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占芳
我年年春節(jié)回娘家拜年,都會遇到鄰居秉才。他每次來的時間恰好是我們的早飯剛吃到中間階段,菜尚未完、也未涼,這時彼此客氣一下,就添一雙筷子,不麻煩主婦重新炒菜,在迎來送往的春節(jié)里,主婦們自然非常喜歡這樣的客人。
秉才話不多,問一句答一句,坐姿始終是拘謹的規(guī)規(guī)矩矩,時不時將雙手左右插到大腿之下,活動一下身體,家人讓菜節(jié)奏緊的時候,他才拿起筷子象征性地夾一點兒菜,喝一口茶,多半時間在回答我們家人的問話。
而今想來,他竟成了我了解家鄉(xiāng)變化的一個窗口。
比如今年,家人問的話題是,你在家養(yǎng)了多少只羊羔?
他一如既往地娓娓道來:“家里現在有100多只,需要用奶瓶喂養(yǎng)的有9只?!?/p>
原來他成了羊倌兒!我大為驚訝,近兩天來,我并沒見到一只羊,也沒聽到羊羔的叫聲。而且,他那么一個不溫不火、行動溫和的人,養(yǎng)100多只到處亂跑的羊是怎樣的場景?我立即算他的收入,一斤羊肉40元,一只羊按30斤來算,就是1200元,一百只就是12萬元。哇,這是一筆不錯的收入啊,他聽后并不驚訝,說臺上(山頂的大草原上)還有300多只大羊,總共400多只。我張大的嘴巴再也無法合上了。如果不算折損,凈收入就是36萬?。∝M不是一年就富裕起來了嗎?
他的眼神還是一貫的溫和,并沒有一丁點兒激動的樣子,和藹地說 :“折損還是有的,前幾天5只半大的羊吃麥子脹肚子了,有人說灌點醋會好,結果一灌就死了。后來聽人說,不灌醋興許會活。第一次養(yǎng)羊,沒有經驗,就會有損失。再說,這么多羊,我們三個人入股養(yǎng)的,還有兩個人在臺上住帳篷放羊。銷售也是他們聯系,他們說,銷路還行。還有,小羊羔也不好帶,像孩子一樣伺候,但確實可愛。”他的眼神忽然活躍起來,嘴角帶出暖暖的笑意?!靶⊙蚋岚盐耶敵伤鼖寢屃耍易叩侥睦?,它就跟到哪里,咩咩地直叫,就像叫著“媽媽”。它還給我看門呢,有生人來,它直接就頂撞過去。它還特別喜歡頂撞和它差不多大小的小孩子,我家3歲的小孫子都被它頂怕了,一見就跑。”
言語間,那個在我印象中近乎木訥的人,突然迸放出生命的光環(huán),就像荒涼的冬日里突然看見一棵開花的樹。他真喜歡這些個生命??!我不僅在心里感慨。我從他52歲臉上的溝壑中回望過去,看見他對別人近乎隱忍的性格中竟埋藏著對生活如此的熱愛與堅韌。
小弟看見他鼻孔處有一絲沒有擦凈的血跡,他趕忙用手背再擦了擦,說:“自從前年去到花石峽(海拔5000多米)開飯館,就經常流鼻血,可能海拔高了的原因”。我知道他為了掙錢,去了高原上的高原,因為他的兒子當兵復員,考錄到花石峽的養(yǎng)路段,發(fā)現隨著青海旅游的發(fā)展,餐飲業(yè)有一定的需求,就動員父母去開飯館。我問飯館誰做飯呢?他笑著說:“我們兩口子。”我再次驚訝了。因為青海的男人們大多不會做飯,尤其是在農村,男人做飯會被看做怕老婆。再說,他倆肯定也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但他說,生意還不錯呢。只是2020年疫情影響了旅游,生意才受到影響。我說:“你養(yǎng)羊這么好,就不要去那么高海拔的地區(qū)掙錢了?!彼πφf:“簽訂了5年的合同,不去,錢全打了水漂。過完年,孩子他媽和姑娘就過去運營,只要開門,房租還是能賺出來的。”
這3年他的經歷改變了我印象中一直和藹地笑著的形象。這個一直圍繞著家轉悠,從沒離開過家鄉(xiāng)的男人,竟然有勇氣背井離鄉(xiāng),離開美麗的黃河谷地的農耕家鄉(xiāng),在高海拔的牧區(qū),去開拓一個陌生的領域,精神委實可嘉。在疫情期間,生意不景氣的情況下,他又揮動起羊鞭,從事他從來沒有干過的行業(yè),樂在其中,也著實令我佩服。
一般人到知天命的年齡,幾乎沒有闖勁了,開始關注養(yǎng)生養(yǎng)老。但秉才直到知天命的年齡,才得以有勇闖天涯的機會。之前,他在家奉養(yǎng)兩位老人,他的母親88歲去世,父親92歲去世,都是高壽。村里人都說,秉才是村子名副其實的大孝子。因為秉才的父母育有四兒五女,共9個子女,人人都孝順,但兩位老人始終都住在最小的兒子秉才家。兩位老人生前也被接到其他兒子家居住,但最多也不過三五十日,就嚷嚷著回到秉才家。去世前的病中,只肯讓秉才抱來抱去地曬太陽,其他人是不讓動的,在彌留之際也只會叫秉才的名字。
一個人能被年老的父母如此依賴,那得有多好的脾氣?“沒脾氣”就是秉才的脾氣。但試想,一個鼻子孔出氣的生物,怎么會沒有脾氣?只能說,他把自己的脾氣壓下來,把“沒脾氣”呈獻給父母、愛人、子女,慢慢地“沒脾氣”就成為秉才的標簽。
“沒脾氣”的秉才自從三哥娶妻另家單過后,就開始在家侍奉起父母,毫無怨言、絲毫不計較自己的得失。那可是剛剛改革開放的20世紀80年代初啊,村里的青年男女都開始懷揣著發(fā)家致富的夢想,做起小本生意,天南地北地跑。不到10年的時光,家家有了自行車、縫紉機、彩電、摩托車、冰箱。我看見秉才家始終是一輛農用的手扶拖拉機,后來增添了一輛農用的三輪車。我沒看見過他騎摩托車,開汽車更不可能,農村擁有家用汽車的時候,他的父母已經老了,他照顧二老,幾乎不能出門,更沒有時間去考駕照。他一天的時間就圍繞著家、豬圈、地頭轉悠。歲月將他轉悠成50歲的中年大叔的時候,父母也都在他的精心伺候下入土為安了,他自己也當了爺爺。爺爺輩的秉才最應該在這個熟絡的大院子里帶著孫子安度晚年,輪回他父輩的生活方式。
但是,他沒有!他竟然放下這個安住了半個世紀的家園,帶著全家義無反顧地去往陌生的遠方,不怕海拔高缺氧,不怕路途遠活累,不怕生意會不會賠損。
是山高溝深的黃河谷地將他圈煩了?還是他放飛了青春時期早已想飛的夢想?總之,這一走,秉才在完成孝子的使命之后,走進了創(chuàng)業(yè)者的大軍中。按他自己的話說:“人,還年輕著,坐在家里干什么哩?” 是啊,父母在,不遠游。孝敬父母的使命圓滿完成,終于可以干點自己想干的事兒。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強烈愿望。做孝子是這些人生價值中最難辦到的,可他辦到了。在別人眼里,他已經完成了功德無量的大事,即使什么也不做,他已然在整個村社擁有了無可撼動的德高望重的身份,而且僅靠著良田十畝,也能溫飽。也許在憨厚的秉才看來,在家奉老是最簡單容易的,而勇闖天涯才是最不易也最能體現英雄本色的?每個男兒都有一個英雄夢,有英雄夢而又懂得孝敬老人的男兒才是真心英雄。
去年暑假回家,看到他家大門落著鎖。一個曾經在村子里最大的門戶悄然靜默,心中不由也染上一絲落寞。見門前野草雜花兀自繁華,不僅想起昔日的門庭若市。9個子女的大家庭,工、農、兵、商、師、士各個行業(yè)都有,別說是節(jié)假日,就是平常的雙休日,子女兒孫們騎著摩托、開著車,你來我往,好不熱鬧。一到節(jié)日,大門前的車都排成了長隊,羨煞了隔壁鄰友。
母親也是看在眼里,羨慕不已。常常說我家只有5個子女,太少了,而且住得太遠,平日里來不了。等到我們都有了車,走動頻繁后,母親恍然大悟,說:“秉才的媳婦兒也厲害!幾乎每星期都來人,光一天的吃喝拉撒就難以應付。即便是他們自己拿來食材,自己做,也頗費時間和功夫。走的時候,還要給每個人錕個錕鍋饃饃,估計一年的糧食都沒有多余賣的。”
母親還說,秉才的父親臨終前,看望的人太多,炒菜炒得菜都來不及長。鄰居家的菜因人少而吃不完,秉才就從鄰居家一背斗一背斗地背,才能應付。
確實,跟著秉才做了30多年飯的媳婦更是個本性善良的女性呢。
今年春節(jié)耳聞目睹了秉才的事,我真的默默祈愿好人有好報。秉才兩口子在本該打拼的年輕時光,在家盡了孝,在養(yǎng)老的年齡,卻開始了打拼。我真心希望秉才的飯館和養(yǎng)羊生意蒸蒸日上,圓上一個中年男兒的英雄夢想!
突然期待起明年的春節(jié),陽光鋪在我家的沙發(fā)上,金燦燦的光線中,秉才暖暖地笑著說:“今年收獲不錯,小小地收獲了10多萬,我也實現了我的發(fā)家致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