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宇
二輪復習是高中語文復習的艱難時刻,這個階段的課堂上教師們會遇到很多難題,例如一二輪復習界限不清、教師一味講解而學生參與度低、學生自主講解但延緩進度等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深入思考二輪復習的總體要求:這個階段的課堂要鮮明體現(xiàn)二輪復習的特點,課堂容量要大,內(nèi)容要有深度和廣度,要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重點。
我們一定要弄清,一輪復習重點在于教材和專題,通過對知識的梳理,讓學生貫點成線,而二輪復習重點在于模塊和題型,讓學生連線成綱,通過這兩輪復習達到綱舉目張的目的,織成一張知識網(wǎng)絡。這張網(wǎng)絡不重在織得密不密,而重在織得牢不牢。要踐行這樣的理解,要摸索解決難題的方法,循規(guī)蹈矩的題型講解、一成不變的課堂模式,必然需要舍棄。而進行考點趨勢整合,總結規(guī)律,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參與度,才是語文二輪復習課堂的重點,這樣做才能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提高他們利用系統(tǒng)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帶著這樣的思考,我結合教學進度和題型特點,設計了一堂文言翻譯二輪復習自主命題課。我們都知道文言翻譯考點之多,如同大海。如何總結趨勢,乘浪而行,這是文言文模塊的一大難點。在設計授課思路的時候,我遇到了難題,已有的設計雖然有學生自主命題,但都是習題講評課的模式,不能突出總結高考文言翻譯考點趨勢以此解決翻譯題型的這一重點。
我又調(diào)整了思路,首先,我選擇了2020年、2021年高考卷的兩篇文言文,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任務清單:
一、用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文言文專項知識整合,思考自己在文言文閱讀方面有哪些欠缺。
二、小組合作:結合自身欠缺,以命題人身份,針對兩篇高考文言文進行自主命題。
要求:1、仿照高考翻譯題型,為兩篇文言文各命制兩道翻譯題。
2、制定答案,說明命題原由。
任務清單設置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找到自身文言文模塊知識體系的欠缺,并且能夠以命題人的思維,對自己的欠缺進行命題考察。讓學生說明命題原由的要求則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文言翻譯的考點設置趨勢。而成功制定答案,正是對自身欠缺和考點的一種解決。
但如果授課時只展示這一內(nèi)容,不但課堂內(nèi)容單薄,而且學生總結的考點趨勢就只是以往學習的經(jīng)驗總結,而不是高考文言翻譯考點趨勢了。于是我又設計了一個環(huán)節(jié),拿出高考文言翻譯的真題,讓學生通過總結出的考點趨勢,判斷高考翻譯題的采分點,通過判斷過程與結果,驗證和補充已總結出的考點趨勢,形成真正的高考文言翻譯考點趨勢。最后,通過作業(yè)的布置,讓學生結合總結的考點趨勢和課上生成的新問題,再次進行自主命題,小組互選,以競賽形式互相考察。
通過課堂實踐我發(fā)現(xiàn),這節(jié)文言翻譯二輪復習自主命題課取得了極好的效果,學生對于考點趨勢的把握遠超只聽教師講解所得,同時課上的熱情、學生的參與度也是二輪復習階段空前的。
同時跳出一個模塊,一個學科來看,以自主命題的形式深入把握考點趨勢,通過高考試題驗證補充,強化知識體系和能力,再通過命題、習題進行夯實,這種思維適用于幾乎所有內(nèi)容的二輪復習。就像學生所說:“老師,在以前做題的時候,我根本沒有考慮到這么多,沒想到一開始命題,居然研究出了這么多考點!”這種最真實的感受也真正地體現(xiàn)出這種思維的實用性。
一堂課里見真知,一堂課呈現(xiàn)了一種思維,這種思維就像一把鑰匙,解開了我困惑的心鎖,讓我對二輪復習的認識提升了一個高度,同時也啟發(fā)了我的思考。無論是前面的任務清單的完成,還是過程中學生對于自主命題、高考題的研究追問與新問題的生發(fā),這種以學生產(chǎn)生問題、解決問題為主體,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思維,也許才是生本學堂重要性的真正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