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量子信息前沿研究·
SNSPD二十年:回顧與展望
胡小龍,胡 南,鄒 鍇,等(1):1
基于自發(fā)參量下轉換的量子光源綜述
劉希宇,崔雨晴,劉 進,等(1):38
通信波段稀土離子摻雜固態(tài)量子存儲進展
李 城,敬 波,廖金宇,等(1):45
基于光子數(shù)可分辨探測器的單脈沖光子數(shù)檢測
劉 劍,黃 典,賀 青,等(1):58
金剛石氮-空位色心零聲子線的受激輻射放大
林俊杰,琚志平,王?,|,等(1):64
量子色散消除的研究進展
金銳博,楊子祥,郝向英,等(1):69
基于n粒子GHZ態(tài)和單光子混合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
周賢韜,江英華(1):79
·光子學前沿技術·
基于AdaBelief殘差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超材料結構逆設計
馮可豪,李白萍,蔡藝軍,等(3):307
·綜述與評述·
水下無線光通信系統(tǒng)研究進展
王 博,吳 瓊,劉立奇,等(1):99
激光加工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研究進展
周 遼,龍芋宏,焦 輝,等(1):110
大口徑空間相機反射鏡高反膜研究進展
何世昆,王 剛,白云立,等(1):143
光纖中幾種新型大色散產生方法研究進展
牛 慧,譚中偉,盧 順(2):155
高靈敏度全光纖電流傳感器研究進展
劉闖闖,朱學華,蘇 浩(2):175
基于幾何特征的點云分割算法研究進展
鞏育江,龐亞軍,王 汞,等(3):326
基于光學的粒徑測量方法研究進展
孟自強,李 微,夏 珉,等(4):444
激光誘導等離子體輻射特性的研究綜述
王衛(wèi)江,賈 凱,房瑞娜,等(4):499
半導體激光抽運堿金屬激光器研究進展
安國斐,楊 蛟,韓聚洪,等(5):585
單光子探測器的研究進展
程碑彤,代 千,謝修敏,等(5):601
鈮酸鋰量子器件研究進展
成 然,黃 帥,徐 強,等(6):722
基于光纖傳感的形狀傳感發(fā)展研究
劉紫娟,李永倩,張立新,等(6):760
美國陸軍車載戰(zhàn)術激光武器發(fā)展分析
黃 沛,曹國輝,張海晶,等(6):817
·激光物理、材料與器件·
基于幾何相位超表面的Ince-Gaussian矢量渦旋光場聚焦
張雪妍,郁步昭,王吉明,等(1):85
基于相位掩模板的常規(guī)光纖制備弱反射光柵
顧宏燦,姚高飛,黃俊斌,等(2):149
基于原位共角橢偏與反射譜的TiO2薄膜光學常數(shù)分析
孫曉娟,韓培高,雋方鎣,等(2):288
利用金屬光柵提高LED發(fā)光效率的研究
江孝偉,朱 震,鄭盛梅(3):368
LED帶抽運Nd∶YAG激光器
黃文迪,李 欣,鐘奇秀,等(3):385
緊聚焦強激光脈沖中電子的非對稱性輻射
呂崇玉,陳澤洋,朱文欣,等(3):422
電控矢量渦旋光的偏振測試研究
郁步昭,王吉明,劉友文,等(4):454
電子初始位置對高能電子空間輻射的影響
嚴以律,周 希,任山令,等(4):556
脈寬對激光撞擊電子輻射峰值影響的模擬計算
王浩冉,夏福源,田友偉(4):561
基于半導體激光器窄線寬光子微波信號獲取
蔣再富,張定梅(4):573
不同形狀防輻射屏自發(fā)輻射對探測器的影響
謝修敏,徐 強,胡衛(wèi)英,等(5):579
扭曲多高斯光束在梯度折射率光纖中的傳輸特性
張雅凱,郭苗軍,李晉紅,等(5):594
基于連續(xù)譜束縛態(tài)的高Q太赫茲全介質超表面
王鵬飛,賀風艷,劉建軍,等(5):630
非相干疊加光束攜帶C點偶極子的演化特性
陳海濤,李 婷,高曾輝(5):691
飛秒激光對多光譜濾波片的損傷閾值研究
王云萍,侯軍燕,袁 春,等(5):697
Cs-N2系統(tǒng)中精細結構能量交換的作用
劉 靜,聶琨璞,楊 蛟,等(5):702
納秒脈沖激光抽運下的銫蒸氣電離度研究
石文波,楊 亮,金玉奇,等(6):713
高功率激光作用下光學元件非線性熱效應研究
王天明,李斌成,趙斌興,等(6):729
基于溫度閉環(huán)反饋的He-Ne激光器熱穩(wěn)頻系統(tǒng)
繆 鑫,王 琦,鄧 勇,等(6):755
緊聚焦激光中電子軌跡及空間輻射的非對稱性
申雨婷,張家晨,常一凡,等(6):779
兩種透射率入射腔鏡對894.6nm倍頻腔轉換效率的比較
張 巖,蔚 娟,張俊香(6):784
固定光強下組合啁啾波形優(yōu)化諧波光譜的研究
敬曉丹,李 義,馮立強(6):823
艾里渦旋光束通過負折射率介質的傳輸特性
許森東(6):850
·激光與光電子技術應用·
基于排氣通道的車身鍍鋅板激光疊焊工藝
龔 郡,魏 昕,鐘世杰,等(1):94
大相對孔徑高分辨率手機鏡頭設計
李升輝(1):139
飛秒激光加工Ag-TiO2微納結構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李 玥,王 燕(2):163
激光對微型無人機跟瞄充電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
張 港,董大興,楊雁南(2):169
激光燒蝕坑陣列微結構對7075-T6粘接強度的影響
金 捷,張 沖,張永康,等(2):182
激光擺動焊接的功率對鋼/鋁焊接接頭的影響
巴 一,韓善果,師文慶,等(2):193
西寧機場一次低空風切變的結構和特征研究
黃 軒,鄭佳鋒,張 杰,等(2):206
基于激光點云的農田玉米種植株數(shù)數(shù)目識別
林承達,謝良毅,韓 晶,等(2):220
單道激光熔覆溫度場仿真及實驗研究
謝林圯,吳 騰,龔美美,等(2):226
植被茂密地區(qū)點云雙重濾波方法研究
王云云,唐菲菲,王章朋,等(2):233
基于貝葉斯判別的激光除漆聲學監(jiān)測方法研究
陳 赟,黃海鵬,葉德俊,等(2):248
LNG船用薄板Invar36激光搭接焊工藝參量優(yōu)化
張雋漪,劉祖國,蔣志偉,等(2):267
采用相位板的中波紅外共形光學系統(tǒng)設計
李升輝,孫祥仲(2):283
激光測量系統(tǒng)不確定度最小包絡橢球模型研究
李 源,柴艷紅,劉蘭波,等(3):293
皮秒激光加工工藝對微溝槽表面的疏水性研究
李元可,魏 昕,汪永超,等(3):301
基于BP算法和FBG傳感的復合材料沖擊定位檢測技術
李 蒙,張 翠,童杏林,等(3):320
激光熔覆鐵基TiC復合涂層成形質量的控制方法
吳 騰,師文慶,謝林圯,等(3):344
大氣及真空條件下玻璃激光焊接對比
陳根余,鐘沛新,程少祥(3):362
SiCp/Al復合材料厚板皮秒激光制孔重鑄層影響研究
劉 暢,王曉東,王 鍇,等(3):379
基于激光點云的輸電線路桿塔傾斜檢測算法
徐梁剛,時 磊,陳鳳翔,等(3):390
高能脈沖氙燈驅動電路特性分析
任亞輝,林菊平,童 勇,等(3):397
266nm紫外固體激光切割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實驗研究
齊立濤,劉鳳聰,張耀東(3):402
五軸聯(lián)動與激光近凈成形的混合制造技術研究
楊 波,袁義邦,楊建明(3):415
內蒙古自治區(qū)一次沙塵過程的激光雷達分析
任 超,程周杰,李榮忠(3):427
超大城市試驗氣溶膠激光雷達標定及結果分析
陳玉寶,王簫鵬,步志超,等(4):435
基于雷達探測數(shù)據(jù)的ARJ21尾流遭遇響應研究
潘衛(wèi)軍,殷浩然,羅玉明,等(4):460
一種基于機載LiDAR數(shù)據(jù)的山區(qū)道路提取方法
劉國棟,劉 佳,劉 浪(4):466
基于響應面法的玻璃激光焊接焊縫及氣孔研究
陳根余,程少祥,鐘沛新(4):474
光絲位置對鋁合金激光填絲焊接過程的影響
韓善果,楊永強,蔡得濤,等(4):481
大視場虛擬現(xiàn)實頭戴顯示器光學結構設計
莊亞寶,朱向冰,劉 杰,等(4):486
實時混粉梯度材料SLM成型系統(tǒng)構建與實驗
吳偉輝,馬耿雄,王 迪,等(4):492
光纖脈沖相干激光測風雷達光學天線特性分析
彭 濤,陳 涌,趙培娥,等(4):511
基于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和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蛋殼研究
葛一凡,陸 旭,劉玉柱(4):532
基于LLE激光雙電弧復合焊接過程穩(wěn)定性研究
王 耀,張潔琦,顧小燕(4):538
TC4表面激光熔覆Fe60-TiO2涂層性能研究
龔美美,謝林圯,吳 騰,等(4):551
選擇性激光相變40Cr鋼摩擦磨損性能研究
蘇才津,孫耀寧,李 昕,等(4):567
基于小波變換模極大值的LiDAR風切變預警算法
張千千,史緯恒,伍 波,等(5):610
基于激光雷達的道路不平度及可行駛區(qū)域檢測
閆德立,高 尚,李韶華,等(5):624
不同功率對激光擺動焊接鋼/鋁異種材料的影響
巴 一,韓善果,任香會,等(5):636
MOPA脈沖光纖激光清洗電力絕緣子的工藝探索
任茂鑫,關珮雯,徐 鵬,等(5):648
TC4表層激光熔覆Fe基合金層組織及性能研究
王 勝,邵思程,畢少平,等(5):653
基于組合激光光源的雙組分微量氣體檢測系統(tǒng)
朱文江,余銀輝,李辰溪,等(5):657
利用LIBS技術對電烙鐵的煙霧進行在線分析
羅宇恒,萬恩來,劉玉柱(5):663
平行度誤差激光準直法測量技術研究
王紅敏,羅自贏,李 蕾,等(5):674
萬瓦級激光光閘耦合失效的安全控制方法
魏 琰,孔慶慶,沈 華(5):685
大氣湍流對激光空間傳輸特性影響的實驗研究
姜 楠,李曉英,牛春暉,等(5):708
飛秒激光加工SiC/SiC復合材料厚板的孔型特征研究
劉 壯,方 菊,李元成,等(6):736
后處理對激光沉積CoCrNiMo0.0136中熵合金組織與性能的影響
楊武紅,丁 旭,方金祥,等(6):742
水導激光技術中水-光耦合傳能規(guī)律研究
張光輝,黃宇星,黃 平,等(6):749
266nm納秒固體激光在CH薄膜上打孔的工藝實驗研究
齊立濤,劉鳳聰(6):767
高速多光譜輻射測溫系統(tǒng)研制
田澤禮,牛春暉,陳青山(6):773
開關面板微納結構的激光制備及超疏水性研究
何 洋,葉曉慧,鄭 希,等(6):796
激光目標回波模擬器能量標定裝置研究
孟慶安,樊紅英,薛亮平,等(6):802
組合脈沖激光鋁等離子體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
趙佳偉,吳 濤,廖 青,等(6):835
·光通信與光信息技術·
空芯光纖多模干涉型光纖液位傳感技術研究
李 虎,郭子龍,楊文婷,等(1):120
Relief-F篩選波段的植被偽裝揭露研究
金椿柏,楊 桄,雷 巖,等(1):125
基于小波去噪的激光多普勒振動信號處理
談 淵,甘學輝,張東劍,等(1):129
機載激光雷達電力線提取的布料模擬法
王 果,王 強,徐 棒,等(1):134
基于色散光學的光波束形成網(wǎng)絡
鄭 偉,王 超,楊文麗,等(2):188
基于超像素和低秩的協(xié)同稀疏高光譜解混
張帥洋,華文深,劉 杰,等(2):199
光纖干涉?zhèn)鞲衅飨辔簧奢d波解調算法研究
胡雨潤,王目光,孫春然,等(2):213
應用GhostNet卷積特征的ECO目標跟蹤算法改進
劉超軍,段喜萍,謝寶文(2):239
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光纖溫度和應變快速解調方法
王成亮,楊慶勝,李 軍,等(2):254
基于余弦相似度的光學偽裝效能評估分析
趙保貴,趙德輝,董宗戈,等(2):260
基于改進麻雀算法的最大2維熵分割方法
柳長安,馮雪菱,孫長浩,等(2):274
基于相關分析和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激光焊接穩(wěn)態(tài)識別
黃威威,游德勇,高向東,等(3):312
光纖光柵液體雙參量傳感器增敏設計
華子明,李永倩,王少康,等(3):337
混合卷積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高光譜圖像分類方法
劉翠連,陶于祥,羅小波,等(3):355
基于多FBG組網(wǎng)的智能裝配修正系統(tǒng)研究
于春榮,陳寒梅,常占勝,等(3):374
基于數(shù)字全息的甲烷-氧氣預混火焰溫度場研究
劉 柳,姚 燕,蔡晉輝,等(3):408
基于自適應Levy飛行的黃金正弦可見光定位研究
張慧穎,王 凱,于海越,等(4):519
DCO-OFDM水下可見光通信系統(tǒng)的峰均比抑制算法
徐 檜,解志斌,盧曉艷,等(4):525
基于高穩(wěn)定性的PGC解調算法研究
王 夢,孔 勇,吳 虎,等(4):545
級聯(lián)FPI-MZI復合干涉光纖傳感器雙參數(shù)特性研究
龔文慧,張雄星,康家雯(5):618
用于石化反應器的光纖F-P溫/壓復合傳感器
陳士猛,童杏林,張 翠,等(5):641
基于FBG的復合材料環(huán)形構件殘余應變研究
李浩洋,陳滿意,童杏林,等(5):668
基于DFB-EAM的40Gbit/s可集成光網(wǎng)絡單元全雙工測試
鄭 楓,陳芯蕊,楚廣勇(5):680
稀疏訓練指紋庫融合MMPSO-ELM室內可見光定位
張慧穎,梁 譽,盧宇希,等(6):788
低秩稀疏和改進SAM的高光譜圖像誤標簽檢測
劉 煊,渠慎明(6):808
變壓器油中溶解一氧化碳氣體的光纖傳感技術
馬鳳翔,趙 躍,李辰溪,等(6):829
基于偏振成像技術的油桃機械損傷檢測
汪 靚,楊 宇,黃 敏,等(6):841
· 光電對抗與強激光技術 ·
近紅外激光水面?zhèn)鬏敓釙炐s比實驗研究
葛成良,張飛舟,張 凱,等(4):516
·簡訊及其它·
《激光技術》征稿簡則
(1~6):封三
《激光技術》第十二屆編輯委員會名單
(1~6):封四
《激光技術》2022年總目次
(6):Ⅰ~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