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飛
武漢市光谷第三初級中學始終堅持“依法治校,依法執(zhí)教,規(guī)范管理”的管理理念,認真貫徹落實《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認真學習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關于“雙減”的文件,領悟精神,結合學校的辦學理念,以“辦教師滿意、學生滿意、家長滿意學?!睘樽谥?,以“關心學生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核心,積極探索“雙減”實施途徑,深入開展學?!斑m合”教育的研究和實踐,提高學校育人實力,提升學校辦學品位,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提高服務質量 ?實效長效共抓
開學初,學校把“雙減”工作的推進作為開學工作的一個重頭戲,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雙減”工作領導小組,從宣傳、安全、實施、研究四個方面分工合作,提高服務質量。在抓實效的同時,努力抓好長效。
宣傳組。負責各階段的政策學習和宣傳,組織編寫好針對教師、家長、學生的宣講材料;負責收集教師、家長、學生意見并及時向領導小組反饋;負責每學期總結材料的撰寫。
安全保障組。為師生提供延時服務的保障,確保師生延時服務期間的安全。
實施組。負責家校聯(lián)動,確保參與率;負責延時服務教師安排;負責作業(yè)量和完成情況的監(jiān)控;負責延時服務課程推進。
研究開發(fā)組。負責延時服務課程的研究、開發(fā)和項目的創(chuàng)新。
“雙減”政策出臺后,學校領導小組多次組織教師、家長和學生開展政策學習,交流討論,提出“兩抓”策略,即抓學生作業(yè)管理、抓學校課后服務。制訂《改進作業(yè)管理的工作措施》《課后服務工作方案》,落實“雙減”關鍵環(huán)節(jié),從制度上保障“雙減”工作落地見效。
實施家校聯(lián)動 ?加強作業(yè)管理
針對課后服務工作,學校積極行動。一是進行了電話訪談,了解家長意愿;二是召開管理團隊會議,學習有關文件,把握課后服務的關鍵,教研組分組圍繞作業(yè)管理進行研討,出臺作業(yè)管理機制;三是召開家長座談會,介紹學校課后服務方案,征求家長意見,了解家長訴求;四是校長室和各中心仔細斟酌,從家長的需求出發(f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重新修訂學校課后服務實施方案;五是擬訂“光谷三初課后服務致家長一封信”,依據(jù)“全員參與,民主自愿”原則進行廣泛動員。充分征求學生或家長意見,主動向學生及家長告知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學生申請、班級審核、學校統(tǒng)一實施的工作機制。
作業(yè)管理控量提質。一方面要求備課組在每周教研活動中加強作業(yè)研討,提高作業(yè)針對性。同時嚴格控制作業(yè)量,提倡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分層作業(yè)布置。將作業(yè)分四類設計:一是基礎鞏固類作業(yè);二是拓展提升類作業(yè);三是操作實踐類作業(yè);四是學科融合類作業(yè)。分類設計、比例搭配、平衡難度、控制總量、分層選做。另一方面安排行政干部下沉班級群,要求教師每日“曬”作業(yè)在班級群里向家長公示作業(yè),在學校群里統(tǒng)計監(jiān)督,保證作業(yè)量適度,保證學生有充足的休息時間。同時完善學校申訴制度,家長、學生對作業(yè)量有異議,可以直接與學校溝通,及時反饋。
延時服務豐富多彩。秉承“創(chuàng)造適合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2021年秋季學期,學校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分時段設置了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內容,以班級為單位,重點在課后輔導和作業(yè)輔導。采用午飯后和放學后開展課業(yè)輔導服務,各科教師進班答疑解惑,科學輔優(yōu)補差,幫助學生合理規(guī)劃學習任務,讓參加的學生基本能認真完成當天的課后作業(yè)。同時開展項目化學習、探究式學習,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開展活動,提升興趣。在學生社團活動組織上,除學校體藝文化特色社團活動外,學校結合新中考要求,重點進行三大球(籃球、排球、足球)集中培訓,推進校園比賽活動,提升學生興趣,夯實基礎,促進學生形成自己的特長。比如有這樣的一支隊伍,他們有興趣、有熱情、有耐心、能堅持;每天的夕陽下,黃昏時,你總能看見有這樣的一群奔跑、跳躍的身影;他們時而討論,時而搏擊;他們揮汗如雨,四季如一。他們就是學校的籃球隊,在專業(yè)教練的引導下,他們熱愛籃球,積極向上。在武漢市長江杯籃球聯(lián)賽中,他們獲得了初中男子乙組亞軍的好成績。
多方聯(lián)動,安全保障。實施課后延時服務,最擔心的問題是學生放學的安全問題。為此,學校與交通、城管、公安等部門聯(lián)合行動,通過研判,確定聯(lián)合護校時間,每到放學點,路面由交通、公安部門負責巡視,學校門口由城管部門配合整頓秩序,學校實施行政值班,設立護學專崗,組織路隊放學,配合進行交通指揮和疏導,確保學生放學安全。
提升學校管理效能 ?辦“讓人民滿意教育”
“雙減”政策的實施,是在無形中增加老師和學校的負擔,還是促進學校教育更上一個臺階的契機?如何能以最大的可能性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提升學校管理的效能,真正做到“讓教師滿意、學生滿意、家長滿意”,是學校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分類培養(yǎng)。為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學校開設了五大類課后服務特色課程。籃球、排球、足球、三棋等實踐類課程;心理游戲、沙盤游戲等心理疏導類課程;書法、繪畫、經典誦讀、國學等人文類課程;創(chuàng)客、3D、電腦繪畫等科技類課程;設計主題式課程,通過項目式學習等方式開展,在體驗式、參與式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健康生活、科技創(chuàng)新等跨學科的綜合素養(yǎng)。
學校積極吸納社會資源,組織學雷鋒志愿服務、勞動實踐等校外課程,讓孩子們收獲成長的快樂、知識的積累、藝術的熏陶、身心的健康和思維的升華。
結合師生的興趣和特長,開發(fā)課程?;趯W?,F(xiàn)有資源的調配,才能有效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實施。通過前期學校的籌備:教師自主申報(個人、團隊),學生的興趣和特長的摸排和統(tǒng)計,學校會統(tǒng)一組織安排學生分流,以小班額形式分流到不同教師班級,加強學生興趣特長的培養(yǎng),豐富學校課后延時服務內容,同時結合教師興趣特長,開發(fā)多元優(yōu)質的校本課程,提升課后服務質量。
語文課本劇項目,打造特色學生社團?!半p減”政策明確學校要提高課后服務質量,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戲劇在綜合發(fā)展學生語言表達、人文素養(yǎng)、審美情趣、身心品格、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方面具備充分優(yōu)勢。由語文教師牽頭各班組建學生戲劇社團,使用專題課本劇本及配套教學資源,整學期下來,社團學生深度體驗語文戲劇游戲、臺詞、表演、項目協(xié)作等,完成一學期課本劇排演,真正做到“玩中學”“快樂學”。
“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痹诼鋵崱半p減”政策的過程中,學校一直探究深化“適合”教育,在適時、適性、適境、適量上下功夫,進一步完善管理和豐富內涵,逐步形成學校的辦學品牌特色。一方面在不斷地調研,收集師生的意見;另一方面,也在不斷地總結經驗,細化、調整管理標準和要求,繼續(xù)提升管理服務和教育教學水平,進一步拓展課程資源,強化多元課程評價反饋,豐富課后服務供給,切實做到抓“雙減”,嚴“五管”、強“五育”,推進課后服務工作提質增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身心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責任編輯/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