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鳳梅
概念解析
依據(jù)高考評分細則,“概念清”“含義明”是判斷議論文合格的標準,也是立意多元、高遠的關鍵??忌谧h論文寫作中存在結構模式化、概念模糊化、語言空洞化的現(xiàn)象,致使全文缺少思想深度。基于此,“概念明確”“表達多元”應該是議論文訓練的重點。
所謂“核心概念”是指一篇文章中能夠統(tǒng)領全文思路的關鍵詞。高考作文材料中往往直接或者間接地給出現(xiàn)一些“關鍵詞”,這些詞有的本身包含多重含義,如2022年新高考I卷的“本手”,既指“通常的方法”,又有“功夫扎實”“理解深刻”等語境意??梢姡行崛「拍?,闡釋概念是寫好議論文的前提。
文題鏈接
格局的大小決定了做事的態(tài)度和胸襟、眼界。往往格局大了,天大的事情也會變小,格局小了,再小的事情也會變大。一個人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表達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文體明確。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
文題材料辯證地分析了“格局大”與“格局小”對做人、做事的影響。在寫作過程中,要辯證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深入分析“格局大”的特點、本質、意義。同時,為了讓立意鮮明、高遠、多元,還需要有效地界定“格局”這一核心概念,深刻獨到地表達自己對“格局”的理解,進而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展開分析論證。
技法運用
技法一:解讀法
所謂的解讀法就是對“核心概念”進行理性闡釋,用最直接的方法對其下定義、作詮釋。
1.下定義
下定義是用概括性的語言對事物的特點進行簡單明了的表述。比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其中,“傳道”“授業(yè)”“解惑”闡明了“教師”的職責。通常在寫作中,可以用“什么是什么”“什么指的是什么”的格式,也就是“甲就是______”。用這種方法,可以這樣對上面的文題關鍵詞“格局”下定義:
格局是主體對客觀世界的一種獨特的價值判斷和辯證認識,展現(xiàn)的是一個人對待事物的胸襟、氣度。個體思想、閱歷的差異往往決定其格局的大小,大格局是以長遠的眼光、多元的思維動態(tài)地去看問題,往往更能夠洞察事物的本質,看清漫漫的人生路。
該語段對“格局”進行定義,并且剖析其內涵和外延,指出了“格局”的本質特點。同時,從決定“格局”的因素“思想”“閱歷”等,分析指出具有“大格局”看問題、看事物的重要作用。
2.作詮釋
作詮釋是對某一現(xiàn)象或事物的性質和特征進行解釋的一種說明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對概念進行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分析。一般可以采用“甲具有___的特點,應該是____的樣子”的格式。比如,圍繞上面文題的關鍵詞“格局”,可以寫出以下語段:
格局是什么?在我認為,格局是一個人獨立于世的精神品質。大格局具有“舍小我,成大我”的品質,將自我的理想與信念置于滄海之中,最終開辟大天地、大局面。
“作詮釋”需要結合自己的主觀的理解,表達出自我獨特的觀點。作詮釋可以有效地彌補“下定義”語言的簡潔、道理的抽象,更加形象、生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技法二:描述法
描述法是相對于“概括法”而言的,它是運用形象的語言對客觀事物的特點進行詳細具體的闡釋。在“核心概念”界定中,考生可以運用舉例子、打比方等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轉述概念,化抽象為形象,變客觀為主觀,進而表達深刻的見解。
1.作譬喻
“作譬喻”是借助自然界客觀的事物,抓住其主要特點,說明所要闡釋的概念。比如,《拿來主義》中,魯迅先生將如何對待“文化的取舍”,巧妙地轉化為“如何取舍一棟大宅子里的東西”,生動形象。如,針對上面的文題“格局”,運用作譬喻,這樣寫:
真正的大格局,不僅僅在于史書上跌宕起伏、轟轟烈烈的英雄人物身上,也存在于身如草芥、平平凡凡的平常人身上。大格局這種境界往往在人生的終極處思考人生,在注定的“終期而盡”的時候,表現(xiàn)出豁然開朗、一笑而過的清明。大格局正如在青山綠水中的簡陋居室中,自有一個望遠鏡去觀看世界,世界變大了。
將“大格局”看世界比喻為“望遠鏡”看窗外,又寬又遠。這種概念闡釋法有效地嫁接了生活現(xiàn)象,聯(lián)系了生活實際,更有利于把道理說明白、講透徹。
2.舉例子
舉例子是最為直接的概念描述法,可以借助一個詳例或者幾個略例將抽象的道理說清楚。比如,圍繞“格局”,可以這樣寫:
格局生發(fā)于個體,映射于群體,個體的格局對群體的格局影響不可估量。外交部發(fā)言人擲地有聲的話語面對問題的從容鎮(zhèn)定,秉持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向世界展現(xiàn)了中國的大格局。奧運場上,運動員們用拼搏的精神、艱辛的汗水為祖國贏得的一塊塊獎牌,則是一種永不服輸?shù)拇髧窬帧?/p>
在考場中,為了增強語言的氣勢,往往可以采用排比論證法,使語言整齊、形式一致。同時,還可以采用同類例證、相反例證疊加的論證方法,具體、全面、深刻地闡明觀點。比如:
古往今來,無數(shù)仁人志士無一沒有大格局,也無一不是大格局成就了他們的精彩人生。遙想那年沙湖道中的蘇東坡,在遭遇烏臺詩案后,仍舊吟出了“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千古名句,展現(xiàn)出了曠達的胸襟;再看今朝鐘南山院士,不顧高齡之身,挺身前往抗疫前線,不以個人安危為重,而“先國家之急而急”。
技法三:比較法
所謂比較法是將相似、相近的兩個概念進行比較辨析,進而表現(xiàn)核心概念的內涵。在寫作中,為了強化對概念的理解,考生可以堅持“比較中找差異”的原則,進而達到以理服人的目標。通常,考生可以采用“甲是______,乙是______”的格式,凸顯出兩者的區(qū)別。比如,以“格局”為主題寫:
大格局以寬廣的胸襟去包容萬物,不同于一般的眼界。大格局是一種站位高遠的意識理念,不以自我為中心,以大鵬展翅的雄心去奮斗,以己之自由求得國家之自由,以己之幸福換國家之幸福。
通過“大格局”與“一般的眼界”的對比,闡明核心概念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