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壽光市壽光現(xiàn)代中學 程艷紅 劉保華
高中階段是學生身體發(fā)育、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但是現(xiàn)階段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學生體能訓練少。因此,教師應當不斷加強對體育鍛煉重要性的認識,堅持學生主體地位,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形成良好體魄,加強思想認識,促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近些年來,隨著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的進程不斷加快,對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及認識水平也在不斷加深,但由于應試教育的制約,許多學生未能積極展開體育鍛煉。
影響高中生展開體育鍛煉的原因不僅有學生自身問題,還有教師因素、家庭環(huán)境因素等。從教師角度進行分析,部分教師對體育活動的引導能力有限,使得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很容易受傷。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慢慢失去參與興趣,產(chǎn)生排斥心理。還有部分教師自身專業(yè)能力有限,教學內(nèi)容講解不專業(yè),甚至出錯,阻礙了學生體育鍛煉的順利開展。
高中階段,學生的課業(yè)學習壓力大,日常體育鍛煉時間有限,但是部分教師仍然沒有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甚至挪用體育鍛煉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其他高考科目的學習,將體育教學目標局限在期末展開的體能測試達標上。教師教育理念落后,使得學生也難以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更何況進行日常體育活動、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這就需要高中體育教師從思維理念上進行創(chuàng)新,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鍛煉意識。
過去,受應試教育體系的影響,許多高中對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體育教學主要以技能培訓為主,內(nèi)容過于單一,難以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性。需要注意的是,高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形成了獨立思維和自主觀念,有著自己喜歡的運動類型,傳統(tǒng)教育理念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積極轉變觀念,從高中生實際情況出發(fā),設計出更加多元化、系統(tǒng)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能通過體育鍛煉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展開長久的學習和訓練,同時需要教師和學生竭盡全力。而且,終身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也并非僅僅局限于課堂上,教師應當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自覺進行體育鍛煉,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
體育鍛煉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系統(tǒng)化的流程,需要學生不斷加強日常生活的經(jīng)驗積累,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使學生在沒有教師監(jiān)督管理的情況下也能自主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充分感受到運動的魅力,并通過不間斷的體育鍛煉,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教師在整個過程中,不僅是教學氛圍的營造者,也是體育鍛煉的觀察者和引導者,對學生予以適當?shù)膸椭苊鈱W生出現(xiàn)運動損傷。
具體來講,教師可以按照年級學段進行合理化的分配。一方面,高一、高二年級學生課業(yè)壓力相對較小,擁有較多時間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將重點放在對學生身心的培養(yǎng)上,舉辦多元化的體育活動,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定期舉辦籃球比賽、足球比賽等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營造良好的體育氛圍,讓學生能在日常的競賽活動中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另一方面,高三學生面臨升學壓力,體育鍛煉時間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情況出發(fā),設計一些趣味性的體育活動,讓學生能在短時間內(nèi)緩解個人壓力,更好地將情緒發(fā)泄出去。此外,還可以通過學校的廣播欄目、宣傳板報、多媒體平臺等方式進行體育活動的宣傳,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教師在對人教版高中體育第八章“球類運動”進行理論知識講解時,可以通過教室內(nèi)的多媒體設備,播放籃球比賽視頻、足球發(fā)展歷程、乒乓球打球技巧等,促使學生能夠加強對各種球類運動的認識和了解,并將各種技能應用于實際體育鍛煉中,讓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形成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將體育鍛煉理念和終身體育意識貫徹到日常生活中。
需要明確的是,在高中階段展開體育鍛煉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體魄,也是為了幫助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體育教學的理論認識,選出符合學生身份、個性的教材內(nèi)容,實現(xiàn)高中體育的理論知識和體育鍛煉相結合,讓學生能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了解科學的體育鍛煉理念,形成體育鍛煉意識。
高中是學生成長發(fā)育和思想鍛煉的重要時期,教師需要充分考量學生的個人差異,將因材施教理念貫穿于實際教學活動中,制訂針對化、個性化的教學方案,促使每個學生都能通過體育鍛煉強化個人體魄。例如,在展開籃球教學時,教師在教學前應從學生的籃球技能水平,對體育鍛煉的態(tài)度、興趣等方面進行考量,切實引導體育教學活動的展開,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又如,教師在對人教版高中體育武術運動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教學時,對簡單的動作,當教師完成示范后,可以讓表現(xiàn)好的學生到前面進行演示,引領其他學生進行觀察;對較難的動作,當教師完成示范后,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還可以采用分組教學的方式,合理地對小組學生進行劃分,確保每一組都有表現(xiàn)好的學生和表現(xiàn)一般的學生,讓學生之間相互幫助,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此過程中不斷加深對不同類別體育運動的認識和理解,激發(fā)個人的學習興趣,挖掘自身的體育潛能,從而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在高中階段,想要通過體育教學培育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教師應當積極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出發(fā),設計有趣的體育游戲,豐富教學方式,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一方面,高中體育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特點,將各種體育游戲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高中階段學生面臨升學壓力,體育鍛煉時間有限,在此情況下,教師可以將各種體育游戲有機融入課堂,充分考量班級內(nèi)部的人員分布和體育水平,并據(jù)此進行活動設計。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接力跑步比賽的方式,將班級學生按比例分成男女人數(shù)相同的小組,每組五人左右,最先到達終點的小組就是第一名。采用這樣的方式,能夠加強組員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學生借助接力跑的方式認識到體育鍛煉的趣味性,全面激發(fā)鍛煉熱情。
另一方面,高中體育教師應當不斷豐富體育運動的形式和內(nèi)容,增強課堂的趣味性。通過相關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缺乏日常體育鍛煉正是因為時間有限、認識不足,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較為單一。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舉辦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如趣味運動會、跳大繩、打口袋、拔河等活動,促使體育鍛煉能夠更具趣味性,讓學生放松心態(tài)、積極主動參與其中。與此同時,定期舉辦一些競賽類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和好勝心。
綜上所述,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應當不斷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認識,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因材施教,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增加日常鍛煉,形成終身體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