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潛,楊宏,王璇,遲姍姍,田玉鳳
1.兵器工業(yè)五二一醫(yī)院新生兒科,陜西 西安 710100;2.榆林市第一醫(yī)院兒內科,陜西 榆林 719000
極低出生體質量兒(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是指出生體質量為1 000~1 500 g的早產兒。隨著圍產醫(yī)學的發(fā)展及新生兒監(jiān)護救治水平的提高,VLBW早產兒存活率得到極大提高,其遠期預后亦日益受到關注[1]。早產兒代謝性骨病(metabolic bone disease of prematurity,MBDP)是影響早產兒預后的重要并發(fā)癥。VLBW早產兒由于先天鈣磷等礦物質儲備不足,加上出生后較長時間無法獲得全腸內營養(yǎng),MBDP發(fā)生風險較高,影響其生長發(fā)育[2-3]。因此,臨床迫切需要能夠反映骨代謝的血清指標,以早期發(fā)現或預防MBDP發(fā)生,以改善患兒預后。血清磷鈣、堿性磷酸酶(ALP)、維生素D水平是衡量營養(yǎng)狀況的良好指標,與新生兒出生后多種疾病有著緊密聯系[4-5]。本研究通過對VLBW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間點血清鈣磷、BALP及25-羥維生素D3[25-(OH)D3]水平進行測定,分析其臨床意義,為MBDP的早發(fā)現及防治提供指導。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兵器工業(yè)五二一醫(yī)院新生兒科收治的40例VLBW早產兒納入病例組,另收集出生日齡與病例組相近的同期足月兒40例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1)病例組早產兒胎齡<37周且出生體質量<1 500 g;(2)兩組新生兒母親均無骨質疏松、骨軟化癥、慢性腎臟病、糖尿病等可影響胎兒鈣磷代謝的疾??;(3)所有新生兒監(jiān)護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兩組新生兒均存在新生兒窒息和圍產期感染者;(2)兩組新生兒均存在嚴重畸形、遺傳代謝性疾病及母親有代謝性骨病。病例組早產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胎齡29~36周,平均(32.12±1.63)周;出生體質量1 000~1 500 g,平均(1 243.44±211.78)g。對照組足月兒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胎齡39~42周,平均(39.32±3.14)周;出生體質量2 500~4 000 g,平均(3 376.34±454.37)g。兩組新生兒的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胎齡和出生體質量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喂養(yǎng)方法 病例組早產兒于出生后24 h予以含維生素D3117 U/100 mL的早產兒配方奶喂養(yǎng),出生后2周予以全腸道營養(yǎng);對照組新生兒予以含維生素D335.2U/100 mL的普通配方奶進行喂養(yǎng),之后根據母親泌乳情況予以母乳喂養(yǎng)或者混合喂養(yǎng)。研究期內所有新生兒日齡>2周后均予以標準維生素D制劑補充,400~600 ID/d。
1.3 檢測方法 所有新生兒均分別于出生后1周、4周及8周采集靜脈血3 mL,離心(3 000 r/min)10 min,分離得血清,置于-20℃環(huán)境下保存待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公司7600-020型)檢測血清鈣、磷、ALP水平,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25-(OH)D3水平,試劑盒由瑞士羅氏公司生產,所有操作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不同時間點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用LSD-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間點的血磷水平比較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間點的血磷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間點血磷水平比較(±s,mmol/L)
表1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間點血磷水平比較(±s,mmol/L)
注:處理因素主效應,F=1.124,P=0.298;時間因素主效應:F=1.965,P=0.111;二者交互作用,F=1.542,P=0.149。
組別病例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40 40 1周1.94±0.42 1.97±0.31 0.363 0.717 8周2.10±0.36 2.13±0.44 0.334 0.740 4周1.96±0.31 2.06±0.37 1.310 0.194
2.2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間點的血鈣水平比較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間點的血鈣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間點血鈣水平比較(±s,mmol/L)
表2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間點血鈣水平比較(±s,mmol/L)
注:處理因素主效應,F=1.269,P=0.224;時間因素主效應:F=1.741,P=0.118;二者交互作用,F=1.497,P=0.159。
組別病例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40 40 1周2.06±0.23 2.02±0.31 0.655 0.514 8周2.09±0.27 2.07±0.32 0.302 0.763 4周2.08±0.25 2.05±0.29 0.496 0.622
2.3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間點的血清ALP水平比較 病例組新生兒出生后1周、4周、12周血清AL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間點的血清ALP水平比較(±s,U/L)
表3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間點的血清ALP水平比較(±s,U/L)
注:處理因素主效應,F=258.987,P=0.000;時間因素主效應:F=146.587,P=0.001;二者交互作用,F=174.618,P=0.001。
組別病例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40 40 1周862.65±178.58 496.63±134.74 10.348 0.001 8周933.58±172.44 508.68±136.58 12.216 0.001 4周916.84±165.87 512.41±142.78 11.687 0.001
2.4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間點的血清25-(OH)D3水平比較 病例組新生兒出生后1周、4周、8周血清25-(OH)D3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間點的血清25-(OH)D3水平比較(±s,mmol/L)
表4 兩組新生兒出生后不同時間點的血清25-(OH)D3水平比較(±s,mmol/L)
注:處理因素主效應,F=74.584,P=0.000;時間因素主效應:F=35.741,P=0.001;二者交互作用,F=52.481,P=0.001。
組別病例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40 40 1周15.68±5.13 26.71±5.42 9.348 0.001 8周18.96±5.23 27.36±4.98 7.356 0.001 4周17.14±4.67 25.73±5.38 7.626 0.001
MBDP多見于極低出生體質量的早產兒,主要是由磷缺乏引起骨小梁數目減少、骨皮質變薄等病理改變,進而導致機體骨組織含量降低,嚴重時可引起病理性骨折,從而影響新生兒生長發(fā)育[6]。大量研究認為,MBDP發(fā)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機體磷鈣等代謝異常所致[7-8]。血磷水平不足1.6 mmol/L且血清ALP水平>900 U/L診斷MBDP的敏感度高達100%,特異度達70%[5],因此先天磷鈣儲備不足同時腎功能發(fā)育不良的早產兒是MBDP的高發(fā)人群。且有研究證實胎齡越小,出生體質量越低的早產兒發(fā)生MBDP的風險越高[9]。同時機體內具有鈣磷代謝調節(jié)作用的各種激素水平參與MBDP發(fā)生[10]。
本研究以足月兒為對照,對VLBW早產兒進行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病例組在出生后1周、4周、8周的血清ALP、25-(OH)D3水平均明顯增高,提示VLBW早產兒存在骨代謝異常。而兩組各時間點血鈣磷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可能與血磷鈣調節(jié)受多種因素影響,機體具有一定的代償能力有關,也可能與入選新生兒病例少、來源集中有關。
ALP是一組具有高度酶活性的膜蛋白,主要由成骨細胞分泌,是反映成骨細胞活性的敏感指標。早產兒維生素D缺乏可引起骨礦化異常,從而使得血清ALP持續(xù)增高。目前對于新生兒血清ALP仍無一致認可的參考范圍,但相關研究顯示,早產兒相比與足月兒血清ALP明顯較高,尤以VLBW早產兒變化顯著[11]。本研究結果顯示,VLBW早產兒出生后1周、4周、8周血清ALP水平均明顯高于足月兒,提示血清ALP檢測有助于VLBW早產兒MBDP的早發(fā)現及干預。導致早產兒血清ALP增高主要與早產兒體內25-(OH)D3缺乏,骨鈣化不足,成骨細胞過于活躍有關[12]。
維生素D是人體內的重要激素,是維持人體生長發(fā)育不可或缺的維生素,可調節(jié)鈣磷代謝,維持血清鈣磷平衡,進而促進骨礦化;還具有介導內分泌腺激素分泌、抑制炎癥反應、抑制系膜細胞增殖分化等多種作用[13]。25-(OH)D3是維生素D的主要活性形式,其在血液中有著很高穩(wěn)定性,且半衰期較長,是評價維生素D營養(yǎng)狀況的客觀指標,同時也是佝僂病早期診斷的可靠指標[14]。研究報道,VLBW早產兒血清25-(OH)D3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血清25-(OH)D3的檢測有助于早期發(fā)現早產兒MBDP[15-16]。此外,本研究顯示,VLBW早產兒出生后1周、4周、8周血清25-(OH)D3水平均明顯低于足月兒,與既往報道相符。說明在及時予以維生素D補充的前提之下VLBW早產兒仍可能存在體內活性維生素D不足,骨質代謝紊亂,因此動態(tài)監(jiān)測血清25-(OH)D3水平對于指導治療及防治MBDP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VLBW早產兒存在明顯骨代謝異常,即便予以預防性維生素D補充,血清ALP仍明顯高于足月兒,25-(OH)D3低于足月兒,動態(tài)監(jiān)測血清ALP、25-(OH)D3水平可為治療方案調整提供指導,從而預防MBDP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