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彬
2月11日,B站一個擁有80萬粉絲的貓狗自媒體作者,發(fā)布視頻求助,稱:自己拿不出50萬彩禮,相戀6年的女友被其父母強行拖走,并且還放出女友被連拖帶拽的監(jiān)控視頻。
場面妥妥就是“祥林嫂被強上花轎”。網友搜索出女方有一個弟弟,就套入了“樊勝美模式”,認定那50萬元的彩禮必須是爹媽“賣姐姐”給兒子交首付,這就是一個“扶弟魔”,網友對女方家火力全開。
之后,銀川市警方通報:女方郜某表示“已經同父母返回甘肅老家,對婚戀問題將與父母認真協(xié)商”,警方也告誡其父母不得采取暴力手段限制郜某人身自由,并將情況通報給甘肅警方。
簡單地說,警方不認為目前有什么違法案件需要處理。之后,女方郜某也發(fā)視頻稱:家里人因為她隱瞞戀愛很生氣,吵架中說出了“50萬彩禮”的氣話,不是真的要,家里把她供到211大學的碩士很不容易,不存在重男輕女,希望停止對她的弟弟和家里人的網暴。
事實發(fā)展到現在很尷尬了,原本網友以為是2022年還在上演的逼婚的封建鬧劇,準備好了“武器的批判”,而男方也站在了道德、政治的高地之上,民政部三令五申不得索要高額彩禮、“封建父母干涉婚姻自由”,殊不料,警方沒有立案,當事人也擺出211碩士的身份證明這不是一個“祥林嫂”的故事,甚至被人解讀出了“女碩士被窮小子拐跑了”的味道。
網友也出現了分化,從之前一邊倒討伐女方,變成不少人質疑男方將家事捅上網:“是什么魔鬼誘惑,讓人們自揭隱私”“男方這個UP主就是借這個炒作”。
這一代年輕人在入學、入職的一路打拼中早早就學會了和現實妥協(xié)。
這場直播秀化的“50萬元彩禮”,就像網絡時代的“小二黑結婚”,卻折射出“婚戀自由”在現實世界里的骨感。
當下網友很現實的婚姻觀就是,婚姻得不到父母的祝(資)福(助),是不會幸福的,畢竟居大不易,房價就擺在那里,嫁娶的對象又不是土豪,少不得向父母討要銀子,而這樣的困境是小說里的“小芹”“小二黑”不曾遭遇的。
你也能讀出郜某的尷尬:一邊是“供養(yǎng)”自己讀到研究生的父母,自己都覺得有所虧欠,一邊是自己隱瞞了五六年的男朋友,至于隱瞞的理由也很好理解,做自媒體男朋友很難入丈人的法眼?;橐鲎杂珊苊溃?,這一代年輕人在入學、入職的一路打拼中早早就學會了和現實妥協(xié)。
再比如,彩禮雖然被推上審判臺,但是在中國跨越前現代、現代發(fā)展的時代棱鏡之下,卻散射出了不同的價值光譜。原本農村的男性壯勞力擁有的絕對價值,被高速的城市化碾壓得只剩下“建設銀行”的沉重的負擔,女性在婚戀市場里有更多的自主權,自然體現在某種“溢價”上,或者是彩禮,或者是約定第二個孩子隨媽姓,或者就是浙江盛行的“兩頭婚”。
彩禮,它是前現代封建殘余的賣女兒錢;它是現代市場化語境之下,女性的自我價值的確定;它也是后現代主義用來解構婚姻的利器。
其實,婚戀是私事,不涉及暴力強迫等違法的,交給棲息在手機上的網友也討論不出一個子丑寅卯來,只剩一片去中心化的聒噪。
趙樹理如果現在寫“小二黑結婚”,肯定不會被讀者讀出婚姻自由的大主題來,而是一堆吃瓜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