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霞,韓磊(.石家莊學院體育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00;.石家莊學院理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00)
書 名:“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課程思政改革實踐
作 者:姜雅凈,程麗萍
出版單位:立信會計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1月
定 價:68.00元
ISBN:9787542966971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多元文化交流背景下大學生思想認知趨于復雜化,為此,以“三全育人”為指導的教育教學改革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的同時,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并通過實踐引導大學生健康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構建,能夠從多個方面促進學生形成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的價值觀體系?!丁叭恕崩砟钕赂咝Un程思政改革實踐》(立信會計出版社)收錄了近40篇課程思政和“三全育人”教學改革論文,總結了三十多位一線教學骨干在教學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其中不僅對“三全育人”理念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論述,同時突出了基于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問題,強調基礎理論知識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并將實踐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關鍵內容之一,為“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提供了參考。
“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以應對多元文化交流過程中文化糟粕對其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帶來的負面影響,并基于“三全育人”的具體要求,能夠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相關優(yōu)勢,融入以實踐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具體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第一,形成高度統(tǒng)一的思想認知。作為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保障,以及大學生價值觀體系形成的核心支撐,高校方面應當圍繞思想政治教育明確其教學目標,而這一目標的達成,需要全校師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形成高度統(tǒng)一的思想認知,這也是“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課程思政改革實踐》中《對“三全育人”的幾點認識》一文系統(tǒng)性的介紹了“三全育人”的具體內容,并指出現(xiàn)階段高校人才培養(yǎng)機制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缺失,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和“三全育人”之間的關系,對“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師生統(tǒng)一思想認知的形成起到了積極作用。例如,高校通過開展關于“三全育人”的知識講座等形式,使廣大師生意識到“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具體內涵,以及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在“三全育人”中的作用,結合新時期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綜合思政素養(yǎng)的具體要求,由此在高校師生中形成對思想政治“教與學”的統(tǒng)一認知。
第二,創(chuàng)新相關基礎理論體系。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以教學大綱為依據(jù),由于思想政治教學大綱中相關基礎理論知識體系構成缺乏創(chuàng)新,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社會思想意識形態(tài)構建的實際需求之間存在明顯的不相適應性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通過豐富以“三全育人”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能夠賦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性和創(chuàng)新性,以適應社會發(fā)展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的要求。《“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課程思政改革實踐》中《應用型本科院校踐行“三全育人”的教學改革研究》一文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難以支撐“三全育人”工作的開展,并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綜合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具體要求,從實踐角度出發(fā),指出“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改革的必要性,為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提供了參考。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應圍繞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展開,并深入剖析“三全育人”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具體要求,通過思想政治素養(yǎng)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之間的“映射”,從而進一步完善相關基礎理論知識體系,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參考。
第三,創(chuàng)新以實踐為核心的教育模式。在過去較長的一段時間里,高校在相關教學工作中強調課堂的載體作用,以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為依據(jù),圍繞思想政治基礎理論知識展開,卻忽略了實踐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因此,高校大學生雖具備相對完善的思想政治基礎理論知識體系,但無法將其應用于個人社會實踐之中,因此需要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體系?!丁叭恕崩砟钕赂咝Un程思政改革實踐》中《“三全育人”視域下應用型財經院校思政教育的實踐探索》一文在介紹應用型財經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同時,對“三全育人”背景下應用型財經院校思想政治單一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指出“理論+實踐”教育模式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作用,為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育模式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參考。例如,高校方面將思想政治教育從課堂轉移至社會,通過廣泛的社會實踐,使其能夠在實踐中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形成新的認識,并從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層面出發(fā),不斷完善個人思想政治理論體系,引導個人健康思想意識形態(tài)的構建。
第四,轉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主體。受傳統(tǒng)教育生態(tài)理論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tài)主體多為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xiàn),以致于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限制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由于無法準確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情況,以至于相關教育工作的開展效率較低,且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得不到保證。《“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課程思政改革實踐》中《如何在支持學生團隊發(fā)展中貫穿“三全育人”——從學生角度看大學生團隊的優(yōu)化與建設》一文則以學生的視角對“三全育人”理論指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的思路,這與現(xiàn)代教育生態(tài)理論的相關內容高度一致,并突出學生在教育實踐中的主體地位,也明確了教師的責任分工。由此可以看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過程,并非弱化了教師的主體地位,而是完成了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關注內容由點至面的轉變。例如,根據(jù)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教師通過科學分組,由各小組領取對應選題,并自主完成選題相關內容的準備、教學設計等工作,最后各小組進行現(xiàn)場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各小組進行指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機制能夠使其在課堂教學中更加積極、主動,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第五,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應當擺脫傳統(tǒng)思維,現(xiàn)有師資隊伍多依賴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高校承擔著培養(yǎng)社會人才的重要任務,師資力量的單一性無法滿足新時期社會發(fā)展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進一步豐富師資力量構成,充分發(fā)揮高校思想政治教師理論知識與社會師資力量實踐經驗方面的優(yōu)勢,強化“理論+實踐”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丁叭恕崩砟钕赂咝Un程思政改革實踐》中《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及職業(yè)提升策略》一文詳細論述了現(xiàn)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力量構成單一等問題,并突出輔導員這一角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性,通過專業(yè)化的職業(yè)提升,使輔導員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積極參與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其角色的特殊性,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滲透。然而,除輔導員以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還需要企業(yè)層面的參與,企業(yè)根據(jù)其崗位差異對大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提出相應要求,進而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通過社會實踐過程,促進大學生綜合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以形成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的思想認知,滿足企業(yè)不同崗位的實際需求。然而,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非教師專業(yè)人員在參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應接受基礎教育理論學習,掌握課堂教學技巧,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第六,優(yōu)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評價機制。考核評價機制是指導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依據(j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評價多圍繞相關基礎理論知識展開,由于忽略了實踐環(huán)節(jié),導致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評價機制存在明顯缺失,“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強調“理論+實踐”模式的推廣應用,在現(xiàn)有考核評價機制的基礎上,圍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完善考核評價機制,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指導意義,以落實“三全育人”理論對大學生綜合思想政治素養(yǎng)提升的相關要求,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丁叭恕崩砟钕赂咝Un程思政改革實踐》中《學生視角下關于金融專業(yè)課程思政實施的反思與建議——基于“瑞幸咖啡”數(shù)據(jù)造假事件分析》一文通過案例分析的形式,對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專業(yè)課程的具體機制進行了介紹,這也對傳統(tǒng)考核評價機制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的思路,與“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創(chuàng)新的要求相吻合。例如,高校在強調以基礎理論知識為主要內容的考核評價機制的同時,將社會實踐納入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評價體系之中,通過合理分配權重占比,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評價機制更加科學,并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