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光均
摘要:漢語和英語有很多相似之處,尤其古漢語在語法結構、語言習慣等方面和英語的語法結構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比如音標和漢語拼音在相同之處,句子成分尤其是狀語、定語的位置在古漢語和英語有一些相同,還有漢語中字詞的產生和英語中字詞的產生也是有聯(lián)系的,因此我們無論在漢語教學還是英語教學中,我們教師應該要兩種教學方法要相結合的方式教學,這樣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關鍵詞:語法;句子成分;字詞;教學方法
在語文教學中,中學語文教學中現(xiàn)在教材沒有安排語法章節(jié),語文課堂上很少上語法課,或者基本上沒有講語法知識。相反我們英語課大講語法,不惜花大量時間去語法知識,在課堂上英語教師講得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其實無論是英語,還是漢語,它們作為一種語言文學有很多的相同點。對此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漢語和英語語言相似點,以及我們如何利用這一相同點上好中學語文課。
一、漢語拼音和英語音標的相似點
大家都應該知道我們的漢語最開初是沒有拼音,這就導致我們的前輩們記漢字是相當麻煩的。也許有人會說,雖然漢字沒有拼音,但古人用的反切法(如冉字,古人把“日”字的首字母作為聲部,把“安”字作為韻部),但這同樣麻煩。中國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打開中國文化的大門,一些接受西方文明的先達們認為,音標對于識記生字很方便,于是他們不遺余力的引進西文的音標,這樣漢語拼音就誕生了。
我們可以利用英語音標和漢語拼音的相似點,在語文教學中可以讓學生一些學漢語的外國學生很快的掌握漢語拼音,進而識記漢字。當然中國學生學英語也可以利用這一相似點很快地掌握英語單詞。因為語言是相通的。
二、句子成分具有相似點
我們漢語的句子分為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和補語,而也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和補語,在現(xiàn)代漢語中,漢語主謂賓和英語句中語序上大體上相似的。但是現(xiàn)代漢語中,漢語定語,狀語和補語與英語句中語序是有不同的,漢語是定語的位置一般在主語或賓語前面,狀語在謂語前面,補語在謂語后面。但在英語中不一定,相反和我們的古漢語的倒裝句有很多相似點,比如英語句子,There is a book in the classroom.in the classroom(在教室里有一本書)作為地點狀語就是后置的。
我們的古漢語也是會這樣倒裝,如“生乎吾后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吾從而師之”,“后”作為時間狀語后置。從這個角度,中學語文教師在古漢語課堂教學中,利用英語的狀語后置讓學生理解古漢語的倒裝大有幫助的,對我們的古漢語課堂教學也變得容易些。其實無論是我們古漢語還是我們的英語大體上都遵循強調什么就把什么放在句首,從這一點在我們的詩歌(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尤其遵循這一特點,了解了這一特點對學生學習古漢語和詩歌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字詞的產生方法
作為語文教師,大家都明白漢字的造字的方法有象形字、形聲字、會意字、指事、轉注和假借,其實我們英語單詞的產生也大體如此。比如:英語單詞“cook(公雞)”也有水籠頭的意思,它就是利用象形的方法造字,公雞的雞冠是不是象水籠頭?大家想一想。還有單詞“bird(鳥)”在英語中也有轟炸機和戰(zhàn)斗機的意思,也是利用象形的方法造字,鳥確實和飛機從外觀上看確實很像,這里我不得不佩服波導的廣告打得多么的好,再次印證要教好語文,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對外國的語言文學有一定的了解。在這里我給大家再說一個有趣的單詞“husband(丈夫)”,前轟“hus”有“一起”的意思,“band”有“綁”的意思,從字面上看,丈夫就是把你和他綁在一起的人。
還有一些外來音譯詞,我們語文教師如果不明白怎樣給學生進行解釋。一些新詞的產生更就應該這樣,尤其是廣用語中,比如秀一下,如果作為語文教師不明白秀的來源,怎么給學生解釋明白秀有顯示之意,更不明白“秀一下”什么意思。當然更不明白雪碧飲料商標的用意,“雪碧”是音譯詞,它是英語單詞(spring)音譯過來,這個單詞除了有春天之意外,還有活力、泉水和激情之意?,F(xiàn)在我們相信了英語和漢語的字詞產生方法,對我們的語文教學確實有很大的好處,尤其是對外漢語教學可以說是美不勝收。
四、教學方法方面
我們的漢語教學中,一直存在語法教學和語感教學兩種教學策略,很多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課前課中課后更多的是強調學生多讀多寫多練,在很大程度上這是語感教學,就是讓學生找感覺,這對學生學好語文有很大的幫助,尤其在書法教學中作用尤其明顯。
我個人認為語感教學策略,更多的靈感來源于英語教學。為什么這么說呢?其實大家從文學的發(fā)展歷程不難看出,中國文學經歷了先秦文學的詩、漢代的賦、唐代的律詩、宋代的詞、元代的曲以及清時期的八股文,它們基本上都要講究規(guī)則,從某種角度講,它們注重語法。尤其是漢賦、唐律詩以及八股文,在這方面發(fā)展到了極致。
從此我們可以看出,語感教學策略來源于英語教學,語感教學的優(yōu)點在于教學生動靈活,不再像語法教學那樣枯燥,學生能做到熟能生巧。
五、文章閱讀方法方面。
在英語的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學分為精讀和泛讀,從字面意思看,精讀就是對一些精典文章,也就是我們說的講讀課文,不僅要掌握文章的字詞句的意思,還要分析句子結構、語法特點以及其他方面的解讀。泛讀在一些只注重故事情節(jié)的小說中常用,只了解大概故事情節(jié)即可。我們中學語文教師更應該這樣,對我們的精典文學或課文就是指導一下學生精讀,讓學生從多方面去解讀文學作品,讓學生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充滿活力。
總之,英語和漢語有很多相似之處,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我們不斷研究不斷總結,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不斷豐富,這樣會給我們的語文教學帶來很多的無窮的好處,我也真誠的希望語文教師要多去探討英語教學策略,多去借鑒英語的教學方法,多去了解英語。
參考文獻:
[1]關續(xù)蘭.漢語教學與英語教學比較分析[J].理論觀察,2020(11):171-173.
[2]張蓉.古代漢語和英語句式相通現(xiàn)象對文言文教學的啟示[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03):114.63252785-0D2F-4573-A285-0E94A6C60B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