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傅淶
連日來,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緊張氣氛快速升溫。面對一觸即發(fā)的形勢,烏克蘭民眾心態(tài)各異,很多人認為與其恐慌不安,不如冷靜面對。
“與其擔(dān)心會不會打仗,還不如關(guān)心一下如何更好防疫”,居住在烏克蘭頓巴斯地區(qū)德魯日科夫卡市的高級工程師米哈伊爾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米哈伊爾的家距離頓涅茨克只有120公里,但是他和家人、左鄰右舍、親戚朋友以及所有認識的人都沒有離開這里。雖然大家都會擔(dān)心戰(zhàn)爭爆發(fā),但沒有過度恐慌。與戰(zhàn)爭相比,他們更擔(dān)心自己的健康,更害怕奧密克戎病毒。米哈伊爾說,目前為止,城市的生活用品供應(yīng)一切正常。不過,他也表示自己也準備了撤離計劃——旦戰(zhàn)爭爆發(fā),他們就會與住在扎波羅熱的父母會合,然后一起出國避險。
居住在基輔的斯蒂潘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在外界媒體的報道中,烏克蘭好像馬上就要淪陷了。但事實上我們很安全。越是這樣的緊張局勢,我們越要保持冷靜,放平心態(tài),過好每一天,誰知道明天會是什么樣的。美國天天鼓吹俄羅斯要入侵烏克蘭,就差建議我們整天躲在防空洞里了,讓烏克蘭人過新年都是提心吊膽的。可是今天天氣很好,我們的生活依舊。”
來自日托米爾的卡列妮娜會說英語,之前在基輔一個英國外交官家做保姆。外交官撤離后,她沒有再去當(dāng)保姆,而是去了距離烏克蘭東部前線3公里的一個小城,在那里,她每天分別用烏克蘭語和英語拍攝視頻發(fā)到網(wǎng)上,告訴大家“前線”的情況??心菽日f,小城里很多老人特別害怕、焦慮,但都不愿意離開。他們說與其離開客死他鄉(xiāng),不如留在故土同生共死,也能得到一點心靈慰藉。在被問及為什么選擇到鄰近前線的地方居住時,卡列妮娜笑笑說,“我也想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一是讓更多人了解鄰近前線普通人的生活狀態(tài),二是想做志愿者,來安撫這些人,他們因戰(zhàn)爭而心理焦慮、甚至失常,他們需要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