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俊
春秋魯國,在周游列國14年之后,68歲的孔子回到了故鄉(xiāng),抖落風塵和疲憊,欣然開講,成為一位“全職”教師,立就“萬世師表”的偉岸身姿,這一年是公元前484年。在同一時期的希臘,蘇格拉底身體力行地傳授知識,成為一名培育人才的“先生”。兩段歷史故事,同樣光輝典范。在這兩位先賢烙下的深厚足跡中,“大先生”的內涵熠熠生輝。東方與西方相互聯系的歷史底蘊,深刻地表明“先生”這一角色從出現之時,就與傳播人類文明的重任不可分割。
古老而新鮮、平凡而崇高、清苦而充實,注定會與教師這一光榮職業(yè)“長相廝守”。如今,作為人民教師隊伍的一員,筆者也在用自己的努力賦予教書育人這一職業(yè)更豐富的內涵。
一、看人生曾是驚鴻照影來
剛到工作崗位,筆者任職一年級的班主任,記得當時,班級中有個男孩叫小涵(化名),新生入學教育時不肯進入課室。他那蒼白的小臉,微歪斜的小嘴巴,弱不禁風的小身板……初見第一眼就給筆者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開學前進行家訪時,他奶奶說:“小涵爸媽很早就離婚了,孩子缺乏母愛,平時話說得不清楚,也不太愛說話?!惫P者不由得下定決心,必須盡可能地關心他,努力撫平他心靈的傷痕。
隨著學期的進行,他的行為習慣完全與學校生活脫節(jié),甚至在第一次測驗中把試卷撕爛,平時無論課上課下都不太愛說話。筆者鼓勵自己:“小涵只是有點孤僻,多給予他鼓勵就會起作用的。”思考了方法后,筆者嘗試走進他的心靈,沉默寡言的他多數都是用眼神和點頭來回應。漸漸地,筆者能夠理解他眼神所要表達的信息。但當隨著拼音教學的內容越來越多時,筆者又感受到了挫敗?!伴_火車讀拼音”輪到他時,他呆若木雞,緊緊地閉著嘴巴,筆者用盡各種辦法來鼓勵他,他還是沒辦法把拼音讀出來。筆者感覺得到他自己也是不好受,怎么辦?多花點時間等待他讀出來吧,可他就是目瞪口呆、毫無反應,一節(jié)課只有四十分鐘,時間成本實在太大了。如果不讓他起來讀,那他是否掌握了要學的拼音呢?筆者心里沒底,可以說是左右為難。幾天后的一次課間,筆者小心翼翼地詢問他,以后上課“開火車”輪到他讀拼音時,先讓下一個學生來讀,整組學生“開完火車”后再讓他讀是否可以呢?他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之后的語文課,輪到他那組“開火車讀拼音”時,他等整組學生讀完后終于站了起來。在筆者的鼓勵下,他勉勉強強地小聲把拼音讀了出來。那一刻,全班學生情不自禁地給他送上了最熱烈的掌聲,筆者也感到心滿意足。然而才過了幾個星期,拼音的知識學習完之后,他又回到了以前不張嘴的狀態(tài)了。在課堂上,只要是全班學生齊讀的環(huán)節(jié),他都能認真投入其中,但是當“開火車”輪到他一個人讀的時候,他還是一言不發(fā)。任憑筆者用盡辦法去鼓勵,他依然金口難開。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筆者每一天都在關注著他的雙眼,關注著他那張小嘴。他一天不開口發(fā)言,筆者便一天不能放下心頭的“大石”。課堂上教學的內容一天比一天多了,由于長時間不參與朗讀,他的表達能力已經遠遠落后于班上其他學生了。他在課堂上究竟能學到多少知識,筆者只能打一個問號。學生的語言是他自己思維的“外衣”,語言表達的能力往往會反映出學生思維水平的發(fā)展程度,小涵在課堂上的一言不發(fā)影響了他的語文學習,更制約了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于是,筆者努力通過新的途徑走進他的心靈。
1.鋪設溝通之路,跨越心靈鴻溝
每天的課間,筆者都會盡量多陪伴在他身邊,陪他說說話,有時候放學也會留下來幫他輔導功課。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面對著筆者的時候不再沉默寡言,每當他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時,筆者讓他盡量放松,慢慢說,自然流淌地表達觀點,他也漸漸地越說越多。
2.營造寬松氛圍,提升表達信心
筆者在語文課中努力為他創(chuàng)造表現機會。每當課堂“開火車”輪到他朗讀時,筆者會批準小涵邀請一位學生陪他一起朗讀,這個方法果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課堂的小組研學環(huán)節(jié),筆者有時候會故意安排他來分配小組任務。雖然他口齒不清,有時還要連比帶說,但每次都能較好地完成任務。這樣做都是為了創(chuàng)設機會讓他與教師、同學溝通交流。筆者和他共同努力著,班級里的其他學生也非常真誠地和他做朋友,努力給他營造寬松的班級氛圍。隨著時間的推移,自信的笑容常常能夠出現在他臉上了,他在課間也不會常常一個人呆在座位上了,班里的學生紛紛成為了他的好朋友,他們常常一起開心地笑著、跳著。
3.創(chuàng)造出彩機會,展現自身潛能
時間一久,筆者能感受到他為集體服務的熱情越來越高漲,于是有時候就安排他幫忙在班級中分發(fā)作業(yè)本。筆者驚喜地發(fā)現,這項任務他能夠完成得有板有眼,而且還發(fā)現他衛(wèi)生值日掃地擦桌子的時候也非常認真負責。什么時候才有機會看到他在課堂上主動舉手發(fā)言的場面呢?筆者滿懷憧憬。幾周后的一節(jié)語文課上,當時剛好安排了一個上臺分角色朗讀的環(huán)節(jié),筆者驚喜地發(fā)現他緩慢而又堅定地舉起了自己的小手。班上的學生紛紛把目光聚焦在了他的身上,呈現出大吃一驚的表情。筆者內心的喜悅也無法抑制了,激動地鼓勵他朗讀得響亮一點。他充滿信心地點了點小腦袋,那朗讀聲音之大是筆者從未感受過的。在他完成朗讀的一瞬間,班里震耳欲聾的掌聲久久不能平息。其他學生都在鼓勵他,都在為他的蛻變而高興。此刻,筆者更是禁不住熱淚盈眶,背過身用手擦了擦眼淚……隨著時間的推移,厭學的他有了令人欣喜的進步,會主動跟教師說:“老師,今天放學我想留下來補習?!背R?guī)的表現和學習漸入佳境,期末考試取得了接近滿分的佳績。
小涵的轉變極大地鼓舞了筆者,筆者也會繼續(xù)日復一日地努力幫助學生打好基礎,腳踏實地地完成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培優(yōu)補差等工作。眾所周知,一年級是學生打好學習基礎的重要階段,筆者一點也不敢怠慢,搜集好各種資料精心備課,努力請教同事如何把課講好,積極利用課后時間做好輔導工作,筆者幾乎每天下午放學后都會輔導后進生,直到五點半才會離開教室。在日復一日的磨礪與付出中,筆者收獲了驚喜。筆者班在一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考試中取得佳績,優(yōu)秀率100%,平均分位居年級第一,這在平時是想都不敢想的。除此之外,在良好的班風下,筆者班在校運會上獲得了廣播操評比第一名、拔河比賽第一名,筆者在工作上的努力也贏得了家長的初步支持。
二、憶往昔有時風雨有時晴
然而,一點點的成績沖昏了筆者的頭腦,筆者也開始變得故步自封,停止了進步,課堂趣味性不足,過度關注學習成績,對學生過度嚴厲,只注重在行動上照顧幫助學生,而缺乏言語上對學生的關懷,犯了一些錯誤。所以,班主任生涯只維持了一年就戛然而止,也暫停了一個學年的語文教學工作。所幸的是,學校給了筆者改過自新的機會,筆者也從以下幾方面改進自己的工作。
1.愛心呵護,探尋切入點
每一個學生都是整個家庭的希望,都將邁入社會成為公民,也都會有機會書寫自己的精彩人生。作為引路人,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引領他們邁向正確的方向??释豢隙ㄊ敲總€人本質中最強烈的需求,作為教師更應該因勢利導。每天課后,筆者總會不厭其煩地總結:今天自己是否有找契機表揚學生呢?表揚與肯定學生慢慢地成為筆者快樂工作的動力。“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只要我們以為人父母之心為人師,多給學生一個鼓勵的眼神,傳遞給學生充滿愛意的微笑,自己快樂,也給學生帶來快樂,何樂而不為呢?只有教師首先發(fā)掘學生的長處,學生才會有努力上進的內驅力。在日常工作之余,筆者也會主動利用“校長相約”,抓住契機去激發(fā)學生的自信,使他們在成功的道路上前進。
2.心理疏導,培植支撐點
時刻謹記愛是最偉大、最強有力的教育工具。每一個學生的心靈都需要用心澆灌才能成功。有些學生,課堂上總是低著頭,即使偶爾抬起頭,也只會看到他們迷茫的眼神。筆者會嘗試與他們溝通,讓他們認識到個人情感有釋放的需要,不能總積聚在心里。筆者會讓學生把筆者當成無話不談的朋友,自己的心事可以向筆者傾訴。筆者會從教師的角度、從家長的角度、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幫助學生對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讓他們不要把心靈禁錮在自己一個人的小圈子中。談親情,談友情,談人生,暢想未來……甚至把自己的經歷作為他們的啟發(fā)。同時,筆者改變了以往“單打獨斗”的工作作風,與家長密切溝通聯系,形成教育合力。每當看著學生的笑容越來越多,看著學生一點點的進步,源源不斷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頓時涌上心頭。
三、看今朝化作春泥更護花
杏壇躬耕憶來路,亦苦亦甜在人心?;仡欁约憾虝旱慕逃虒W生涯,既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壯語,亦沒有載入史冊的驚天偉業(yè),每天經歷的只是學校中零零碎碎的小事、對每一個學生絲絲縷縷的牽掛、在學習生活中給予的點點滴滴的關注。但一點點殷切的回望、一次次赤誠的懇談、一趟趟難忘的家訪,無不充斥著對學生深沉的愛,這些愛和責任給予了筆者每天教書育人的無窮動力,這些付出是人生的快樂,是工作的享受,更是一種無悔的人生。用愛托起每一個學生的理想和希望,在教書育人中交流情感和收獲微笑,就是筆者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刻。由于能力所限,再加上各方面的原因,筆者的工作仍有許多不足,在課堂趣味性方面有待提高,與學生的溝通能力有待加強,筆者仍需不斷學習。要想成為真正的“大先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更多的苦和累在等著自己,但筆者已經有了風雨兼程的“干糧”,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用自己赤誠的愛為學生點亮智慧之燈。腳踏荊棘,仍不覺痛苦,喜極而泣,便收獲幸福。不求轟轟烈烈,但求踏踏實實;不求涓滴相報,但求人生無悔。
責任編輯 ?劉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