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麗
(香河縣淑陽鎮(zhèn)矬口小學附設幼兒園 河北 廊坊 065400)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未來社會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一要求下,幼兒教育教學工作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持續(xù)關注。在當下的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幼兒進行興趣的培養(yǎng)是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同時也是目前幼兒教育的初級教育目標。通過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用游戲化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為幼兒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興趣基礎。
幼兒園是幼兒成長的關鍵場所,幼兒園借助適合幼兒年齡和心理特點的游戲化教學模式,可以極大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幼兒的切身實踐體驗,愉悅身心,實現(xiàn)“玩中學、樂中學”。因此,在游戲化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把幼兒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位置,引導、鼓勵每個幼兒都參與游戲,共同完成每一個游戲,打通每一個關卡,以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在傳統(tǒng)的幼兒教學工作中,幼兒教師忽視對幼兒的全面培養(yǎng),而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應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來教授幼兒固化的知識體系,這對于幼兒的成長產(chǎn)生了嚴重阻礙。在當下的幼兒教學工作中,教師進行游戲教學法的應用,能使幼兒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培養(yǎng)自身的協(xié)作意識,學會與人交往、合作,培養(yǎng)其良好的人際較為能力。在進行幼兒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應用游戲化教學法來培養(yǎng)幼兒的協(xié)作意識,旨在引導幼兒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與同伴進行合作互動,并且能夠在合作進行游戲的過程中產(chǎn)生成就感。這一教學方式的應用能夠使幼兒轉變對游戲參與的態(tài)度,習慣于通過與同伴或隊伍的合作進行游戲的參與,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協(xié)作意識,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幼兒都是處在他們發(fā)展的起步階段,所以這個時期也是一個教育關鍵時期,期間幼兒需要在感性中了解和學習知識。可以通過應用卡通人物、動畫片來學習數(shù)字,這些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培養(yǎng)幼兒的興趣愛好,同時還能幫助幼兒記住這些數(shù)字,并且加上適當?shù)挠螒颍员氵@些數(shù)字能夠跳動地進入幼兒的腦海中,并且通過游戲讓幼兒輕輕松松地記憶,做到寓教于樂,還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也在增強,容易被周圍的新事物所吸引。在幼兒園開展游戲化教學時,教師可以想辦法激發(fā)幼兒對所創(chuàng)建游戲環(huán)境的興趣,這樣可以促使他們發(fā)揮自己的主觀創(chuàng)造力,全身心投入自主探索和研究活動。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探索和研究能力,還能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模仿身邊的人和事物。游戲化教學滿足了幼兒認知發(fā)展的需要,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認知體系,不斷提高其認知能力。
教學目的應貫穿于游戲的始終,這樣才能讓幼兒學到教師想讓他們學到的東西。不同的游戲有不同的主題,教師應該仔細設計每一個游戲的流程,做到每個游戲主題都有特定的表達方式和教學效果,讓幼兒在游戲教學中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教師也可以思考如果采用不同的游戲方法是否能夠更好地表達主題,能否加強幼兒對游戲的認識和理解。在充分熟悉游戲后,幼兒在玩游戲的時候可以潛移默化地學到教師精心準備的東西,幼兒可以學到很多,如基本課程知識、團隊合作精神、動手實踐能力等,若幼兒能很好地將這些運用到自己日后的人生道路中,將是對教師的最大回報。教師在進行游戲化教學時,可以借助自己積累的游戲經(jīng)驗來設計和闡明自己想表達的主題,因為直接教幼兒是沒有意義的,不會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幼兒思考為什么這樣玩,或如何更好地開展這個游戲,鼓勵幼兒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個游戲,不同幼兒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對游戲的理解會有所不同。
教師在游戲教學設計中要順應幼兒的發(fā)展天性,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尊重每個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鼓勵幼兒自我突破,勇敢做自己,不斷挖掘潛能。比如,在游戲教學中,有些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可能略差,此時老師要有耐心,幫助和鼓勵他們一一克服游戲中的障礙和困難;有些幼兒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強,老師應引導他們思考用其他方式完成游戲,或者鼓勵他們向難度更大的游戲項目發(fā)起挑戰(zhàn)。這樣可以在提高幼兒自我能力的同時,使他們收獲成就感。教師在游戲設計中,應該全面考慮幼兒在不同時間段的表現(xiàn)和心理特點,游戲既要符合其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又要能夠引起幼兒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情況,設計一些有利于幼兒身心發(fā)育的益智游戲,如開展“手工制作”游戲,給幼兒一個主題,讓他們自己創(chuàng)作作品,并向小伙伴們講解自己的創(chuàng)作理念,鼓勵幼兒與同齡人互動,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教師要多鼓勵和表揚幼兒,引導幼兒間相互表揚和夸獎,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游戲教學設計是教學的主動脈。教師的教學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幼兒教師的能力影響著游戲教學的實施力度,決定著教學活動的開展質量,是實現(xiàn)游戲教學價值和目標的一大決定性因素。幼兒園要加強幼兒教師隊伍的能力建設,完善教師培訓體系,建立相應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切實提高教師游戲教學設計能力。例如,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官方網(wǎng)站、專家講座、學校培訓或校方合作等形式,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在“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時代,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輔助教學,了解國內(nèi)外游戲化教學設計的最新信息,還可以建立地方高校與幼兒園的合作培養(yǎng)模式。幼兒園可以選擇與當?shù)氐母咝:献?,定期讓高校的專家教授走進幼兒園,實地考察幼兒教師的游戲化教學設計的情況,以便提出有效的建議。幼兒園的教師也可以和高校的專家教授保持聯(lián)系,參與高校有關游戲化教學的理論課程,充分利用資源,保證幼兒教師隊伍的專業(yè)性。
在幼兒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運用游戲教學法時,幼兒教師必須明確幼兒游戲教學法的幾種應用方式,同時能夠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合理應用正確的游戲進行教學,保證游戲教學法在應用后能夠產(chǎn)生積極性作用。在進行幼兒課堂教學的問題型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這一教學對于幼兒的影響,并且能夠明確問題教學的兩種基本方式,明確圍繞一個問題開展游戲課堂還是在課堂上進行問題的連續(xù)提出。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課堂教學游戲的創(chuàng)設。通過對幼兒進行深入的了解,一方面,能夠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愛好所在;另一方面,能夠對幼兒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分析,從而對游戲的開展時間、開展難度等進行充分合理的設計。例如,在進行音樂歌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對幼兒進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幼兒對于音樂歌曲的學習興趣是否充足。同時,在對幼兒進行深入了解的過程中,分析幼兒的心理狀態(tài)。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用問題型游戲對幼兒進行課堂教學,先向幼兒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尋找問題答案,保證幼兒在課程中有較高的注意力,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對相關動畫進行播放,圍繞動畫中人物的形象、動作、語言等進行提問,并且要求幼兒進行搶答。幼兒在這一過程中能夠以高度的興趣參與到游戲中,從而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對于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大意義。
在進行幼兒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能夠明顯發(fā)現(xiàn)幼兒由于年齡小的原因,不能夠控制好自身的情緒。在這一教學背景下,教師應該重視在應用游戲教學法應用的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控制情緒的能力,強化其情感體驗。在進行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保證他們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游戲課堂,避免消極懶散、自我放棄、忽視團隊合作等情形的出現(xiàn)。同時,在幼兒教學過程中,往往一個幼兒的情緒能夠影響周圍其他幼兒的情緒,教師應該重視這一點,在教學的過程中時刻對幼兒的情緒進行調控,使幼兒能夠以正確且積極的情緒參與到課堂游戲中,學會互幫互助、不怕失敗。例如,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想將幼兒的情緒進行有效調控,教師應該具有察言觀色的能力,能夠發(fā)現(xiàn)幼兒情緒的細微變化,同時能夠明確幼兒情緒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在進行游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時常需要進行小組的劃分,教師應該重視對幼兒按照性格進行劃分,保證外向和內(nèi)向的幼兒在同一組,避免同組幼兒由于性格不合而發(fā)生爭執(zhí),阻礙游戲教學的發(fā)展,導致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得不到保障。在進行小組劃分的過程中,一般將外向和內(nèi)向、男孩和女孩按同等比例劃分,能夠使幼兒在小組合作中受到同伴的積極影響而提高游戲參與興趣,有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
綜上所述,將游戲化教學策略融入幼兒日常教學活動中,有利于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fā)展。游戲化教學可以順應幼兒天性,使幼兒在玩耍與學習之間找到共通點。教師將有形的教育目標巧化為無形的游戲形式,借助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幼兒主動學習,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體驗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在教育改革進程中,游戲化教學有助于全面提高幼兒教學質量,實現(xiàn)幼兒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