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要以扎實的讀寫功底做保障。
提高語文教學效益,教師扎實的讀寫功底是前提。語文教師應當廣聞博識,是讀寫的能手。不少學校開展“書香教師”的培訓活動,這是一個提升語文教師讀寫功底的好方法。還有學校不僅重視引導教師讀“有字書”,還利用節(jié)假日組織教師讀“無字書”——有計劃地組織教師“行萬里路”,游覽名勝古跡,走進大自然。關于寫,語文教師未必要達到作家的水準,但至少要熟悉各種文體的寫法,掌握相應的寫作知識與技巧,并做好示范。
其二,要以科學的教育理念為指導。
語文教學的方向要以科學的教育理念為指導。教學方向明確,課堂才會高效。語文教育應堅守人文性和實踐性的統(tǒng)一。語文教育要觀照人文性,以人文
內(nèi)涵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語文教育還
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凸顯語言教育的實踐性。當然,教師需要將科學的教育理念沉淀為自己的教學思想。有的教師墨守成規(guī),僅憑過往的教學經(jīng)驗亦步亦趨,把本應豐富多彩、情趣盎然的語文學習生活弄得內(nèi)容單一、 枯燥乏味,導致學生“走彎路”,這是應當警惕的。
其三,要以多途徑的文化來熏陶。
教育的本質(zhì)是影響,是熏陶,急功近利只會欲速則不達。語文博大精深,蘊藏著極豐富的理趣,教學中尤其要重視熏陶。我認為以下三個方面值得注意:一要摒棄煩瑣分析和機械訓練。不少煩瑣的分析看似是對文本的研讀,實則肢解了文本,以一種解讀代替多種解讀,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體驗。而脫離具體語境的機械語言訓練,把語言當成了生產(chǎn)流水線似的操作,看似重視了語言的積累與運用,實則是生吞活剝。二要積極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現(xiàn)代教育技術為語文教學創(chuàng)造了更廣闊的空間,一定意義上為“熏陶”提供了“物質(zhì)保障”。語文教師要了解和學習現(xiàn)代教育技術,熟練掌握操作方法,為課堂教學加注源頭活水,延展教學的廣度和深度。三要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如結合時節(jié),開展吟誦詩詞活動;結合地域特點,開展走訪采風活動;結合課本特點,開展講故事比賽、演講比賽和課本劇表演等活動。
(薛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仙女鎮(zhèn)正誼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