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曉寧(北京市第十二中學附屬實驗小學)
我校地處盧溝橋片區(qū),大部分學生居住地也離盧溝橋、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較近,便利的地理位置可以方便學生實地進行研究學習。學生走進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通過挖掘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中陳列出的展品背后的感人故事,體會英雄人物忠于革命、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通過實踐課程,使學生真切體會和平時代的美好。
詳見右表。
在研學過程中,打破了以往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得多、學生聽得多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在自主研究的過程中提高了研究能力,促進了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
在研究中學習、學習促研究,學生的思維越來越敏捷,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獲取知識。
為了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小組成員分工協(xié)作、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使小組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和諧的氛圍中。在研學過程中,把知識以學生容易接納和理解的方式傳授與學生,使課堂氣氛充滿活力與人性的光輝。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靈感,使其主動地參與學習。
本課程將語文課、思想政治課和社會實踐課相融合,學生在實踐中不僅收獲知識,研究技能也有相應提高。
通過跨學科主題研學,使語文課程“活”起來。在實踐中學習、探索,在研學過程中形成向往和平、熱愛和平的情感,感受偉大的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
“走進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跨學科主題研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