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鑒
北京電視臺報道了人民大學博物館《打開塵封的記憶》家書展開幕,引起我的關(guān)注,我對書信情有獨鐘,立即給該博物館打了預約電話,第二天就參觀了這座獨特的全國唯一的家書博物館。
這項龐大的由國家博物館牽頭的搶救民間家書工程,早在2005年4月就開始了,家書項目啟動以后,引起社會的極大關(guān)注,同時引起海外媒體的關(guān)注,被稱為“是一場撼動中國人心靈文化的120”。組委會四年來從海內(nèi)外征集到自明清以來的家書4萬多封,內(nèi)容極為浩瀚,每一封家書都包含了親情、愛情、友情、修身、禮儀、教化等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精華。許多家書中通篇閃耀著追求真理、主持正義、無私奉獻、誠信友愛的中華民族美德的光輝。每封家書都涵蓋了不同時期中國人極為豐富的情感,特別是抗戰(zhàn)時期的家書,牽動著民族的自尊。組委會還收到近千封海峽兩岸的家書,這些家書是炎黃子孫血濃于水的見證,字里行間洋溢著割舍不斷的骨肉親情……
展覽分為:古代家書、清代家書、民國家書、抗戰(zhàn)家書、軍旅家書、五十年代家書、六七十年代家書、改革開放三十年家書、兩岸家書、海外飛鴻家書,以及搶救民間家書正在進行中十一部分。展覽按照家書寫作年代為序,以通信人為展覽單元,共展示家書3075封,相關(guān)老照片380幀。展覽所選實物均為手寫原件,最早的書信追溯到清乾隆年間,最晚為2009年,時間跨度200余年。每一封家書的背后,是一段難忘的歷史,許多家書的書寫者是那個時代重大事件的見證者、親歷者,家書表露的不僅僅是親情,同時也記載了家書寫作的那個時代的社會風云、歷史事件。
在眾多的家書中,一封家書引起了我的重視。它的主人公任鴻雋(1886—1961),字叔永,祖籍浙江湖州,是我國著名學者、科學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是中國最早的綜合性科學團體——中國科學雜志《科學》月刊的創(chuàng)建人之一,也是杰出的科學事業(yè)的組織領導者之一,為促進中國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911年武昌起義后,任鴻雋任孫中山臨時總統(tǒng)府秘書。袁世凱竊國稱帝,任鴻雋憤而棄官去美國求學,連續(xù)獲得美國康奈爾大學學士和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碩士學位。1918年回國,任北京政府教育部教育司司長、北京大學教授、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國立東南大學(現(xiàn)南京大學前身)副校長。1938年任中央研究院(中華民國最高學術(shù)研究機關(guān))秘書長、總干事兼化學所所長。任鴻雋知識淵博,著述宏富,一生撰寫論文、專著和譯著300多篇(部)。
這封家書是任鴻雋寫給居住在重慶的三姐任心一的,言及在重慶的二哥任鴻澤突然病故,因事務繁忙,不能回故鄉(xiāng)為二哥送葬。其時他剛接替周詒春就任中基會董事和干事長職務一年有余,家書所用的正是中國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的專用信箋。中華教育基金董事會,簡稱中基會,1924年9月18日在北京成立,是為了管理使用庚子賠款、發(fā)展中國教育文化事業(yè)而專門成立的機構(gòu)。自1929年1月起,任鴻雋執(zhí)掌中基會10多年,為我國科學和教育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
這封家書的所在時間,正是中基會拯救樣式雷圖檔的時間。正因此,這封家書才引起了我的重視。
20個世紀30年代,中國營造學社發(fā)起人朱啟鈐先生得知樣式雷后代,因家中落魄出售祖?zhèn)鳂邮嚼讏D檔的事,甚感樣式雷圖檔之重要,朱啟鈐先生所領導的中國營造學社為挽救這批有價值的資料不遺余力,我們可以通過《中國營造學社匯刊》二卷二期的《社事記要》中看出端倪:
本年(民國十九年即1930年)五月,因樣房雷舊存之宮殿苑囿陵墓各項圖樣,四出求售,有流出國外及零星散佚之虞。朱先生乃建議文華基金會,設法籌款,旋由北平圖書館購存,先行著手整理,將來供本社之研究。茲將建議原函及最初目錄,照錄如左。
近年窮困愈甚(指樣式雷家族),時事日非,聞其四出求售。而零星購得者,頗有數(shù)起。曾經(jīng)往觀,見其陳列之品,多系圓明園、三海及近代陵工之模型。雖無百年以上之舊物,而黃簽帖說,確系當年進呈之原件,尚居多數(shù)。詢其家世,亦尚相符。在雷氏世守之工,自明初以迄清末歷代相承,有五百年之歷史,而所保存之圖樣,亦不得不視為前民藝術(shù)之表現(xiàn)。即如圓明園等,實物無存,得此可以考求遺跡。故宮、三海等處,并可以與實物互相印證。至陵寢地宮,向守秘密,今乃借此為公開研究。實于營建學考古學,均有重要之價值。鄙意北平現(xiàn)有文化各機關(guān),如圖書館博物院,若能及時收買,再由專門家加以整理,或擇俾有系統(tǒng)之資料。零星散失,消歸烏有,豈不可惜。至所需價格,從前欲望頗奢,索價3萬元。近據(jù)原介紹人報告,迭經(jīng)磋減至7500元,擬可就范。鄙人正在研究中國營造學工作之際,故于雷氏家藏遺物,樂為考求。并希望于最短期間,使此項圖型,得一妥善之安置。貴會主持文化,保存國粹,想于斯舉興趣,必有同感。用特縷述經(jīng)過,及鄙見所存,專函奉達,尚?;I議及之。幸甚幸甚,此致。
文中“朱先生乃建議文華基金會”,便是中華教育基金會。在朱老先生的鼎力斡旋下,中華教育基金會出資,樣式雷圖檔悉數(shù)購下,由北平圖書館保存。如今這批被保存下來的樣式雷圖檔,已于2007年8月7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向申請單位中國國家圖書館發(fā)出通知函和證書。從此“樣式雷”圖檔正式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從時間上看樣式雷圖檔被中華教育基金會購存是民國十九年(1930年),此時正是任鴻雋先生執(zhí)掌中基會期間,正是任鴻雋二哥去世(任鴻雋致三姐信落款時間是1930年4月6日,朱啟鈐先生發(fā)現(xiàn)樣式雷家族出售圖檔是同年的4月)。任因事務繁忙,不能回故鄉(xiāng)為二哥送葬,料理家族事務。從這里可以看出任鴻雋當時中基會工作繁忙,脫不開身,為拯救祖國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舍小家為大家之精神是多么值得敬佩啊!
筆者著有《圓明園景觀志略》一書,這本書傾盡了我半生心血。研究三山五園,特別是圓明園,接觸最多的是樣式雷圖檔與燙樣,這些圖檔與燙樣離不開民國期間任鴻雋、朱啟鈐等先生的鼎力保護,這些珍貴樣式雷圖檔與燙樣是我們研究清代盛時西郊園林的重要資料,不可或缺。樣式雷燙樣是清代200多年間主持皇家建筑設計的雷姓世家的譽稱,中國清代宮廷建筑匠師家族,從雷發(fā)達到雷廷昌等六代(也有統(tǒng)計七代或八代的),直到清朝末年,都在樣式房任掌案職務,負責北京故宮、三海、圓明園、頤和園、靜宜園、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的設計,同行中稱這個家族為“樣式雷”。
購買樣式雷圖檔之事,真是太重要了,是明智之舉。當時的中基會為了保護祖國的這份優(yōu)秀的建筑文化遺產(chǎn)而做出努力,其中便有任鴻雋先生的一份力量,因而才有了2007年樣式雷圖檔正式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之事??梢哉f,任先生為我國科學和教育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
3944500218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