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1年8月18日,民族音樂學家、音樂教育家、四川音樂學院原院長宋大能教授病逝,享年90歲。作為學生、晚輩,亦是同事的鋼琴教育家但昭義教授從秉公、審稿、歷練、作序、濃情、離別幾個故事中,回憶過去幾十載與大能院長交往時縈繞心際的珍貴往事,表達了他對大能院長深切的緬懷和濃濃的思念,領略一位耕耘者自我鞭策的心境和抱負。
關鍵詞:宋大能;四川音樂學院;藝術教育;但昭義
中圖分類號: 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2172(2022)01-0015-04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2.01.002
2021年8月18日驚悉敬愛的宋大能院長病逝,十分哀痛!
我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考入四川音樂學院附高中的時候,韓立文老師是我的第一任班主任,那時大能老師也正值青春年華。他們倆喜結良緣的時候我們也去參加了,那喜慶的場景至今都還留在我的記憶中。
我畢業(yè)留校當老師后,因一直受韓老師的關心,我很自然和大能老師也就多了些接觸的機會。后來他當了院長,我們各自工作繁忙,大家實際接觸的機會并不多,但一直保持著較親密的關系。后來,我在深圳工作的20多年里,只要有機會來成都,我都一定會去拜望他們。2009年起,我應聘回到母校任課的近十多年間,宋院長退休在家了,我們也便多了些相聚的時光。
幾十年走過來,尤其在得知他離世后,許多難忘的故事從記憶中浮現(xiàn)出來,縈繞心際,遂做此文以抒感懷!
秉 ?公
記憶中,可能是1987或1988年,川音附中推出了一個學籍管理的新規(guī)定。其中一條是,學生考試如果三門功課不及格就要令其退學。非常遺憾和不巧的是,我在附初中就讀的兒子就在那個學期撞上了這條新出臺的規(guī)定。據(jù)兒子說,三科成績中,有一門課期末考試成績是及格的,但跟平時成績綜合后就不及格了;還有一門也是有什么原因,他提出了質疑(具體情況我已記不清了),總之他很委屈。我為此找了他的班主任、附中校長,都表示沒有回旋余地。于是,我去找了宋院長。他說他需要了解一下情況再回復我。事后,他的回答是,我申述的情況附中不予認可,新出臺的規(guī)定必須執(zhí)行,否則工作無法推進。宋院長表示他愛莫能助,必須秉公辦事!兒子就此輟學。雖然這事影響了他的一生,但我理解宋院長。這是他做人、為人、做領導“秉公”的堅守,他不能因為我是他夫人的學生,有比較親近的關系而放棄他當領導處事、辦事的原則!
審 ?稿
宋院長是四川音樂學院學報《音樂探索》創(chuàng)始人之一,曾任主編。在我記憶中,有一件似乎微不足道的事,卻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1989年,《音樂探索》第三期擬定發(fā)表我的一篇文章:《重視鋼琴演奏的基礎訓練——楊漢果鋼琴教學特色淺議》。出刊前的某一日,宋院長通知我去他辦公室。我到的時候,他正在為第三期審稿。他拿出我那篇文章說:“文章寫得不錯,但我覺得標題還有點問題。”他指著文章標題說:“你看,《鋼琴演奏的基礎訓練——楊漢果鋼琴教學特色淺議》主標題意思不明確,是不是缺了點什么?”那時我在他面前還有些緊張,一時還沒反應過來,他就接著說:“我建議主標題加上‘重視’兩個字”,隨即念出:“《重視鋼琴演奏的基礎訓練——楊漢果鋼琴教學特色淺議》①,你覺得如何?”
大家都能一眼辨明,是否有這兩個字意思有很大不同。前者文字像沒有根,懸吊在那里,不像一個意思清晰明確的標題,而加上“重視”二字就有完整的意思了。本來,作為刊物的主編,有權對文稿做修改,為何還要讓我去征求意見?我當時就深感,這不僅是宋院長在學術著述上對著作人的尊重,更是他嚴謹治學態(tài)度的一種體現(xiàn)。如若不是他深厚的知識底蘊和嚴謹?shù)闹螌W精神,何以要專門為添加兩個字約見我,并以“建議”態(tài)度進行磋商呢?
歷 ?練
大概是1987年,學院領導調我到教務處擔任副主任,參與教學管理工作。可一年多的時間下來,我覺得自己不適合做這樣的工作,因為我仍迷戀著鋼琴教學,心思集中不到行政工作上來,我向宋院長匯報希望調回鋼琴系。宋院長原則上應允,但提出要我先到師范系工作一年,要求我首先要做好當時系內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在此基礎上推動師范專業(yè)的教學改革。那次,他的態(tài)度真像下了一道“軍令狀”一樣,任務明確具體。我亦清楚,這是宋院對我的歷練和考驗,也是他對我的信任和寄托。此次談話結束前,他問我有什么要求?我回答說需要配備一個能默契合作的書記。他爽快地同意了。后來,王光全同志應我的邀約來師范系擔任書記。我倆通力合作完成了宋院長提出的任務,我并于次年調回到鋼琴系。
這兩三年在教務處和師范系的工作對我個人說來,雖然有那么一個階段重心不在鋼琴專業(yè)教學方面,但讓我在管理工作方面得到的鍛煉卻是我教一輩子鋼琴都學不來的。包括從一對一的個別教學空間走向面向全院,面向一個系師生的大環(huán)境;從業(yè)務行政管理到復雜的日常教學和師生的思想工作,還有復雜而具有深刻意義的音樂教育專業(yè)的教學改革問題。所有這些較之長期在一間小小的琴房面對一個個單體學生,我的工作環(huán)境和對象不知廣闊了多少倍,而且,這些統(tǒng)統(tǒng)是我全然不熟悉的工作。我隨時都在想,這兩三年的經歷、鍛煉和收獲的是在一間狹小琴房的有限空間里干一輩子都不可能得到的。自己的工作視野、工作能力、思想方法、意志力量、為人處事,以至個人性格方面都因此得到了全面的歷練,對我重新回到鋼琴教學工作環(huán)境和專業(yè)教學工作帶來的無形影響和價值是無法估量的。很可惜,我沒能在他面前親口對他講述他對我的教育培養(yǎng)歷練的良苦用心,對我一生帶來的深刻影響和價值!
作 ?序
2011年,上海音樂出版社要出版一本《但昭義鋼琴教育文論》,宋院長應約為文論集作序。出書后,我才讀到他親自撰寫的序言。讀此序文讓我感動萬分。不是因為他文中那些褒獎的話,而是我驚奇他對我有那么深入的了解,其文中我被他幾次稱作“昭義教授”,親切溫暖的情分讓我分外感動。
“與昭義教授共事多年,比較熟悉他……
四十多年來,他所走過的路,是一條曲折漫長充滿艱辛的路,不斷積累執(zhí)著探求的路……
邁步在這條路上,他經過挫折,品嘗過創(chuàng)業(yè)的甘苦;度過了數(shù)不清的不眠之夜,去沖破重重關隘,及時撫平早年生活中留下的郁悶與創(chuàng)傷……默默耕耘,不悔衣帶漸寬,不惜嘔心瀝血?!雹?/p>
他還在最后一段話里寫道:“藝術道路沒有終點。盡管知道他不會放慢前行的腳步,仍衷心希望他注意勞逸結合,多多保重!”②質樸的文字中滲透出深情的關愛浸濕模糊了我的雙眼,讓人動容、熱淚盈眶。
宋大能擔任川音院長近十載,他日夜操勞,一心為川音謀發(fā)展,辛勤效力、鞠躬盡瘁、淡泊名利、讓賢他人。但,他仍時時關注著學院的發(fā)展,默默支持著老學生和新一代們在各自崗位上所做出的成果和貢獻。為我的文論集作序,就是典型的一例。
宋院長走了,他的遺愿將鼓舞一代一代川音學子在音樂藝術教育前進的道路上,拼搏進取,繼續(xù)做出新的貢獻!
濃 ?情
大能院長喜歡喝咖啡,從他家里添置的好幾臺“咖啡機”便能看出他還特別喜歡制作咖啡。
咖啡也是我的喜好,所以每每去宋院長家,一進門他就說,我給你們做咖啡。你別說,宋院長制作的咖啡,真有他的個人特色。他對用什么品種的咖啡、用什么品牌的奶粉、加多少糖,都很有講究。他制作的咖啡是濃香型,且以甜為特點。如果不是那種講究喝黑咖的人,或好喝espresso(濃縮咖啡)的那種咖啡客,從口味好,舒服爽口的角度來品嘗的話,那他調制咖啡的確更“好喝”!但每次韓老都會說他放的糖太多了,不過,他仍然堅持他調制咖啡的特色。我從他為親朋好友調制咖啡的情緒和那種特別的興致中,能感受到他對親友濃濃的情分。有一次,我感覺那天的咖啡特別好喝,遂向他打聽是用什么咖啡和如何制作。他特別開心地拿出咖啡的樣品和澳洲的奶粉介紹給我,還特別叮嚀要買那種品牌上標記了“5”的頂級產品,否則就沒有那么好的口感!后來我花了好大力氣在網(wǎng)上搜索,才找到他介紹的那種咖啡和奶粉,并做成了同樣可口的味道。
離 ?別
那是1995年9月的某日,因為我馬上就要調離川音去深圳工作,我和夫人小高約請宋院長和我們的老班主任韓老共進告別的晚餐。他倆見證我從1955年考進附中,至彼時走到中年,已整整40載春秋,情誼深重!席間,宋院長和韓老給我們囑咐和叮嚀了很多話,從工作、思想到身體、生活,無微不至。那晚,他們囑托和期望的話語我還依稀在耳。我清晰地記得,今年(2021年)6月面見時,您還是那樣興致猶然地給我們調制咖啡,談笑甚歡。離開時,您和韓老堅持要親自送我們到電梯口,我們都輕輕地揮著手,念叨著再見,再見!電梯門徐徐地關了過來,漸漸擋住了四只揮舞的手和四雙對視的目光……
您給我們留下的仍然是笑容可躹的慈祥和回響在耳際渾厚低沉的“再見”。
哪里敢相信,那咖啡竟然是永遠訣別的最后一杯……
無限念想那濃濃甜甜帶著純厚情誼,讓人精神,給人活力的咖啡濃情。
濃情咖啡俱往去,流連忘返相聚時!
本篇責任編輯 何蓮子
收稿日期:2021-09-10
作者簡介:但昭義(1940— ),男,鋼琴教育家,教授,四川音樂學院鋼琴藝術研究院院長(四川成都 6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