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亞紅
(平涼市陜西師范大學平涼實驗中學 甘肅 平涼 744000)
學校紀律不僅具有管理功能,同樣還包含大量育人功能。但是在以往的中學教育中,很多教師以及教育管理者都將學校紀律作為一種約束甚至是控制學生的手段,將紀律當成工具理性使用,忽視了其中的育人價值。在培育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教師以及相關教育管理者完全可以利用學校紀律作為載體,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于中學生以及整個國家來說都至關重要,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代青年的選擇。在運用學習紀律培育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教師、家長以及學校管理者應該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在學校紀律中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1]。
學校應該發(fā)揮校訓校規(guī)的引導作用,從校訓中提取的學校的精神核心。精神核心不僅是學校的靈魂所在,同時也是學校的辦學特色,是學校全體教職工以及學生的特定性格與品質的集中體現。校訓校規(guī)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不僅能夠對學生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還能夠起到重要的激勵作用,同時校訓校規(guī)也是學校紀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生擁有強大創(chuàng)新能力和極強的接受能力,同時他們也擁有非常強烈的自尊心。教師以及學校管理者可以在校訓校規(guī)中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中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并讓他們能夠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和學校管理者應該創(chuàng)新指導思想,大力弘揚校訓精神,將校訓落到實處。除此之外,學校應該將校訓融入到思想道德品質課程中,在學和行兩方面不斷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自主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指導思想上,教師以及學校管理者應該從多角度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紀律成為的教育的利器而不是學生思想上的枷鎖[2]。首先,在中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要求中,必須規(guī)范管理,而且需要保證民主、和諧與文明。在制定學生行為規(guī)范內容的過程中,教師以及管理者應該嚴格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發(fā)揮民主作風的要求,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切忌一意孤行,認為中學生年齡尚小就對學生的意見觀點不予理睬。行為規(guī)范的主要對象還是學生,既然是規(guī)范管理的主體,管理者以及教師就需要打造民主氛圍,以文明、和諧為學生規(guī)范行為的出發(fā)點。其次,在利用學校紀律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嚴格遵守公平、公正、公開、和自由的原則,將學生作為班級管理的核心,體現出公正平等。要想讓班級學生以及師生之間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做到誠信友善,教師應該將紀律當做是最后的底線,從細小的環(huán)節(jié)入手。紀律可以起到約束作用,同樣也可以起到激勵作用,教師可以利用紀律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認真記筆記、準時上課、搞好自己的衛(wèi)生等等。
最后,教師還需要利用紀律打造優(yōu)良的班風,將校訓校規(guī)落到實處,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方面,教師需要利用紀律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對生活或者學習上存在困難的學生給予足夠的幫助。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培養(yǎng)一支能夠嚴格遵守班級紀律,并且學習優(yōu)秀且人際交往能力較強的班干部隊伍,發(fā)揮班干部的輻射作用,以點帶面,形成優(yōu)良的班風,發(fā)揮紀律的重要性,在遵守紀律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陣地是課堂,因此教師需要注重在課堂教學中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揮主陣地作用。
首先,教師應該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確保良好的課堂紀律,并在良好課堂紀律的基礎上,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創(chuàng)造機會和空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引領性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善于把握教育的時機,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學習并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諦,并引導學生將其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中學教師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加強自我學習,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擺脫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從另一角度看待紀律的教育作用。學校紀律中有很多都和我國核心價值觀不謀而合,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紀律,發(fā)揮自己的課堂主導作用,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
其次,教師應該轉換思維看待課堂紀律,讓紀律成為引導學生思想的工具。絕大部分學校都不會將紀律作為管理學生的主要手段,更不會以罰代管。很多教師和學校管理者面對違反紀律的學生,會按照紀律要求實施相應的處罰手段,但是當學生在日后表現良好,并沒有再次發(fā)生錯誤并且個人行為以及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時,這個處分通常會被撤銷。而且紀律并不是主要用來懲罰學生的,同時也是激勵表揚學生的一個重要標準。如果學生能夠長時間不違反紀律,或者違反紀律之后采取正確的補救措施并且態(tài)度良好,那么適當表揚也并無不可。教師應該學會從多角度看待課堂紀律,挖掘課堂紀律中的育人元素,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到課堂紀律中,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除此之外,教師應該注重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隱蔽性,既不能在課堂紀律中大張旗鼓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直接擺在學生眼前,也不能過于隱蔽讓學生毫無察覺。教師可以在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時,通過具體的案例來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或者利用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讓學生能夠意識到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意義。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日常教學中增設一些多元化考試,在考試紀律中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首先,學校應該設定紀律條款實現適度控制的目的,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終極價值追求,在實踐活動中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遵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實現紀律育人。在中學生群體中,很多學生既具備懶惰因素,同時也具備積極擔當的因素,運用學校紀律進行適度控制,不僅能夠遏制學生潛在的懶惰因素,還能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4]。一般來說,學校紀律應該包含觸犯政治、法律以及道德底線的行為,還有危害正常教學秩序的行為,而那些學習以及生活習慣養(yǎng)成和人際交往等方面的需求則不應該納入到學校紀律中。同時,在設定紀律條款的過程中,管理者還應該設定一些彌補違紀行為的人性化管理條款。比如有的學生雖然違反了紀律,但是及時采取了補救措施,并且態(tài)度良好,只是偶爾犯錯的情況下,人性化紀律條款的作用便凸顯了出來。合理設置紀律條款可以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紀律中得到充分體現,使學生在遵守紀律的同時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更加深入的認知和理解。
其次,學校應該建立公平的紀檢機制,同時在紀檢機制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方面,紀律需要貫徹公平、公正和公開的三公原則,這樣才能夠贏得學生的尊重,讓學生自覺遵守學校制定的紀律條款。學校紀律的紀檢工作是否公平公正取決于紀檢人員以及相關學生干部是否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模范帶頭作用。只有能夠讓人自覺遵守的學校紀律才能夠起到育人與管理作用,紀律只有貫徹公平和正義,才能夠讓學生在遵守紀律的同時感受到紀律的善,而這也是利用學校紀律培育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學校需要發(fā)揮學生在紀檢工作中的主體作用。作為一種他律機制,在執(zhí)行學校紀律的過程中,學校需要積極調動學生參與紀律檢查工作,讓學生除了被監(jiān)督之外,還能夠監(jiān)督其他人。這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同時也有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利用學校紀律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學校管理者以及教師需要將紀檢權力交還給學生,發(fā)揮學校紀律的管理和育人作用[5]。
最后,學校應該在紀律處分環(huán)節(jié)中增加人文關懷。學生在受到紀律處分之后意志往往會非常消沉,甚至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發(fā)揮學校紀律的育人功能,也無法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增強學校紀律的管理育人功能同時,學校應該對受處分的學生給予一定的人文關懷。懲罰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記住這次錯誤并改正。一方面,管理者以及教師應該尊重受處分的學生,在人格方面無論是教師、管理者、守紀學生還是被處分學生都是平等的,因此需要平等對待。另一方面,針對受處分學生,在談心過程中除了要指出對方的缺點和本次違紀的嚴重性以及后果之外,還需要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讓學生能夠及時改正錯誤,產生繼續(xù)向前的信心。
綜上所述,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關鍵一環(huán),要想加強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就需要充分利用學校紀律的管理和育人作用。學校管理者需要在指導思想中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課堂紀律中遵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