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明
新高考是新課程改革指引下的終端評價,是國家選拔人才的主要手段。新高考進一步明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學科課程標準的修訂上,新高考凝練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充分挖掘各學科教學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的獨特價值,在教學內(nèi)容上,新高考以主題為引領,研制學業(yè)質(zhì)量標準,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促進教、學、考有機銜接,形成育人合力。
對“三新”的解讀
依據(jù)新課程體系,實行“3+1+2”的高考模式。“3”指語、數(shù)、外(含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三科必考科目,“1”指從物理、歷史兩個學科中任選1科,“2”指從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學科中任選2科參加高考。新高考“3+1+2”模式卷面滿分為750分,不分文理,使用全國卷。
以2017版《新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在上一輪課程改革2007版教材的基礎上,從課程類別、課程內(nèi)容、課程結構等方面進行修訂,形成了新課程標準下的新教材,并將于2022年秋季正式在我省普通高中使用。
實施新高考后,選考的3科直接決定學生進入大學將學習什么專業(yè),以及今后從事什么工作,所以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成為關注的熱點。新高考改革的最大特點就是改變“一考定終身”的人才選拔模式,以“兩依據(jù)一參考”(依據(jù)統(tǒng)一高考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zhì)評價)作為高校錄取的基礎,更加具有公平性、科學性、自主性,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同時也要求學生加深對自身的認識,了解自己的個性、愛好、特長,以便正確選擇自己未來的專業(yè)和職業(yè)。
“三新”的推進
1.加強理念滲透,積極踐行“三新”
在新課程學習、嘗試階段,大部分學校都能及時給一線教師配備新課程方案,并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組織教師進行學習培訓。在新的理念引領下,大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都能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目標為導向,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2021年11月2日陜西省高考綜合改革視頻會后,岐山縣教體局新任黨委書記、局長蘇旭陽要求各高中、各有關單位和職能股室一定要吃透改革政策,落實好各項工作,確保改革在岐山順利推進實施。縣教體局及時召開了專題會議,聽取了各學校的準備情況和面臨的困難,研究討論解決辦法,部署安排全縣高考綜合改革的實施工作??h局分管領導黨委委員高虎勛多次深入三所高中調(diào)研新高考準備實施情況,與學校共同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商討解決辦法和措施,要求各校以2022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為契機,整體謀劃,加大投入,高標準、高質(zhì)量地做好準備工作,要求縣教體局基教股、人勞股、計財股、督導室和縣教研室、考管中心以及各高中學校積極履行各自工作職責,做好政策的宣傳解讀,并抓好從硬件保障到軟件配備等方面的準備工作,多措并舉,形成合力。
2.積極組織???,優(yōu)化評價導向
高考模擬檢測考試,應以新課程理念為引領,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目標為導向,試題內(nèi)容應體現(xiàn)情景化和實際應用的特點,重點考查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的學科素養(yǎng)及關鍵能力。在材料選取上,應當體現(xiàn)時代主題,弘揚時代精神,保證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取向。寶雞市陳倉區(qū)教研室為每位教研員購買配發(fā)了《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組織教研員集中學習討論,對“為什么考”“怎樣考”“考什么”有了進一步認識,正確把握了新高考的方向。2021年4月17日邀請省內(nèi)名師廖傳珠、賈建英為高中段教師作“《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的專題培訓。通過線上和線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高中段教師開展了人教版新課程的學習和培訓,讓教師掌握新課程的基本理論,明確新高考的改革方向。同時,陳倉區(qū)教研室組織了“陳倉區(qū)2021年中學教師命題大賽”。通過命題大賽提高教師的命題能力與水平,激發(fā)教師研究新課改、新課程、新高考的主動性與自覺性,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促進全區(qū)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三新”的探索
1.積極思變,制訂預案
寶雞中學認真落實省市部署,積極響應改革要求,主動探索,主動思變,積極應對,做足各項準備。學校成立了高考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客觀評估分析了現(xiàn)有的教育教學資源,測評了學生的選科傾向,為學校啟動新高考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岐山高級中學提出做好“兩個宣傳”、做實“三重保障”、做細“兩項培訓”的發(fā)展方針?!皟蓚€宣傳”,一是新高考方案的學習宣傳,二是結合學校管理實際,創(chuàng)新思考新高考應對方案的學習宣傳?!叭乇U稀保唇M織管理保障、設備設施保障、師資隊伍保障?!皟身椗嘤枴?,一是做好教師“走出去請進來”研學培訓,二是做好學生學科自主選擇能力和生涯規(guī)劃能力的培訓。
2.配備硬件,補給師資
寶雞市虢鎮(zhèn)中學為推進新課程標準和高考綜合改革的實施,不斷加大硬件設施投入。新建高標準教學樓,加快智慧校園建設,不但緩解了教師整體缺編和學科教師結構性缺員問題,還滿足了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的需要。
寶雞市石油中學積極挖掘現(xiàn)有硬件資源,增加了教室數(shù)量,并以“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為契機,積極推進“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學校42間教室均裝備了“希沃智慧一體教學系統(tǒng)”“智慧校園電子班牌”“教學錄播系統(tǒng)”,以及1000兆高速校園網(wǎng)、校園數(shù)字化管理平臺、校園數(shù)字化學習教研平臺。
3.培訓教師,研修校本
寶雞市眉縣中學邀請全國著名高考教育教學專家陳慶軍老師和學校黨委書記趙永和、校長黃武奇分別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解讀新高考評價體系改革與新高考錄取方式的變化。同時依托校本研修,深入研究《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把握新高考改革的基本思路,為適應新高考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為迎接新高考做好思想準備。
寶雞市虢鎮(zhèn)中學以“三個課堂”為抓手,倡導課堂創(chuàng)新,打造精品課堂,推進課堂教學變革。利用錯時教研、網(wǎng)絡培訓、實地觀摩、課題研究、分享交流等形式,組織開展評教賽講、說課比賽、高考命題大賽、微課制作比賽、教學創(chuàng)新大賽和精品課展示交流等活動,不斷提高教師適應新課程、新高考的專業(yè)技能。同時學校積極開展學生社團活動和研學活動,加強校內(nèi)外勞動基地建設,確保綜合素質(zhì)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真實性。
寶雞市隴縣第二高級中學堅持開展新課程、新高考理論專題學習,搭建“教師論壇”平臺,分享交流學習成果,提高全體教師對新高考理念的認識與理解水平。學校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策略,選派學校領導、主任和各學科骨干教師多次去外省市參加新高考論壇培訓。在校內(nèi),加大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推行特色課堂示范觀摩活動,輻射帶動全體教師重視課前預習,強化問題導向,落實課堂學生主體地位,引導教師加強情境教學,滲透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4.大膽嘗試,探索“選課走班”模式
寶雞中學為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求,開展了德育系列活動和社團活動,開設了卓越班、筑夢班、強基班、宏志班等特色班,積極探索分層教學,設置分層作業(yè),試行體育等學科走班教學。
寶雞市石油中學立足校本課程,探索“選課走班”模式。從2020年起,每周二下午都開展校本課程,學生自主選擇課程,教研組確定上課教師。
寶雞市千陽中學對學生選科進行了調(diào)研。學校對2020級、2021級學生進行了兩次新高考選科相關知識培訓及生涯規(guī)劃培訓,并對這兩級學生做了選科調(diào)研,通過對調(diào)研結果深入客觀地匯總分析,提前做好了學生生涯規(guī)劃預備工作。
寶雞市渭濱中學開展了音美體信息技術課程的選課走班,蔡家坡高中開展了英語學科選課走班,隴縣二中開展了體育學科試點選課走班,以此來探索師資緊張、硬件資源緊張等條件下的選課走班運行模式。寶雞市隴縣二中藝體教研組在實踐的基礎上申報了《體育選修課選課模式研究》課題,對學校其他學科實施選課走班有借鑒意義。岐山縣益店鎮(zhèn)高級中學把平時學生豐富多彩的活動分門別類納入課程,建設了富有學校特色的課程體系,促進了學生全面、個性的發(fā)展,為做好學生綜合素質(zhì)過程性評價積累了經(jīng)驗。
5.科學引導,拓寬學生培養(yǎng)途徑
寶雞中學創(chuàng)新招生模式,拓寬招生路徑,積極尋求突破,指導學生了解“強基計劃”招生要求,提早做好準備,為學生考入理想大學拓寬了路徑。同時,寶雞中學與西安、漢中、渭南、延安等地市知名高中建立了聯(lián)盟友好關系,定期研討新高考改革新動向、新舉措,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共同應對新高考帶來的新考驗。
寶雞市眉縣中學積極探索新高考形式下學生的培養(yǎng)途徑。一是做好學生生涯規(guī)劃指導。二是做好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建立健全眉縣中學學生個性發(fā)展評價方案。依托《眉縣中學學生個性發(fā)展評價手冊》,對每一位學生每月開展一次集自我評價、同學互評、老師評價和家長評價于一體的多元化評價,形成過程性資料,引導學生全面提升綜合素質(zhì)。
寶雞市渭濱中學組織管理人員和教師研讀新高考管理模式,構建新高考模式下學校的治理體系,搭好學校發(fā)展框架,引領學校發(fā)展方向。在高一年級試點“有針對性的生涯規(guī)劃”課程,探索“晨會系列講話+系列主題班會+現(xiàn)場體驗課+在線自主課程”的系列化體系化生涯規(guī)劃課程體系,為未來學生生涯規(guī)劃、高考選科等做好師資、管理等方面的準備。
寶雞市隴縣二中開設職業(yè)生涯課程與量化測評,讓學生了解高中各學科對應的大學專業(yè)及就業(yè)方向,明確自身的興趣特長與發(fā)展?jié)摿ΑM瑫r,學校組織了“家長大講堂”,讓家長成為學生生涯發(fā)展的參與者。同時,統(tǒng)計模擬選課的數(shù)據(jù),以此來考量學校辦學條件與師資力量。同時,隴縣二中也積極探索德育工作新思路,逐步形成了“學生自主管理”“全員育人導師制”和“陽光勵志導師團”三大德育特色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將進一步解決學生生涯規(guī)劃指導、心理問題疏導等重難點問題。
“三新”的發(fā)展
按照總體工作部署,我們要做好前瞻性的謀劃布局,不能被動“等答案”,而要主動“解方程”。各個縣區(qū)、高中學校要準確摸清家底,提前將建設項目等支出納入年度預算,全面開展高考綜合改革的準備工作。
1.認清形勢,整體謀劃
由于新高考每一年學生的科目選擇不可預測,各選科老師需求量逐年變化,走班過程中部分學科學生要進行遷移交換,這些動態(tài)變化將對學校班級管理、安全管理和課程設置等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對新的挑戰(zhàn),學校要從師資和硬件出發(fā),出臺一系列科學有效,適合本校校情的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實施方案。
2.大膽探索,積極實踐
國家課程標準是新高考的命題依據(jù),所以各縣區(qū)教研室,各高中學校要引導教師重視對國家課程標準的研究,深刻領悟新教材的變化。各級教研部門,各高中學校要通過開展校本教研、培訓學習、觀課磨課、課題研究等形式的教研活動,更新教師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積極適應新高考面臨的新挑戰(zhàn)。避免教師因循守舊,按照慣性實施教學。
3.提前介入,積極引導
2022年新高一學生將進行“選課走班”。學校在選課之前,要從學生的自我認知、個人興趣特長、各學科的學習難度出發(fā),做足功夫備好課,引導學生揚長避短,根據(jù)自身興趣、學業(yè)理想、自身相關學科掌握情況等因素來綜合考量,做好選課工作。
學校要開設學業(yè)規(guī)劃課程,為學生學業(yè)規(guī)劃提供參考。學校要以早期進入新高考改革省份的“選課走班”情況為參考,同時,積極對接高校,明確大學專業(yè)設置,了解不同高校不同專業(yè)對高中學生的學科要求,讓學生對未來專業(yè)選擇有整體認知。
作者單位:陜西省寶雞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