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百慧
(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qū)六彩鶴鳴幼兒園 遼寧 盤錦 124000)
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鍛煉他們適應(yīng)社會的能力,避免幼兒不能融入到集體中生活的實際狀況。也徹底杜絕有些家長過分溺愛幼兒,對他們的生活進行嚴重干涉的具體情況。教師要巧妙地把這些內(nèi)容融入到對他們?nèi)粘I畹墓芾砗投Y儀的教育上,使幼兒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園內(nèi)活動,成為自律的人。
首先教師要引導幼兒尊重他人的觀點。通過組織閱讀故事的集體活動,讓每個幼兒都能夠根據(jù)安排座位,安靜的聆聽教師講解的故事,并在允許他們發(fā)言之后,說明自己在故事當中認識的形象。又是通過怎樣的理解,對這個形象所完成的事進行分析。比如《龜兔賽跑》這個故事中,兔子一開始比烏龜跑的要快很多,于是他開始在比賽的途中,偷吃胡蘿卜和睡覺。結(jié)果最后睡過了頭,讓烏龜贏在了自己的前頭。事后兔子感覺到非常的懊惱,怎么會因為一點小事而耽誤了最后的比賽呢?大多數(shù)幼兒都會對烏龜?shù)男蜗蟾械綒J佩,認為他具有一顆強大且自律的心。無論兔子對他進行怎樣的嘲諷,他仍舊能夠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耐瓿杀荣悺7从^兔子這個形象,雖然他在比賽當中沒能取得勝利,但他如果能夠吸取這次比賽的經(jīng)驗,在未來也有可能成為某個領(lǐng)域中優(yōu)秀的人才。教師可以用這兩個故事形象,引導幼兒認識他們自我約束能力的重要性。從此,讓幼兒試著自己去完成一些事情,使他們真切的去體會自己在生活中屬于烏龜還是兔子。這樣幼兒就能在不斷的嘗試中,認識到自己與一個成熟的人具有怎樣的差距。通過自律的行為意識,來推動他們各自生活自理能力的實踐與成長。
幼兒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表現(xiàn),主要在于他們的行為動作能力緩慢,不能夠完成簡單的盥洗和穿衣的動作。有些幼兒是由于家長過分溺愛,沒有自己獨立完成過這些動作。有些幼兒是由于動作上過于笨拙,而不能夠被家長放心獨立完成一些事情。這讓幼兒不能準確判斷自己是否存在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教師一邊引導他們鍛煉自己,一邊給他們自信心上的鼓勵。通過演示一些事情的完成,使幼兒發(fā)揮他們在觀察他人動作方面上的特性,然后引導幼兒把自己完成的動作進行還原,并且還可以通過重復的動作,來培養(yǎng)自己獨立做事的生活自理能力。
比如幼兒在午睡過程中,總是習慣穿著平常的衣物直接躺在床上。他們認為休息一會兒,就又要去上課了。沒有必要把身上的衣物脫下來,然后再穿上。而且對于幼兒來講,不去弄臟床鋪和原本擺設(shè)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去碰它,不把被子弄亂不去。對于幼兒這種與眾不同的行為,教師要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了解幼兒是由于在家中沒有午睡習慣,還是家長很少培養(yǎng)他們做家務(wù)的意識,才導致他們這樣懶惰和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行為。提醒他們要注意在每次午睡前后都要對自己的外表進行觀察和調(diào)整,并示范幼兒在午睡前后,需要穿脫衣物,把衣物放在指定位置上的動作。還有要如何打開被子,在午睡結(jié)束后完成被子的折疊和擺放。這樣他們就能夠通過觀察教師的做法,試著鍛煉自己整理床鋪的生活自理能力。
很多幼兒在鍛煉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時,總是會受到他人言論或行為的影響,這導致他們會面臨一些影響自己的問題,甚至否定自己是否能夠適應(yīng)現(xiàn)在的生活。這來自于集體生活,對幼兒生活習慣的包容性不強,很可能會由于個體與集體之間的差異,呈現(xiàn)出對某個幼兒不太友好的具體情況。在家庭中沒有被要求扔垃圾的幼兒,在幼兒園中會把自己的衛(wèi)生打理的很好,卻對他人的不良衛(wèi)生狀況視而不見,這導致他在集體中較為另類。有時,還會被他人叫去做一些與自己沒有太大關(guān)系的事情。這樣的幼兒大都會形成比較孤僻的性格,遇到問題習慣將自己的想法放在心里,不愿與教師或家長進行主動溝通。同時也導致了幼兒遇事過分聽從別人意見,不能夠形成生活自理能力的不良現(xiàn)象。
教師要主動與幼兒溝通,他們在生活中是否遇到了問題。避免個別幼兒受到集體意識的影響,出現(xiàn)不關(guān)注自身感受或不能夠與他人進行良好溝通的狀況。針對他們在鍛煉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不良現(xiàn)象,有意識的將幼兒生活環(huán)境進行分區(qū)管理,使每個幼兒都能夠在學習中接觸豐富多彩的世界。比如,某個幼兒在性格上相對安靜,喜歡美術(shù)、閱讀等課程。但是他身邊的幼兒,大都十分懶惰、缺乏主動意識,認為這些課程學起來難,還要準備很多事情,還從言論上打擊了這個幼兒。教師幫助他,使他可以從整理書籍和桌面衛(wèi)生開始,鍛煉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自理能力。并對那些影響他學習的幼兒,進行運動生活區(qū)內(nèi)的有效管理,使樂于學習的幼兒可以在學習生活區(qū)內(nèi)開拓新的思想領(lǐng)地,為每個幼兒打造適合他們性格和思想的不同環(huán)境。并有針對性的提醒幼兒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不要讓自己的心情或想法影響到他人。
過度溺愛幼兒的家庭,會一口口的把飯喂到他們對口中。在家里,幼兒只需要坐在椅子上,就會有人幫助他們完成進食過程。于是到了幼兒園的午餐時間,這部分幼兒只能夠打電話向家長求助,或要求教師幫助他們完成進食。如果所有的幼兒都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成長,那么教師的工作量將會大大增加。并且午休時間,幼兒還要進行一定的午睡,才能夠保證下午有精神參與到課程學習中。教師需要為幼兒普及一些餐桌禮儀,使他們能夠認識到在與他人面對面吃飯時,要注意怎樣不影響到他人的進食。之后再通過示范具體的進食動作,讓幼兒試著在不被他人干擾的情況下進食,鍛煉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飲食習慣。
比如幼兒在餐桌上打噴嚏時,一定要用手或手帕掩住口鼻,避免餐桌上的食物沾染了唾沫,影響到他人的飲食健康;幼兒在每次完成進食后,需要對個體的外表和衛(wèi)生進行整理,避免食物殘渣停留在身上,造成個體的不衛(wèi)生……這些小的細節(jié)是注重餐桌禮儀的表現(xiàn),也是讓幼兒鍛煉自己生活自理能力的一件件小事。如果他們連這些事都辦不好或者懶得去辦,那么幼兒在今后也難以保障能夠把每件大事做好。因此,教師要定期教導幼兒遵循生活中的禮儀,使他們能在每件平凡的小事中,鍛煉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1]。為幼兒示范每次進食前后的禮儀動作,讓他們學會溝通和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游戲廳當中的賽車游戲,可以讓幼兒通過模仿騎車的動作,來進行目標人物騎車速度的位移,使他們感受到與他人共同比賽的樂趣。這給了幼兒極大的啟蒙,讓他們開始認識到自己是生活中獨立的一個體,即便在沒有家長的監(jiān)督下,也可以進行豐富的想象和一些事情的獨立完成。比如把舞蹈游戲,引入到幼兒園環(huán)境中,可以讓幼兒通過簡單的模仿屏幕中的舞蹈動作,來完成一支完整舞蹈的表演。這極大程度的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更樂于與他人溝通自己的表現(xiàn)。幼兒練習舞蹈游戲的動作,主要是培養(yǎng)他們肢體的協(xié)作能力,使幼兒能夠在整理個人衛(wèi)生方面更加注重,把自己的外表打理的干干凈凈。這既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立能力,更能夠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不足,可以促使幼兒正面觀察個體的生活習慣,逐步改掉那些不衛(wèi)生或者過分依賴他人的行為。因此,教師要從穿衣細節(jié)方面,鍛煉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使他們在每次游戲的過程中都能提前整理好自己的外表,對衣服是否穿戴整潔、飾品是否佩戴整齊等細節(jié)進行具體的調(diào)整。這樣幼兒就能夠通過在游戲當中的體驗,逐步掌握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通過角色扮演可以讓幼兒嘗試自己作為能夠主導他人生活的任務(wù)時,都會去做哪些事情和選擇。這樣的教育,十分考驗教師的口頭引導能力,和與幼兒進行雙向溝通的語言能力。但確實能夠使一部分幼兒換位思考,對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考察。通過一些積極的行為,來改變原本并不完美的自己。教師可以讓幼兒試著扮演一些角色來體驗他們?yōu)榱孙椦萁巧?,需要對自己的生活習慣進行怎樣的改變。然后讓幼兒選擇一個自己想要成為的目標或榜樣,在生活中進行更加積極的蛻變和生活自理能力的鍛煉。
比如白雪公主這個童話角色的設(shè)定,需要扮演她的人物足夠美麗,夠呈現(xiàn)出公主衣著上的華貴和禮儀上的足夠尊貴。當幼兒飾演白雪公主時,就會格外的注重自己,是否能夠表現(xiàn)出公主的儀態(tài),完成基本的社交禮儀和溝通當中的語言交流。這樣的角色扮演,可以促使幼兒對如何完成社交禮儀進行有效學習。但他們在生活中未必喜歡這樣華而不實的人物形象,不想要通過令人可憐或同情來獲得他人對自己的關(guān)注和尊重。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說明一個自己比較喜愛的人物形象,然后通過外表或語言上的溝通來還原這個形象,使幼兒能夠真正的體驗自己比較感興趣的人物形象。如若幼兒喜歡蝙蝠俠這個角色,則說明他們喜歡懲惡揚善,但是卻對外界環(huán)境沒有太多的理解,想要積極的去探索更多的世界。那么教師就可以讓他們通過服裝角色的扮演,來引導幼兒注重自己內(nèi)心的成長,然后再通過蝙蝠俠與被救助人之間的對話,讓幼兒能夠試著關(guān)注自己在穿衣和飲食等方面的習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行為意識。當然,他們要是有其它的想法,教師也要試著尊重和滿足。這樣,幼兒才能在平等的溝通語境下,堅定的表明自己的想法,讓他人更加準確的觀察到幼兒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需求。通過推薦角色扮演,或引導幼兒嘗試扮演他人嚴重比較喜歡的自己,適當更換幼兒學習的榜樣,使他們能夠用行動踐行怎樣遵守社交禮儀。并對他們在每個角色當中需要學習的任務(wù)進行總結(jié),讓幼兒能夠根據(jù)生活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識,來鍛煉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總之,對幼兒生活自理能力進行培養(yǎng),要著重了解他們在生活中能夠掌握怎樣的技能或知識之后再采取相應(yīng)的教學手段,幫助幼兒認識到自己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需求,對他們進行相應(yīng)的指導和學習過程當中的鼓勵,促使幼兒能夠健康成長和鍛煉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