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云
(大連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學院正畸教研室,遼寧 大連 116044)
口腔正畸學(orthodontics)是口腔醫(yī)學重要分支,理論知識學習抽象、枯燥,對于尚無臨床經驗的本科生學懂、學通難度較大,對教師授課要求較高,需盡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豐富課程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使本科生掌握課程要點并深入理解一直是教育者討論的熱點,多種教學法應運而生,如PBL、CBL、TBL等[1]。隨著現(xiàn)代數(shù)字化的發(fā)展,學生的學習生活方式發(fā)生了革命性改變,微信是其中的應用較多的一種。2011年1月騰訊公司為智能手機推出的免費即時通訊服務應用程序,利用網絡免費即刻發(fā)送語音、文字、圖片和視頻,同時支持視頻和語音聊天,并提供公眾平臺、朋友圈、多種小程序等功能,如今微信已成為社會主要的通訊方式之一[2]。近年來,部分教育工作者將微信作為輔助教學手段引入醫(yī)學教學過程,效果得到認可[3-6]。研究顯示[7,8],在本科生口腔醫(yī)學教學中引入微信公眾平臺可以促進教師交流及教學改進,還可以進行師生間的討論、答疑和互動,有利于學習交流?;诖?,本文主要分析傳統(tǒng)正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探討微信平臺在口腔正畸本科教學應用形式及其效果,以期為今后優(yōu)化正畸本科教學提供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1.1 學生學習較為被動 傳統(tǒng)正畸教學方法多為“填鴨式”教學,學生學習興趣較低,學習較為被動。口腔正畸學是口腔醫(y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口腔臨床重要的專業(yè)之一。正畸理論知識相對抽象,本科生尚無臨床經驗,理解更為困難,“填鴨式”教學中課程內容枯燥,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興趣[9,10],學生被動接受教師講授理論知識,無法滿足新型醫(yī)學培養(yǎng)要求。
1.2 師生溝通較為困難 傳統(tǒng)正畸教學方法中師生溝通互動的機會僅局限于課堂,有限的課堂時間限制了師生互動,課后少有視頻或錄音存留,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教師解惑的職責也未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1.3 知識掌握程度較差 部分學生獲取知識的目的僅為了應付考試,瞬時性知識考試后快速遺忘,對正畸理論知識掌握程度較差。
目前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口腔醫(yī)學生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從互聯(lián)網上獲取信息的能力較為突出。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必將不再局限于課本和教師,一方面是學生對教學知識需求的增長,另一方面是傳統(tǒng)教學可利用資源日益減少,兩者之間的矛盾嚴重影響口腔醫(yī)學教學質量。
2.1 課前分享課程準備資料 口腔正畸學基礎知識抽象、操作性強的特點,課前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課程資料具有重要意義。正式授課前教師可在微信群里分享相關視頻、圖片、文獻等資料。如,在口腔正畸分類章節(jié)中,會涉及很多錯牙合畸形的臨床表現(xiàn),而本科生基本上沒有臨床經驗,課前授課老師可以在群里推送部分患者牙齒咬合病例,讓學生先熟悉一些錯牙合畸形的臨床表現(xiàn),便于課堂上引入新課并進行詳細講解,可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各種分類;頭影測量分析知識也較為抽象,同時對正畸病例診斷分析非常重要,是正畸醫(yī)生必須掌握的內容,教師可以發(fā)送相關解剖圖片、頭影測量描繪過程的小視頻和頭側位片臨床使用現(xiàn)狀等資料,提高本科生學習興趣,并強化學生學習信心;同時學生通過預習可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也較為好。
2.2 課中分享即時視頻豐富理論及實驗課授課內容 正畸實驗教學主要目的在于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但本科生多為初次接觸,可能無從下手,而由于場地和設備的限制,課堂會選擇小組演示或多人帶教,不同帶教老師也因各自學習工作背景不同,操作習慣和技巧也略有不同,故學生個人操作中全憑自己回憶來進行,效果較不理想;課堂中可將帶教老師操作錄制視頻,隨堂發(fā)送到微信群中,學生可邊看邊進行操作,加深對知識的熟悉度和準確性。如正畸實驗課弓絲彎制訓練中,教師示教彎制各種曲,按照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學生則憑借對示教過程的回憶進行練習,多數(shù)情況并不能將彎制要點全部掌握,而如果將示教過程錄制視頻,學生后期練習邊看視頻邊進行,有助于其掌握要點。
2.3 課后發(fā)送復習資料 正畸課程結束后,學生需要進行復習來鞏固所學知識點,可通過微信來提交作業(yè),提出仍未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對作業(yè)完成情況進行及時反饋,解答學生的困惑,突破時空條件限制,加強師生的溝通交流,提高教學質量[11]。
3.1 豐富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微信是學生群里中使用率較高的溝通方式,也是學生最能接受的、最喜歡的方式,利用微信群聊、群內共享信息等可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自由互動與學術探討,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便于溝通[12]。同時,基于微信平臺教師可上傳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資料,豐富知識呈現(xiàn)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其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科最新進展及前沿動態(tài)隨時分享給學生,利于學生熟知行業(yè)最新動態(tài)。
3.2 理論與實踐結合更加緊密,便于對正畸知識學習 口腔正畸學是一門實踐操作性很強的專業(yè),傳統(tǒng)的教學更多限制在理論講授和有限的實踐訓練,很難更新最新的臨床病例;通過微信平臺教師可將臨床中的病例通過圖片、聲音、視頻等方式記錄,并推送給學生,學生則可及時了解并學習。
3.3 師生互動加強,突破時空限制 微信平臺可使師生溝通交流突破時空限制,學生在學習時遇到問題可隨時提出,教師在工作之余則可解答,師生互動積極便捷。
微信平臺在正畸教學中的應用是適應全球化進程的大趨勢,這種線上教學結合線下教學的結合會成為今后正畸教學的常態(tài)。在線教學是一種依賴于網絡與線上平臺的教學方法,與單純傳統(tǒng)教學相比,最大的優(yōu)勢是可以提供比線下傳統(tǒng)教學更廣泛的網絡資源以及更多樣化的平臺。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有效的將微信平臺與傳統(tǒng)教學二者的優(yōu)勢融合,既解決“教與學”的割裂,又避免時間等的限制,符合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生新型培養(yǎng)模式的要求[13]。
微信是智能手機時代的產物,雖然功能強大且內涵豐富,但作為應用程序,仍有許多不足,如:搜索方式有限、圖片素材不能分組、保密性要求較低等。但微信作為一款已得到廣大用戶普遍歡迎的應用程序,可作為本科生口腔正畸教學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來推進教學的順利進行[15-18]。
口腔正畸學是一門以實踐操作為主的臨床課程,需要扎實的臨床基礎。本科生無臨床經歷,缺乏臨床經驗,因此可能感覺正畸知識抽象、枯燥無味,傳統(tǒng)教學效果較差。正畸教學借助微信平臺建立師生、同學課程群組,通過共享信息、視頻、圖片等形式可以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互動,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課外資料與信息,便于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充分激發(fā)學習潛能,預習新知識,鞏固初學技能,有助于對正畸抽象理論知識的了解,提高正畸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