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影·音
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從茶源、茶具、茶器到造茶、煮茶、飲茶,陸羽詳細記錄了經實地考察的各項茶事茶情,并提出了“茶性儉”的茶文化內涵?!恫杞洝匪嫷牟鑼W體系和茶文化精神歷時一千多年而不衰。雖然今日的茶文化與當時已有許多出入,但在茶的醇和之中,內心蕩漾的悠然自得仍然如出一轍。
茶館是祖?zhèn)鞯睦喜桊^了,在老板王利發(fā)手里茍延殘喘。茶館里人來人往,三教九流無不會聚:吃皇糧的旗人,主張“實業(yè)救國”的資本家,甘做“軍閥走狗”的二流子,聞風而動的特務兵痞……茶館儼然是一個嚴密的小社會。人們吃茶、飲茶,于這項最普通不過的日常活動中,演繹著個人命運的輾轉起伏與時代變局的驚濤駭浪。
從四川的春茶采摘開始,而后踏訪浙江、江蘇、廣東、云南、安徽、福建、臺灣……2013 年,《生活月刊》循著茶葉的生長路線,見茶人,訪茶事,體茶情,涉及綠茶、黃茶、白茶、紅茶、花茶、烏龍茶、黑茶等主要茶類品種,了解了每種茶生長于怎樣的水土,經歷了怎樣的種植過程和制作工藝,最終形成了我們手中茶的味道,同時也啟迪愛茶之人潛心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茶歸山林,人歸自然。
這是由一片茶葉引領探尋世界的旅程。觀眾跟隨茶葉的足跡,輾轉中國、日本、印度、泰國、肯尼亞等國,領略千百年來茶葉在不同國家落地開花所滋養(yǎng)出來的不同的文化底蘊。“它本是一片綠葉,當與人類邂逅之后,它走過漫長的旅途,最終上升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與信仰?!?/p>
這是一部北宋東京茶寮“進化史”。錢塘女子趙盼兒不甘命運,上京向退婚另娶的未婚夫討公道。經歷無數波折磨難,她救下“江南第一琵琶手”宋引章,攜手豪爽廚娘孫三娘,在富貴迷人眼的東京開起了小小茶坊。紫蘇飲子、靈隱佛茶、點茶、斗茶……劇中俯拾可見的茶文化,正是宋代人生活美學的具體寫照。
“爺爺泡的茶,有一種味道叫做家。”輕快的旋律,舒適的和聲,帶你坐上時光機,回到童年時的夏天,在山水畫一般潑開的茶葉中,尋覓生活中的無限溫情。
賽博時代最新型的“茶客之家”,歡迎群居于互聯網的喝茶愛好者順著網線前來喝茶打卡,展開品茶交流。生活不易,不如喝點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