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學云
2022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開啟了父母“依法帶娃”時代,也確立了中小學校、幼兒園在開展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方法。具體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中小學校、幼兒園在幫助家長獲得優(yōu)質的心理健康資源方面具有天然優(yōu)勢,因為學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兩大重要陣營,家校合作非常緊密,學校也不計回報地投入到家庭教育,投入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當下,大多數(shù)學校都配備了心理健康教師,這一群體具有自身的專業(yè)性,能夠為家庭教育注入力量,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心理健康的方方面面,并獲得科學有效的育兒方法。
心理健康教師如何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助力學校家庭教育工作?在工作對象方面,可以針對全校家長、部分家長、個別家長開展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內容方面,可以開展講座培訓、心理活動、家庭心理咨詢和課題研究,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狀況,學習與孩子溝通的心理學方法以及孩子出現(xiàn)心理困擾時的應對方法等。
具體來說,首先針對全校家長,在心理講座與培訓方面,心理健康教師可開設普適性心理講座,如中小學生、幼兒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如何理解和守護孩子的情緒等,也可以針對特定階段開設心理講座與培訓,如疫情期間的親子溝通、新生入學的親子心理準備、中高考前的家長心理調適等;在心理活動方面,心理健康教師可組織和開展親子心理游戲、親子心理劇、親子心理繪畫、親子讀書會、親子生涯體驗、親子心理故事會等,拉近家長與孩子的心理距離,改善親子關系。其次針對部分家長,心理健康教師可選擇同質性家長,如多動癥學生的家長、學習拖延學生的家長等,設計和開展系列的家庭工作坊,幫助家長在學習和交流中進步。這樣,相應的工作也可成為學校家庭教育課題。最后針對個別家長,心理健康教師可開展家庭心理咨詢、家庭心理跟蹤與關愛,從而改善個別家庭面臨的心理難題。
在助力家庭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心理健康教師需要調動自己的專業(yè)積累,不斷更新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同時也不能單打獨斗,要爭取學校統(tǒng)一部署,各部門聯(lián)動運作。從學校層面來說,心理健康教師力量的加入,能讓家長在意識上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也能在行動上運用所學的心理健康知識與方法。這不僅能提升學校的整體家庭教育效果,也能改善學校的整體教育水平,是一項非常值得投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