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博
(廣東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國道G359靈山沙坪至大塘公路(欽州段)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欽州市靈山縣、欽北區(qū)境內(nèi),路線在欽州沙坪鎮(zhèn)金塘村、關(guān)坪嶺附近與黎欽鐵路交叉,該鐵路為電氣化復線鐵路,采用分離式立交橋上跨該鐵路。橋梁上部結(jié)構(gòu)采用5 m×40 m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簡支T梁,下部結(jié)構(gòu)采用樁柱式墩臺,基礎(chǔ)均采用樁基礎(chǔ),橋面凈寬7.5 m,橋梁全寬8.5 m,橋梁全長208 m。本橋梁工程施工墩柱共計8個,墩柱為圓形柱式墩,墩柱直徑為1.8 m,高度7.5~13.9 m。蓋梁4片,蓋梁尺寸為2.4 m×1.8 m(寬×高)。本橋平面分別位于直線(起始樁號:K7+226.5,終止樁號:K7+405.132)和緩和曲線(起始樁號:K7+405.132,終止樁號:K7+434.5)上,縱斷面位于R=2 400 m的豎曲線上。
(1)支架搭設(shè)方式、范圍、高度可以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靈活調(diào)整。(2)施工所產(chǎn)生的所有荷載均由支架承受,施工前后對墩柱外觀不產(chǎn)生影響。缺點:(1)對地基承載力要求較高,必要時需進行地基處理,如地基處理不當,可能引起支架沉降,從而引起一系列質(zhì)量安全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2)當為高大模板時,一是支架基礎(chǔ)須適當擴寬加長,以滿足架體穩(wěn)定性要求,需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二是須對滿堂排架采取靜載試驗以消除非彈性變形。預壓試驗投入資源較多,且耗時較長。(3)當墩柱處于江河或者水塘中時,現(xiàn)場地基情況往往無法滿足支架搭設(shè)要求。從以上幾個方面可以看出,該方法只在基礎(chǔ)較好的情況下可行,且隨著蓋梁高度的增加,施工難度、成本及工序時長都會相應增加。該工程擬建橋墩處雖地勢較為平坦,但基本為農(nóng)田,地基承載力明顯不滿足要求,需進行地基處理。故排除該方案[1]。
(1)抱箍法是將臨時荷載及蓋梁重量直接傳給墩柱,對地基承載力無任何要求。(2)抱箍安裝高度適應性強。(3)抱箍法適用于任何地形,只需墩柱為圓形即可。(4)較滿堂支架法而言,人材機投入較少,經(jīng)濟效益好。(5)抱箍法不會破壞墩柱外觀,而且施工時支架不存在非彈變形。缺點是:所有的荷載全靠抱箍與墩柱握裹產(chǎn)生的摩擦力來承受,具有一定的風險,故需在施工前進行預壓試驗。
鋼棒法原理是在墩柱內(nèi)埋設(shè)預留孔,在孔內(nèi)穿鋼棒,再在鋼棒上搭設(shè)模板,所有的施工荷載均由鋼棒承擔。鋼棒法與抱箍法一樣,可以適應任何地質(zhì)條件及墩柱高度,缺點是在墩柱內(nèi)埋設(shè)預留孔時,會給墩柱澆筑增加一道工序,并帶來一定的難度。且蓋梁施工完成后,需對橋墩上形成的孔洞進行二次澆筑,對墩柱外觀質(zhì)量有一定的影響。
因當?shù)赝谑┕さ臉蛄汗こ躺w梁施工選用抱箍法出現(xiàn)了質(zhì)量安全事故,經(jīng)通過方案比選,業(yè)主一致認為鋼棒法最安全,可避免施工質(zhì)量安全事故。故選用該工法進行施工[2]。
根據(jù)工程實際情況進行計算分析,對蓋梁施工各部分構(gòu)件進行選型:墩柱預埋鋼棒選用Φ90 mm型,主梁選用I45b工字鋼,次梁選用I16工字鋼(間距0.5 m布置)。
(1)支架搭設(shè)
由于支架在蓋梁施工中僅用于鋼棒安裝及工人上下使用,不承受蓋梁及鋼模板等應力,故對支架應力不予驗算,蓋梁施工前支架已搭設(shè)完成。
(2)測量放樣
墩柱施工前根據(jù)蓋梁頂部標高及各構(gòu)件高度(千斤頂38 cm,I56工字鋼56 cm,I16工字鋼16 cm),反推出鋼棒埋設(shè)標高距離蓋梁底面為1.1 m,提前在墩柱相應標高位置預埋鋼棒孔洞。墩柱施工完成后,再前用儀器進行線路中線及蓋梁軸線的放樣,為模板安裝提供依據(jù)。
(3)鋼棒安裝
安裝前,先把鋼棒的標高以上位置的墩柱施工腳手架拆除,為主、次梁假設(shè)提供工作面,也為吊裝提供便利條件。吊裝施工前先在腳手架上搭設(shè)腳手板,為安裝模板及橫向支撐提供操作平臺。用人工在墩頂進行輔助定位安裝,加快施工進度。安裝完成后,采用掛尺的方法把地面標高引到墩柱上,對鋼棒標高進行復核。如果鋼棒標高與方案存在細微偏差,則采取千斤頂來控制調(diào)節(jié)。
(4)施工構(gòu)件主梁
將I56b工字鋼安裝在鋼棒上用作主梁用,為防止鋼棒滾動,在千斤頂?shù)鬃惭bU型卡座,為防止主梁側(cè)向傾覆,用5根Ф25對拉螺桿均勻?qū)Υ┲髁焊拱?,對拉螺桿外包鋼管進行支撐。兩根主梁安裝好后,在上方按間隔0.5 m依次安裝次梁,本橋蓋梁長度為8~10 m不等,故次梁根數(shù)按20根計取。
(5)模板及鋼筋安裝
本橋模板均選用模板廠制作的定型鋼模。次梁安裝完成后,將底模安裝到位,底模安裝時在跨中按要求進行起拱。底模安裝后,及時用全站儀和水準儀對模板的平面位置及標高進行復核,要求平面誤差不應大于±10 mm,標高誤差不應大于±5 mm。
蓋梁骨架鋼筋籠整體吊裝時,為了防止鋼筋籠在吊裝時彎曲變形,吊裝前用長方木縱向貫穿鋼筋籠,與主筋綁扎牢固,吊繩拴緊在方木上起吊鋼筋籠。就位要準確,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誤差不大于5 mm。
鋼筋吊裝后,各單位復核無誤后,即可進行側(cè)模安裝。安裝前需對模板均勻涂刷脫模劑,為保證施工質(zhì)量,模板接縫處要做防漏漿處理。完成后,對模板的尺寸及位置進行復核,無誤后再對支撐、拉桿的穩(wěn)固性進行檢查[3]。
(6)混凝土澆注
澆注前,應再次對各部位尺寸、穩(wěn)固件、預埋件等進行復核,全部符合設(shè)計要求后方可澆注混凝土?;炷敛捎霉捃囘\輸、泵車泵送入模。澆筑過程中,振搗作業(yè)應按章進行,不漏振,器具不能觸碰預埋件及鋼筋模板等,防止構(gòu)件變形。
(7)拆模及養(yǎng)護
混凝土澆完24 h后即可拆除側(cè)模,模板脫落時要用纜風繩控制模板移位,防止模板在空中扭轉(zhuǎn)撞到蓋梁,做好成品保護;拆模后立即用土工布或薄膜覆蓋養(yǎng)護。待同養(yǎng)試塊強度或現(xiàn)場回彈儀測定混凝土強度達到設(shè)計強度的90%以上后,才能拆除底模。
本橋平面分別位于直線和緩和曲線上,縱斷面位于豎曲線上。四號墩位于直緩點附近,該墩蓋梁長度為全橋最長、自重最大,故以該墩蓋梁為對象進行受力驗算分析。
(1)蓋梁總自重
G=(鋼筋+混凝土)×9.8/1 000=(38.1×2 500+964.8+205.1+3 638.8)×9.8/1 000=980.58 kN
均布荷載:q1=980.58/9.266=105.83 kN/m
(2)組合模板均布荷載
組合模板及連接件取0.95 kN/m2,側(cè)模及底模共61 m2。
組合模板均布荷載:q2=(0.95×61)/9.266=6.25 kN/m
(3)工字鋼均布荷載
I16工字鋼,4 m長一根,間距0.5 m,共20根。
I16工字鋼均布荷載:q3=(4×20×20.513×9.8)/26/1 000=0.618 kN/m
(4)工字鋼
I56b工字鋼共兩根,兩根間距1.8 m
共重=2×11×115.108 kg=2 532.4 kg
工字鋼=2 532.4×9.8/1 000=24.82 kN
(5)施工荷載
小型機械、堆放荷載:q5=2.5 MPa
振搗混凝土產(chǎn)生的荷載:q6=2 kPa
蓋梁自重及支架自重均按恒載考慮組合系數(shù)1.2,施工活荷載按活載考慮系數(shù)1.4。
(1)次梁(I16工字鋼)受力驗算
I16工字鋼分布在墩柱兩側(cè)的I56b的工字鋼上,兩工字鋼緊貼墩柱,墩柱直徑為1.8 m,故I16工字鋼分布梁計算跨徑取1.8 m,工字鋼全長4 m,分布梁的兩端各懸臂1.1 m,懸臂有利于跨中受力,故不計懸臂部分[4]。
I16工字鋼截面面積:A=2 613 mm2
截面抵抗矩:w=141×103mm3
截面慣性矩:I=1 130×104mm4
彈性模量:E=2.06×103MPa
鋼材采用Q235鋼,抗拉、抗壓、抗剪強度設(shè)計值[σ]=215 MPa
荷載計算:q=1.2×(q1+q2)+1.4×(q5+q6)=1.2×(105.83+6.25)+1.4×(2.5+2)=140.8 kN/m
I16工字鋼分布架設(shè)間距為0.5 m,則單根承受:0.5×q=70.4 kN
蓋梁底寬2.4 m,則單根均布荷載
q=20.4/2.4=29.33 kN/m
[σ]=M/W=(11.88/141)×103=84 MPa<[215 MPa]
(2)主梁(I56b工字鋼)受力驗算
蓋梁自重及施工荷載等由I16工字鋼分布梁傳遞給I56b工字鋼主梁,根據(jù)I16工字鋼排布特點,上部荷載按均布荷載考慮,兩根I56b工字鋼按墩柱軸線對稱布置,故每根均承擔一半的荷載,I56b工字鋼布置在鋼棒上,故計算跨徑為兩柱墩中心的間距,兩邊按外伸懸臂計算[5]。
2根I56b工字鋼橫向間距為1.8 m。
X軸慣性矩為Iz=68 500×104mm4
X軸抗彎截面模量:Wx=1 450×103mm3
彈性模量:E=2.1×105MPa
鋼材采用Q235鋼,抗拉、抗壓、抗剪強度設(shè)計值[σ]=215 MPa
I56b工字鋼荷載=141.5 kN/m
I56b工字鋼設(shè)兩根,對稱布置,單根承受q=0.5×141.5=70.75 kN/m,計算跨徑5.383 m跨中彎矩
由結(jié)構(gòu)圖跨中彎矩:MMAX=ql2/8-qa2/2=0.125×70.75×5.383 2-0.5×70.75×2.8082=-22.66 kN·m
σmax=Mmax/W=-22.66/2 450×103mm3=9.2 MPa<215 MPa
懸臂端點撓度
f=qal3(6a2/l2+3a3/l3-1)/24EI=70.75×2.808×5.3833×(6×2.8082/5.3832+3×2.8083/5.3833-1)/(24×2.1×105×103×68 500×104×10-12)=0.000 3 m<[f]=2.808/400=0.007 02 m 滿足要求
(3)鋼棒受力驗算
鋼棒采用Φ90 mm高強鋼棒
截面面積為:A=3.14×452=63 583 mm2
慣性矩為:I=πd4/32=3.14×904/32=6 438×104mm4
截面模量為:w=πd3/32=7.15×104mm3
抗剪強度設(shè)計值為:[t]=125 MPa
鋼棒為懸臂結(jié)構(gòu)模型,工字鋼緊貼墩柱,故只考慮受剪,上部荷載均勻分布給4個支點。
荷載計算
q=1.2×(q1+q2+q3+q4)+1.4×(q5+q6)=1.2(105.83+6.25+0.618+24.82)+1.4×(2.5+2)=171.32 kN/m
Q=(171.32×11+58.66)/4=486 kN
t=Q/A=486×1 000/63 685=76.4 MPa<[t]=125 MPa滿足要求
本工程在蓋梁施工過程中,通過方案比選,選用鋼棒法進行施工,方案通過了相關(guān)專家的評審,并在實踐中證明該工法具有適應性強、施工簡單、節(jié)約投資、安全高效等優(yōu)點。希望鋼棒法在類似公跨鐵橋梁工程中能得到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