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洗
(平頂山市婦幼保健院 婦產(chǎn)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宮頸癌(CC)是臨床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多由子宮頸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SIL)進展而來[1]。CC 的發(fā)病與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性傳播疾病、不良性行為及吸煙等因素有關(guān)[2]。近年來,SIL 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且呈低齡化發(fā)展[3]。有研究[4]表明,低級別鱗狀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LSIL)60%可自行消退,定期復查隨訪可達到有效控制,高級別鱗狀鱗狀上皮內(nèi)病變(HSIL)及時進行手術(shù)治療也能有效避免癌變的風險。因此,早期診斷治療SIL 是避免病變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研究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半乳糖凝集素(Gal)-9 及1,25-二羥基維生素D3[1,25-(OH)2D3]水平可能與SIL 有關(guān)[5-7]。基于此,選取平頂山市婦幼保健院152 例SIL、CC 患者進行研究,分析血清Hcy、Gal-9 及1,25-(OH)2D3與宮頸病變分級的相關(guān)性,為臨床早期診斷分級提供更多有意義的參考指標。
選取2018 年7 月至2020 年7 月平頂山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宮頸病變患者共152 例,其中LSIL73 例,HSIL48 例,CC31 例。納入標準:①病理結(jié)果符合SIL、CC 診斷及相關(guān)分級標準[8]。LSIL:鱗狀上皮基底及副基底樣細胞增生,細胞核極性輕度紊亂,且有輕度異型性,核分裂像少,僅限于上皮下1/3 層,p16 染色陰性或僅在上皮內(nèi)散在點狀陽性;HSIL:細胞核極性紊亂,漿核比例增加,核分裂像增多,異型細胞深達上皮下2/3層甚至全層,p16 在上皮>2/3 層面內(nèi)呈彌漫連續(xù)性陽性;CC:可見癌細胞突破基底膜,侵及間質(zhì)。②患者及家屬同意參與此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疾??;②有嚴重心腦血管疾??;③入院前已進行放化療及其他治療;④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篩選同期體檢健康女性40 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年齡25~58歲,平均(50.85±6.37)歲;觀察組年齡26~60歲,平均(52.10±5.9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①比較觀察組及對照組血清指標:分別取觀察組及對照組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取血清,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Hcy 水平,應用ELISA 法測定Gal-9、1,25-(OH)2D3水平。②比較觀察組治療前后血清指標水平:觀察組患者進行手術(shù)切除病變組織后,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測定血清Hcy、Gal-9 及1,25-(OH)2D3水平,并與治療前對比。③血清指標與病變程度的關(guān)系:依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女性生殖器腫瘤分類標準[8]對觀察組患者病變程度進行分級,分為LSIL、HSIL 以及CC 組,比較三組血清Hcy、Gal-9、1,25-(OH)2D3水平,并分析Hcy、Gal-9 及1,25-(OH)2D3水平與宮頸病變呈度的相關(guān)性。
應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多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用χ2檢驗;血清指標與宮頸病變相關(guān)性采用Spearman 秩相關(guān)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血清Hcy、Gal-9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1,25-(OH)2D3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Hcy、Gal-9及1,25-(OH)2D3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血清Hcy、Gal-9及1,25-(OH)2D3水平比較(±s)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血清Hcy、Gal-9 水平較治療前均有降低,1,25-(OH)2D3水平較治療前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指標比較(n=152,±s)
表2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指標比較(n=152,±s)
LSIL 組患者血清Hcy、Gal-9 水平低于HSIL及CC 組,且HSIL 組低于CC,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SIL 組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高于于HSIL 及CC 組,且HSIL 組高于CC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病變分級的血清指標比較(±s)
表3 不同病變分級的血清指標比較(±s)
注:1)與LSIL 組比較,P<0.05;2)與HSIL 組比較,P<0.05。
患者血清Hcy、Gal-9 水平與病變分級呈正相關(guān)(P<0.05),1,25-(OH)2D3水平與病變分級呈負相關(guān)(P<0.05)。見表4。
表4 血清指標水平與病變分級的相關(guān)性分析
Hcy 是人體內(nèi)含硫氨基酸的中間代謝產(chǎn)物,正常機體內(nèi)Hcy 的代謝合成處于動態(tài)平衡。當機體血清內(nèi)Hcy 水平升高時,極易誘發(fā)基因突變,而引起細胞異常增殖進而導致癌變發(fā)生[9]。此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Hcy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治療后顯著降低,觀察組中HSIL 患者Hcy水平高于LSIL 患者,且遠低于CC 患者,同時Spearman 秩相關(guān)分析提示Hcy 水平與病變分級呈正相關(guān),提示Hcy 在病變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可能對病變分級有一定的提示作用。相關(guān)研究表明,Hcy 水平可反映體內(nèi)葉酸含量,當腫瘤細胞分裂增殖加快時,葉酸大量消耗,蛋氨酸代謝循環(huán)障礙,Hcy 在體內(nèi)大量堆積,導致血清Hcy明顯升高[10]。
Gal-9 是一種嗜酸性粒細胞趨化物,可廣泛分布于胞質(zhì)、胞漿以及細胞間質(zhì)中,參與細胞的分化成熟、趨化黏附以及細胞的凋亡[11]。馮秀蘭等[12]認為,高水平的Gal-9 具有調(diào)節(jié)免疫反應,誘導腫瘤細胞出現(xiàn)免疫逃逸的功能,加重癌癥患者的病情發(fā)展。此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Gal-9 水平遠高于對照組,且治療后明顯降低。而觀察組中隨著病變程度增加,患者血清Gal-9 水平也逐漸提升,相關(guān)性分析提示Gal-9 水平與病變分級呈正相關(guān),說明Gal-9 水平與病變程度密切相關(guān)。有學者指出,Gal-9 在SIL 的過程中對細胞的致瘤性轉(zhuǎn)化以及腫瘤細胞的增殖與轉(zhuǎn)移均有一定影響,同時能促進新生血管形成,加速細胞的不典型增生[13]。
1,25-(OH)2D3是機體內(nèi)維生素D 的主要活化形式,能有效調(diào)節(jié)機體鈣、磷代謝,同時對機體的免疫調(diào)節(jié)、細胞分化及凋亡均有一定影響[14]。多項研究表明,1,25-(OH)2D3能抑制或殺滅體內(nèi)不典型增生細胞,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15-16]。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血清1,25-(OH)2D3明顯低于正常水平,且在治療后有顯著升高。而在病變的不同分級中,HSIL 患者的1,25-(OH)2D3水平明顯低于LSIL 患者,且遠高于CC 患者,同時相關(guān)性分析表明1,25-(OH)2D3水平與病變分級呈負相關(guān),說明1,25-(OH)2D3 對病變分級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其濃度水平越低表明病變程度越嚴重。
綜上所述,血清Hcy、Gal-9 及1,25-(OH)2D3水平均與SIL 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有一定的聯(lián)系,可用用于臨床對SIL 的早期診斷及分級,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