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瑩
(江蘇省昆山高新區(qū)西塘實驗小學(xué),江蘇昆山 215300)
陶行知先生說:“小孩子的體力與心理都需要適當?shù)臓I養(yǎng)。有了適當?shù)臓I養(yǎng),才能發(fā)生高度的創(chuàng)造力,因而教育應(yīng)當充滿愛?!痹谂c孩子溝通時,我們要學(xué)會用愛去感染孩子,以情感去灌溉孩子的心靈,以心交心。在教學(xué)時,我們要理解孩子們的認知水平,善用同理心,站在孩子們的角度,鼓勵優(yōu)先,給他們表達的勇氣,為他們注入精神的力量。在教育這條路上,我們要堅持初心,不可急功近利,要學(xué)會尊重每個孩子的特性,不盲目比較,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走近孩子的心,才能更好地與他溝通。人們總是喜歡對理解自己、與自己有情感共鳴的人傾訴自己的煩惱、吐露自己的心聲,而拒絕同那些時不時站在一定高度、只會指責(zé)我們的人溝通,孩子們更是如此。作為老師,我們一定要學(xué)會觀察學(xué)生,揣摩學(xué)生。對于學(xué)生出現(xiàn)的問題,可以嚴肅批評,指出問題,但也要站在學(xué)生的角度理解他,至少要讓他知道老師對他有一種迫切的關(guān)愛之情。
課后與孩子們談心,是了解孩子們的最佳途徑之一。談心,不一定非得“事出有因”。老師們可以關(guān)心學(xué)生的日常生活,了解他的朋友、他的喜好等,等到與他建立一種親和的關(guān)系后,自然而然也能理解他的心態(tài)。日后遇到問題,便能以此為據(jù),調(diào)整措施。
小王是我們班,甚至全年級有名的“小刺頭”——倔強、以自我為中心,“不尊重”老師、“不友愛”同學(xué)……老師圍著他團團轉(zhuǎn),開導(dǎo)他、教育他,他就是屢教不改。其實,道理他都懂,只是不愿采納。他不是缺少道理的灌輸,而是缺少情感的灌溉。
小王對我第一次敞開心扉,是在操場上的一次散步閑談?!澳阕钕矚g上什么課呀?”他歪著腦袋想了想:“我最喜歡品生課?!薄芭叮繛槭裁??是因為你很喜歡給你們上課的老師嗎?”“也不是。因為品生課會有很多小故事,我覺得還蠻有趣的?!蔽衣犕辏卦谛睦锵耄骸肮贿@孩子喜歡新奇的自己沒聽過的。看來以后要多想想辦法把課堂弄得更有趣了?!蔽翼槃輪枺骸澳悄闶遣皇遣幌矚g英語課?不喜歡我呢?是不是因為老師會批評你?”他似乎有點不好意思:“也不是。是因為我英語課上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會破壞課堂紀律?!蔽毅读艘汇?,“其實孩子也是懂點事的?!蔽页藙僮窊簦骸班?。你知道自己的問題就是有進步。你總說自己是控制不住。你不試試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我就是不行的。從小就不行。”小王開始變得有點不耐煩了,于是我又趕緊扯到別的日常生活問題——你國慶干了什么,你竟然會游泳等等,差不多了再繞回課堂的話題,試圖慢慢說點道理給他聽。這次談話我們簡直是“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理想”,足足談了快半個小時。在空蕩的操場上,在和煦溫暖的陽光下我們互相走近彼此的心。
此后,每次小王情緒穩(wěn)定并愿意跟我來一次“促膝長談”時,我時常覺得他其實也是一個可愛的孩子,而不是平時那個動不動就炸毛的小刺猬。小王是個沒什么自信的小孩,總覺得自己這也做不到,那也完不成。于是,他慢慢開始與老師“唱反調(diào)”,其實只是為了逃避可能會發(fā)生的失敗,甚至他每次破壞課堂紀律都只是為了掩飾自己沒辦法堅持遵守紀律。小王也是個性格倔強、不服輸、好面子的孩子。他明知自己很多事情做錯了,卻不愿意改正錯誤。于是就出現(xiàn)了課堂上跟老師對著干,課后跟其他同學(xué)吵架甚至動手的情況。而當我慢慢走近小王的內(nèi)心,我發(fā)現(xiàn)看似“無情”的小王也是最“多情”的人。他在乎身邊的人,他會為受傷的同學(xué)送午飯,會把自己的雞腿分享給老師,會因為班級輸了拔河比賽而傷心,也會因為爸爸媽媽吵架而耿耿于懷……正是因為與他懇切地交談,我才能了解他的真實想法并針對他的性格和行為來修正自己的教育手段。而他也能在談心中,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真心。因此,每次成功的談心后,小王還是會收斂幾天,不在課上隨意地撒潑搗蛋。他每次有所收斂不是因為老師的厲聲批評,而是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guān)心。他發(fā)現(xiàn)其實老師并不是他想象中那么不喜歡他,跟他“作對”,老師是愿意了解他的,因此他也愿意做出一些改變。哪怕只是一小點,哪怕只維持了幾天,也是好的。師生之間的以心交心便是如此了。
以愛之名,以心交心。我相信學(xué)生一定更能接受老師的建議。
很多學(xué)生回答問題時會眼神閃躲,甚至膽怯地擦著手里的汗,他們聲如蚊吶,沒有自信。為什么孩子的眼神會越來越暗淡?也許是我們給的“打擊”太多了。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們總是以成年人的思維去思考,我們理解不了他們,我們善用批評,而忘記了微笑和鼓勵。小學(xué)生的認知水平有限,他們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同于成人。而我們常常把他們當作成年人,認為他必須理解老師講的每一句話。
之前,班級開展“家長進課堂”的活動,給我深深上了一課。小胡的爸爸來班級里給孩子們上課,上的是保健課。課堂上,孩子們安靜有序地聽講;需要小組合作時,大家都積極又熱烈。我有點驚訝地發(fā)現(xiàn),班級里一些平時從不主動舉手的孩子,也十分“賣力”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聲音也十分響亮,臉上滿是雀躍,整堂課積極且投入。
特別是一個叫小余的女孩子,平時上課時她往往是縮著手,躲避著老師的眼神,估計內(nèi)心還在默念,“千萬別點我”。真的被老師請起來回答問題的時候,也是聲若蚊吶,你完全聽不清她在回答什么。而且?guī)缀趺刻煸趯W(xué)校里,都是一臉苦相,整個人都是灰暗的。然而在那節(jié)課上,我第一次見到了彩色的小余。當小胡爸爸發(fā)起提問時,小余手舉得老高,被叫起來回答問題時,聲音也十分響亮。這么自信又有魅力的她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
在我們的課堂上,是什么力量使我們的孩子這么膽怯,這么卑微,這么缺乏自信?在管理課堂常規(guī)時,我們選擇的方式太過“兇悍”了,給了學(xué)生一種錯覺——自己提正常要求或答錯題目會受到批評。我們在教授知識時,內(nèi)心的預(yù)設(shè)便是學(xué)生必須很快掌握。提問時,我們總是皺著眉,一臉不耐煩地看著學(xué)生,學(xué)生在我們的注視下越來越緊張、越來越磕磕巴巴,而我們因為他們的磕巴越來越生氣、急躁,如此形成了一個惡循環(huán)。
我對小余,小余對我,便似這個惡循環(huán)。當看到她回避我的目光,我點她回答問題。她站起來,支支吾吾、聲如蚊吶,我一點也聽不清她的回答,于是我厲聲說,“快點!”或是“這個都不會嗎?”她在我的催促下,急急切切卻依舊毫無頭緒,我看著她一張苦哈哈的臉,越發(fā)氣不打一處來。后來,她越來越不自信,失去了色彩。
再看看小胡爸爸的課堂吧。胡爸爸雖不是老師,或者應(yīng)該說,正因為他不是一個老師,當他站在講臺上,他把孩子們真正“當作”孩子去對待,理解他們的不完美,鼓勵孩子的表現(xiàn)。他看到小余高高地舉著手,看到了她的自信和渴望,于是他回以微笑,示意她起來回答問題。答畢,盡管答案不夠完美,但小胡爸爸仍真心地夸贊一句,“答得真好!”小余受到了鼓勵,嘴角上揚,越發(fā)地投入了課堂。
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最直接的,一個眼神、一句話,不管我們是有意還是無意的,有時在學(xué)生那里也許就會引起不一般的波瀾,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管理、交流的方法和方式。在嚴格做好學(xué)生常規(guī)管理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壓制學(xué)生的精神,要給予學(xué)生表達的勇氣。
其實,每當學(xué)生發(fā)言時,我們面帶微笑、眼神鼓勵,就這么簡單、細微的舉動便能夠給學(xué)生更多表達的勇氣。不需要任何言語,我們的微笑就告訴他們,不用害怕,大膽地說出內(nèi)心的看法;我們帶著肯定的注視能為他們注入精神的力量,讓他們也能抬頭回視我們,展現(xiàn)自己的個人魅力。
陶行知先生說:“我們必得會變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碑敽美蠋熜枰活w同理心。當我們能站在孩子們的角度為他們思考時,我們就能慢慢理解他們出現(xiàn)的問題,能夠有更多的耐心、愛心去滋養(yǎng)他們,去激勵他們的成長。
冰心先生有一個詞,叫“初念”這是一個很美好、很溫暖的詞。一個人能夠抱著最初的信念,堅定地前行,是不易的。有時候,現(xiàn)實總是在磨礪著我們的初念。于是,我們有時必得停下來問問自己,“我們的初念是什么呢?”
隨著學(xué)業(yè)的加重和班級老師的更替,班里小王的學(xué)習(xí)每況愈下。而自我擔任了小王所在班級的副班主任,跟孩子們每天待在一起的時間也比上個學(xué)期多了很多,跟小王媽媽的聯(lián)系也比從前多了很多。也許是因為多了個身份,也許是覺得自己應(yīng)該挑起更多的責(zé)任,畢竟以往熟悉小王的老師這學(xué)期都不再帶他了,我特別地想要改變他,特別地使勁。但是我越是“用力”,越是想要掰正,事情越是朝我所期望的反方向發(fā)展。
因為管得多了,小王反而開始對我有抵觸的情緒。他媽媽說,他不喜歡我老是跟媽媽通電話“告狀”,不喜歡我把他媽媽叫來學(xué)校。他媽媽說,盡管他在學(xué)校跟語文和數(shù)學(xué)老師頂撞、鬧事,但回家后有時會提起他們的好,卻不提我有什么好的地方。那一刻,說不傷心是假的。自己付出的心力更多了,卻反而成了最讓人討厭的那一個。
我自覺一直以來,總是站在家長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我特別理解小王父母的不易。在學(xué)校里每天跟小王相處八個小時,我就常常身心俱疲了。他的父母每天跟他朝夕相處,不管他是什么樣的,他們都只有“照單全收”。這學(xué)期我跟王媽媽通電話的次數(shù)確實多了。但其實,我是能不打電話就不打電話,很多稍小一點的狀況,比如上課走動、搶東西、大聲打斷課堂,我都盡量不跟家長反饋,因為實在是不好意思一直打電話給他媽媽。一些非說不可的情況——小王實在是在校做了嚴重不當?shù)男袨?,我才會告知家長,希望家長回家能跟他好好溝通一下。并且每次跟王媽媽通電話,我除了會反映孩子在校的情況,即小王想的“告狀”,我經(jīng)常會一起分析原因,了解在家里的狀況,了解他最近開始接受的心理咨詢,探討他可能的心理活動,提出一些日常學(xué)習(xí)、生活習(xí)慣方面的建議,每次一聊便是半小時。我覺得自己也很不容易,但小王不會理解。他本來想隱瞞的自己的行為,因為我的“告狀”瞞不下去了,于是我成了“多管閑事”的“罪魁禍首”。我便越發(fā)不受待見了。也許,“苦心”只是“苦”。
當老師的行為得不到學(xué)生的理解時,老師也需要做出調(diào)整。于是,我開始回憶與小王的初遇、相處,思量我的變化以及他的變化。想想與他初次見面時,他有現(xiàn)在這么“討厭”嗎?我在他心里有現(xiàn)在這么“討厭”嗎?應(yīng)該沒有吧。那我們的關(guān)系到底是怎么到這個地步的呢?
我知道他不太一樣,于是我想改變他,試圖讓他變得和大家一樣。不管我是講些他懂卻不愿意去遵循的道理,還是動情地就差聲淚俱下地跟他講述我的一顆真心,抑或和他大眼瞪小眼地互相生氣,我都是一直在逆著他的鱗改變他。說到底,他懂但是他不喜歡,他只想“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不想變成我們?yōu)樗O(shè)定好的和大家一樣的樣子,即便他的現(xiàn)在樣子不為這個社會所接受。
作為老師,我們的初念是什么呢?我想,應(yīng)該是讓學(xué)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每個學(xué)生都不一樣。他不需要成為我期望的“好”模樣,他只需要有進步,成為更好的他。我的“急功近利”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我的初念,讓我選擇了不是很恰當?shù)姆绞郊せ宋液退拿堋,F(xiàn)在,我不會以強硬的姿態(tài)對待他。每天,不管他有沒有犯錯,我都會去摸一摸他的頭、他的臉蛋,告訴他,今天老師也在關(guān)注你。他要做些出格的事情時,我不是嚴厲地喝斥他,而是先拉著他,抱住他,摸著他的臉告訴他不可以這么做。簡單的幾個小動作,我們的關(guān)系緩和了。我沒跟他生氣,也沒有跟他講大道理去告訴他你要成為怎樣的人,但是我摸摸頭的小動作或許就能讓他了解老師希望他好的心,了解老師的關(guān)心。小小的舉動也可以激起內(nèi)心的觸動,盡管他也不愿意承認,但他會比以前更愿意收斂。或許堅持一段時間,他就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教育這條路上,我們走得太久后,也許會忘記我們的初心。我們會被課業(yè)的壓力,身邊人的評價,自身發(fā)展的執(zhí)念等等磨得忘記了初心。所以,適時的休息、思考是十分必要的。面對每個鮮活的孩子,我們要記得秉著初念,與他相處,予他幫助,希望明天的他成為更好的他。用最初的心,做永遠的事而已。
“愛”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獻身教育事業(yè)的不竭動力?!皭蹪M天下”也是陶行知先生終生奉行的格言。愛能化解我們教育中的很多問題?,F(xiàn)在的孩子,更多的時候,不是缺少道理的灌輸,而是缺少情感的灌溉。我們要學(xué)著用愛做養(yǎng)料,多一點微笑、多一點理解,學(xué)會正面影響孩子的情感態(tài)度和人格傾向,去包容他們、去感染他們、去觸動他們直到引導(dǎo)他們走在正確的、積極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