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陽
摘? 要:針對智力障礙兒童多伴隨記憶力薄弱、認識生字過程中遺忘較快的特點,作者從觸覺感知、筆畫拆字、游戲鞏固和蒙氏拓展四個方面,結(jié)合培智學校生活語文課堂識字教學實際,對加強智力障礙學生在生活語文課堂識字效果的強化策略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智力障礙;識字策略;蒙氏教學
智力障礙兒童是指智力顯著低于同齡兒童一般水平,并伴有適應性行為障礙的兒童(《教育學名詞》第一版)。按照其智力障礙程度,又可分為輕度障礙、中度障礙、重度障礙和極重度障礙四類。在培智學校生活語文課堂,智力障礙兒童一般學習較積極,對漢字學習不排斥;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接受過程較慢,記憶力較弱;部分學生還伴有思維混亂導致的言語表達連貫性較差等情況。
識字環(huán)節(jié)是生活語文學科學習的基礎。為了使特殊兒童更有效的掌握所學生字,教師們充分利用希沃白板等多媒體資源和兒歌律動等形式,激發(fā)特殊兒童的學習興趣。同時利用象形字動畫演示及筆畫添加等方法,強化學生對于漢字字形的記憶。在以上策略的基礎上,本人結(jié)合課堂教學實際,對在培智學校生活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提升智力障礙兒童的課堂識字效果,進行了進一步探究。
一、初識生字:觸覺感知
在《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中,瑪麗亞·蒙臺梭利女士提出了“感官教育”的概念。她認為,教師可以在兒童處于感官的形成階段時通過反復的感官觸摸練習促進兒童的感知能力發(fā)展?;诿商厮罄康慕逃砟詈吞亟掏性诿墒辖虒W中得到印證的關于感官教育的教學經(jīng)驗,本人探究嘗試以下方法,利用觸覺感知提升智力障礙兒童識字效果。
(一)磨砂字卡
生活語文教具中標配的書空字卡,讓學生通過觸摸字卡中的凹槽從而加深對于該生字的理解。但是書空字卡中生字數(shù)量較少,不能滿足課堂教學的需求,又無法自制。作為替代品,我制作了磨砂字卡:將折紙用的正方形彩色紙,貼上剪好的鏤空生字,過硬塑后用黑色丙烯顏料和閃粉加適量水混合,用畫筆在已過塑的字卡上描畫、覆蓋生字。顏料干透后,就形成了磨砂字卡。在課堂學習生字時,讓學生觸摸字卡上的磨砂面,通過加強感官觸覺體驗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促進記憶力的持久。
(二)磨砂筆畫和偏旁教具
磨砂筆畫和磨砂偏旁版,也能讓學生在課堂通過觸摸加深對筆畫和偏旁的印象。如遇到教具版中沒有的偏旁和筆畫,教師也可以參照1中所述的方法,在A4紙上用彩色丙烯和閃粉制作筆畫和偏旁的教具。
(三)奶油膠DIY漢字
蒙氏沙盤是培智學校常備教具之一。課堂,學生在老師的輔助下,在一個裝有沙子的小木盒上寫字,在操作中提升對字形的認知,從而強化記憶。沙盤寫字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項體驗,但對于智力障礙學生而言,日復一日重復的操作會讓他們失去興趣。受此原理的啟發(fā),我在課堂上嘗試帶學生用奶油膠進行生字DIY體驗:輔助學生像擠奶油一樣在一張(有漢字字形的)已過硬塑的底板上,擠出漢字字形。風干后,便成了一張可以多角度觸摸的立體字卡。DIY和沙盤僅限于筆畫和結(jié)構(gòu)都比較簡單的字。
二、加深印象:筆畫拆字
在對讀寫障礙兒童的干預策略中,拆字法和正字法是常見的方法。這種方法被教師廣泛的應用到低年段識字教學中,如從“人”到“大”,從“大”到“太”。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希沃白板上進行觸屏書寫體驗筆畫的增減,也可以通過相關教具讓學生進行體驗感知。
(一)教具拼字
以“大”字為例,老師打印好兩個“大”字,用軟塑過塑之后,裁剪出其中的“人”和“一”字部分。在課堂上,在講授新字之前,老師在希沃白板上演示拼字過程。講授認識生字之后,A層學生獨立使用老師給出的“大”字拼字工具進行拼字體驗,B、C層學生在老師的輔助下將“人”和“一”部分覆蓋到老師提供的“大”字紙條上。
(二)積木拼字
在中年段,老師在講解生字字形時,可利用筆畫和漢字積木進行組合操作,提升智力障礙學生對于生字的理解。比如用筆畫磁鐵中的橫撇和捺組成“又”字;用漢字積木中的女字旁分別和“馬、子”組合形成“媽、好”兩個字,讓學生深入感受女字旁;在國字框的積木框中放入元、玉,組成“園”和“國”。
(三)不干膠粘貼筆畫
老師將所學的漢字筆畫拆分,打印在不干膠上。以“工”字為例,老師分別打印彩色的兩個橫和一個豎,在課前剪好,同時將一張已過塑并剪切好的白底灰字的“工”字的小字塊,一并放在一個材料包里。同學每人一份。在課堂認識了“工”字之后,教師先示范操作,之后輔助學生逐一進行粘貼體驗,將剪好的筆畫貼到“工”字對應的位置,在操作中強化對生字的印象。
三、游戲鞏固
(一)找出單個字
希沃白板中“分組競爭”模塊的掉字游戲,讓學生在不斷掉落的兩個字中,點擊正確的字。有助于教師在課堂學習的最后環(huán)節(jié),通過游戲檢測出A、B、C層學生的認字效果。
(二)辨識形近字
希沃白板中的“趣味分類”游戲,可以讓學生通過觸屏移動將兩個字形相近的字放到各自對應的圖片上。從而檢測A層學生的認字效果。
關于希沃白板中可進行鞏固的游戲還有很多,這里不一一贅述。
(三)扭蛋識字
老師準備一套扭蛋的空“蛋殼”,將每個蛋殼中放入一個生字卡片和強化物代幣,課堂上學習完生字指認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讓學生從魔術箱里摸出一個扭蛋,然后打開,讀出正確的字音的,可以獲得蛋中的代幣。
希沃白板和課堂中可進行鞏固的游戲還有很多,這里只舉出幾例,不一一贅述。
四、拓展活動
在課堂最后拓展活動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讓讓學生在情境中通過表達強化對所學生字字音的認知。
(一)搭建場景
學習“月”這個生字時,我利用肯德基的月亮玩具和藍色的卡紙做道具,用金色的閃粉筆在藍色的卡紙上畫上星星,搭建一個夜晚月亮出來了的場景。讓學生在拓展環(huán)節(jié),C層學生聽到“月”字指認道具中的月亮,B層學生對著月亮的道具讀出“月”字,A層學生能將字卡和月亮的道具進行配對。
(二)不干膠貼場景
也有無法搭建的場景,比如學習生字“馬、牛、羊”時,它們生活的草原。這時我會在課前打印出來一張有草原、蒙古包和蒙古族人的紙過塑,再制作馬、牛、羊的不干膠若干“頭”,在拓展環(huán)節(jié)分給每個同學一套。學生在老師的指令下,聽到“馬、牛、羊”中的某個字,就把對應的動物貼在草原上,在操作中提升B、C層學生對字音的感知能力。
(三)制作賀卡
在學習《教師節(jié)》中的“節(jié)日快樂 ”之后,老師在課前用卡紙打印出教師節(jié)賀卡若干,在課堂上讓A層學生對著一張“節(jié)日快樂”的字條,將字抄寫到賀卡中對應的位置;B層學生的賀卡上,有“節(jié)日快樂”四個字的描紅,在老師的輔助下通過描紅強化書寫;C層學生,老師除了打印的賀卡之外,還要另外制作“節(jié)日快樂”四個字的字塊魔術貼。在課上,C層學生在老師的輔助下,將對應的四個字按順序貼在賀卡封面的魔術貼位置,制作成立體賀卡。學生在教師節(jié)時將自己書寫的賀卡送給老師,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同時也加深了印象。
從視覺上對字形的認知,到聽說的強化,通過多種形式的操作和活動,加深智力障礙學生對于生字的理解,在體驗中強化記憶。從實踐效果來看,絕大多數(shù)智力障礙的學生都能夠從以往的只看一眼難以記住,到整節(jié)課記住所學的生字。但是,課堂的強化遠遠不夠,還需要在之后進行系列化的強化措施,鞏固智力障礙學生對于生字的認知。
參考文獻:
[1]瑪麗亞·蒙臺梭利.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
[2]柴田田.智力障礙兒童漢字識字教學研究綜述[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6(22):70-75+80.
[3]曲田.面向輕度智障學生的多媒體字源識字教學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