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間休息時,涵涵和玉玉找不見靈靈。扭頭一看,靈靈正在讀書,走近發(fā)現(xiàn),她的眼睛里噙滿了淚水。
涵涵(關心地問):靈靈,你怎么了?誰欺負你了?
靈靈(忙說):沒有,沒有!是我在讀《十六年前的回憶》,讀到最后,我情不自禁地流淚了。
玉玉:是啊,我讀的時候也和你一樣。課文最后幾個自然段寫了父親犧牲后全家人的悲痛心情,而且反復強調(diào)父親遇害的日子,這與文章開頭形成了照應關系。
靈靈:對啊,這就是首尾呼應。
涵涵(疑惑地問):什么叫首尾呼應?
靈靈:首尾呼應,又叫首尾照應,原指作戰(zhàn)時相互接應,用在文章里,是寫作手法的一種。它用在文章的開頭與結尾,指文章前后說的是一個意思,或者說,在文章開頭提到過的內(nèi)容,結尾再呼應一次。
涵涵:我明白了,課文開頭指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親的被難日,結尾處母親囑咐“我”記住父親的被難日——4月28日。這就是首尾呼應。
玉玉:這樣首尾照應,不僅使文章結構嚴謹,還更加突出了作者對父親深切懷念的悲痛心情,同時說明作者一直把父親的被害牢記在心。
涵涵:這樣使讀者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得更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更加深刻。同時使文章前后連貫,結構完整。
靈靈:前后照應,好處確實很多,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里還有什么地方運用了“照應”?
三個人仔細閱讀課文,尋找答案……
307750033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