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進偉
(甘肅省臨夏縣韓集學區(qū)姚川小學,甘肅 臨夏)
在科學育人觀的推動下,教師開始在數(shù)學課堂上積極踐行生本理念,力求激發(fā)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借助小學生的生命活力與認知靈感去有效弱化數(shù)學知識的抽象性與邏輯性。數(shù)學課堂是小學生進行知識積累、思維訓練、能力培養(yǎng)的生命成長基地,教師只有喚醒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互助合作動機,才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紛紛構建“自主互助與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積極推動小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互助合作,引導小學生在相互啟迪、相互幫助、相互促進中開開心心地進行高效認知,真正成為數(shù)學課堂的學習主人。
在“自主互助與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中,小學生可以在教師提供的問題導引下進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預設的探究目標,主要借助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完成各項既定任務。因此,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意識以及良好認知習慣都會在日積月累中慢慢形成與逐漸提升,小學生的主體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就會獲得強勁的生命活力支持與主體智力保障,自然也會實現(xiàn)小學生的快樂成長。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四章“認識圖形(一)”的學習中,“認識圖形(一)”的認知任務較簡易,因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借助簡易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獨立整理出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實物的特殊形狀,如地板磚是正方形,壁磚是長方形,鍋蓋是圓形,窗戶是長方形,三腳架是三角形,手機支架是三角形,防盜門是長方形,電腦屏幕是長方形,手機屏幕是長方形,等等。學生能夠在獨立思考中慢慢展開個人的認知思緒,慢慢整理出教師制訂的認知內容,因而使個人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得到有效鍛煉與慢慢提高,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預習信息。
在“自主互助與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中,小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活動完成數(shù)學知識的初步感知以后,就可以進入信息交流與合作學習階段。這樣,小學生就會以共同的認知對象為交流內容再次展開合作探究,而且,小學生的個性化認知方法、思維方式、探究角度都會在彼此交流中相互啟發(fā)、相互促進。因此,小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就會在多批次的反復強化中逐步得到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章“表內乘法(一)”的學習中,“表內乘法(一)”主要對應學生對“九九乘法表”的識記與使用。因此,教師可以將“表內乘法(一)”的認知任務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活動完成。學生可以先自己識讀、記憶與背誦,也可以與別人一起進行豐富多彩的識讀活動,如輪流讀、齊讀、單人讀等。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提問式合作記憶,一個學生說“三七”,另一個學生就說“二十一”,以此循環(huán),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進行高頻率信息交流,自然能夠在開開心心的合作學習中消除個人獨立學習的枯燥性,興致勃勃地完成教師預定的合作探究任務,也使彼此的合作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在“自主互助與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中,小學生不僅有效訓練了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學習能力,還在共同學習、溝通交流、相互啟迪中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因此,小學生能夠在合作探究中體驗到合作的樂趣、進步的喜悅與發(fā)展的快樂,能夠有效地強化小學生的互助成長意識,進而慢慢催發(fā)小學生的關愛意識與集體榮譽感的逐漸形成,使小學生的思想意識、道德覺悟與靈魂情操都得到發(fā)展。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五章“倍的認識”的學習中,學生可以先進行自主學習與獨立思考,然后再將自己的預習成果“倍就是同一個數(shù)的多次累加”與同學們一起交流。而且,學生還會借助“九九乘法表”在相互幫助、相互促進中進行一些實操化的乘法算式運算訓練,自然能夠逐漸加深彼此對“倍的認識”和對乘法的理解,也能夠通過進步的喜悅與成功的快樂有效密切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與情感牽系。因此,合作探究與互助成長能夠有效催發(fā)學生之間的互助意識與關愛意識,進而形成良好的集體榮譽感,切實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綜上所述,“自主互助與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為數(shù)學課堂指出了一條務實高效、科學發(fā)展的人性化構建之路,能夠為小學生提供充足的參與空間、合作機會、探究途徑與交流渠道,為展現(xiàn)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構建了廣闊的施展平臺。因此,教師在“自主互助與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中能夠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以及互助成長意識,為小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設一條有設計、有目的、有梯度的循序漸進提升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