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早稻田大學(xué)風(fēng)陵文庫藏粵劇班本八種敘錄

        2022-02-23 23:59:13林杰祥
        粵海風(fēng) 2022年1期
        關(guān)鍵詞:粵劇

        林杰祥

        摘要:早稻田大學(xué)圖書館風(fēng)陵文庫藏有粵劇班本八種,分別為《金水橋》《逼女撿柴》《張松獻西川圖》《桑園試妻》《莊子試妻》《董氏設(shè)鬼》《新賣高底屣》《走馬薦賢》,多為稀見之本。其刊行時間當在清道光至同治年間,據(jù)此可以窺見粵劇早期劇本之一斑。

        關(guān)鍵詞:早稻田大學(xué) 風(fēng)陵文庫 澤田瑞穗 粵劇 班本

        早稻田大學(xué)中央圖書館風(fēng)陵文庫(按:編號為“文庫19”),為該校教授澤田瑞穗(1912—2002)先生之舊藏。澤田瑞穗先生是著名的中國文學(xué)、宗教學(xué)、民俗學(xué)研究學(xué)者。1977年,他以《寶卷研究》(『寶巻の研究』)獲早稻田大學(xué)文學(xué)博士學(xué)位,曾任教于天理大學(xué)、早稻田大學(xué)文學(xué)部,于1982年退休,其舊藏于1989年贈予早稻田大學(xué)圖書館。該館編有《風(fēng)陵文庫目錄》,卷首有詩“大河?xùn)|轉(zhuǎn)風(fēng)陵渡,移命舊時書室名”,“風(fēng)陵渡”可能與澤田瑞穗的生平經(jīng)歷有關(guān),他號“風(fēng)陵道人”,有書室名“風(fēng)陵書屋”,故文庫稱“風(fēng)陵文庫”。

        該文庫共收書8400余種,收藏頗為廣泛,經(jīng)史子集等中國傳統(tǒng)書籍皆有,置于該校中央圖書館地下二層,其中古籍和民俗資料被列為貴重書籍,原本保存于該校中央圖書館四樓,大量資料已在該館“古典籍綜合數(shù)據(jù)庫”公布高清電子版。澤田瑞穗在1940—1946年曾在中國購得大量漢籍,其中戲曲、小說、寶卷、俗曲等猶多,共計有1500余種,為其藏書一大特色。

        澤田瑞穗在中國購買的俗文學(xué)文獻中,有廣東戲劇班本與說唱曲本凡80余種,包含粵劇班本、河調(diào)、木魚書、南音、龍舟歌等類別。因《風(fēng)陵文庫目錄》編纂者對此類文獻的分類不甚了解,故皆歸入“木魚書”,實指“廣東戲曲說唱”?;蛞虼酥?,其中所存粵劇班本尚未引起廣泛關(guān)注。該文庫藏有粵劇班本八種,周丹杰《粵劇早期劇目著錄與研究》曾作著錄[1],今尚未有學(xué)者作詳細論述,筆者考察這批粵劇劇本,試述如下:

        一、金水橋

        此為木刻本,一冊三葉,檢索號:“F0400·Z0648(2)”,十一行,行二十字,白口無魚尾。封面署“班本金水橋”,卷首署“金水橋”,下標“□柱堂梓”,版心署“金水橋”,卷末署“金水橋終”。按:《風(fēng)陵文庫目錄》歸入“木魚書”,此稱“班本”,當為粵劇劇本。此蓋為翻刻本,卷首“□柱堂梓”,剜去一字,將原刊刻單位隱去。

        此“□柱堂”當為“丹柱堂”。該書與下述各書屬同一來源,印刷、版式等極為接近,下文《秋蓮撿柴》《張松獻西川圖》《桑園試妻》《董氏設(shè)鬼》等書,可與之作比較,檢索號皆為“F0400·Z0648”,再用二級編號作區(qū)分,各書皆署“丹柱堂”,可知原為丹柱堂刊,后被其他書坊借板或仿刻重印,因而隱去原書坊名。

        劇演皇帝劉玉往金水橋與皇兄相會之事。劉玉本為第四皇子,因北方作亂,父皇帶兩個皇兄出征,敗北,父皇帶傷而回,不久病逝,二位皇兄皆被擒。三皇兄燒香禱告,被母后算計,推落金水橋,稱他已死,并命劉玉掌朝綱。劉玉心中哀慟親人去世,又懼母后歹毒,凡事謹小慎微,處事困難。一日心中愁悶,帶侍者前往金水橋吊唁三皇兄。最后在城墻上聽到三皇兄聲音,知他未亡,而是被囚禁于城墻之上,不準外出,二人在城墻上互道衷情,卻未能見面。

        該劇與今傳演之《金水橋》情節(jié)大不相同,京劇、漢劇、淮劇等所演《金水橋》中駙馬秦懷玉奉旨西征,將其子秦英鎖在府中,秦英與同伴偷溜出去,到金水橋畔釣魚,適遇詹太師鳴鑼開道,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詹太師被秦英失手打死。西宮詹妃為父申冤,告至唐王面前。唐王怒判立斬秦英。銀屏公主無奈綁子上殿,后說動唐王,赦秦英掛帥出征,將功補過。此《金水橋》劇傳演頗廣,又有折子戲《綁子上殿》。

        相比而言,劉玉故事并無史實依據(jù),蓋為新編演之地方劇。劇中有“慢板”“二簧板”“快唱”“慢唱”等,唱詞多“三三四”句式,并無太多粵語方言詞摻入,可能是移植自“二簧”曲本,而尚未作過多改編。

        二、逼女撿柴

        此為丹柱堂刊木刻本,一冊四葉,檢索號:“F0400·Z0648(7)”,十二行,行二十二字,白口無魚尾。封面署“班本秋蓮撿柴”,卷首署“逼女撿柴”,下標“丹柱堂發(fā)客(刻)”,版心署“逼女撿柴”,卷末署“撿柴尾”。按:《風(fēng)陵文庫目錄》歸入“木魚書”,此稱“班本”,當為粵劇劇本。

        劇述秋蓮撿柴故事。江紹娶賈氏為繼室。江與前妻有女兒秋蓮,性情刁蠻,不敬賈氏,賈氏有意刁難她。一日,賈氏讓秋蓮出門撿蘆柴,秋蓮以自己是閨門女子,不便外出為由拒之,繼母不許,打而迫之。她最終屈服,與乳母一同出外撿柴。因不慣辛苦,在郊外悲切啼哭。恰逢公子李花(字春發(fā))路過,向乳母詢問情由后,憐之,贈銀錢三兩,希望秋蓮免遭辛苦。李花又問秋蓮家中情況,秋蓮感其義氣,又詢問李花的家庭情況,最后問及李花是否有家室,李花羞愧離去。

        《秋蓮撿柴》故事為《春秋配》之一折?!洞呵锱洹窞榫﹦〗?jīng)典劇目,豫劇、漢劇、越劇、湘劇等皆曾編演,頗為盛行。該劇與目前所見《春秋配》之情節(jié)大體相同,李花(字春發(fā)),他本多作李春發(fā)(不稱李花),他路過郊外,是送友人張雁行歸家,為其他情節(jié)作鋪墊,而此本徑言李春發(fā),未提友人,似乎該出只作折子戲演出,而不涉及其他部分的演出。

        三、張松獻西川圖

        此為丹柱堂刊木刻本,存上卷,一冊四葉,檢索號:“F0400·Z0648(8)”,十二行,行二十三字,白口無魚尾。封面署“班本張松獻地理圖”,卷首署“張松獻西川圖”,下標“丹柱堂發(fā)客(刻)”,版心署“張松獻西川 卷上”。按:《風(fēng)陵文庫目錄》歸入“木魚書”,此稱“班本”,當為粵劇劇本。

        劇述三國時,張松(字永年)自幼習(xí)地理知識與文韜武略,在西蜀劉璋處為別駕,奉劉璋之命,帶西川圖往曹操處,欲與他聯(lián)合以圖漢中。不料曹操心高氣傲,責(zé)劉璋數(shù)年不進貢,又嘲諷張松身短貌丑,張松不服,失言沖撞曹操。此后,曹操屬下楊修接待張松,與之攀談,方知張松見識卓絕、能力超拔,復(fù)薦于曹,曹亦不甚重視。一日,曹操校場閱兵,張松列席,張對曹之言行不滿,反譏諷曹操用兵亦有狼狽敗退之時,曹怒而趕之。張松投曹無門,又恥無功而返,故準備轉(zhuǎn)投劉備。上卷至此終。

        故事源自《三國演義》第六十回,該劇又名《西川圖》《張松獻地圖》,情節(jié)與此大致相同。據(jù)《三國演義》,該劇下卷之情節(jié)敘張松欲轉(zhuǎn)投劉備,諸葛亮探知張松過境,遣關(guān)羽、趙云往迎,禮遇有加。張松感恩圖報,乃獻西川地圖與劉備,備由是盡知西川地理與虛實。

        劇中有“掃板”“慢板”“中折”等板腔調(diào)式,概據(jù)其他板腔地方戲改編而成。

        四、桑園試妻

        此為丹柱堂刊木刻本,一冊三葉,存上卷,檢索號:“F0400·Z0648(9)”十二行,行二十字,白口無魚尾。封面署“班本桑園試妻”,卷首署“桑園試妻”,下標“丹柱堂”,版心署“桑園試妻”,卷末署“桑園試妻上”,封底亦題“桑園試妻”。按:《風(fēng)陵文庫目錄》歸入“木魚書”,此稱“班本”,當為粵劇劇本。

        劇演秋胡戲妻故事。秋胡(劇中或作“秋湖”)在楚國任光祿大夫,二十余年未歸家,蒙楚王恩準假期,歸家奉母。家中老母與妻子羅夫,靠采桑、養(yǎng)蠶、紡織為生。秋胡行至家宅附近,路過桑園,見婦人采桑,身影疑似妻子。秋胡不表明身份,假裝是秋胡的至交,接近妻子,用甜言蜜語考驗妻子的貞節(jié)。妻子皆不從。秋胡又拿出黃金一錠,欲求片刻之歡會,以此試探妻子。上卷至此終。

        劉向《列女傳》中有“魯秋節(jié)婦”,葛洪《西京雜記》亦有秋胡戲妻事,可見“秋胡戲妻”的故事來源甚早。古樂府有《秋胡行》,唐有變文《秋胡》,元代有雜劇《魯大夫秋胡戲妻》,該故事在各地方劇中多有編演。

        據(jù)以往故事情節(jié),“戲妻”說一般有兩種情景,一云秋胡不知桑婦為妻子,見其美貌而戲之;一云秋胡見桑婦似妻,久別心疑,欲“調(diào)戲”而探其貞潔。故事發(fā)展,一般是調(diào)戲未成,妻子歸家。此后秋胡歸家,妻子見二十年守節(jié)苦等的丈夫,竟是調(diào)戲良家婦女的浪子,心中慘然,又加羞愧,跳河自盡。所以“秋胡妻”成為“烈女”。此后在流傳編演過程中,觀者不忍睹秋胡妻自盡,故增加了秋胡向妻子說明情由,又向妻子賠罪的情節(jié),最后二人言歸于好。此《桑園試妻》,明言是“試探”,而非調(diào)戲,故事安排,屬秋胡有意試探,因缺下卷,故結(jié)局尚不可知。

        五、莊子試妻

        此為丹柱堂刊木刻本,二冊,分上下卷,檢索號:“F0400·Z0648(10)”,十二行,行二十字,白口無魚尾。封面署“班本莊子試妻”,卷首署“莊子試妻”,下標“丹柱堂”,版心署“莊子試妻”,卷末署“莊子試妻”,封底亦題“莊子試妻”。按:《風(fēng)陵文庫目錄》歸入“木魚書”,此稱“班本”,當為粵劇劇本。

        莊子路過游家,主人去世,遺孀稱墳土干后可改嫁,莊子助其搧墳。莊子回家后愁眉不展,與妻子談及此事,故意問妻子,而妻子信誓旦旦,稱若莊周去世,一定守節(jié),絕不敗壞門風(fēng)。莊子有意試探真假,故念仙咒交代好后事,讓妻子將自己停殯百花莊百日,方可入土。妻子田氏信以為真,為莊子辦理后事。期間,莊子讓自己的蝴蝶化為美男子梁氏,自稱莊子門生,上門吊唁,并引誘田氏。田氏果然心動,有意與梁氏成雙,并在莊子未滿百日時,在靈堂設(shè)洞房花燭。梁借口自己腹痛,需人腦泡酒方可治愈,田氏愛慕心切,想取莊子腦泡酒,故去往莊子尸體處。打開棺蓋時,莊子蘇醒,查明真相,責(zé)田氏不守婦道,田氏羞愧自盡。

        故事源自《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小說情節(jié)與此頗為接近,唯男子“梁氏”作“楚王孫”,莊子幻化出楚王孫主仆二人,勾引妻子田氏,田氏被責(zé)備時,故作狡辯,莊子隨意變出二人,田氏自知理虧,羞愧而死。

        明代有傳奇《蝴蝶夢》,今存多種版本,謝弘儀作《蝴蝶夢》,凡四十四出,有崇禎間拄笏齋刊本,《古本戲曲叢刊》三集曾影印出版。陳一球有《蝴蝶夢》,又名《蝴蝶記》,三十二出,今存光緒間鈔本。清嚴鑄有《蝴蝶夢》,十二出,有清鈔本。三本之劇情皆與《莊子休鼓盆成大道》類同?!毒Y白裘》曾收乾隆間昆班常演之《嘆骷》《扇墳》《毀扇》《病幻》《吊孝》《說親》《回話》《做親》《劈棺》九出。清代以來,該劇是昆曲、漢劇、粵劇等常演劇目,清末民初在蘇滬一帶頗為盛行,各茶樓常有演出。該劇是粵劇傳統(tǒng)劇目,《粵劇大辭典》有著錄,劇名《蝴蝶夢》,又名《莊子試妻》[2],其情節(jié)與此本較為接近。1913年香港黎民偉等人拍攝《莊子試妻》電影,是香港人最早自行編演的電影之一,該電影取材自戲曲劇本,可見該劇在清末民國時期演出頗盛。

        六、董氏設(shè)鬼

        此為丹柱堂刊木刻本,一冊,殘存三葉,檢索號:“F0400·Z0648(12)”,十行,行二十字,白口無魚尾。封面署“新本董氏設(shè)鬼”,卷首署“董氏設(shè)鬼”,下標“丹柱堂板”,版心署“設(shè)鬼”。按:《風(fēng)陵文庫目錄》歸入“木魚書”,書中有“唱”有“白”,多粵語方言,當為粵劇劇本。

        劇述算命先生精通推測,敲竹板上街算命,能算生死吉兇。有少婦因丈夫出外,獨守空閨,見算命先生路過,欲問丈夫歸期。算命先生據(jù)少婦生辰八字,推算她命犯猴星,又有螣蛇、九頭鬼相犯,近日與丈夫分開,需要消災(zāi)才能解除,所以吩咐她買鴨蛋、雞、鵝、豬肝、豬肺等。該劇不全,不知結(jié)局。

        “設(shè)鬼”,意為“宴鬼”“祭鬼”,是廣東祭祀習(xí)俗,借以消災(zāi)解難。屈大均《廣東新語》卷六“神語”載:“諸縣尋常有病,則以酒食置竹箕上,當門巷而祭,曰‘設(shè)鬼’,亦曰‘拋撒’。”[3] 光緒版《廣州府志》、李調(diào)元《南越筆記》沿襲其說。道光版《廣東通志》亦稱“病少服藥,好事巫祀,名曰‘設(shè)鬼’。”[4] 該劇所演即少婦董氏“設(shè)鬼”消災(zāi)之事。

        劇中未標腔調(diào)與版式,唯有“引”“唱”“白”等,多有粵方言,如“呢陣”(最近)、“體見”(看到)、“乜惹”(什么)、“佢”(他)等。

        七、新賣高底屣

        此為丹柱堂刊木刻本,一冊二葉,檢索號:“F0400·Z0648(14)”,十一行,行二十二字,白口無魚尾。封面署“亞奀哥賣高底屣”,卷首署“新賣高底屣”,下標“丹柱堂板”,版心署“新賣高底屣”。按:《風(fēng)陵文庫目錄》歸入“木魚書”,書中多粵語方言,當為粵劇劇本。

        劇演亞奀哥做高底屣,挑擔(dān)子走街串巷售賣,當日無生意,又饑渴勞累,故高聲叫賣。恰見大姐在門首,上前推銷高底屣,稱高底屣不論男女老少皆可穿,不論天氣陰晴雨雪,路況多難都合適。但是大姐并無心要買,見亞奀哥賣力宣傳,天花亂墜,故意用語言譏諷,亞奀哥也與之力爭,最終吵鬧收場。

        “高底屣”,又稱“高底”,即高底鞋?!案叩住敝感衲镜住L锼囖俊读羟嗳赵ゅ镬冃贩Q:“高底鞋,即古之重臺履也?!盵5] 李斗《揚州畫舫錄·小秦淮錄》載:“女鞋以香樟木為高底,在外為外高底,有杏葉、蓮子、荷花諸式,在里者為里高底,謂之道士冠?!盵6] 亞奀哥制作售賣者當為此類。該劇通過“賣高底屣”,展現(xiàn)行業(yè)習(xí)俗、生活百態(tài),又寄托“哀民生之多艱”。劇中未標腔調(diào)與板式,亦未標“引”“唱”“白”等,蓋無“唱”,僅有念白。劇中多有粵方言,如“唔得”(不行)、“幫襯”(光顧)、“俾過你睇”(拿給你看)、“佢”(他)等。除此本外,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有該書富桂堂刊本,二本行款相同,內(nèi)文稍異,為不同刻本。

        八、走馬薦賢

        此為木刻本,一冊,分上下卷,檢索號:“F0400·Z0742”,十行,行二十字,白口無魚尾。封面署“新刻原本無訛 三別徐庶走馬薦賢”,又“凌云閣存板”。上卷卷首署“走馬薦賢上卷”,又“□桂堂發(fā)客”,版心署“走馬薦賢上”;下卷卷首署“走馬薦賢下卷”,又“雙桂堂發(fā)客”,版心署“走馬薦賢下”。

        劇述徐庶因殺人,背井離鄉(xiāng)二十余年,后轉(zhuǎn)投劉備麾下,助劉備擊退曹兵奪取樊城一帶。曹操設(shè)計,借徐庶母家書,騙徐庶入曹營。徐庶只能辭別劉備,去曹營“救母”。劉備無法挽留,設(shè)宴送別。徐庶臨行前,感劉備知遇之恩,將臥龍、鳳雛二賢才推薦給劉備,以輔助他成大業(yè)。

        前七劇編號相同,可見屬同一批次,又多為丹柱堂所刊,基本可以確定是粵劇劇本,而該劇之歸屬頗難確考?!讹L(fēng)陵文庫目錄》歸入“木魚書”,說明此劇當屬廣東曲本,劇中有“生”“小生”“末”“丑”“凈”諸角,又標“唱”“白”,當為戲曲劇本。

        考其書坊,封面鐫“凌云閣存板”,上卷首頁鐫有“□桂堂”,下卷首頁為“雙桂堂”,既鐫“雙桂堂”,復(fù)有“凌云閣”。按常理推斷,該書原由雙桂堂刊,后由“凌云閣”重印,因有意隱去原“雙桂堂”之名,所以上卷剜去一字,作“□桂堂”。凌云閣確實曾刊粵劇劇本?;泟“啾尽短K東坡訪友》(辯才釋妖)二卷(復(fù)旦圖書館藏,檢索號:929303),封面署“凌云閣板”,為該書坊所刊。

        再考其劇名,一般認為《走馬薦賢》是粵劇傳統(tǒng)劇目,相同劇情,在其他劇種常名《薦諸葛》《走馬薦諸葛》《徐庶薦葛》《別徐庶》《送徐庶》等,作《走馬薦賢》者,一般著錄為粵劇或桂劇劇目?!痘泟∧客z》《粵劇傳統(tǒng)劇目匯編》等曾作著錄。不少研究論著引用時亦稱該劇為粵劇劇目,如《豫劇傳統(tǒng)劇目匯釋》“薦諸葛”條稱“粵劇有《走馬薦賢》”[7]。陳翔華《諸葛亮形象史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朱一玄、劉毓忱編《三國演義資料匯編》(南開大學(xué)出版社,2003年)等書皆有稱引。

        綜上,該劇當是粵劇劇本,而劇中未見粵語,角色、情節(jié)方面亦頗為齊備,又為重印,故該劇本可能是移植,甚至襲用其他地方劇本,作為粵劇演出之底本。

        結(jié) 語

        風(fēng)陵文庫所藏戲曲、小說、說唱等俗文學(xué)文獻,主要是民國年間澤田瑞穗先生本人或委托朋友、書坊購自中國。其中粵劇劇本八種,除《莊子試妻》《新賣高底屣》二種有相同劇目或劇本可查外,其余多是未見著錄的稀見粵劇劇本。其刊行時間當在清道光至同治年間。粵劇劇本多移植自其他戲曲之底本,以京?。ɑ蚱S?。?、漢劇等尤多,而粵劇在晚清迅速發(fā)展成熟,許多劇本都融入了粵語方言,同治以降,這種現(xiàn)象已較為普遍。此批劇本,《董氏設(shè)鬼》《新賣高底屣》二種融入了較多的粵語方言,所演故事,亦充滿“廣州本地風(fēng)情”,其他六種大多移植改編自經(jīng)典劇目,尚未完全被“粵語化”。由此亦可窺見,粵劇在道光至同治年間正處于上升期,直接用粵語演唱本地故事,頗為成熟,一部分本地劇目被刊刻出來。而不少劇本是改編自其他劇種,甚至直接襲用其劇本,這類劇本在此一時期仍未體現(xiàn)出“粵語化”,而是結(jié)合實際演出,據(jù)廣府方言、廣府音樂、廣府口味逐漸調(diào)整,在劇本中未體現(xiàn)過多變化,也可窺見粵劇劇本發(fā)展之一斑。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

        注釋:

        [1] 周丹杰:《粵劇劇目著錄與研究》,中山大學(xué)2018年博士論文,第124頁。

        [2]《粵劇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粵劇大辭典》,廣州:廣州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頁。

        [3] 屈大均:《廣東新語》卷六,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16—217頁。

        [4] 阮元修纂:《廣東通志》卷九十三“輿地略十一”,道光二年(1822)刊本。

        [5] 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二十,明萬歷刊本。

        [6] 李斗:《揚州畫舫錄》卷九,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95頁。

        [7] 王藝生:《豫劇傳統(tǒng)劇目匯釋》,鄭州:黃河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112頁。

        猜你喜歡
        粵劇
        《粵劇藝術(shù)館奇遇記》
        現(xiàn)存清代粵劇劇本初探
        戲曲研究(2022年2期)2022-10-24 01:54:12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粵劇傳唱灑暖陽
        SINGING THE CHANGES
        漢語世界(2021年4期)2021-08-27 05:47:54
        粵劇數(shù)字音樂伴奏探索
        河北畫報(2020年8期)2020-10-27 02:54:58
        粵劇排場與粵劇傳承
        戲曲研究(2018年1期)2018-08-29 01:18:48
        1949—1951年粵劇“戲改”
        戲曲研究(2018年4期)2018-05-20 09:38:52
        粵劇傳承中的“變”與“不變”
        戲曲研究(2018年3期)2018-03-19 08:47:42
        粵劇編目整理之回顧與展望
        戲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1:01
        粵劇花旦黃嘉裕:90后也會喜歡粵劇
        空中之家(2017年11期)2017-11-28 05:27:57
        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百度网盘 |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 在线观看的网站|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第一页|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了| 91色老久久偷偷精品蜜臀懂色 | 久久久伊人影院|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在线观看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女人和拘做受全程看视频 | 91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成人日韩熟女高清视频一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自拍愉拍| 日韩人妻大奶子生活片| 色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蜜桃|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AⅤ一区 二区 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码精品色| 国产自拍高清在线观看|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春色在线视频| 欧美中文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亚洲综合|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 亚洲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偷拍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高清|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h在线| 天堂AV无码AV毛片毛|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 日韩一区国产二区欧美三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在线| 久久成人成狠狠爱综合网| 台湾佬综合网| 加勒比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综合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