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清,黃碧芬
(1.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放射治療科,福建 泉州 362000;2.福建泉州醫(yī)學高等??茖W校附屬人民醫(yī)院婦產科,福建 泉州 362000)
盡管卵巢癌發(fā)病率低于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但其死亡率卻明顯高于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位居婦科惡性腫瘤之首[1]。手術切除是卵巢癌唯一的治愈手段,但可獲得根治性手術切除的卵巢癌比例不足30%,約45%~60%的患者只能接受減瘤手術,而高達60%的患者最終將死于卵巢癌[2]。人類CD44基因位于11號染色體斷臂上,屬于高度保守的基因,其完整基因長度約50kb,包含20個外顯子。CD44基因已被發(fā)現(xiàn)在多種惡性腫瘤中呈現(xiàn)高表達,且與腫瘤的惡性轉化、侵襲、轉移及預后密切相關。雖然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探討了CD44基因或者蛋白質表達對卵巢癌的預后影響,但大多數(shù)研究只是小樣本研究,而且結果各不相同[3-5]。近年來,隨著大數(shù)據分析的普及,基于數(shù)據庫的大樣本分析可以為腫瘤防治提供高級別循證證據,為了探討CD44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達狀態(tài)及其對卵巢癌生存的影響,本研究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 數(shù)據庫進行大數(shù)據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數(shù)據來源:本研究的數(shù)據來源于Kaplan-Meier plotter在線數(shù)據庫,其官方網址為http://kmplot.com/analysis。
1.2數(shù)據庫介紹:Kaplan-Meier plotter數(shù)據庫是目前分析腫瘤預后應用最廣泛的在線數(shù)據庫之一,涵蓋了1656例卵巢癌患者的基因表達結果和生存資料,可對54 675個基因進行相關預后分析,并獲得目的基因表達水平與腫瘤患者的總生存(OS)、無進展生存(PFS)和進展后生存(Post progression survival,PPS)的相關性[6]。
1.3數(shù)據檢索方法:Kaplan-Meier plotter卵巢癌組織CD44基因表達變化及預后的檢索設定條件:①腫瘤類型:卵巢癌,對應的英文為Ovarian Cancer;②目的基因:CD44或1557905_s_at;③閾值選擇方法:選擇系統(tǒng)自動選擇最佳閾值;④其他設定為數(shù)據庫默認設定。
1.4觀察指標及統(tǒng)計學方法:Kaplan-Meier plotter首頁界面上勾選“Show probe expression in normal tissue”獲得不同組織中的CD44表達結果;選擇“OS”作為主要生存指標并繪制總生存曲線。生存結局的主要效應指標為風險比(HR)及其95%CI和相應P值。
2.1不同組織CD44基因表達結果:Kaplan-Meier plotter數(shù)據庫包含了1 653個樣本,其中5個樣本為正常卵巢組織,1 648個樣本是卵巢癌組織。正常卵巢組織CD44基因表達量為174(91-276),而卵巢癌組織為231(4-4204),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62)。系統(tǒng)自動選擇的卵巢癌CD44基因表達的截斷值為172,根據預設的截斷值,217例患者CD44基因為低表達,而438例為高表達。
2.2總生存結果:數(shù)據庫共記錄了655例卵巢癌患者的總生存數(shù)據,以表達量172為閾值,低表達組中位總生存時間為35.0個月,而高表達組為47.8個月;差異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HR=0.76,95%CI(0.61-0.93),P=0.008 9]??偵媲€見圖1。
圖1 不同CD44表達狀態(tài)的總生存曲線圖
CD44是人體內分布極為廣泛的一種跨膜糖蛋白分子,參與淋巴細胞激活、再循環(huán)及歸巢,跨膜信號傳導,炎性反應,細胞間黏附等多種生物學功能[7-8]。多種實體腫瘤中發(fā)現(xiàn),腫瘤細胞表面高表達CD44分子,推測CD44通過與細胞外基質中的透明質酸或血管內皮細胞相互黏著,從而參與腫瘤細胞侵襲與轉移等腫瘤表型,因此,其表達水平與腫瘤細胞的惡性程度有關[9-10]。
CD44基因富含不同的外顯子,經過選擇性剪切和轉錄后修飾可以形成多種變異體(CD44v),其中CD44s、CD44v6和CD44v9的異常表達與腫瘤的侵襲、轉移及預后密切相關[11-12]。雷燕等[5]研究了CD44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達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卵巢癌組織CD44陽性表達率為95.45%,顯著高于交界性卵巢腫瘤(60%)、良性卵巢腫瘤(20%)和正常卵巢組織中(0%);并且CD44mRNA的相對含量與患者的生存時間呈反比;說明CD44與卵巢癌的不良預后相關。Zhou等[13]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檢測90例卵巢癌患者組織芯片中CD44的表達;并使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比例風險模型評估CD44表達與5年總生存期和無病生存期的相關性。結果發(fā)現(xiàn),CD44過表達與組織學分級(P=0.014)和FIGO分期(P=0.001)相關。多變量分析表明,CD44表達是預測卵巢癌患者總生存期(P=0.004)和無病生存期(P=0.025)的獨立預后因素。Karan等[3]發(fā)現(xiàn)卵巢漿液性癌CD44表達率為43%;而CD44表達與腫瘤分期、分級或淋巴血管浸潤并無統(tǒng)計學相關性,但單因素分析顯示CD44的表達 OS呈負相關,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進一步分析提示CD44表達是卵巢漿液性癌患者較短OS的獨立預后指標。Bartakova等[4]研究與前述研究相反,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CD44低表達與漿液性乳頭狀癌的組織型、腫瘤復發(fā)和化學耐藥之間存在統(tǒng)計學顯著相關性,但CD44表達狀態(tài)并不是OS的預后因素。
上述研究最大的缺陷是樣本量低,目前上述研究中,樣本量最多只有90例,因此難以獲得可靠的結論。本文發(fā)現(xiàn),CD44低表達反而是影響OS的重要預后因子,高表達CD44卵巢癌總生存時間更長。這一發(fā)現(xiàn)與現(xiàn)有的研究明顯相反,提示需要后續(xù)深入開展大樣本研究來探索CD44在卵巢癌中的預后價值。CD44不僅僅是一種癌相關基因,變異體豐富,不同CD44變異體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理或病理作用,因此需要進行亞組資料分析。
卵巢癌組織中CD44基因的表達與正常卵巢組織相似,但卵巢癌CD44基因高表達提示預后良好,可以提高患者總生存率,由于與目前多數(shù)研究結果不一致,還需要進一步開展大樣本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