chuàng)新。北京冬奧會在舉辦過程中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閉環(huán)管理”。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指出,北京冬奧會富有創(chuàng)新的閉環(huán)管理非常成功和有效?!拔覀兯腥嗽陂]環(huán)內都生活得非常安全舒適。只要大家都遵守團結的精神,人人都做出貢獻,即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也能舉辦一場偉大的盛會?!?5)暨佩娟等:《北京冬奧會閉環(huán)管理很成功》,《人民日報》2022年2月19日。北京冬奧會堅持改革與創(chuàng)新,不僅讓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功舉辦,也為世界提供了疫情期間舉辦重大賽事活動的成功范本。
中國人民奧運情懷深厚、濃郁。在“奧運三問”提出一百年后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落幕,中國人的百年奧運夢才真正實現。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形成了由“為國爭光的愛國精神、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精益求精的敬業(yè)精神、勇攀高峰的創(chuàng)新精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6)胡錦濤:《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頁。構成的北京奧運精神。北京冬奧精神與北京奧運精神一脈相承,北京冬奧精神是北京奧運精神在新時代的進一步傳承和發(fā)展。在十四年前的北京奧運會籌辦過程中,發(fā)生了震驚世界的汶川地震,使得奧運會籌辦工作面臨巨大考驗。十四年后的今天,肆虐世界的新冠疫情,使得北京冬奧會籌辦過程中面臨巨大挑戰(zhàn)。十四年后的北京冬奧會傳承北京奧運精神,堅持將“參與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保障了全體參賽人員的健康安全,確保了冬奧會的順利進行。北京冬奧精神是“冬奧人”秉承北京奧運精神在新時代新實踐上的新發(fā)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深刻指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廣大參與者珍惜偉大時代賦予的機遇,在冬奧申辦、籌辦、舉辦的過程中,共同創(chuàng)造了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chuàng)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7)習近平:《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1頁。習近平總書記的科學概括,深刻揭示了北京冬奧精神的豐富內涵。
胸懷大局。胸懷大局是北京冬奧精神的基礎與動力,彰顯了“冬奧人”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冬奧人”,大家都是構成冬奧這個大系統(tǒng)的個體要素。只有系統(tǒng)的每個要素遵從整體性原則,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向著共同的目標前進,系統(tǒng)才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胸懷大局就是將祖國放在心上,心系“國之大者”,將祖國所賦予個人的任務當作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北京“冬奧人”堅持以能為祖國增光為榮、以為國建功為傲,將黨和國家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不論是保障人員在長達幾個月的閉環(huán)管理中有家不回,還是參加冬奧會的運動員爬冰臥雪,都體現了北京“冬奧人”胸懷大局,以大局為重的情懷,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精神的力量。
自信開放。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是開放的前提,開放促進自信。北京冬奧的雍容大度、開放包容充分展示了自信開放大國的精神氣度。北京冬奧通過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大力弘揚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充分展現了文明古國的自信與開放。冬奧會的開閉幕式上,以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倒計時起筆,以天干地支十二時辰收尾;從“一朵雪花”“微火火炬”,到“折柳相送”,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科技高度融合、創(chuàng)造了傳統(tǒng)與現代的完美演繹,充分顯示了文明古國的大國自信與包容開放,注定將在世界冬奧史上凝成永恒。當今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立于世界之外,獨善其身。開放,就是不再封閉,是自信的外在體現?!皧W運”作為外來文化,能在中國落地生根,是現代中國堅持開放發(fā)展的結果。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既是新時代中國向世人展示大國自信的舞臺,也是中國繼續(xù)堅持開放的完美宣示。
迎難而上。迎難而上就是直面挑戰(zhàn)時保持昂揚斗志,知重負重、苦干實干、堅韌不拔,百折不撓。迎難而上充分彰顯了“冬奧人”在黨的領導下頑強拼搏的作風。七年征程路上,如何解決我國冰雪運動場館標準低于賽會要求的問題,如何確保賽事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情況下正常進行,北京“冬奧人”直面一個個巨大挑戰(zhàn),不畏艱險,奮勇向前。為解決場館問題,“冬奧人”迎難而上,一個個高質量場館拔地而起;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冬奧人”背起行囊,放棄新年闔家團圓的機會,踏入閉環(huán),只為給冬奧會提供良好的醫(yī)療保障。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是在中國“冬奧人”面對一個又一個難題時,持續(xù)保持昂揚斗志,絕不低頭,迎難而上實現的。
追求卓越。追求卓越就是一絲不茍,始終向著最完美和最高峰進發(fā)。北京“冬奧人”把最高標準、最高質量作為自己的追求,嚴格要求自己。他們堅持精心規(guī)劃設計,精心雕琢打磨,以“偏毫厘不敢安”的一絲不茍的專業(yè)態(tài)度保障冬奧會運行。一方面,北京“冬奧人”在賽事籌辦中精益求精。比如,冬奧開幕式共有三千名演員,但沒有一名專業(yè)演員。他們不僅僅要完成各自的表演,還要與現場各種科技設備相融合,才能展現出預想的效果。他們在平時訓練中始終堅持追求高標準,一遍又一遍地磨合排練,最終成功實現了傳統(tǒng)和現代精彩融合,確保了開幕式的完美出彩。另一方面,全體參賽人員爭創(chuàng)一流,勇攀高峰。相較于夏季奧運會,我國冰雪運動起步較晚,水平落后于夏季奧運項目。為了填補我國一些項目的空白,一些運動員從零開始,從頭練起。最終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上,追求卓越的中國代表隊不僅做到了全項目參賽,而且取得了中國在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歷史最好成績。
共創(chuàng)未來。共創(chuàng)未來就是呼吁國際社會堅持面向未來,協同聯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淋漓盡致地呈現了中國人民“天下大同,世界一家”的理念。北京冬奧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更是一場文化盛會,為世界各國文化提供了一個交流互鑒的平臺。2021年7月20日召開的國際奧委會第138次全會將奧運格言修改為:“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這是108年來奧林匹克格言的首次更新。在波譎云詭的國際局勢和新冠疫情世界流行的大背景下,秉持著“更團結”的奧運格言,北京冬奧會堅持面向未來,以最大努力團結了世界各個參賽國家、地區(qū)、組織以及來自五湖四海的國際人士。在北京冬奧會的五環(huán)旗下,各國運動員拋棄偏見與仇恨,堅持和平與團結,攜手并肩,共同創(chuàng)造出了一場精彩的冬奧會,取得了冬奧和冬殘奧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功。這既是北京冬奧會堅持奧運會宗旨,堅持面向未來、團結一致的碩果,也充分體現了世界人民對于和平、團結和共創(chuàng)未來的渴望。
“偉大的事業(yè)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進偉大的事業(yè)?!?8)習近平:《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1頁。北京冬奧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創(chuàng)造的重要精神成果,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對于推動我國體育強國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堅定“四個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磅礴精神動力與價值引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是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動力,是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臺?!?9)習近平:《在教育文化衛(wèi)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1頁。體育承載著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夢想,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具體表現。在北京冬奧精神的引領下,冰雪運動成為風靡大江南北的“網紅運動”。以谷愛凌、蘇翊鳴等為代表的奧運健兒們,成為新時代中國人民的新榜樣、新模范,引領更多人了解體育、參與體育。作為中國體育精神的新呈現,在后冬奧時代宣傳和弘揚冬奧精神,為新時代中國體育人新風貌的形成、加快全民健身進程發(fā)展、提升國民身體素質和推動體育強國戰(zhàn)略實施,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和精神動能。
“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chuàng)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堅定了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和中國文化的自信。首先,北京冬奧精神堅定了道路自信。北京冬奧精神再次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創(chuàng)造人民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10)《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8頁。。北京冬奧精神熠熠生輝,更加堅定了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定繼續(xù)從勝利走向勝利。其次,北京冬奧精神堅定了理論自信。沒有正確理論指導,就不可能有偉大實踐的成功。北京冬奧精神就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在中國人民申辦、籌辦和舉辦冬奧過程中凝聚產生的,其誕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正確性與科學性的有力證明。再次,北京冬奧精神堅定了制度自信。只有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才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巨大優(yōu)勢,才能產生出北京冬奧精神這樣的偉大精神豐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所造就的冬奧精神具有強大精神力量,充分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yōu)勢,進一步堅定了制度自信。最后,北京冬奧精神堅定了文化自信。北京冬奧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深沉積淀和精神標識,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孕育和滋養(yǎng)而成的偉大精神。北京冬奧精神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堅定了文化自信。
民族要復興,精神必振奮。強大精神力量是實現一個國家強盛和民族振興的重要支撐。2022年,是冬奧夢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相遇的一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路上取得的又一巨大成就。北京“雙奧之城”稱號的取得,彰顯了北京“冬奧人”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品格;“兩個奧運”同樣精彩承諾兌現的背后,展現了北京“冬奧人”以大局為重、踔厲奮發(fā)的堅強意志。北京冬奧精神本身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生成,同時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了全新力量。在此過程中形成的“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chuàng)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是新時代全體中國人民經受世紀疫情巨大考驗,接續(xù)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北京冬奧在堅持“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運宗旨基礎上,以“一起向未來”的精神姿態(tài),取得了冬奧賽事圓滿成功,在新的歷史時期促進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團結與友誼。
在世界發(fā)生新冠疫情的特殊時期,開幕式上30多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議長、重要王室成員和國際組織負責人,近70個國家、地區(qū)和國際組織的約170位官方代表出席了北京冬奧會,充分展現了參賽各國人民一起面向未來的團結與合作精神。北京冬奧精神的豐富內涵嵌入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價值,是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巨大精神支柱。北京冬奧會的成功,不僅僅是中國人民自己的成功,而是全世界所有參賽國家、地區(qū)和組織之間團結合作所取得的成功。事實反復證明,包括冬奧會在內的一切國際事務,從來就不是一國或一地區(qū)所能完成的獨角戲,必須各國團結合作才能得以實現。目前,新冠疫情、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頻發(fā),國際社會不確定性更加突出。世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面對這些全球問題和挑戰(zhàn),國際社會必須“一起向未來”,大力弘揚和衷共濟、團結合作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各國要順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正確方向,攜手迎接挑戰(zhàn)、合作開創(chuàng)未來?!?11)習近平:《攜手迎接挑戰(zhàn),合作開創(chuàng)未來——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3頁。北京冬奧精神為解決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全球問題,攜手共進、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文明共同體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