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金蓮
在幼兒園,教師是幼兒接受事物、認識世界的窗戶,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不僅能夠讓幼兒融入幼兒園,找到屬于自己的朋友,而且能夠讓幼兒樂于吐露心聲,讓教師有更多的方式去教育幼兒,以更好地陪伴幼兒成長。幼兒園的活動以游戲為主,游戲可以讓幼兒積極地參與進來,符合幼兒成長特點的游戲很容易把幼兒帶入其中,從而使師幼關系更加融洽。
良好的師幼關系是促進幼兒園教學順利開展的基礎。幼兒剛剛入園時,往往會對幼兒園產生抵觸情緒,有些幼兒還會哭鬧。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不僅可以幫助幼兒消除對幼兒園的陌生感,還能夠讓幼兒快速融入幼兒園這個集體,為幼兒入園后的生活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幼兒的教學活動都是以游戲的形式開展的,良好的師幼關系能夠讓幼兒在活動中更加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使幼兒對教師建立信任感。
良好的師幼關系能夠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同時,在游戲活動中,即便幼兒在游戲中出現一些失誤或者沒有完成任務,也會因教師善意的微笑和鼓勵的眼神而放松心情,進而為后面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做好準備。這有助于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心。
在幼兒游戲中建立良好師幼關系,教師不僅要設計合理的游戲,還要管理好幼兒,讓每一名幼兒都有發(fā)展的空間。教師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做起,在游戲活動中構建良好的師幼關系。
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師幼關系直接影響著整個教學活動的質量。盡管幼兒年紀尚小,認知水平有待提高,教師也應該把幼兒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應該尊重幼兒,與他們建立平等的關系。游戲是幼兒園最基本的活動,是幼兒鍛煉和掌握各項技能的有力工具。其中,角色扮演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在角色游戲中,教師要給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利,讓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內容,自主分配游戲角色。
幼兒園游戲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幼兒,教師要在充分尊重幼兒人格的基礎上合理設計游戲內容。教師要從幼兒的實際需求和喜好出發(fā),組織幼兒進行討論,引導幼兒表達自己喜歡的游戲類型,然后根據幼兒的想法,合理設計游戲活動。這樣幼兒能夠感受到游戲活動不是教師單方面設計的,而是參考了自己的想法設計的,這有助于建立教師和幼兒之間的平等關系。同時,這些游戲活動符合幼兒的喜好,有助于提高幼兒對游戲的參與熱情。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幼兒角色扮演的要求,設計“勞動最光榮”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扮演相關角色,并表演該角色的勞動方式。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給幼兒提供活動道具,如小鏟子、澆水器、清潔用品等,為幼兒創(chuàng)造角色扮演的情境。這樣的游戲形式深受幼兒喜愛,幼兒能夠在游戲中明白勞動工人的辛苦,認識到勞動帶給自己的喜悅,同時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
在幼兒游戲中要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就需要教師合理設計游戲,變教師主導為幼兒主導,讓幼兒樂意參與游戲。教師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合理設計游戲。
一方面,要對游戲空間進行適當的規(guī)劃。在游戲場地的設計上,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的意愿,鼓勵幼兒和教師一起創(chuàng)設游戲環(huán)境。在游戲場所的布置上,要做到合理布局。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使用書柜、玩具柜、操作臺,形成開放或半開放的活動空間,創(chuàng)造出與周邊環(huán)境相適應的游戲環(huán)境。這種相對獨立、安靜的環(huán)境,有利于師幼間的互動,為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
另一方面,要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材料作為環(huán)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開展活動的物質基礎,是師生之間進行交流的一種“橋梁”。教師要正確地選用游戲材料,以適應不同幼兒在游戲中的不同需求。教師在制作和投放游戲材料時,要提前與幼兒商量、討論,充分聽取幼兒的意見。同時,教師所投放的材料要具有豐富性、新穎性、動態(tài)性、可變性等特點。
寬松、開放的活動環(huán)境是幼兒獲得知識、經驗和能力的先決條件。在幼兒園,幼兒如果不敢活動、不敢說話、不愿意與教師交往,教育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這就需要教師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在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對幼兒有耐心。對于貪玩的幼兒,教師要逐步引導,讓他們集中注意力;對于性格內向的幼兒,教師要善于引導,讓他們樹立自信,找到朋友,獲得快樂的游戲體驗。教師為幼兒營造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有助于使幼兒融入集體,保障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
另外,教師可以利用不同的游戲材料給幼兒提供多個游戲空間,如娃娃之家、手工空間、探索空間、表演空間、閱讀空間等。幼兒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自主地選擇游戲空間,能夠增強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促進幼兒個性化發(fā)展。同時,在集體游戲中,教師要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以提高幼兒的參與熱情,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比如,在“娃娃之家”游戲中,教師可以邀請幼兒擔任小助手,引導小助手示范如何給娃娃穿衣服、系鞋帶,從而引導幼兒認識到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游戲結束時,教師要點評每名幼兒為娃娃穿搭的效果,以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
在游戲結束時,教師要及時對幼兒的游戲表現進行評價。在評價時,教師要多使用鼓勵式的語言,幫助幼兒建立自信。如果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犯錯或出現失誤,教師也盡量不要當眾批評,以免幼兒自尊心受挫。即使批評幼兒,教師也要注意自己的用詞,讓幼兒感受到教師的批評是想幫助自己改正錯誤,是愛自己的表現。對于在游戲中表現良好的幼兒,教師要及時表揚,以促使班級幼兒共同進步。比如,一名幼兒在“勞動最光榮”的游戲中將自己的“勞動果實”分享給了他人,教師應對這種分享行為表示肯定,同時,也讓其他幼兒通過教師的評價認識到分享的重要性,從而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
總之,在幼兒游戲中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十分重要,對保障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保護幼兒自尊心和自信心有著積極的作用。要想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教師除了要科學施教,還需要用耐心和愛心呵護幼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