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仁劍
(福建省石獅市第一中學 362700)
初高中物理部分知識聯(lián)系緊密.為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教學中應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尋找初高中物理知識的契合點,通過給予學生課堂上的引導與啟發(fā),使學生逐漸深挖初中物理知識自然的過渡到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初中物理中有關運動的概念較少,主要有參照物、速度、平均速度等,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觀念,但講解的運動類型較為單一,主要是勻速直線運動,相對來說理解與掌握的難度較小,一些物理問題的計算過程較為簡單,而高中物理“運動”部分涉及位移、速度、速率、加速度等諸多概念,涵蓋的運動類型有勻加速直線運動、平拋運動、圓周運動等,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較高,而且相關的計算公式較多,需要學生搞清楚相關計算公式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高中物理有關“運動”的教學中,應注重搞清楚初高中物理概念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認真學習與研讀高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內(nèi)容,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初高中物理知識的良好銜接,又要將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認真落實,使學生扎實牢固掌握高中物理相關概念、公式、定理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運動與相互作用觀念,增強學生的物理觀念,為其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做好鋪墊.
例如,“加速度”是高中物理“運動”部分的重要概念,貫穿整個高中物理階段.對“加速度”這一概念深入理解,對學生更好的學好高中物理“運動”部分知識有重要意義.學生從初中物理“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獲得啟發(fā),認識還需要考慮所用時間的長短,如此便得到加速度概念與計算公式.
通過初高中物理銜接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到物理知識形成中,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與相互作用觀念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在進行高中物理“力”知識的教學中既要引導學生回顧初中物理學習到有關力的概念,進一步加深對各種類型“力”概念的認識,并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傳授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與技巧,逐漸的提升相互作用觀念.
例如,在講解“摩擦力”知識時,要求學生回顧所學的初中物理知識,詢問學生如下問題:什么是滑動摩擦力?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增大或減小滑動摩擦力?而后為學生講解高中物理中滑動摩擦力的相關概念,如動摩擦因數(shù),以及計算“滑動摩擦力”的公式f=μN.要求學生思考:如圖1所示,A、B兩個物體的質量分別為m,2m,A、B以及B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現(xiàn)用水平拉力F拉B,將B勻速拉出,則拉力F的大小為多大?
圖1
學生能夠準確的計算出F的大小,表明其對摩擦力大小與方向的判斷,已經(jīng)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如此既能很好的鞏固學生所學,又能很好的啟發(fā)學生運用物理觀念分析相關問題.
初中物理中樹立學生能量觀念重要通過概念進行,重點講解了動能、勢能、機械能相關的概念,以及機械能相互之間的轉化.但是如何計算物體的動能、勢能以及機械能,如何定量的計算機械能轉化的多少并未講解.但是在高中物理中動能、勢能、機械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僅涉及動能定理,而且在分析能量轉化的問題中講解了機械能守恒定律,強調運用能量觀念分析與解決物理問題.高中物理教學中為加深學生對“機械能”知識的認識與理解,樹立能量觀念,并能靈活運用所學分析與計算相關的物理問題,應注重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的概念,系統(tǒng)的講解功能關系,介紹動能與勢能的計算公式,機械能守恒定律等內(nèi)容.同時,借助課堂實驗與學生一起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更要借助例題的講解,使學生掌握運用能量觀念進行解題的思路與方法.
如圖2所示,一傾角為30°的雪道,總質量為m的滑雪運動員從距離底端高h處的雪道上由靜止開始勻加速下滑,加速度大小為g/6.其從上而下滑到底端的過程中獲得的動能是多少?運動員克服摩擦例做功多少?機械能是否守恒,若不守恒其是增加還是減少了?增加或減少的能量是多少?
圖2
從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入手,自然的引出高中物理要講解的知識點,并創(chuàng)設相關的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思考,更容易加深學生印象與理解,使其積累相關解題思路與方法的同時,更好的鍛煉學生的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等核心素養(yǎng).
教學的過程中為降低學生的陌生感,注重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在初中物理中的相關內(nèi)容,并設計相關問題要求學生思考,通過設置懸念進行高中物理部分的講解,針對性的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素養(yǎng)的提升.
例如,在講解“靜電場”相關知識時,在屏幕上展示有趣的摩擦起電現(xiàn)象,要求學生回顧初中物理中電荷相關的知識,包括電荷的分類,電荷間的作用規(guī)律等.而后要求學生思考:靜電產(chǎn)生的本質是什么?如何計算兩個電荷之間的作用力?當學生百思不得其解時要求學生認真閱讀課本內(nèi)容,了解靜電產(chǎn)生的本質,學習電荷守恒定律.同時結合課本中的演示實驗,引導學生探究庫倫定律內(nèi)容,牢記相關的計算公式,搞清楚該定律中各參數(shù)表示的含義,尤其應設計如下習題,鍛煉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兩個可視為點電荷分別帶電荷量為-2Q、+6Q的相同金屬小球,相距為r處時的庫侖力大小為F.將其接觸后當相距為r/2時,求兩球間的庫侖力.
如此開展教學活動,從學生熟悉的知識點自然的引入到新知識的教學中,提升學生體驗的同時,更好的激發(fā)其學習熱情,尤其結合演示實驗進行教學,很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思維與科學探究素養(yǎng).
高中物理教學中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應注重與學生一起回顧初中階段學習到的大氣壓強知識,并注重為學生展示相關的微課內(nèi)容,驅使其更加深入的探究氣體壓強產(chǎn)生的內(nèi)在原因,尤其在講解氣體實驗定理時更要注重創(chuàng)設相關的問題情境,深化學生認識與理解.
為學生系統(tǒng)的講解高中物理氣體壓強相關知識,并結合初中物理中使用水銀柱測量大氣壓強知識,創(chuàng)設以下問題情境要求學生思考回答,更好的理解與應用氣體實驗定律:如圖3所示一定質量的空氣被水銀密封在靜止于豎直平面的U型玻璃管內(nèi),右端上端開口且足夠長,右管內(nèi)水銀面比左管內(nèi)水銀面高h,能使h變大的原因為( )
圖3
A.升高環(huán)境溫度
B.增大大氣壓強
C.將玻璃管水平放置
D.將U型玻璃管自由下落
高中物理教學中從初中物理中的知識進行切入,可降低學生學習的陌生感,使其更加系統(tǒng)的掌握有關加強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尤其通過創(chuàng)設相關的物理情境,更容易調動去思考的積極性,促進其關鍵能力以及核心素養(yǎng)更好的提升.
高中物理教學中為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該部分知識,可在與學生認真回顧初中物理學習內(nèi)容的基礎上拋出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并結合相關物理實驗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掌握高中物理有關“光”方面的知識.
高中物理“光”內(nèi)容教學時先提出初中物理中與之相關的問題,而后加以延伸講解高中物理中“光”的知識,進一步深化其對“光”內(nèi)容的全面認識,順利的完成教學目標.
高中物理“磁場”知識教學之前,與學生一起回顧初中物理階段學習上的“磁場”內(nèi)容,尤其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相關的思維導圖,進一步加深學生印象,而后將高中物理“磁場”內(nèi)容加入到思維導圖中,幫助學生構建系統(tǒng)的知識網(wǎng)絡.另外,教學中注重與學生積極互動,以了解學生是否真正的理解“磁場”內(nèi)容,并及時糾正其理解的誤區(qū),尤其可通過運用虛擬軟件模擬相關的物理實驗,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與理解電磁感應相關規(guī)律.
高中物理教學中積極聯(lián)系學生初中物理中學習到的知識,可給學生帶來似曾相識的感覺,使其更加積極認真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實現(xiàn)課堂學習效率與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物理教學中,為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既要做好高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內(nèi)容的研究以及在教學活動中的融入,又要注重聯(lián)系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到的物理知識,通過教學內(nèi)容的合理設計與安排,將初中物理與高中物理知識的有效對接,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