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林(甘肅:東鄉(xiāng)族自治縣趙家鄉(xiāng)趙家小學)
隨著新課改實踐效果越來越好,信息技術在各學科、各學段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模式的同時,促進教學效率和水平的提升。小學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良好的運動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等均有顯著意義,是為國家培養(yǎng)和發(fā)展高素質(zhì)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師要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讓課堂“活”起來。
小學體育教學雖然是以培養(yǎng)學生運動習慣、基礎運動技能為主,但也配合相應的教材開設課程,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同樣是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時可以與教材進行整合,將知識和技能以更為科學、有效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能將教材中的內(nèi)容以圖片、視頻以及文字等多元化方式呈現(xiàn)出來,使學生對體育教學更感興趣、更樂于接受,且教學活動更加生動形象、效果更好。因此,教師可以從體育本身的特點和教學目標兩個方面出發(fā),優(yōu)化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是利用信息技術支持教學活動,而不是將體育內(nèi)容融合到信息技術中,這就需要教師把握好“度”,嚴格按照新課標與課程內(nèi)容設計活動,保證信息技術應用的合理性。在二者融合時,需要突出教師在整個融合活動中的主體性,一定要隨著教學改革、社會發(fā)展變化提高自己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對此,教師自身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改變傳統(tǒng)單一傳授知識的思想,認識并發(fā)揮好在教學活動中協(xié)調(diào)者和組織者的作用,即計劃、組織、指導以及協(xié)調(diào)學生的體育活動,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獲取知識、信息等能力的培養(yǎng)。與此同時,教師要熟練應用信息技術及其設備進行教學,消除自身對信息技術不熟悉、畏懼等不良思想觀念,逐步建立應用信息技術的信心。此外,在整個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融合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避免認知方面存在的誤區(qū)。要注意多媒體技術使用時間和頻率的合理性,不過度依賴。要調(diào)控好每節(jié)理論課使用多媒體的時間,利用多媒體展示教學的重難點,如籃球投籃技巧、傳球技巧以及跑步的呼吸技巧等,既保證突出教學重難點,又保證多媒體使用時間控制的合理性,避免過度依賴多媒體,有利于學生嚴格按照教師的指導訓練。
小學體育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設計教學活動中需要注意靈活性。整合信息技術和體育教學時,需要教師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兩個方面選擇合適的媒體設備,將不同的媒體進行合理融合,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出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有效輔助教學,以便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對于那些學生比較難以接受的抽象、枯燥的體育知識以及訓練活動,如果教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活動形式和內(nèi)容,則可以凸顯知識點的形象化以及具體化特點。又如,較高難度動作的示范活動,可以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進行動作分解,在學生學習和模仿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暫停、反復觀看等操作,有利于學生掌握動作技巧,取得顯著的體育學習效果。與此同時,教師要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強化教學效率。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構建合適的體育教學情境,借此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好奇心。多媒體可以借助于動畫、聲音、視頻以及圖片等素材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將學生帶入充滿趣味且專業(yè)的體育世界,進而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足球是體育教學中一個重要的項目,為了激發(fā)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增進學生對足球的了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計欣賞課。例如,播放世界杯比賽的片段,利用比賽場景影響學生的內(nèi)心,使其充滿激情地觀看視頻內(nèi)容,并且將注意力集中在比賽上,促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探索愿望。應用信息技術呈現(xiàn)足球的理論知識和運動技巧,使得足球理論知識教學不再是難以理解的、空洞的說教,突出足球的生動性和形象性,并且有利于學生快速掌握足球的運用技巧??梢姡處熢趹眯畔⒓夹g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活動時,需要注意靈活性,這樣方能顯著提升教學水平,進而實現(xiàn)體育教學目的,改善學生的體育運動觀念和身心狀態(tài)。
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是教師創(chuàng)新小學體育教學的常用方法之一。體育教學質(zhì)量對學生身心健康有很大影響,是對學生實施身心健康鍛煉和培養(yǎng)的重要措施。體育活動可以促使學生全身心參與運動,且在運動過程中學生的壓力可以得到釋放,獲得愉快的體驗,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融入信息技術的體育教學質(zhì)量更高,對于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改善其身心健康可取得更好的效果。首先,可以在技術性動作的難點教學中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如果體育動作教學中沒有直觀性的演示和講解,那么學生的理解和訓練效果都會受到影響,長時間達不到動作標準,甚至會影響學生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對此,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方法,積極應用信息技術演示高難度動作,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例如,跳高是學生學習的一項體育運動,動作的技巧性要求較高。“背越式”是跳高的主要特點,在學習這個動作時學生需要反復觀看,分析動作細節(jié)和技巧,才能掌握動作的關鍵點。對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中的計算機、多媒體電視以及手機等設備播放視頻,提高動作演示的直觀性,尤其是在使用電視播放視頻時,所有學生都能夠看清動作,更加方便學生掌握訓練要點;同時,也能夠避免教師反復演示造成的時間上的浪費、體能上的消耗,多次演示造成的動作標準性降低等問題。此外,可以在鞏固技術動作時使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的資料直觀性更強,便于提高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認知。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方法具有多樣性,為學生理解和探索細節(jié)問題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技術動作訓練,掌握動作要領,保證技術動作鞏固訓練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進而達到提升體育教學效果的目的,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水平??梢?,教師通過融入信息技術的方式讓體育課堂“活”起來,可以從創(chuàng)設情境入手,發(fā)揮出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
小學體育教學中適合創(chuàng)設游戲氛圍,增強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這也是一種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進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常見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制作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需求的課件,以游戲的形式在課堂上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組織教學活動,將教育性、趣味性以及科學性等融合起來,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實現(xiàn)“快樂學習”。例如,設計“動物賽跑”的游戲活動,教師提前準備好關于動物行走、跑步的相關資料,用動態(tài)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展示這些素材,激發(fā)學生對動物運動的好奇心,使其產(chǎn)生想要嘗試動物運動的想法,進而對游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首先,教師可以從網(wǎng)絡上尋找與“動物賽跑”相關的視頻資源,利用視頻剪輯等技術將這些資源重新剪輯、整理,幫助學生了解不同動物移動時的狀態(tài)。其次,組織學生模仿動物移動并比一比誰跑得快。螃蟹是以蟹鉗支撐移動、烏龜緩慢地爬行、獵豹雙足并攏快速跳躍……在視頻中配上旋律比較愉快、輕松的音樂,使學生可以放松下來,同時模擬其他動物的鼓掌聲、喝彩聲等,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良好的狀態(tài)下積極學習。游戲活動不僅能使學生全身的關節(jié)、肌肉都參與到運動中,還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是一種有利于學生智力、體力活動同時進行的體育活動。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學生對游戲的興趣被有效激發(fā)出來,游戲內(nèi)容和形式也更加豐富,也就使得體育教學的趣味性更強,進而實現(xiàn)學生的“快樂學習”,提高體育教學成效。
信息技術的應用需要以相關的設備作為支撐,比較常用的設備就是多媒體電視、計算機、廣播設備以及手機等,教師可以結合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設備進行教學。小學體育教學很多活動都需要在操場上完成,但在操場上出于對學生活動安全的考慮不會設置電源、安裝多媒體設備。因此,很多時候教師和學生都認為此時的教學活動與信息技術沒有關系,但是也有很多移動設備可以將信息技術作為基礎,設計科學的、信息化的戶外活動,讓課堂“活”起來。例如:1.攝像機。這是小學常見的一種移動設備,可以達到實時記錄的目的,能夠記錄下教師的教學情況、學生的運動情況,也可以提前錄制好運動技巧的分解動作、連貫性動作等,而后以播放的形式演示運動,能滿足學生課后反復觀看的學習需求。同時,方便教師記錄和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不足,給予及時糾正,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2.筆記本電腦。這是一種攜帶和使用都很方便的計算機設備,可以滿足教師在戶外教學中使用電腦的需求,也可以將電腦與攝像機等移動設備聯(lián)合應用在教學中。此外,電腦可以保存大量的照片和視頻等內(nèi)容,方便學生隨時復習,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的體育學習情況,從而進行科學的拓展訓練。
多媒體設備是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時最為常用的一種設備。如果單純地依靠教師的口頭介紹技術動作,那么學生很難理解,且動作的標準性也會受到影響。這就需要教師演示動作,但演示的時間相對較短,也不能無限次地循環(huán),并且動作的分解操作難度較高,難以保證在做出動作時進行詳細的、全面的介紹,影響學生學習和掌握這些技巧。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體育教學,簡化技術性動作教學,降低學生學習難度。例如,足球運動中有腳內(nèi)側踢球的動作,該動作的優(yōu)點是腳面能夠與足球產(chǎn)生充分接觸,便于把握球的平衡性,但是小腿和大腿擺動會受到影響,如果教師現(xiàn)場演示這個動作,可能會有的學生無法觀看到細節(jié),進而影響學習效果。而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既能在播放視頻內(nèi)容時慢放、暫停和放大,又能細化每一個細節(jié),方便學生掌握技術要領,且學生也會更加認真。隨后,組織學生在室外展開訓練。這種方式,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各行業(yè)都逐漸擴大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我國也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小學體育教學也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發(fā)生巨大變化,教學方式更多、內(nèi)容更豐富。因此,將信息技術融入體育教學,是提升教學水平的有效措施。學校要為開展信息化體育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增強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對此,教師可以從教材出發(fā),在構建“快樂學習”氛圍的同時,保證信息技術應用的靈活性,并且合理使用各類型的信息技術設備等,保證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