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琴
“我長大了要當一名宇航員,飛到外太空去?!?/p>
“我長大了要當歌唱家,站在世界最大的舞臺上唱歌?!?/p>
“我長大了要當一名環(huán)衛(wèi)工人,把城市打掃得干干凈凈?!?/p>
“環(huán)衛(wèi)工人是什么?”
“環(huán)衛(wèi)工人就是清潔工啊!收垃圾、掃大街的,哈哈哈,奇奇,你要當清潔工!”
“我媽媽說,只有不好好學習、沒有出息的人才去當清潔工呢!”
聽著孩子們嘰嘰喳喳的閑聊,我發(fā)現大家對職業(yè)的認識存在偏差。當孩子們以“沒有出息”這樣的言語去評價一個職業(yè)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會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從事這個職業(yè)的人,從而產生不尊重的心理,這對幼兒的長遠發(fā)展十分不利。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尊重為大家提供服務的人,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是大班社會領域非常重要的培養(yǎng)目標之一。因此,我們以共情陪伴理念為指導,開展了一系列的共情引導活動,幫助幼兒理解職業(yè)無貴賤,雖然工作內容不同,但每個人的工作都很重要,要尊重他人的勞動,常懷感恩之心。
對幼兒來說,體驗比說教更有價值。為了幫助幼兒認識到,如果沒有他人為我們提供服務,我們的正常生活就難以保障這一點,我們創(chuàng)設了“今天廚師不上班”的情境。在跟園領導和廚房師傅溝通之后,我們將活動安排在周五中午。周五上午有體能活動課,運動量比較大,每每還沒到午餐時間,孩子們就會嚷嚷肚子餓了。在這種情況下,再將午餐推后半個小時,足以讓幼兒體驗到廚師工作的重要。為了加強活動的真實性,我們還在廚房門口貼上了“今天廚師不上班”的通知。
周五,午餐時間到了,孩子們洗干凈手,坐在餐桌前,一邊說著兒歌一邊等著午餐。只是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皮皮等急了,高聲問:“王老師,午餐怎么還不來?。∥叶拣I死了?!薄笆前?!怎么還不來餐?”“好餓??!”其他小朋友也附和起來。王教師假裝不知情地說:“我也不知道啊,要不樂樂你跟張老師一起去廚房看看?”樂樂是班上認字最多的小朋友,不一會兒,他急匆匆地跑回來說:“王老師,廚房門口貼的通知說,今天廚師不上班?!薄澳遣皇菦]人給我們做午飯吃?”“?。磕窃趺崔k???”“我們要餓肚子了?!薄耙稽c外賣吧!”“幼兒園不讓吃外賣的?!焙⒆觽兤咦彀松嗟赜懻撈饋?,不一會兒就都蔫了,一個個摸著肚子唉聲嘆氣起來。這時,王老師才開口問:“孩子們,你們現在是什么感覺?”“餓?!焙⒆觽儺惪谕暤卣f?!澳悄銈冇X得廚師的工作重不重要?”“重要?!薄疤匾??!薄叭绻麤]有廚師,我們就得餓肚子了。”聽孩子們這么說,王老師悄悄給張老師打了個手勢。不一會兒,教室門口傳來李師傅洪亮的聲音:“午餐來嘍!”聽到聲音,孩子們的眼睛頓時亮了,看到張老師和廚師李師傅端著午餐走進來,一個個眼里滿含著激動和感恩。
在真實情境中感知他人勞動的重要性
在思考和討論中發(fā)現每個人的工作都重要
有了“餓肚子”的真切體驗,下午,我們趁熱打鐵,組織孩子們來了一場頭腦風暴。頭腦風暴的主題是:如果沒有XX職業(yè),會怎樣?幫助幼兒主動思考、自主發(fā)現,那些看似普通的工作有著怎樣的價值和意義。
想到孩子們之前的對話,老師首先引導幼兒討論的便是:如果沒有清潔工,會怎樣?“沒有清潔工,就沒有人打掃衛(wèi)生?!逼嫫嬲f?!皼]有清潔工,就沒有人收垃圾?!必愗愓f。“那沒有人打掃衛(wèi)生、沒有人收垃圾又會怎樣?”老師繼續(xù)引導?!皼]有人打掃衛(wèi)生,到處都會臟兮兮的?!薄皼]有人收垃圾,垃圾桶就滿了,垃圾就會溢出來?!薄叭绻厣隙褲M了垃圾,我們就沒有地方玩了?!薄叭绻教幨怯殖粲峙K的垃圾,環(huán)境里就會有好多細菌,我們就會生病。”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很熱烈,思考也越來越深入。這時,優(yōu)優(yōu)站起來,繃著小臉嚴肅地說:“我要告訴媽媽,清潔工不是沒出息,他們的工作很重要?!甭牭絻?yōu)優(yōu)這么說,老師感到很欣慰。接下來,孩子們又一起討論了如果沒有農民會怎樣、沒有快遞員會怎樣、沒有建筑工人會怎樣、沒有保安會怎樣。孩子們一邊思考一邊討論,有些話說得頗有深度?;顒幼詈?,在老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孩子們得出了一個結論:雖然人們的職業(yè)不同,工作內容也不同,但是每個人的工作都很重要,都是有價值的。
在模仿和學習中提升尊重他人勞動的意識
對于學齡前的幼兒來說,模仿力強是他們的一大特點,但是,由于他們的世界觀尚未形成,其模仿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為幼兒樹立一個可以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對幼兒的成長來說大有裨益。
丹尼爾是共情陪伴主題活動的主人公,一只共情能力非常強的小老虎。他陪伴小朋友們一起探索如何面對挫折,怎樣調節(jié)情緒,怎樣和同伴相處,是小朋友們十分喜愛的動畫人物。在以往的學習中,孩子們已然把丹尼爾當作了自己學習和模仿的好榜樣。共情主題活動里有一個主題是“幫助他人快樂多”,講述了丹尼爾從“只想做某一項工作”到認識到“工作的本質是在用不同方式為大家提供服務”的過程。在丹尼爾的成長中,孩子們不但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還能跟隨丹尼爾建立正確的職業(yè)價值觀,進而提升每一項工作都值得被尊重的意識?;顒又心蔷洹懊總€人的工作都重要,用不同方式去幫助就好”的小歌謠,更是深入孩子們的內心。孩子們一邊唱著這句小歌謠,和丹尼爾一起享受著社區(qū)里不同職業(yè)的工作者帶給自己的便利,一邊想象著自己成了面包師,為大家做香甜可口的面包;成了消防員,英勇地沖上前去給樓房滅火;成了建筑工人,戴著頭盔在工地上砌墻……有了丹尼爾這個“跟自己有點像”的小榜樣,孩子們更真切地理解了什么是工作,知道了工作的意義。因為看懂了別人勞動的價值,自然也就能發(fā)自內心地去尊重和感恩每一位勞動者以及他們的勞動。
在親身體驗勞動和感恩的快樂中自發(fā)成長
知道不如做到,引導幼兒尊重和感恩他人的勞動,不能只停留在認知層面,還要付諸行動。就像丹尼爾真的去圖書館幫助生病的貓頭鷹??怂怪蛋?,為史丹辦理借書一樣,只有真實的體驗才能衍生出真實的快樂和自豪,才能讓幼兒發(fā)自內心地尊重和感恩他人的勞動。
為此,我們跟社區(qū)聯(lián)合,設計了一個“小小環(huán)境美化師”的活動。全副武裝之后,孩子們有的拿著垃圾袋,有的拎著掃把,有的拿著長柄的鑷子,一起來到社區(qū)的街心花園。在分組分區(qū)域之后,孩子們就忙活開了,有的用掃把掃,有的用鑷子夾,二三十個小小的身影穿梭在街心花園里。不一會兒工夫,食品包裝紙、廢紙、飲料瓶滿地的街心花園就被這群小家伙收拾得干干凈凈。孩子們還自發(fā)組織起“愛護環(huán)境,不亂丟垃圾”的宣傳活動。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地跟社區(qū)行人聊了起來?!靶∶妹茫氵@個餅干袋要扔進垃圾桶里,不能隨便扔在地上哦!來,姐姐幫你?!碧鹛鹄粋€小妹妹的手,教她怎么扔垃圾?!盃敔敚o您一個袋子,您給小弟弟擦口水的紙可以放在這個袋子里,如果扔在地上,清潔工伯伯看見了會傷心的?!逼嫫娼o照看孫子的爺爺遞過去一個袋子。孩子們的童言童語在小區(qū)街心花園里此起彼伏地響起。同時響起的,還有社區(qū)里來來往往的人們的稱贊:“這是你們收拾的啊?真干凈!”“謝謝你們這些小朋友?。 薄澳銈冋婺芨?!”“你們說得對,我們要尊重清潔工伯伯的勞動成果,不亂丟垃圾。”“謝謝你們。”聽著這些稱贊和感激,看著干凈的街心花園,孩子們的小臉紅撲撲的,一個個洋溢著自豪的微笑。
每個幼兒的特點不同,喜好不同,未來的成長方向也不相同。引導幼兒理解工作的真諦,建立尊重和感恩他人勞動的意識,知道只要所做的事情能夠幫助到他人就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不但可以讓幼兒擁有更好的人際關系,還可以幫助幼兒發(fā)展自尊自信的能力,在未來成長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