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輝 陳鑫 劉潔新
依據(jù)《北京市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為了更好地促進初中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升,北京市從2018年開始分別進行初中英語聽說機考和筆試。聽說機考總分為40分,占英語學科總分(100分)的40%。北京市初中英語考試評價改革后,特別新增了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考查,使初中英語考試評價更加全面,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新要求。
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英語聽說機考(以下簡稱“英語聽說機考”)試題按照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命制。四年多來,英語聽說機考的開展對北京市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了積極的反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初中英語教學過于向讀寫能力傾斜的狀況,教師需從聽、說、讀、寫、看等多個維度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重視和提升。
《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措施》中指出要不斷深化高中招生考試方式改革,進一步提升中考命題質量?!半p減”政策對命題質量及其對教學的積極反撥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本文擬以改革后的北京市初中英語聽說機考為研究對象,探究在初中考試評價中加入聽說機考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反撥作用。
英語聽說機考以《課標》為命題依據(jù)?!墩n標》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fā)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yǎng)(教育部,2012)。英語聽說機考的考試范圍為《課標》所規(guī)定的五級目標要求。
英語聽說機考旨在通過各種語言使用任務考查學生的聽說語言運用能力。測試內容包括聽后選擇、聽后回答、聽后記錄和轉述以及短文朗讀四個部分。
聽后選擇考查學生獲取具體信息,進行簡單推斷,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觀點和態(tài)度及語段的主旨要義的能力。聽后回答考查學生提取信息和觀點,與他人溝通語段中的關鍵信息的能力。聽后記錄考查學生記錄簡單信息的能力。聽后轉述考查學生傳達語段中關鍵信息的能力。短文朗讀考查學生的朗讀能力??谡Z表達的考查重點是學生是否能進行適當?shù)淖晕倚拚龅秸Z音、語調自然,語氣恰當。
由于大規(guī)模聽說測試與評分的特點,英語聽說機考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考查沒有涉及《課標》提出的“能與他人溝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務”“能有效地詢問信息和請求幫助”“能根據(jù)話題進行情景對話”“能用英語表演短劇”等要求(教育部,2012)。
從考試內容看,英語聽說機考從語篇層面考查學生的聽說語言運用能力,覆蓋范圍全面,落實了《課標》對命題的要求。
從試題結構看,英語聽說機考命題設計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題型豐富多樣。試題設計以學生的答題體驗為基礎,為學生設置了充分的聽前準備和聽后完成任務的時間,確保學生能夠正常發(fā)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反撥作用指語言測試對語言教學和學習產生的影響(Hughes,2003)。狹義的反撥作用聚焦語言測試對教室內的教學行為和學習行為的影響,而廣義的反撥作用則指語言測試給學校、教育系統(tǒng)、課程發(fā)展及教育改革帶來的影響(Messick,1996)。本研究立足于聽說機考的反撥效用的狹義概念,并嘗試對其廣義的概念進行研究。
根據(jù)反撥作用產生的影響,我們可以將反撥作用分為積極反撥作用和消極反撥作用。積極反撥作用指的是測試能促進教學的發(fā)展(Watanabe & Swain,2007),能激發(fā)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能實現(xiàn)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統(tǒng)一,能創(chuàng)造探索與實踐的機會,能引起管理層對語言教學的重視,即測試能對教學起到促進、推動作用,能積極引導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劉潤清,1999)。消極反撥作用指的是測試阻礙了教學進行,減少了課程內容或者課程時間,教師過分重視測試分數(shù)而不重視能力提升,忽略對學生思維品質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即違背交際教學法或過時的教學行為會導致負面的反撥效應(Bailey,1996)。
結合課堂觀察和問卷,筆者從教和學兩個方面分析英語聽說機考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反撥作用。
英語聽說機考在素材的選擇上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堅持立德樹人、育人為本,注重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向引導。學生答題的過程就是接受人文熏陶的過程,因此英語聽說機考的素材有必要引導學生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英語聽說機考中的聽力內容常涉及中國文化、與人相處的方法、志愿者活動、環(huán)境保護、學習方法、體育運動、家務勞動等主題,旨在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形成熱愛祖國、誠實善良、團結友善、樂于助人、關心集體和社會的品質,養(yǎng)成愛學習、愛運動、愛勞動的好習慣。
基于訪談和課堂觀察,筆者發(fā)現(xiàn)通過幾年的考試引導,教師的教學理念逐漸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育人。在聽說教學中,教師加強了對聽說材料的文本分析,關注聽說材料所表達的主題意義、情感態(tài)度和文化意識方面的內容,將德育滲透在聽說教學中。
如在執(zhí)教北師大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Unit 8 Lesson 23 Discovery of the Year一課時,教師對Listening部分聽力材料的主題意義分析如下:
語篇以這一節(jié)目的開場詞為載體,贊賞了研究者在科學探索之路上遇到困難卻永不放棄的堅毅品質,傳遞了堅持不懈是科學研究必經之路的價值導向,旨在引導學生思考科學探索精神,感悟堅持的力量,學習研究者堅持不懈的品質。
英語聽說機考以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為主,讓教師和學生獲得英語聽說教學和學習的成就感,引導初中教師加強英語聽說教學。
北京教育考試院在北京市17個市轄區(qū)的523名初中英語教師中開展的聽說機考問卷調研結果顯示,對“相較于英語聽說機考實行前,您在英語教學中是否加強了有關聽力及口語的訓練?”這一問題,69%的教師認為英語聽說機考實施后,教學中對聽力及口語的訓練有明顯加強,29%的教師認為教學訓練有所加強,僅2%的教師認為教學訓練基本不變(見圖1)。
圖1.
總體而言,聽說機考的實施加強了教師對語音、語調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重視。語音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如果學生發(fā)音不準確、辨音能力弱,就難以跟上聽力音頻的節(jié)奏,難以實現(xiàn)交流的目的,也無法在聽說機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通過課堂觀察發(fā)現(xiàn),教師在初一起始階段就依托教材,對讀音規(guī)則、重音、語調等語音知識進行梳理和訓練,讓學生了解語音在語言學習中的意義,并在后續(xù)的教學中不斷修正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力求使學生做到語音、語調基本正確且自然、流暢。
聽說機考中的聽后回答、聽后記錄和轉述以及短文朗讀旨在考查學生說的能力。教師意識到用英語授課對學生聽說能力的直接影響,增加了與學生進行英語問答和對話的次數(shù),樂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聽說環(huán)境,并作好發(fā)音示范。跟讀、朗讀、轉述活動成為英語日常教學活動。
教師在聽說教學中重視對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和通過聽獲取直接信息等技能的訓練,為學生的聽說能力提升奠定基礎。
英語聽說機考在難度適中的基礎上保持了適當?shù)膮^(qū)分度,注重對學生思維品質的考查,如聽后選擇考查了學生理解所聽語段的主旨要義、根據(jù)所獲取的信息進行簡單推斷以及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觀點和態(tài)度等高階思維能力。
命題者在題目設計上基于聽力素材的語境,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針對主線信息設問。教師在聽說教學中應圍繞聽力文本的主線信息設計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和活動。常見的提問方式有What do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 about?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peech? Why does the speaker give the speech?等。
教師會在課堂上設計發(fā)展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并闡釋原因,設計討論、辯論、角色扮演、采訪、演講、戲劇表演等綜合性的語言交際活動,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例如北師大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6 Lesson 16 My Favourite Animal一課,教師針對Listening部分的聽說活動設計如下:
Play the tape.Ask Ss to listen and write down what animals the four students choose.
(1) Show Ss a table.Ask them to listen and choose the reasons why they like these animals.
(2) Lead S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entence form “I think… because they are…”
(1) Play the tape again and ask Ss “Why do they think these animals are…?” and guide them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xplanations for the reasons why they like the animals.
(2) After listening, ask Ss to summarise how they describe their favourite animals.
聽后活動設計如下:
(1) Ask Ss to read the dialogue after the tape.
(2) Role-play.Guide Ss to ask and answer in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table.
(3) Ask Ss to make a survey about their group members’ favourite animals.
(4) Ask one or two Ss to introduce his/her group members’favourite animals and give reasons.
(5) Ask Ss to talk about their favourite animals.
教師在設計聽說教學時既關注了信息獲取,又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原因、闡釋原因的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英語聽說機考中的聽后記錄采用思維導圖、組織結構圖的形式。隨著聽說機考的開展,教師適應了這種形式,并意識到思維導圖、組織結構圖有利于引導學生構建結構化信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符合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通過組織結構圖梳理信息逐漸成為常見的聽說教學活動形式。
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Unit 2 Lesson 5 The Book Club一課時,學生可在教師的引導下先聽錄音,再梳理聽力材料(示例見圖2)。
圖2.組織結構圖示例(原圖未修改)
英語聽說機考在口語評價方式上采用了分項式評分標準。分項式評分從語言運用和內容兩個維度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行評價,并根據(jù)考查內容重點賦分。朗讀部分語言運用(包括語音、語調和節(jié)奏)權重為80%,完整性權重為20%;聽后轉述部分內容權重為60%,語言運用(包括準確性、連貫性和流利度)權重為40%。
分項式評分標準有利于診斷學生在口語表達上存在的具體問題,為教師和學生反思、改進教與學提供了具體的依據(jù),引導教師采用多元優(yōu)化的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筆者通過課堂觀察發(fā)現(xiàn),教師在教學中會參考英語聽說機考的評價方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中借助評價表對學生的語言輸出及時反饋,肯定學生在不同維度做得好的方面,指出學生需要改進的具體問題,從而提高了評價的針對性。
教師依據(jù)英語聽說機考轉述分項式評分標準設計的課堂轉述/復述評分標準示例見表。
表.課堂轉述/復述評分標準
在評價表中,教師參照英語聽說機考的評價維度和內容占60%、語言運用占40%的權重,將課堂轉述/復述內容維度的滿分設為三顆星,將語言維度的滿分設為兩顆星。通過不同的維度和權重設置,提高學生語言學習的有效性及評價的針對性。
隨著英語聽說機考的開展和教學改革的深入,學生越來越重視學習語音、語調等基礎知識,關注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在課堂上說英語的機會增多,也開始積極參與回答問題、討論、創(chuàng)編對話、課本劇表演等課堂活動,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
課后學生借助多種途徑參加各種英語實踐活動。近幾年,學生參加校級、區(qū)市級聽說朗讀、歌曲表演、戲劇表演等活動的積極性增高。在活動中,學生既提高了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又增強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提升了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英語聽說機考實施之前,有些學生不重視說,把英語學習的重心都放在聽、讀、寫上。聽說機考促使學生改變了對英語學習的認識,促成了學習行為的改變,并提高了英語學習的效果。
英語聽說機考為學生設置了比較充分的審題時間,能夠讓學生通過讀題,預測聽力材料的主要內容,激活自己的背景知識,提高聽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學生在學習中形成了預測的習慣,通過預測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聯(lián)系,有助于認知策略的發(fā)展。
邊聽邊記是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一種常見且必要的補全記憶與促進回憶的手段(Siegel,2018)。聽后記錄信息并轉述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邊聽邊記習慣,提高記錄主要信息的能力。因此記筆記能提高學生理解信息以及回憶信息的能力,也能使學生在聽力過程中注意力更集中。
英語聽說機考給予學生自我修正的機會,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后可以及時修正。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可持續(xù)性學習奠定基礎。
英語聽說機考語言素材體裁和題材豐富多樣,包括日常對話和獨白,涉及個人情況、居住環(huán)境、日?;顒印W校、計劃與安排、購物、飲食、衛(wèi)生與健康、文娛與體育、語言學習等《課標》中的話題。語言素材時代性強,內容真實,發(fā)音地道,語境語義完整,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樹立跨文化交際的意識。教師和學生除了使用教材中的聽力材料外,還會通過各種途徑,利用視頻、廣播等資源,拓展學習英語和運用英語的渠道。
經過幾年的實踐,英語聽說機考促進了教師教學理念和方式的改變,促進了學生聽說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對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形成了積極的反撥作用,推動了《課標》的落地和課堂教學改革。
根據(jù)“雙減”政策對提升命題質量的要求,英語聽說機考可以作出適當調整,更好地發(fā)揮考試評價積極的反撥作用,落實“雙減”政策對考試評價的要求。在測試和評分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進一步提高試題的交互性和開放性。如聽后回答部分,目前是學生聽兩個人的對話,然后根據(jù)對話內容回答問題。問題的答案往往是客觀統(tǒng)一的,不涉及學生的個人情況和觀點,只考查了學生通過聽獲取信息并表達的能力。希望英語聽說機考結合《課標》和初中各版本英語教材中的常見話題,設計個性化的問題,請學生回答,考查學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以及有效表達的能力,體現(xiàn)語言運用的交互性,促進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增加What do you think of…一類題目,讓學生聽后結合所聽的材料內容表達自己的觀點,考查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此外,聽說機考命題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體現(xiàn)學生個性化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目前考查聽后記錄和轉述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約束性,聽后記錄的表格由命題人提供,學生聽完錄音材料后,在表中填寫五個單詞,再按照表格內容進行轉述。筆者建議試題可適當增加記錄信息和轉述的開放性,讓學生圍繞主題詞或者核心詞匯自主記錄,形成自己的轉述提綱,從而使測試任務更真實,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