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佳,李云龍
[1.延安大學西安創(chuàng)新學院,陜西延安 710199;2.西藏自治區(qū)黨委黨校(自治區(qū)行政學院),西藏拉薩 850000]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信息化時代也給高校思政課的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其中,微信公眾平臺的產生就是一種輔佐思政課教學的重要手段?;谖⑿殴娖脚_,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上網(wǎng)時間來進行思政課的內容學習,此外,這些學習內容一般標題新穎,主旨明確簡短,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學習,因此很受學生的喜愛。由此可見,微信公眾平臺對思政課的線上線下教學改革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這對高校學生而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思政課的方法[1]。
微信公眾平臺是隸屬于微信的一個功能模塊,是騰訊公司在2012年新建立的。微信公眾平臺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文字、圖片或者語音等方式來協(xié)助人們進行溝通和互動。許多單位或者個人都擁有微信公眾號,對于高校而言,一般都會通過建立一個關于“思政課”或“思想政治”為關鍵詞的微信公眾號來進行相關的思政教育工作,這給教師傳授課程以及學生獲取信息帶來了極大便利,也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充分體現(xiàn)了平臺的便捷性、廣泛性和內驅性。
將微信公眾平臺應用于思政課具有便捷性,這種便捷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公眾號的申請注冊、使用操作以及信息獲取等方面。首先,微信軟件安裝在移動設備中,人們通過這些便捷的移動設備作為學習載體,而微信公眾號使用時,也不再需要人們進行單獨下載和安裝,因此教師只需要根據(jù)相應的要求進行注冊,待微信官方審核通過之后,便可以創(chuàng)建個人平臺。其次,公眾號的注冊使用過程沒有高技術要求,在操作方面也非常簡單,對于學生而言,學生只需要登錄微信,關注微信公眾號,便可以在相關平臺上進行學習。最后,微信公眾平臺的內容支持各種各樣的媒體形式、圖片、視頻或者音頻等。這種多樣化的呈現(xiàn)方式更具有吸引性,也足夠簡潔。由此可見,微信公眾平臺應用可以通過一種便捷的方式來實現(xiàn)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2]。
微信作為一種即時網(wǎng)絡通信工具,已經(jīng)在人們的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在微信的主要使用群體中,大部分用戶都集中在18歲至36歲的人群之中,其中大學生是這部分人中的主要群體之一。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網(wǎng)民中幾乎每個人手機上都會安裝微信這個軟件,人們使用這個軟件的主要目的集中在溝通交流和信息咨詢獲取上,而信息咨詢獲取的主要方式就是通過微信公眾號來實現(xiàn)。此外,思政課的教學對象一般都為大學生群體,在現(xiàn)當今信息爆發(fā)的時代中,大學生已經(jīng)成為了微信公眾平臺的主力用戶,他們也更愿意接受和包容開放新穎的授課形式,因此學生群體具有使用微信的廣泛性,這也是運營公眾平臺與思政教學相結合的優(yōu)勢之一。
思政課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內驅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首先,思政課的教學工作是具有相應難度的,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幫助降低這種難度,這也是思政課教學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新階段,許多學生對于思政課的內容學習并不感興趣,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只會讓學生覺得十分枯燥,并且思政課不像其他專業(yè)課程那樣課時多,因此面對課時少且內容豐富的情況,許多學生在學習時容易產生思想上的困惑,從而降低了學習熱情。但是引入了微信公眾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學習與交流,這對提升思政課的生動性和實效性有著重要作用。其次,通過微信公眾平臺與思政課教學相結合,也是思政課進行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我國非常重視高校的思政課教育建設工作,因此要做到高質量高水平的思政課教育教學,就必須推陳出新,積極探索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教學模式,從而來促進思政課教育教學工作質量的提高。由此可見,微信公眾平臺輔助思政課教學是時代發(fā)展以及教育教學手段進步的必然選擇[3]。
根據(jù)思政課的教學需求以及課程內容特點,微信公眾平臺知識功能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分別是素材推送、導航互動以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這三種功能幫助思政課提高了教學氛圍,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也激發(fā)了教師在教學手段上的潛能。
素材推送是微信公眾平臺輔助思政教學的功能之一。對于素材推送而言,就是通過教師的教學安排來向學生推送一些相關的教學資源,這種資源可以多樣化的形式展現(xiàn),例如圖文、音頻和視頻等方式。此外,微信公眾號的素材推送還具有留言和點贊功能,學生可以通過留言或點贊來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且教師可以挑選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留言展示出來,這樣可以讓學生和學生之間產生思想與文字的碰撞。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獲得高贊和高關注度的留言,在課堂上引入話題,讓同學們進行討論。由此可見,這種素材推送和評論點贊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拉近學生彼此之間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也能讓學生對推送內容有著更深刻的認識和見解。
導航互動功能也是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之一,教師通過導航互動功能可以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例如,教師可以將所有教學課程進行分門歸類,然后通過自定義菜單的形式給學生提供一個清晰明確的路徑,以方便學生進行學習資源的搜索和獲取,這對學生后期的學習以及相關知識內容的理解有著關鍵作用。此外,教師還能針對一些熱點話題或正能量的人生哲理等內容進行投票、討論等互動環(huán)節(jié),這種互動環(huán)節(jié)的設立,可以加強學生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從而對學生思政課知識的學習進行有效引導,并能對思政課知識體系的完整構建提供幫助。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功能也是微信公眾平臺的重要功能之一,通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功能,教師可以在后臺獲取學生在公眾平臺上的相關學習情況,并及時得到相應的反饋信息。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主要是支持教師獲取學生在平臺上的學習情況的反饋信息。通過后臺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與分析,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喜好,這對教師后續(xù)教學內容的及時調整以及規(guī)劃有著重要幫助,也更有利于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輔導[4]。
微信公眾平臺對于高校的思政課教育教學有著積極意義,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教師可以擺脫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好平臺的各項功能來對學生進行思政課的教學教育。但是,努力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爭取最大發(fā)揮出微信公眾平臺的特點也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才能將兩者之間充分有機結合,讓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得以實現(xiàn)。因此,將著重從教師素養(yǎng)、內容質量以及互動功能三個方面,提出發(fā)揮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若要利用微信公眾平臺來輔助思政課教學,首先就要努力提高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因為教師一定是思政課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者,那么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以及職業(yè)素養(yǎng)將會在公眾號的素材中得以體現(xiàn),這也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相關的思政課教育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對教師而言,首先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政治素養(yǎng)?,F(xiàn)階段,各種網(wǎng)絡信息多且雜,若教師沒有堅定的政治信仰,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網(wǎng)絡信息的蠱惑而產生動搖。那作為一名思教課的教學者,如果沒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高度的使命感,就不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其次,教師要有較高的業(yè)務能力。時代在進步,尤其是現(xiàn)代信息網(wǎng)絡技術發(fā)展速度之快,因此教師必須緊跟時代的發(fā)展,能夠對相關網(wǎng)絡基礎知識進行掌握和熟練運用。例如,微信公眾平臺的內容推送就需要具備一定的運營技巧和編輯能力。最后,教師需要具備創(chuàng)新思維。若要搭建一個良好的微信公眾平臺,必須采取一些新鮮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思政課教學的輔助,以確保思政課教學內容具有時效性[5]。
在進行思政課教學時,學生為教育的主體,因此站在學生的角度而言,教師需要努力提高思政課的內容質量,以迎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微信公眾平臺而言,學生是關注平臺的主體部分,因此教師在推送教學資源時,需要站在學生的視野和角度上進行問題的考慮。推送內容既要滿足學生的認知程度,又要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以達到學生的心理期望。因此推送內容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為主,在此基礎上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此外,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再以豐富的圖文形式來進行相關學習內容的表現(xiàn)。所以教師在編輯推送內容時,不要以長篇大論的純文字進行展現(xiàn),而是輔佐以圖片、視頻、音頻等豐富推送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xiàn)真正的學習成果轉化。
對于平臺的主菜單和各級子菜單的設置,要簡潔直觀。簡單明確的菜單導航讓人一目了然,使關注平臺的學生用戶能夠容易理解各個模塊內容并且快速操作。這些細節(jié)體現(xiàn)了從用戶的角度出發(fā),方便了學生對教學資源的獲取和搜索。另外,界面要符合學生的審美。在進行教學資源編輯的時候,圖片與文字應該協(xié)調搭配,不應該為了追求圖片的新穎而忽視了內容本身。
思政教育對高校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作用,為了改進傳統(tǒng)的思政課教學方式,提高思政課上的教學質量,可以將微信公眾平臺與思政課教學有機結合,以有效改善傳統(tǒng)思政課教學的限制條件,提升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