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肌肉萎縮,就用左手練習寫字。走路不協(xié)調(diào),就積攢力氣一次次練習,逐步越過人生中的一道道坎。
被診斷為“腦癱”后,鄭宇宸用自己的努力為自己貼上了“勵志”的標簽。2021年高考,他以超出廣西理科一本線144分的成績,成就了“折翼少年”逆風飛翔的絢爛。
開學季,鄭宇宸和同齡人一起邁入了大學校園,用十多年在學海里重塑的“軀體”,一步步走向人生的新旅程。新起點,是廈門大學敞開的一扇門。
“逆風”成長
2001年11月,鄭宇宸在福建降生。沉浸在喜悅中的家人們,沒有察覺到厄運的來臨。直到7個月大,這個容易哭鬧和容易受到驚嚇的嬰兒,才被鄭衛(wèi)抱去醫(yī)院檢查,才得到“腦癱”的診斷,原因在于出生時遭遇難產(chǎn)。
“我抱著孩子,蹲在醫(yī)院門口大哭?!备赣H鄭衛(wèi)在廣西河池市投資磚廠,事業(yè)剛剛迎來上升期。
“從我記事開始,爸爸就一直陪伴在我身邊。媽媽當時在福建當小學老師,我爸帶著我來河池做生意。就這樣,我爸把我拉扯到了三四歲?!编嵱铄坊貞浀?。
頻繁外出給兒子做康復治療,磚廠生意漸漸力不從心,最后虧本關停。為專心照顧孩子,任教14年的媽媽劉平辭掉了教師工作。夫婦約定的每年旅游,變成帶著孩子奔赴各地求醫(yī)。
盡管身體存在缺陷,但鄭宇宸仍是劉平心中的珍寶。“你最珍貴。”這4個字出現(xiàn)在鄭宇宸小時候與劉平一起做的手工畫作上,多年來一直擺放在家中的顯眼位置。
“我生來殘疾,多少有點自卑。到了入學年齡,我不想去上學,害怕別人的嘲笑。”鄭宇宸在一篇作文中寫道。爸爸答應他,一整天都在學校里陪他,他這才勉強同意去上學。
上課時祈禱著不要被點名回答問題,下課時死死抓緊爸爸的衣袖,躲在他身后看著同學們嬉笑打鬧。這是鄭宇宸的校園生活。
開學幾個星期后,下課鈴響,扶墻走出教室的鄭宇宸看不到爸爸的身影,“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被哭聲吸引來的老師和同學,紛紛問我出了什么事。所有人都安慰我,說只要一放學,爸爸就會來接我,還攙扶我回教室。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家人以外的人帶給我的溫暖。”
“我開始嘗試著融入集體,試著和他人交流,不知不覺中,我忘了父親離開時的悲傷。到了放學時間,爸爸如期而至。我沒有問爸爸為什么突然離開,多少也明白了爸爸的用意。”
“老鷹會把長齊羽毛的小鷹驅(qū)逐出巢,因為只有離開巢穴的小鷹才能翱翔天際。從那天開始,又有一只雛鷹撲騰起翅膀,又有一個孩子收獲了成長。”鄭宇宸的心緒隨著回憶起伏。
于學海中重塑“軀體”
鄭宇宸的雙腳因“腦癱”引起“尖足”,即腳后跟不能著地,只能踮著腳尖走路?!拔乙坏┳呗肪蜔o法自己‘剎車,碰到墻扶一下,卸力后才能停下來?!?/p>
鄭宇宸的雙腿只能分開一個拳頭大小,走路時兩腳容易“打架”。要改善走路狀態(tài),雙腿至少要分開到60度,而這需要用強力撐開。
從“手剎”轉(zhuǎn)變?yōu)椤澳_剎”,鄭宇宸要經(jīng)受“撕心裂肺”的康復治療。剛開始,年幼的他疼得大聲哭喊,鄭衛(wèi)看著孩子的滿頭汗水與淚水交織,心如刀割,嘴上卻不斷地鼓勵他“再堅持一會兒”。
這只是眾多康復訓練中的一環(huán)。拉伸、下蹲、站起、走路、爬樓梯……這些非常簡單的動作,鄭宇宸要忍著疼重復無數(shù)遍。時間久了,他不再哭鬧,疼痛化成腦門上一顆顆汗珠。
如果沒有康復訓練的直接干預,等待鄭宇宸的將是癱瘓在床的余生。隨著訓練,他的身體狀況漸漸改善,7歲那年,他邁進了小學課堂。
枯燥的康復訓練中,鄭衛(wèi)曾嘗試教兒子乘除法,并意外發(fā)現(xiàn)兒子的計算結(jié)果快且準;教兒子認字,他也總能很快學會。他想,或許兒子在學海中能尋覓到一條更好的出路。
學習道路上,鄭宇宸收獲了“奔跑”的暢快淋漓。他以六科A+的中考成績,進入河池高中。
右手肌肉萎縮,鄭宇宸就用左手寫字,并以超出常人數(shù)倍的刻苦練出了一手工整的字。由于字寫得慢,他抓緊一切能用的時間,最后總能按時交作業(yè)。鄭宇宸說,他要做龜兔賽跑里的那只烏龜。
每日6時許起床,深夜12時入睡,這是鄭宇宸的作息表?!皼]有上過補習班,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彼寡?,取得好成績其實并沒有“密鑰”,不過是勤奮與專注的結(jié)果,畢竟學習沒有捷徑。
“在他身上是可以汲取到力量的?!蓖嗤瑢W呂雨睿說。探討解題時,他發(fā)現(xiàn)鄭宇宸不僅善于拓展,還會探究規(guī)律,抽絲剝繭找到最本質(zhì)的東西,由此舉一反三?!斑@時我就會反思,自己學習到底是不是那么認真。”
在學海中重塑了嶄新的“骨骼”,鄭宇宸澆筑了更為豐滿的“血肉”。
朝夕相處中,呂雨??吹降氖青嵱铄窞樗酥氲狞c滴。體育課時,一個人留在教室自習的鄭宇宸會主動關掉教室的空調(diào)。呂雨睿問他為什么,他答道:“大家都不在教室里,我一個人吹一臺風扇就夠了?!?/p>
走得比別人慢,就多一些努力
2021年6月7日,鄭宇宸帶著一點緊張和更多從容,去迎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考試。在前往考場的路上,他還用上了新輪椅。
對歷經(jīng)苦難的少年來說,這更像是在履行與自己的一個約定——“奔赴高考的日子終究要畫上句號”。鄭宇宸和爸爸在考場外留下一張合照,定格在“高考倒計時0天”。
高考前,鄭宇宸面臨讀書十多年來的第一次低谷。高三的學習重壓下,他有些喘不過氣來。因為寫字時間一長,他的左手就開始抽搐。過去的考試,他沒有交過一份答滿的試卷——在相同時間內(nèi),他寫字速度慢,注定無法答完所有的題目。
“每次考完,我都特別遺憾,因為后面還有很多題沒答完。”鄭宇宸以理綜為例,寫到三個科目的最后一科時,最多能答到一半。
班主任不免為此擔憂,但他很快看到了“滿血復活”的鄭宇宸——即使無法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答完所有的題目,他也能保證所答題目的準確率。后來,經(jīng)過相關部門的嚴格鑒定,鄭宇宸得到了在高考中延長考試時間的許可。
查詢高考成績那日,一家人陪他守候在電腦旁?!?31”,屏幕上跳出這個數(shù)字,超出2021年廣西理科一本線144分。鄭宇宸的第一反應是核對名字,“先是不敢相信,然后才是一陣狂喜”。
去學校拿錄取通知書的路上,鄭宇宸已歸于平靜。拆開包裝,露出一張紅彤彤的錄取通知書,他如愿被廈門大學計算機類專業(yè)錄取。
初中畢業(yè)后,鄭宇宸曾自學C語言?!昂髞砦易屗麜簳r放下了,如果真的喜歡,那就努力考上大學,讓專業(yè)的老師來教。”鄭衛(wèi)的鼓勵,堅定了兒子的選擇。
除了想攻讀研究生,鄭宇宸還沒有具體的人生規(guī)劃。他說:“世上沒有哪條路會一路平坦,多少有些坑坑洼洼。我會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p>
不久前,鄭宇宸踏上前往福建的路程。與他同行的,是辭掉工作的父親和一車滿滿當當?shù)男心摇R蝗绺赣H多年來的承諾,“只管放心去,你去哪里爸爸就去哪里”。
鄭衛(wèi)打算先陪著兒子適應大學校園生活,再謀份離學校不遠的新工作。
而鄭宇宸心里明白,父母總有一天會老去,自立是他唯一的選擇?!拔覐男〉酱蠖夹枰改笌椭也荒芤恢币蕾囁麄??!?/p>
“實現(xiàn)自立之后,我要思考能為社會做點什么。奮斗沒有止境,到大學更不能放松?!编嵱铄氛f。
(來源:新華網(wǎng)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