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來到,說到過春節(jié),就繞不開廟會。雖然近兩年因疫情之故,廟會多被取消,但人們對廟會的想念之情不降反升。感官的記憶深植于心——茶湯李、炸灌腸、糖葫蘆已讓你口舌生津;還有那耳與眼的熱鬧,踩高蹺、扭秧歌、耍中幡、扔石鎖、舞獅子、跑旱船……我們對這些民俗表演既陌生又熟悉,其實(shí)它們都有一個叫花會的名字。
花會,這是一個容易讓人誤會的名詞,也是一座城市溫暖的記憶。如今,花會早已被列入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本期《北京紀(jì)事》將帶您走進(jìn)花會的世界,不再是浮光掠影地看他們形式的表演?!侗本┗〞横凝R動數(shù)百年》帶您了解花會的歷史,名字的由來;《京城花會風(fēng)云錄》助您對花會的文武十三檔分類有清晰的了解;《五百年的金鐘總督(櫝)老會解密》則帶您在字里行間觸摸經(jīng)典花會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