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抵達上海。
對于1972年尼克松訪華之旅,大多數人只知道他最后一站在上海,并發(fā)表了舉世矚目的《上海公報》。殊不知,尼克松訪華第一站也始于此。
1972年2月21日,壬子鼠年正月初七,一架名為“76精神”號(THE SPIRIT OF 76)的飛機于北京時間早上9點緩緩降落在上海虹橋機場。飛機停穩(wěn)后,艙門打開,59歲的美國第37任總統(tǒng)理查德·尼克松走下飛機,成為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位踏上中國國土的在任美國總統(tǒng)。
為什么選擇上海作為尼克松進入中國的第一站?根據加拿大歷史學家瑪格麗特·麥克米倫女士2007年出版的《當尼克松遇上毛澤東:改變世界的一周》所述,當時中美兩國尚未建交,美國總統(tǒng)專機直飛中國首都似乎不太妥當。與此同時,按照兩國事先的外事安排,在上海稍作停留的尼克松專機抵達北京的時間為北京時間上午11時30分,這是美國東部時間晚上10點30分和西海岸時間晚上7點30分,正是美國當地電視節(jié)目播出的黃金時段。尼克松選擇這一時間抵達北京,就是希望所有美國人都能看到他抵達北京機場的這一幕。事后證明,這也有助于他在1972年11月再次贏得美國總統(tǒng)大選。
來華前不久,尼克松的“空軍一號”又被命名為“76精神”號,據說是為了迎接美國獨立戰(zhàn)爭200周年。勝選連任后的尼克松,本可以見證美國建國200年的盛舉,只可惜因為“水門事件”而提前下臺。
據相關人士回憶,為了迎接尼克松抵達, 虹橋機場懸掛了中美兩國的國旗, 以歡迎國賓的規(guī)格來迎接尼克松的到達。從北京來上海迎接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的有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外交部西歐北美大洋司司長章文晉、外交部禮賓司副司長王海容、禮賓司工作人員唐龍彬,以及譯員唐聞生、章含之等。當時的喬冠華談笑風生, 一臉和藹可親的笑容, 實際上他肩負重任, 要與基辛格落實上海公報的全部內容, 準確地以文字表達雙方的意愿。
尼克松一行人下飛機后,尼克松總統(tǒng)在機場貴賓室表示,“盡管上海的天氣很冷,但我們能首先來到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感到很高興”。
而上海方面則以精致的早餐給美方留下了好印象?;粮窈髞碓诨貞涗浿姓f起這頓早餐:“中國人殷勤好客名不虛傳, 準是認定我們快餓壞了, 因此以創(chuàng)紀錄的速度給我們送來了豐盛的早餐。這一下子使白宮的工作人員心里為難了,從此尼克松會要求他們加快賓夕法尼亞大街(美國華盛頓特區(qū)連接白宮和國會大廈的街道)的服務速度?!?/p>
這頓讓美方人員感到驚艷的早餐是上海錦江飯店準備的,包括小餛飩、湯團、眉毛酥等。尼克松總統(tǒng)贊不絕口,一連吃了六只小餛飩。用餐以后,喬冠華陪同尼克松等人乘機前往北京。
中方人員也第一次有機會目睹美國總統(tǒng)專機的全貌。根據唐龍彬的回憶,“76精神”號最前面是總統(tǒng)套房,里面有床和衛(wèi)生間,外面有個大會客室;第二個艙是高級官員乘坐的,有點像頭等艙,可以坐六七個人;再后面是通艙,技術人員會在靠前位置,記者們坐在靠后位置,這樣總統(tǒng)可以隨時發(fā)布消息。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中國官員第一次登上美國總統(tǒng)專機。而在美國方面,邀請被訪問國官員登上總統(tǒng)專機,也是不多見的。
1972年2月27日上午,尼克松一行從杭州飛到上海。和6天前不同的是,這一次,尼克松等人乘坐的是中方提供的蘇制伊爾-18飛機。
在尼克松正式訪華前的1972年1月3日,美國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黑格曾帶18人抵達北京,與中方商討禮賓、安全、住房、電視轉播等所有細節(jié)。其中遇到了很多難以解決的分歧和問題,有些牽涉到國家主權,有些甚至需要中國國務院總理和美國總統(tǒng)親自來解決。雙方的第一個分歧便是尼克松的專機問題。當時美方堅持要求,尼克松在華訪問期間,全部行程都要乘坐自己的專機。因為按照美國憲法,美國總統(tǒng)是唯一有權在24小時內發(fā)布戰(zhàn)爭令的人,所以總統(tǒng)無論跑到哪里都要和白宮保持聯系,他乘坐的專機也隨身帶有核武器密碼,可以隨時對核攻擊部隊實施指揮。中方則認為,當時中美尚未建交,尼克松可以坐自己的專機飛到中國,但在中國境內必須乘坐中國方面提供的飛機?!拔覀兒軓娬{自己的領空權問題,不能允許未建交的國家從自己的領空飛過”;而中國方面的伊爾-18飛機,是周總理出訪時乘坐的,安全方面絕無問題?!叭绻銈儞?,我們的總理也可以陪你們坐”。唐龍彬回憶當時中方向美方如此表示。
對于專機問題,雙方僵持了很久,最后據說是尼克松親自出面,美方做了讓步,達成這樣的協(xié)議。
對于專機問題,雙方僵持了很久,最后據說是尼克松親自出面,美方做了讓步,達成這樣的協(xié)議:總統(tǒng)專機先飛到上海,從上海飛往北京時,中方要派先遣小組帶領一名領航員登機。而尼克松在中國境內的訪問——由北京到杭州、杭州到上?!獎t由周恩來陪同,乘坐中方提供的伊爾-18飛機。至于美國人一直強調的通信問題,尼克松帶兩個通信人員上中國的飛機,“76精神”號跟在總理的飛機后面飛,這樣總統(tǒng)的信息隨時可以通過通信人員傳到后面的飛機上。
按照原定安排,抵達上海后,周總理直接從機場陪尼克松總統(tǒng)一行赴上海工業(yè)展覽會參觀。
當時上海市外辦工作人員陸露弟事后回憶,考慮到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yè)城市,專門為尼克松精心安排的上海工業(yè)展覽會,可謂云集了當時中國工業(yè)領域最先進的機器設備和最新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其中在展廳進門顯眼位置擺放的一架沖床,可以將金屬粉末直接壓制成高強度齒輪。
看到沖床現場表演,尼克松頗感興趣地問陪同參觀的周恩來總理:“我能不能也壓一個?”“當然行!”周總理回答。當尼克松按動按鈕,將壓制出的齒輪拿在手掌上時,周總理說:“這是關鍵的一按。有了你這一按,才成就了美國總統(tǒng)訪問中國的偉大壯舉。”
“周總理的話可謂一語雙關,尼克松和當時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下面一個多小時的參觀活動進行得很順利、很活躍。”陸露弟說。
按照日程安排,原本那天下午尼克松夫婦要去參觀中國福利會少年宮。但由于尼克松忙于《上海公報》事宜而沒有前往,只有當時60歲的尼克松夫人帕特及隨行人員按既定日程來到中福會少年宮。
當年為帕特表演的樂隊指揮倫毅杰回憶,身著白大衣的帕特當天下午3點左右走進演出現場。一曲終了,她正準備離開,倫毅杰趕緊報幕:“下面演奏一首美國少年兒童樂曲《小伙子比雷》?!甭犃斯ぷ魅藛T的翻譯,帕特饒有興趣地停住腳步。音樂響起,她也開始和著節(jié)奏輕輕拍手、哼唱??粗鴪鰞鹊臍夥栈钴S起來,樂隊一鼓作氣將這首曲子連續(xù)演奏了十多遍。最后,倫毅杰在眾人的掌聲中和帕特握手,向她問好,并認真地說:“向美國少年兒童問好?!迸撂匾哺吲d地俯下身,輕輕吻了倫毅杰。
原上海市外事辦工作人員樂錦根在紀錄片《中美建交往事》中提到,2月27日尼克松飛機抵達上海的時候,外交部禮賓司的一個同志告訴上海外事組的領導,趕快派一個人,把《上海公報》的中英文稿印出來。這項任務就落在樂錦根頭上?!拔液屯饨徊織l法司的副司長兩個人跑到康平路市委辦公廳的印刷廠去印公報,那位副司長校英文稿,我校中文稿,前后校了10多遍,生怕出錯?!睒峰\根說。
如果說之前錦江飯店的早餐在虹橋機場俘獲了尼克松的胃,那么在錦江飯店住一晚的感受,徹底征服了這位見多識廣的美國人,他2月28日離開時留言“上海錦江飯店是我住過世界上最好的賓館之一”。
錦江飯店擁有5棟建筑,分別為錦北樓、貴賓樓、峻嶺樓、錦楠樓和錦江小禮堂,每一棟都有其特別的意義。
2月27日,尼克松夫婦入住錦江飯店貴賓樓。貴賓樓原名格林文納公寓,是英國人沙遜于1935年投資395萬銀元建造的。它由中間18層、兩邊呈臺階式跌落至13層的對稱建筑組成。格林文納公寓于1958年由錦江飯店接手經營管理,改名“貴賓樓”。
貴賓樓對于錦江飯店來說,具有特殊意義,這棟樓里的中式西式套房是真正的總統(tǒng)套房,只有國家元首才能夠入住。
1993年尼克松再次到錦江飯店,圖為他與飯店員工合影。
曾接待尼克松一行的錦江飯店服務人員邱煥錫記得,那時飯店經常組織大家學習培訓,被告知接待的指導方針是“不卑不亢、不冷不熱、友好接待”。邱煥錫曾在尼克松下榻的錦江中樓服務臺工作,他回憶說,尼克松抵達時,除了門口的應接、服務臺2名工作人員以及中方幾名警衛(wèi)外,沒什么人。當然,在“不卑不亢、不冷不熱”中亦要體現“友好接待”。邱煥錫回憶道,“我們給尼克松的美方警衛(wèi)送過龍井茶,警衛(wèi)本來緊繃的面孔也露出了笑容”。
尼克松訪華期間,連飲用水都是從美國隨機帶來的,也沒有計劃在錦江飯店用餐。但飯店出于好客和禮節(jié),主動提供了菜單。沒想到尼克松主動點了鮮菇蠶豆、炒明蝦球、沙律拌雞三道菜。每上一道菜,尼克松都稱贊“Very good!(非常好)”,而且全部吃光。這讓錦江飯店工作人員非常高興。
1982年9月和1993年4月,尼克松后面兩次訪問上海時仍然入住錦江。尤其是1993年那次,80歲的他在錦江和工作人員留下合影,并在錦江小禮堂對眾人說:“中美關系就是從這里起步的?!?/p>
1972年,為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先行來上?!按蚯皯?zhàn)”的美國隨行人員,嘗到“大白兔”奶糖贊不絕口,隨后推薦給了尼克松。尼克松也是吃一顆想兩顆,接二連三。周總理見狀,當即決定將“大白兔”奶糖作為國事禮物送給尼克松。此后,“大白兔”奶糖出現在美國復活節(jié)禮品市場,成為美國人饋贈親友的佳品。
上海還安排給每位美國客人一份禮物——上海益民一廠生產的酒心巧克力糖。每顆糖內有著不同的中國名酒:茅臺、竹葉青、五糧液、郎酒等,咬一口,酒香撲鼻,給美國客人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當然,最大的禮物是在1972年2月27日晚上給出的“驚喜”。
當時,上海展覽館三樓的宴會廳舉行告別宴會,這是尼克松經歷七天訪問后最輕松最歡快的一次晚宴。根據上海市外事組原工作人員羅衛(wèi)國的回憶,當時上海還沒有像樣的大型宴會場所。上海展覽館三樓的宴會廳只能擺上二十來桌。最后決定將展覽館底層的咖啡廳打通,可放上五十來桌。
1982年,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在杭州開往上海的專列火車上,搭著一條毛巾、拎著青島啤酒送給隨行的記者。他的來訪是為了慶?!渡虾9珗蟆泛炇?0周年。畫面最左側是當時在外交部新聞司主管美國記者的李肇星。攝影/劉香成
樂翠娣是晚宴的服務員,她回憶說,宴會場面很大,美國人對中國菜很感興趣,絲毫沒有吃不慣的樣子。蟹粉小籠這道上海特色點心最受老美歡迎。
宴會后,客人到二樓劇場觀賞文藝演出。周總理特別關照要樂團演奏一曲西方古典音樂,樂團在晚會上演奏了貝多芬的《埃格蒙特序曲》。此外,雜技和中國舞蹈引起了美國貴賓極大的興趣。演出中多次鼓掌。鋼琴家殷承宗演奏了鋼琴協(xié)奏曲《黃河》外,還彈奏了尼克松總統(tǒng)家鄉(xiāng)的樂曲《牧人之家》,這讓尼克松本人十分高興。
晚宴上,中方在每人面前擺放了一盒“熊貓”牌香煙,香煙盒上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立即引起了尼克松夫人帕特的注意。她拿起香煙盒,連聲贊嘆:“真是太精美了!我太喜歡大熊貓了!”坐在旁邊的周總理回應說:“總統(tǒng)夫人,我們送你一些吧?!迸撂夭唤獾貑枺骸八臀沂裁矗肯銦焼??”周總理說:“不,是送你們大熊貓?!?/p>
2月28日上午10點,尼克松在上海乘專機飛回美國。而尼克松的這次訪問之旅以及《上海公報》的發(fā)表,如同尼克松所說,影響之后多年間世界局勢的走向,中美之間由此開始了交流與合作。
4月16日,中國的雌性大熊貓玲玲、雄性大熊貓興興定居到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成為尼克松帶回去的又一件大禮,也成了中美兩國友好的特殊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