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世林
向名師學習,有很多途徑,比如聽名師上公開課,看名師的課堂實錄,評析名師的經典課例,研讀名師論文著作,跟名師面對面交流等等,而從名師的教育敘事中,窺探名師成長的“秘技”,也是一種很好的途徑。一位名師在其成長過程中,關鍵性事件不會很多,但卻對其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名師都有敘述其成長的文章,我們學習名師,需要從名師自述其成長過程中了解這些關鍵性事件對其成長的影響在哪里?這種影響為何關鍵?
一、名師成長中的關鍵性公開課
看名師的自述,我們會發(fā)現(xiàn)名師多成名于國家、省、市等公開課平臺。在回憶從教以來印象最深刻的事件時,王崧舟老師共列舉了五件事,五件事的核心都是關于公開課的,其中四次成功,一次失利。這五件事給王崧舟以不同的啟發(fā),第一件事是任教第一年獲得市級教壇新秀,上《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獲專家和同行一致好評,讓他建立起教學自信;第二件事是省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賽課三等獎,上《飛奪瀘定橋》,獲第三名,殺了他的傲氣,讓他心境變得平和起來、沉潛起來;第三件事是在全國特級教師教學展示課,上《萬里長城》,在12堂課中最受歡迎,并獲邀各地上課,讓他一炮走紅、一鳴驚人;第四件事是在上海,受《小學語文教師》編輯部邀請,上《一夜的工作》,讓他走進詩意語文、詩意課堂的堂奧。第五件事也是《小學語文教師》編輯部邀請,在全國首屆中華經典詩文誦讀觀摩研討會上作課《長相思》,詩意語文的教學風格初步成型。王崧舟老師就是在公開展示課中一步步確立了自己的專業(yè)自信,并提出了“詩意語文”的教學主張。
二、關鍵性的教育生活經歷
每個名師成長過程中,不都是每天都閃亮的、都出彩的。名師也不可能每天每節(jié)課都是高峰體驗,每種課型都能上的得心應手,但名師擅長于總結反思每段教育生活給自己教學帶來的啟示。黃厚江老師特意提到了兩段教育生活經歷,一段是他師范畢業(yè)后,在一所農村學校呆的六年時光;一段是他從農村學校調到省重點中學的工作生活經歷。在農村學校任教六年,沒有教研活動,沒有集體備課,沒有統(tǒng)一的練習,沒有任何目的的自由摸索,讓他獲得了非常大自由探索空間,他把這段時間稱為“自發(fā)式教學研究”。而到了省重點中學后,備課異常認真,半天不夠,再加一個晚上,有時還一整天,備課強調統(tǒng)一,更強調細節(jié),黃老師認為這段經歷培養(yǎng)了他“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他將這兩段經歷總結為,年輕教師的成長,最開始要無目的性,要有自由探索的空間,不拘失敗,不過分精致化,等到一定時間,就要遵守規(guī)矩,學會規(guī)范地探索。
三、名師成長中的關鍵性閱讀
閱讀是名師成長的基礎,但在眾多基礎性閱讀中,總會出現(xiàn)對名師成長具有突破性的著作,打開了名師對教育理解的天窗。在破解名師成長密碼過程中,考察這些具有天窗意義的閱讀體驗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李鎮(zhèn)西就曾專門談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書對他教育觀念的形成具有關鍵的作用。剛參加工作時,他就閱讀了《要相信孩子》,這本書開啟了一扇教育思想的大門,書中強調的“教師的責任在于發(fā)現(xiàn)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幼苗,并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有缺點的雜草”觀點,至今是他堅定不移的教育信念。蘇霍姆林斯基的書籍是他“教育生涯……投下的第一縷金色的霞光”,對他“影響是巨大的”。李鎮(zhèn)西老師的教育主張中,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觀點直接來源于蘇霍姆林斯基。
關鍵性公開課、關鍵性教育生活經歷、關鍵性閱讀是名師眾多“關鍵性事件”中最引人關注的。他們分別指向名師教學技能的修煉、教育思想的生長、教育理念的提煉。關鍵性公開課讓名師的教學技能得以顯性化,可以直觀地在一節(jié)課上呈現(xiàn)出來;關鍵性教育生活經歷是名師教育思想生成的關鍵期;而關鍵性閱讀是名師教育理念最內核的部分。“關鍵性事件”是解碼名師成長的關鍵。
【本文系2016年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guī)劃一般項目“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機制及應用研究”(2016YQJK145)成果之一】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