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惠芳
近年來,幼兒園安全問題頻頻發(fā)生,牽動著廣大家長和教職工的心?!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園作為家庭之外的幼兒日常生活的重要場所,其安全管理是園內(nèi)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綜合多數(shù)幼兒園發(fā)生的安全問題可以看出,幼兒園安全威脅主要源于以下幾個方面:1.環(huán)境因素,未加防護措施的教學設施使用不當而對幼兒造成的傷害;2.社會因素,來自外界對幼兒造成的傷害;3.人為因素,教師與家長在監(jiān)護方面的失職導致幼兒受到傷害。針對以上因素,我園從管理意識、管理制度、管理體系和家園共育等四方面進行了改進探索,實施了一系列有效策略。
提高安全管理意識,明確安全教育內(nèi)容
意識影響思維,思維決定行為。園長等負責人對安全事故的重視程度影響著園內(nèi)教職工對幼兒安全的關注度。相關負責人要嚴格遵守各項安全規(guī)章制度,適應形勢,不斷更新、普及安全管理知識以及理念,以增強全體教職工的安全防護意識。
1.加強教師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
幼兒園定期開展教職員工安全教育培訓,培訓重點放在安全隱患預防以及對意外傷害的認知及救護方面。眾所周知,實際發(fā)生的安全事故都是根據(jù)當時特定的情況不斷變化的,新的問題和狀況會不斷產(chǎn)生。教職工的前瞻性和預測能力在此刻就顯得格外重要。定期為教職工提供安全知識培訓可以及時更新教職工的安全理念,提升安全意識。在培訓中,首先要對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安全問題進行分析歸納,列舉、梳理已經(jīng)或可能出現(xiàn)的隱患或者問題,組織討論可能的防范措施以及解決辦法。對于各類問題應做好備選方案,以便真正遇到問題時可以做到理論結(jié)合實際,隨機應變,同時爭取防患于未然。對討論過的問題要做好記錄,在平日遇到問題時也要及時增添補充,以方便教職工查閱學習。
2.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
《綱要》中規(guī)定,幼兒需“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已”。幼兒的行為需要老師的引導,必須將安全教育納入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計劃中,將其引入幼兒的日常生活學習中,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首先,讓幼兒學習一些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如在游戲中不搶跑、不推搡,在進餐時不要在嘴里含東西,在離園時靜待家長,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化被動為主動,減少危險的產(chǎn)生。其次,根據(jù)幼兒的記憶特點和學習模式,在園中通過圖片、標識、小視頻動畫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幫助幼兒養(yǎng)成安全意識。如插座旁貼警示標志,視頻動畫播放如何正確過馬路,階梯上貼小腳丫等,以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再次,定期提醒幼兒牢記一些實用但容易被忽視的避險方法,比如牢記家庭住址、家人電話號碼等。最后,通過防震、防火演練等,提高幼兒的應變能力以及心理素質(zhì)。
細化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重在預防。根據(jù)實際情況,我園制定了各項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各部門安全工作細則,樹立危機意識,確保遇緊急情況時有案可依。同時對制度、預案進行動態(tài)化管理,主動分析問題,探討正確的方案措施,及時修訂增補各個方案。我園先后修訂了《外來人員登記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幼兒意外傷害處理辦法》《戶外活動安全細節(jié)要求》《傳染病應急預案》《防控疫情應急處置預案》等,將常態(tài)與非常態(tài)結(jié)合,不斷健全安全制度。預案制定后,進行不定期預案演練,在演練中使園內(nèi)教職工能在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了解應急處理程序,明確各自的職責,有效地實施報警、逃生、自救等工作。
構(gòu)建安全管理體系
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涵蓋面廣,不僅僅是個人的任務,更需要全園乃至全社會的參與。
我園成立了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實行園長責任制和分工負責制,明確各崗位安全職責,層層分解,形成網(wǎng)格化管理體系,推動全園教職員工,從后勤到教學再到管理形成一線,人人參與其中,共同打造安全校園。我園成立兩個安全管理小組:后勤組由財務、信息技術(shù)、設施設備、食堂等各部門的教職工組成,主要負責財務、信息安全及全園電教設備安全、硬件(如桌椅、床鋪、大型玩具等)檢查、灶具炊具檢查;教學管理組由班主任、家委會委員組成,主要負責排查班級安全隱患,請家長對安全管理工作進行監(jiān)督,對幼兒園的安全設施、安全管理制度等進行評估檢查。各位成員既是負責人又是組員,各司其職又互相監(jiān)督協(xié)助。兩組負責人分別對園長進行口頭或書面報告,園長根據(jù)實際情況以及各方建議召開會議進行評估、整改或者新增。
同時,要依靠周邊的社會力量,聯(lián)動社區(qū)共同開展綜合工作,全面打造安全管理網(wǎng)絡體系。幼兒園還要尋求教育部門、公安部門、消防部門、衛(wèi)生部門、社區(qū)組織、社會媒體、幼兒家長等多方面的配合、支持和監(jiān)督,保障幼兒安全。
鑒于幼兒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幼兒園還需加強信息化設備如監(jiān)控,門禁等,來提升安全保障水平,預判、預防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
家、園、社聯(lián)動,共促安全教育
《綱要》也指出,幼兒園的安全管理與教育需要家庭、幼兒園、社會三方的密切配合。家長是幼兒的監(jiān)護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是安全教育的第一課堂。幼兒在家庭中成長,渡過大部分的時光,家庭對幼兒影響深遠。因此,幼兒園應向家長普及相關安全知識,提升家長的安全意識來加強幼兒園的安全管理工作。結(jié)合“落地式家長學校”的開展,我園通過舉辦安全知識講座、開展主題活動等,邀請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既可增加家長與孩子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提升親子互動,也可加強家長的安全意識,助力幼兒安全保障。同時,我園在日常與家長的溝通中會進行個性化、針對性的安全知識普及,利用好家長QQ群、班級微信群,以及日常接送時與家長的接觸,及時提醒家長確保幼兒在家和外出時的安全。
社會對幼兒安全的關注也需要提升。幼兒園可以在園所附近擺放相關安全標識(如幼兒園區(qū)域標識),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方式加強幼兒安全重要性的宣傳。我園與社區(qū)合作舉辦各種安全活動普及安全防護知識,全力保障幼兒安全、健康成長。
學前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安全管理直接關系到幼兒的身心健康。只有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并舉,明確各部門的職責,不斷規(guī)范管理機制,完善風險責任體系,才能確保幼兒安全、快樂地在幼兒園里生活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