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日藏稀見本《靖臺實錄》文獻價值考*

        2022-02-03 19:42:18劉迎秋
        廣東社會科學 2022年2期

        劉迎秋

        康熙六十年(1721)的朱一貴事件是臺灣歷史上首次有記載的民眾武裝對抗官府的事件,是一次官逼民反的偶然事件。此時距清政府從鄭成功手中接管臺灣已近40年,清政府僅僅在數(shù)日內就幾乎失去對臺灣全境的控制,一時間參與、附和者號稱達30萬人之眾①30萬人的記載見于多處史料,如藍鼎元的《平臺紀略》、陳壽祺的《福建通志臺灣府·雜錄》、趙爾巽的《清史稿》等;不過近來有部分學者對30萬參與者有所懷疑,認為有所夸張以邀功,如陳孔立及徐毓良研究等學者研究,指出當時臺灣全境不過30萬人,因而起事人數(shù)實際應為數(shù)萬人更可靠(參見李細珠:《清政府對臺灣朱一貴事件的反思與善后》,《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9第2期,第36頁)。。后雖被迅速平定,但對朝野上下震動頗大,此事之后清政府才真正開始注重對臺灣的治理,包括“設立巡臺御史、增設彰化縣與淡水廳、試行選官協(xié)辦制度、研議添兵設防與修建城池、有條件開放移民與官員搬眷、推行漢番隔離政策、利用異籍矛盾相互鉗制等?!雹倮罴氈椋骸肚逭畬ε_灣朱一貴事件的反思與善后》,《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9第2期,第35頁。由于朱一貴事件的深遠影響,加之史料較為豐富,有奏章、私人筆記、朱一貴等人的供詞、史書的記載等②詳見張莉:《臺灣朱一貴抗清史料》(上中下),《歷史檔案》1988年第2、3、4期。,因此學界對此事件的前后因果并無太多異議,亦不算熱門學術話題。不過,隨著近年來對域外文獻的發(fā)掘,新史料不斷被重新發(fā)現(xiàn),為事件中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近日在日本所發(fā)現(xiàn)《靖臺實錄》便是其中之一。該書為現(xiàn)存所見最早記錄朱一貴事件的單行本史書,國內已失傳。“籌臺宗匠”藍鼎元③藍鼎元(1680—1733),字玉霖,號鹿洲,福建漳浦人。清初著名循吏、學者、古文大家。1721年隨族兄藍廷珍入臺平叛,腹有良謀,被后世譽為“籌臺之宗匠”,有《東征集》《平臺紀略》《鹿洲公案》等著作行世,曾參修《大清一統(tǒng)志》。正是看到了該書,受到激發(fā),參照其行文模式,寫出了《平臺紀略》一書,該書后被《四庫全書》收入,成為研究朱一貴事件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著作,后世論述該段歷史多繞不開《平臺紀略》一書,而這其中《靖臺實錄》一書拋磚引玉的作用功不可沒,因而值得深入研究。

        《靖臺實錄》成書不久即在中國大陸失傳④查尋“全國古籍普查登記基本數(shù)據庫”“中華古籍書目數(shù)據庫”“高校古文獻資源庫”“中文古籍聯(lián)合目錄及循證平臺”“讀秀”“知網”等電子數(shù)據庫,均未見有收藏該書。,故后世著作鮮有論及者⑤雖有清代首位巡臺御史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嵇璜《皇朝文獻通考》、周中孚《鄭堂讀書記》等數(shù)種史書提及該書名稱,但皆未論及內容,僅為引用《平臺紀略》序言時提及該書,可見該書流傳不廣。,臺灣日據時代的伊能嘉矩也曾言:“(《靖臺實錄》)似完全禁絕,而后遂亡佚,一無存遺,致連其書名亦不傳?!雹抟聊芗尉?,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上,臺中:臺灣省政府印刷廠,1985年,第454頁。小說目錄學家孫楷第教授亦稱未見該書⑦孫楷第在《中國通俗小說書目》的《平臺記》后按云:“未見。記康熙六十年朱一貴抗清朝事……則鼎元所見書名《靖臺實錄》,不名《平臺記》,疑非一書也。”朱一玄編,朱天吉校:《明清小說資料選編·上》,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14頁。。不過,筆者在開展“漢籍合璧工程”核目工作時,獲知該書現(xiàn)在在日本和臺灣尚有藏,且在日本文學史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目前國內外已有部分學者提及該書,如中村忠行的《〈臺灣軍談〉與〈唐船話今國姓爺〉》⑧中村忠行:《〈臺灣軍談〉與〈唐船話今國姓爺〉》,《天理大學學報》第五十六輯,1967年。、林其泉的《從〈東征集〉和〈平臺紀略〉看藍鼎元的治臺思想主張》⑨林其泉:《從〈東征集〉和〈平臺紀略〉看藍鼎元的治臺思想主張》,《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年第6期,第23頁。、仲光亮的《從臺灣朱一貴事件信息看日本江戶幕府的情報網絡》⑩仲光亮:《從臺灣朱一貴事件信息看日本江戶幕府的情報網絡》,《歷史檔案》2013年第2期,第62頁。、陳支平的《臺灣文獻與史實鉤沉》?陳支平:《臺灣文獻與史實鉤沉》,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01—113頁。、劉芳亮的《風說情報與江戶時代的中國現(xiàn)實題材文學——以朱一貴事件傳聞為例》?劉芳亮《風說情報與江戶時代的中國現(xiàn)實題材文學——以朱一貴事件傳聞為例》,《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7年第2期,第145頁。、臺灣地區(qū)林文龍《〈靖臺實錄〉引發(fā)爭功問題平議》?林文龍撰:《〈靖臺實錄〉引發(fā)爭功問題平議》,《臺灣文獻·別冊》47,2013 年,第2—12頁。等,但多未從《靖臺實錄》文本出發(fā)進行深入比較研究。本文即以“漢籍合璧工程”數(shù)字化回歸的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藏林衡①林衡(1768—1841),初名乘衡,字熊藏、叔、德詮,號述齋、蕉軒、蕉隱,別號蕉軒、天瀑等,為日本江戶時代儒學家,尤善朱子學。原為美濃國巖村藩主松平乘蘊之子,寬政五年(1793)大學頭林信敬早亡,遂過繼到林家,并成為第八代大學頭(昌平坂學問所的長官),號稱林家中興之祖,編纂的《佚存叢書》具有較大文獻價值。抄本以及日本東北大學抄本為研究對象,參照他處所可見版本,探究《靖臺實錄》的文獻史料價值、與《平臺紀略》的異同和優(yōu)缺點,以及該書在日本的流傳和接受情況。

        一、《靖臺實錄》基本情況

        《靖臺實錄》一書國內流傳甚罕,《臺灣文獻叢刊》《臺灣文獻匯刊》等叢書皆未收錄,但日本當前存藏頗多,查尋“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數(shù)據庫”可發(fā)現(xiàn),新發(fā)田市立圖書館、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茨城大學、前田育德會、公文書館、東北大學、蓬左文庫、國立公文書館、京都大學、陽明文庫等藏有抄本,京都陽明文庫、國立公文書館藏有刻本。此外,“國立”臺灣圖書館藏抄本②郭明芳:《靖臺實錄》,《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第47 期。,為日據時期從日本購藏,臺北“國史館”館員林文龍藏有日本復印本。

        本文研究所據版本為日本國立公文書館藏林衡抄本③同時參照日本東北大學所藏抄本。,索書號286—223,共1冊,半葉十行,行十七字。該書首頁及末頁皆鈐有“昌平坂學問所”印章,引言頁從上至下鈐有多方紅色印章,分別為“林氏藏書”“日本政府圖書”“淺草文庫”“述齋衡新收記”,書末有“乙卯菊月借抄于澀江潛先④澀江潛先即澀江抽齋(1805—1858),名全善,幼名恒吉,字道純、子良,江戶末期儒者、醫(yī)家。氏,述齋記”跋文,書中正文頁眉處多有紅筆校文,為林衡抄錄后的對校修改之文,共計82處,體現(xiàn)了其治學嚴謹之處。值得注意的是,內閣文庫著錄該書為延寶三年林氏藏書,實誤。延寶三年為1675年,當時不僅林衡尚未出生,且朱一貴事件尚未發(fā)生,以林衡生卒年考之,應為寬政七年(1795 年)抄錄,內閣文庫著錄者對甲子紀年計算有誤,致使相差了兩個甲子年(120年)。

        《靖臺實錄》全書共六千余字,對整個朱一貴事件以時間為序,始末緣由記載詳略得當,同時作者對本書的定位較為清晰,抱著“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的目的,以自己在廈門一帶所聞所見寫成此書,希望為后來正史編纂提供可觀之資料,同時也借以警示后來的不法之徒,莫要效仿朱一貴等人。該書是站在官方立場的一部小書,由其《引言》可見一斑:

        聞之書治書亂、紀災紀祥,史氏事也,他而為之嫌于越。然考古來史氏傳信之文,多采于聞見之所錄,則勿謂稗野之文可以不作也。臺灣朱一貴之變,當圣天子重休累洽之世,有此一蠢,是猶粹潔之身,間露疥癬耳。其亂其平,似于世道渺無所關。然吾觀舜有三苗之征,禹有防風之戮,鬼方伐于高宗,武庚討于元圣。自古圣世不諱逆萌,書傳記之,皆足以彰天討而揚國威。則臺灣之亂逆,亦唐虞三代所時有也。況其間致亂也有由,定亂也有略,運籌者之勝算,摧陷者之致力,莫不以斯焉。則緝而錄之,上之因可以明國家之深仁,次之亦可以表文武之偉績。而且使巨奸好亂之徒,讀而戒之,見雖有不軌如朱一貴者,跳梁未幾,而卒就剪滅,庶幾革面革心。其游圣世而樂蕩平云。

        康熙壬寅歲仲春銀同黃耀炯題

        據《引言》可知該書作者為黃耀炯,福建廈門同安人,據東北大學抄本,可知黃耀炯字重光,但遍查國內相關資料,均未見其生平介紹及其他相關著作,其或應為福建同安一帶民間不仕文人。該書作于朱一貴事件發(fā)生次年的康熙六十一年仲春,所記史實起止時限為康熙六十年四月到十二月①文中月、日,如不專門說明,皆為農歷。,是目前存世成書最早的一部關于朱一貴事件的單行史書,因此其文獻價值和思想價值值得挖掘。

        首先,該書以正統(tǒng)立場進行論述,將本次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完全歸由為“民本狷讒”,將朱一貴等人描繪成游手好閑、奸詐兇殘、無事生非、擾亂盛世的小人,既有其時代局限性,但也客觀反映了當時因承平日久,一般普通百姓對于朱一貴等造反者敵視和恐懼的心態(tài)。其次,以時間為主線,對此次事件中主要將領姓氏官銜、官兵人數(shù)與來源、重要事件的發(fā)生地點與過程、戰(zhàn)略戰(zhàn)術、人物對話,乃至地質氣候等平鋪直敘,使讀者一目了然,而且部分史料他處未見,如詳細記述了朱一貴預先埋下錢財,待他人借錢時以通神的名義挖出,顯示了其老謀深算的狡詐心計,又記載了在崗山起事時眾人猶豫驚恐的心理變化以及如何謀劃的過程。再次,記載了1720和1721年臺灣發(fā)生的地震和海嘯,以及當時巫婆的種種預言:“社中老番云:‘每如是,必有戈兵’。又臺中有巨石無故忽裂如刀劈,一旁出水,一旁投以草則火。占驗者云:‘主謀亂不成’?!笨筛Q見當時整個民間社會迷信的天人感應觀,但亦可作為臺灣地質學和氣象學研究的史料。最后,對李勇等崗山起事、定計攻城、鼓動百姓造反、七日陷臺、官軍抵抗與反攻平臺戰(zhàn)斗,以及善后事宜等重要節(jié)點事件皆有言簡意賅的論述,使讀者能清晰明了地知曉整個事件始末,故事完整,可讀性強,部分筆法頗有演義味道,如“(督院滿保)又各付密囊一,令將至鹿兒門始開……十六日進師,午時到鹿耳門,澳鎮(zhèn)藍與王萬化拆督院錦囊,云‘可合并攻鹿耳門’。

        當然,由于私人著述立場先行的緣故,作者刻意忽略了一些史實,以避免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如通篇未敢提及朱一貴以明朝皇室后裔身份的名義造反,對其起義的原因,僅以“臺地米價官吏出入貴賤異用”一筆帶過,未敢明確指出官府的盤剝和苛政是造成朱一貴起義的根本原因,民眾造反是官逼民反,不得不反。此外,或許是由于文獻不足的原因,書中對朱一貴等人在占領臺灣全境后的自命明皇、大封群臣、內斗互殘以及被俘后的情節(jié)鮮有論及。文中亦有部分明顯訛誤,如:“許(云)時手持大刀與游(崇功)俱進,兩馬相尾,猶殺賊數(shù)十,披靡莫當。會其馬足被賊砍蹶,二人遂戰(zhàn)死焉。賊恨之,至剮其尸?!贝藭r許云已亡,后面卻又記載:“初二日,安平鎮(zhèn)許云再戰(zhàn),見大勢已去,將所積倉粟一并燒毀。”起義主角之一的“汪飛虎”應為“翁飛虎”,“岡山據府治三百余里”應為“三十余里”,告密者“高永秀”應為“高永壽”,一些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錯誤等。故而“籌臺宗匠”藍鼎元自臺灣回到福建,看到《靖臺實錄》一書后,欲更正書中“其地、其人、其時、其事”之謬誤,著成了史料更加豐富和準確的《平臺紀略》,可謂出乎作者意料之外的又一貢獻。

        二、從《靖臺實錄》到《平臺紀略》

        藍鼎元親歷了整個平臺過程,其所撰史料成為后世研究臺灣和朱一貴事件最重要的參考,尤以《平臺紀略》為代表,正如藍廷珍所言:“予胸中每有算畫,玉霖(藍鼎元)奮筆疾書,能達吾意。又深諳全臺地理情形,調遣指揮,并中要害,決勝擒賊,手到功成?!雹偎{鼎元:《鹿洲全集》,福建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524頁。四庫館臣亦評價道:“鼎元在廷珍軍中一一親見,故記載最悉,其敘述功罪,亦無所避忌,頗稱直筆。”②〔清〕永瑢、紀昀主編,周仁等整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冢汉D铣霭嫔纾?999年,第283頁。連橫亦曾稱贊道:“朱一貴之役,漳浦藍鼎元從軍,著《平臺紀略》,其言多有可采。”③連橫:《臺灣通史·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601頁。不過《平臺紀略》能夠成書,與《靖臺實錄》一書實有莫大關系,此段事實從藍鼎元《平臺紀略》自序中可知:“藍子自東寧歸,見有市《靖臺實錄》者,喜之甚,讀不終篇,而愀然起,喟然嘆也。曰:嗟乎,此有志著述!惜未經身歷目睹,徒得之道路之傳聞者。其地、其人、其時、其事,多謬誤舛錯。將天下后世以為實然,而史氏據以征信,為害可勝言哉!稗官野史雖小道,必有可觀,求其實耳。今以閩人言閩事,以今日之人言今日事,而舛錯謬誤且至于此,然則史氏之是非,其迷亂于稗官野史之紀載者不乏矣?!雹芩{鼎元:《鹿洲全集》,第816頁。

        《平臺紀略》成書于1723年夏,晚《靖臺實錄》一年有余,主要是認為后者所紀事實多謬誤舛錯,欲重撰此段史實以正視聽,故《靖臺實錄》直接促成了《平臺紀略》的問世。但由于《靖臺實錄》很快在國內失傳,后人無從得知其書的真實面貌。那么兩書異同何在?《靖臺實錄》真的如藍鼎元所說的那樣不堪嗎?值得深入對比探討。

        首先,成書目的不同。黃耀炯作書動機相對單純,作為一個底層文人,或想借助此事件的熱度使作品大賣,以謀生計,并非奢望被作為正史看待。而藍鼎元則以親歷者自居,除了糾正《靖臺實錄》之錯誤,還欲“據事直書、功無遺漏、罪無掩諱、載筆傳信”⑤藍鼎元:《鹿洲全集》,第817頁。,給正史提供可靠之史料。此外,由于二者身份的不同,兩部書的文風、寫作手法和思想格局上也有很大差異?!毒概_實錄》基本上是通俗小說的寫法,完全以時間為序,將整個事件平鋪直敘,文風較為平實簡略,通俗易懂,如在日期的記載上用的是四月十九日、閏六月初一日等數(shù)字。而《平臺紀略》則借鑒了很多正史的寫作手法,運用了干支紀日法,同時使用正敘側敘、補敘插敘、分敘合敘手法,錯綜變化,最后還有模仿“太史公曰”的“藍鼎元曰”,為本次事件的原因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治臺方略,體現(xiàn)了藍鼎元的智慧與謀略、文采與學識,因而四庫館臣亦對其作品風格贊譽道:“文筆條暢,多切事理,在近人文集中猶可謂有實際者?!雹蕖睬濉臣o昀:《欽定四庫全書總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324頁。當然,二人在全書定調上是有相似之處的,皆站在朝廷立場上痛斥朱一貴等“賊人”雖能猖狂一時,但必無好下場,以警戒后人莫做不法之事,警戒官員要關心民生福祉,如《靖臺實錄》“上之因可以明國家之深仁,次之亦可以表文武之偉績。而且使巨奸好亂之徒,讀而戒之?!薄镀脚_紀略》亦是欲“儆勵地方文武,當刻刻以吏治民生為念,使盜賊無自而興。若稍一玩愒,便功名身家性命,靡不隨之,……儆凡為民者,皆當起忠孝仁讓之心,而消其犯上作亂之氣?!雹咚{鼎元:《鹿洲全集》,第841頁。

        其次,內容上詳略各異。從字數(shù)來說,《靖臺實錄》僅有6000 余字,而《平臺紀略》則為16000余字,這也使得后者史料更加詳實。二者最大差異體現(xiàn)在三處:一是《靖臺實錄》未有論及朱一貴等人攻破臺灣府后稱帝冊封的情節(jié),《平臺紀略》則加以詳述;二是對清軍自6月1日至7月間從駐兵澎湖、進軍鹿兒門,再到平定全臺過程的描述,此段《靖臺實錄》中僅有1000余字,而《平臺紀略》則有8000多字,包括對參戰(zhàn)將領名字、調兵遣將過程、攻占鹿耳門港與安平鎮(zhèn)戰(zhàn)斗經過、收復府治與安撫民心等記錄更加詳盡;三是《平臺紀略》一直寫到雍正元年(1723)四月十五日,多出了平定朱一貴事件后一年多的臺灣史實,包括臺灣善后管理事宜、剿滅林亨及鄭仕等余黨、治臺方略等,共約4000字。此外,《平臺紀略》還補入了告密者高永壽的奇聞軼事,《靖臺實錄》僅僅略作提及。

        但《靖臺實錄》亦有《平臺紀略》所缺者,如對朱一貴狡詐性格的刻畫:“又為詭奇驚眾之謀,常以所積銀分兩數(shù),自一至十各若干埋荒僻處,暗記之??陀薪栀J,始推無有,徐云:‘吾為爾祈借于天,容告以教。’與掘地,則果有物如其數(shù)。由是愚民皆墜術中,傳異之?!痹偃鐚χ煲毁F起義初時的情景描述:“四月十九日李勇、汪飛虎等在崗山,宰牲置酒,豎旗招兇。忽風吹旗折,賊徒驚愕,欲解散。李勇、汪飛虎、吳外等議曰:‘我已謀逆有跡,今遽散,官司聞之,按名速捕,則坐受死矣’。其山上有神祠,因誑眾往禱,稱得神助。因出神烏龍旗以鼓眾,賊徒遂合。有為賊謀者曰:‘今起事,同我者惟數(shù)十人耳,徒黨未集,百姓弗與也。若遽動,官軍聞警追捕,以數(shù)十人而當全營之軍,豈不殆哉?吾觀塘兵,每處多不上十人,下則五六人,惟先掩襲之,因于各塘多立旗幟,以亂百姓之耳目。彼疑,一路皆為吾得,中多游手,必有從而應者。更于所至之鄉(xiāng)勿擾,分豎以幟,南路營兵見遠近皆吾旗,必膽落遁竄。乘日夜長驅至府,出彼軍不虞,可克也?!\從之?!倍镀脚_紀略》則只簡單地記載道:“夏四月十有九日己酉,李勇、吳外、鄭定瑞、王玉全、陳印等五十二人,即黃殿莊中奉一貴,焚表結盟,各招黨羽得數(shù)百人。立賊幟,書大元帥朱。夜出岡山,襲劫塘汛?!雹偎{鼎元:《鹿洲全集》,第818頁?!毒概_實錄》中這段朱一貴等人疑神疑鬼、設計收攏民心、定計攻擊官兵的記載在他書中難以見到,頗為生動形象。又,府治保衛(wèi)戰(zhàn)中對許云和游崇功等清朝將領奮不顧身、勇敢戰(zhàn)斗的描述,對征調商船價碼的明確記載:“得大者二百余只,每只給雇價七十兩,有慕義不愿受值者,許從征給守備牌與之?!?,皆為《平臺紀略》所未有。

        第三,觀察視角有異。黃耀炯為平民百姓,故對于所見所聞隨筆記之,對官府不義行為并不諱言,如記官兵擾民之事曰:“浙江將軍帶披甲二千赴閩協(xié)征,兵到浦城,民頗苦之?!娀馃裎萆醵?,按察董沿途捐俸恤其災傷,多方慰撫,商民賴以不擾?!彼{鼎元則明顯是站在官方立場上對此事進行了美化:“又敕浙江將軍塔拜,以甲二千赴閩協(xié)防。巡撫呂猶龍按察使董永芠迎勞于浦城,辦理夫船。永芠素有才名,方嚴不阿,一路問民疾苦,捐俸錢恤災傷,多方撫慰,故兵行而民不擾”。②藍鼎元:《鹿洲全集》,第829頁。再如清軍上岸后,當?shù)夭糠粥l(xiāng)民愿做向導,但清軍卻完全不信任他們:“二十日有士人來投,約我軍從水口登岸,愿以鄉(xiāng)民為導。提督施疑有詐未決,其人曰:‘奸民為亂耳,百姓皆赤子也,今聞王師至,如枯苗待雨,君侯胡懲羹而吹虀乎?’因引其妻子為質,從之”?!镀脚_紀略》則稱:“有西港仔士民,具羊酒到安平鎮(zhèn),叩迎王師,載家屬為質,愿引大兵從西港仔登岸殺賊。提督施世驃然之”。③藍鼎元:《鹿洲全集》,第827頁。仿佛是當?shù)匕傩罩鲃右约胰藶槿速|,而對緣由避而不談,只有一片軍民和洽信任的美好圖景。

        最后,論定平臺首功之臣不同。此為兩書差異最大之處,實際也是藍鼎元作《平臺紀略》最重要的原因。《靖臺實錄》以總督滿保和水師提督施世驃為歌頌主角,如頌揚滿?!翱偠綕M內安人民,外授方略,調兵措餉,虛聲實搗,凡諸機宜,無不采洽者?!睂ζ脚_主將施世驃大力稱頌,而鮮有提及藍廷珍之功者?!镀脚_紀略》中則一律將運籌帷幄、沖鋒陷陣的施世驃替換為其堂兄藍廷珍,還在文中借總督滿保之口夸贊“藍總兵所見,事事與吾吻合,吾調此君,平臺得人矣!”①藍鼎元:《鹿洲全集》,第823頁。對平臺最為重要的鹿兒門戰(zhàn)役,《靖臺實錄》記載:“提督施先募善水者探港插標為記,……提督施揮守備林亮、千總董芳等列炮直前擊之,眾船競進,賊警棄走,我?guī)熕炜寺箖洪T?!倍镀脚_紀略》對此役則言:“藍廷珍率王萬化、林政等四百余艘,連檣并進。林亮、董方乘勝掩殺,毀賊船?!⒄涑鍪景裁?,蓋日猶未晡也?!窍?,施世驃船到鹿耳門?!雹谒{鼎元:《鹿洲全集》,第827頁。由此言之,施世驃是在藍廷珍攻克鹿兒門之后才姍姍而來的。再如,對于攻克臺灣府治之西港仔戰(zhàn)斗,兩書記載亦大相徑庭,《靖臺實錄》稱:“二十日,提督施遣守備林亮、魏大猷、洪平,千總董方等帶兵一千探港,令南澳鎮(zhèn)藍令北路兵由西港而進?!撂K厝甲遇賊,時賊扎蘇厝甲,猶有眾數(shù)千,往來無伍。澳鎮(zhèn)藍遙望以為臺民觀望,分兵從西港別道而進。惟先鋒魏大猷、金作礪、葉應龍一軍與之遇,賊忽涌至。魏大猷等列陣發(fā)炮擊之,相持良久。藍聞炮聲連綿,知其遇賊,急引兵從賊側沖至,士人亦引鄉(xiāng)兵乘之。”明確指出藍廷珍判斷失當。而《平臺紀略》則只稱贊其指揮破釜沉舟、英明果斷:“辛亥初昏,藍廷珍留所部官兵三分之一會攻府治,率舟師五千五百余人夜向西港仔進發(fā)。翼日黎明,在竿寮鄉(xiāng)登岸,令諸舟悉回安平。諸將曰:‘登岸棄舟,何也?’曰:‘示軍士必死無還心!今日戰(zhàn)勝,明當直抵府治耳’。言未已,諜者報賊在蘇厝甲,與林亮、魏大猷決戰(zhàn),勢甚張。廷珍分兵八隊……。賊大敗,潰亂奔竄,追斬俘獲,縱橫遍地。”③藍鼎元:《鹿洲全集》,第828頁。

        縱觀《平臺紀略》,對藍廷珍文才武略的褒揚有些頗難合情理,如:“颶風驟起,浪高桅末,幾覆溺者數(shù)次。三軍相顧動色。藍廷珍親操舟御風飄至銅山?!雹芩{鼎元:《鹿洲全集》,第825頁?!八{廷珍親督大炮,連環(huán)齊發(fā),倒賊烏龍旗,破牛車陣?!雹菟{鼎元:《鹿洲全集》,第827頁?!巴⒄湟鈿饪叮瑥娜葜^滿保曰:‘草寇不足煩區(qū)處,某一登彼岸,大人可即奏報蕩平也。’”⑥藍鼎元:《鹿洲全集》,第825頁。甚至把收復臺灣府治和擒獲朱一貴皆歸功于藍廷珍,給人的感覺好像幾乎平臺過程中所有重大成就皆是藍廷珍一人所為。其實,對各位當事人的平臺功過清廷早有論定,如1721年10月的康熙圣旨云:“諭兵部:施世驃效力年久,勞績懋著,沿海水師營務,極為諳練,簡任提督,整飭營伍,實心盡職。當臺灣匪類竊發(fā),即調遣官兵,親渡海洋,屢次大敗賊眾,七日內克復臺灣,擒獲賊首朱一貴等,俾地方寧謐,克奏肩功,殊屬可嘉?!雹邚埍菊骶帲骸肚鍖嶄洝放_灣史資料專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9頁。又1723年8月的雍正圣旨中也指出:“滿保著兼兵部尚書職銜,提督施世驃統(tǒng)領大兵,徑度海洋,鼓勵將士,屢經大戰(zhàn),擊敗賊眾,七日之內,克復臺灣,厥功甚大。施世驃著給與世襲頭等阿達哈哈番,總兵官藍廷珍曾協(xié)助施世驃,著給與世襲三等阿達哈哈番……?!雹鄰埍菊骶帲骸肚鍖嶄洝放_灣史資料專輯,第97頁。皆認可施世驃的平臺首功。但由于后來藍鼎元曾獲乾隆皇帝的極力稱贊:“朕披閱藍鼎元所著《東征集》,系康熙年間臺灣逆匪朱一貴滋事,官兵攻剿時,伊在其兄藍廷珍幕中,所論臺灣形勢及經理事宜,其言大有可采?!雹購埍菊骶帲骸肚鍖嶄洝放_灣史資料專輯,第375頁。使得其地位陡然提升,之后眾多學者在論及此段歷史時便將藍鼎元的著述作為主要憑依,謝金鑾更是在《蛤仔難紀略》中將其奉稱為“籌臺宗匠”,魏源《圣武記·康熙重定臺灣記》、黃鴻壽《清史紀事本末》、陳康祺《郎潛紀聞》對此段歷史的記述亦多參考《平臺紀略》。

        由此可見,兩書無論是從成書目的、內容詳略、觀察視角,乃至稱頌主角,皆有差異。但從兩書的行文邏輯和細節(jié)上看,藍鼎元在寫作時還是大量參考了黃耀炯之書,如《靖臺實錄》中提督施世驃得知臺灣陷落后言:“臺灣全府陷于六七日間,何其遽也。今數(shù)百艘逃入內地,設有奸民叢雜其間,廈中一搖,則罪益大矣。不如且接兵觀釁?!薄镀脚_紀略》對此的記載則只是略作改動:“臺寇猖獗極矣,六七日間全郡俱陷,此殆非小敵也。今數(shù)百艘逃入內地,脫有奸徒混跡,乘虛鼓煽,廈島一搖,罪可言哉!其各謹巡防、嚴守御,無敢懈怠?!雹谒{鼎元:《鹿洲全集》,第823頁。再如,《平臺紀略》中對于異服怪飾僧告誡百姓門前插“帝令”黃旗可免兵災的記載,明顯是抄襲了《靖臺實錄》中的相關敘述。而從對平臺首功者的認定來看,藍鼎元似也并未能完全踐行其“據事直書,功無遺漏,罪無掩諱”的準則,《平臺紀略》更像是為其堂兄藍廷珍所作的“平臺功績略”,在這一點上,《靖臺實錄》的描述似乎更為客觀真實。故借助《靖臺實錄》之記載,可幫助后人更為全面地了解這一事件的全過程,反思《平臺紀略》一書所述內容的客觀程度。

        三、朱一貴事件及《靖臺實錄》在日本的傳播與影響③本文部分日本文獻材料參考了劉芳亮《風說情報與江戶時代的中國現(xiàn)實題材文學——以朱一貴事件傳聞為例》一文,謹此致謝。

        朱一貴事件發(fā)生之時,日本正處于閉關鎖國的江戶時代,似乎與外界聯(lián)系甚少,然而朱一貴事件發(fā)生不久,日本就涌現(xiàn)了眾多相關記載,如近松門左衛(wèi)門④近松門左衛(wèi)門(1653—1724),原名杉森信盛,別號巢林子,筆名近松門左衛(wèi)門,日本江戶時代凈瑠璃和歌舞伎劇作家,著作頗豐。近松與同一時代的井原西鶴、松尾芭蕉并稱為“元祿之文豪”。的《唐船話今國姓爺》、天野信景⑤天野信景(1663—1733),字子顯,江戶中期著名學者,尾張國名古屋藩士。的《鹽尻》、本島知辰的《月堂見聞集》等,由此可知朱一貴事件在日本民眾中尤其是長崎一代產生了較大震動。此外,《靖臺實錄》一書在傳入日本后,成了日本人了解該事件的重要史料來源,至今猶有眾多的抄本存世就是明證,上坂兼勝⑥上坂兼勝,全名上坂勘兵衛(wèi)兼勝,別名萍水散人,生卒年不詳,曾為京都蓍屋勘兵衛(wèi)。的《通俗臺灣軍談》⑦通俗軍談作品冠以“通俗”二字,意在明示該書為中國書籍之譯本,如《通俗漢楚軍談》翻譯自《西漢通俗演義》,《通俗南北朝軍談》翻譯自《梁武帝西來演義》等。便是根據該書翻譯改編而成。為何當時的日本會如此關注臺灣動態(tài),以及在這過程中推崇朱一貴“反清復明”特殊的政治取向,值得深思。

        據前人研究,日本當時雖然閉關鎖國,但是并非完全與外界消息隔絕,而是通過在長崎貿易的唐船,以及對馬藩-朝鮮、薩摩藩-琉球等多條渠道獲取外界情報。從林氏父子所輯《華夷變態(tài)》⑧林恕、林鳳岡:《華夷變態(tài)》,東京:東方書店,1981年重印版。的唐船風說書來看,幾乎當時每艘中國商船風說書都有朱一貴事件的記載,可見此事在中國沿海一帶流傳甚廣?!短拼捊駠諣敗烦蓵?722年1月,比《靖臺實錄》成書更早,其對朱一貴之事的敘說主要源于貿易商船的風說書①鎖國時代的日本德川幕府規(guī)定在長崎入港的中國、荷蘭商船必須向長崎地區(qū)最高行政長官長崎奉行報告海外局勢,這種報告書統(tǒng)稱為“風說書”。。該書雖然緣于朱一貴事件,卻更像是《國姓爺合戰(zhàn)》的續(xù)作,后者以鄭成功為主角,搬上戲臺后深受觀眾喜愛②據木谷逢吟:“《國姓爺合戰(zhàn)》在演劇史上留下了無與倫比的成功記錄。那就是,它的演出從正德五年(1715 年)十一月一日開場,直至享保二年(1717 年)二月落幕,歷經三年,長達十七個月,每日座無虛席。此例之外則不常有。”木谷正之助等編:《大近松全集:解說注釋》(第3 卷),東京:大近松全集刊行會,1923 年,第81 頁。,故近松欲借朱一貴事件再續(xù)佳績。其實該書內容與朱一貴事件史實相去甚遠,從人物刻畫、具體情節(jié)乃至發(fā)生地點,基本全靠近松想象創(chuàng)作而成。如書中將事件發(fā)生地點從臺灣改到了福建,還將平民朱一貴安上了“大明太祖洪武皇帝第十五代熹宗皇帝五代孫”的身份,同時虛構了眾多新人物,包括朱一貴105歲的老軍師吳二用、妹妹紫燕、福建國守“六安王”等,而提督施世驃、許云等重要將領皆未出現(xiàn),屬于捕風捉影的演義小說。

        日本關于《靖臺實錄》一書的文獻記載首見于享保七年(1722)十月十二日薩摩藩向江戶幕府的報告:“臺灣朱一貴謀反,去年內已被平定,傳聞漸多,而難知其真?zhèn)?。《靖臺實錄》一書,(琉使)于福州求得并持歸,平定之委細據此實錄可知,特此獻上……?!雹勐箖簫u縣史料編纂所:《舊記雜錄追錄·3》,東京:嚴南堂書店,1973年,第587—588頁??梢姟毒概_實錄》撰成當年就傳播到了日本,且抄錄者眾多,如前田家尊經閣部藏有享保八年的抄本,麗澤精舍藏有享保九年和享保十一年抄本④中村忠行:《〈臺灣軍談〉與〈唐船話今國姓爺〉》,《天理大學學報》,第五十六輯,1967年。。而上坂兼勝的《通俗臺灣軍談》則完全改編自《靖臺實錄》?!锻ㄋ着_灣軍談》約成書于享保八年(1723年)上半年,寺町佛光寺屋下町蓍屋勘兵衛(wèi)版,共五卷五冊二十八章,文中每卷有數(shù)節(jié),每節(jié)皆有小標題并配有插圖,使讀者一目了然。如卷一有臺灣奏舍降清朝、李勇汛塘斬怪獸、神通道人出臺灣、一貴柱嶺見李勇、杜軍英怒擒噲元等標題。其序言云:“語曰:‘善戰(zhàn)者,非能戰(zhàn)于天上,非能戰(zhàn)于地下,有成與敗者皆由神勢,得之者昌,失之者亡’。今有??完鍋硪粫?,記臺地之變亂甚詳。熟讀之,則可知朱氏為人,跌宕雄偉,絕非凡才。惜乎其志不遂,豈不得神勢之然者乎哉。今俗解之,并以崎陽人之所傳,直曰《通俗臺灣軍談》,好事之徒,或取談柄耶?或取覆醬瓿耶?我所不知也?!雹菀聊芗尉?,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上,臺中:臺灣省政府印刷廠,1985年,第454頁。據此可知,上坂兼勝文獻來源除了各種風傳消息外,最主要的信息來源便是“??完鍋硪粫保囱悦髟摃鴷?。天野信景在其《鹽尻》中亦有類似記載:“前年明朝皇帝后裔朱一貴舉兵致騷屑,載其事之書自南京送至琉球,中山王乃獻于薩州侯,已而又獻關東。京人據其書加以街談,編為五卷,今年癸卯夏印行,題為《通俗臺灣軍談》。”⑥天野信景:《鹽尻》(日本隨筆大成第3 期第10巻),東京:日本隨筆大成刊行會,1930年,第437頁。亦未指明“載其事之書”之名。直至數(shù)十年后的大田南畝⑦大田南畝(1749—1823),號蜀山人、四方赤良、寢惚先生,是江戶幕府后期的“狂歌”大師。才首次指明兩書間的關系:“據此觀之,是書乃就《靖臺實錄》增補以長崎唐館風說之書而成。再按,此書本于《靖臺實錄》,又添以一二人之風說,以結語全用《靖臺實錄》可知也?!雹啻筇锬袭€:《蜀山人全集·第3卷》,東京:吉川弘文館,1908年,第181頁。其后,中村忠行進一步肯定了二者的翻譯和被翻譯的關系①中村忠行:《〈臺灣軍談〉與〈唐船話今國姓爺〉》,《天理大學學報》,第五十六輯,1967年。。對照兩書,可見《通俗臺灣軍談》文中眾多詞句、段落,甚至部分明顯訛誤都與《靖臺實錄》如出一轍,中村忠行所言不虛。

        《通俗臺灣軍談》緊扣通俗和軍談兩個關鍵點,對《靖臺實錄》中無需加工虛構的地方,采用訓譯的方法直接保留下來,但同時也進行了不少擴增和改編,對朱一貴事件的發(fā)生作了大量的鋪墊描述,從朱元璋滅亡元朝談起,對朱一貴事件之前的臺灣歷史進行了梳理,尤其在戰(zhàn)爭的場面上增添了很多細節(jié)和演義,而且反轉了整個事件的論調。如將朱一貴的身份設定為“明太祖皇帝朱元璋之后胤”,稱贊其為人“形容端正,能悟孫吳之兵法,有張良、諸葛之智謀,其志長嘆中華之沒于北狄,思報父祖之仇,……”②伊能嘉矩,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上,臺灣臺中:臺灣省政府印刷廠,1985年,第454頁。這些與《唐船話今國姓爺》描述相似,且大量借鑒了《三國演義》和《西漢通俗演義》等小說筆法。最終將朱一貴事件寫成了一曲反清復明的義舉悲歌,朱一貴成了諸葛亮式壯志未酬的英雄人物,止筆于“朱一貴引諸將逃入深山未捕”,專門忽略了朱一貴被捕處死的情節(jié),從而留給讀者無限遐想的空間。

        自清兵1644年入關,至1722年已過去了近80年,日本人仍然對朱一貴以國姓爺?shù)纳矸?,大書特書其“反清復明”的英勇事跡,或有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是軍事上,蒙古鐵騎橫掃歐亞之后,曾經多次對日本舉大兵征剿,雖然失敗,但給日本留下了深深的恐怖記憶,對于同是馬背上的滿人有較深的防備和厭惡心理,德川幕府就非常擔心“小島先被蹂躪之禍”③《朝鮮仁祖實錄》卷一五,仁祖五年三月戊寅條。再次發(fā)生。而唐、明等漢民族所建立的統(tǒng)治政權雖強大,并在朝鮮多次擊敗日本軍隊,卻能點到即止,并未主動進攻過日本本土,因而日本對明朝有一種敬重心理。其次是文化上,德川幕府掌權后,與明朝修好,并再度大力提倡儒家文化,將朱子學立為官學,在儒學的影響下自然產生尊漢鄙夷的文化氛圍,因此對于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清政權亦鄙視之。如日人林羅山在清人入關后曾言:“今則四海之內,皆是胡服,中華文物蕩然無存,先王法服,今盡為戲子軍玩笑之具……?!雹躘韓]成均館大學校大東文化研究所編纂:《燕行紀事·聞見雜記》,收入《燕行錄選集》下冊,首爾:韓國民族文化推進會刊印,1967 年,第644 頁。最后,是現(xiàn)實利益上,鄭芝龍發(fā)家于日本,而鄭成功則出生于日本,且母親為日本人,近松門左衛(wèi)門更是在其凈琉璃歷史劇中將鄭成功命名為“和藤內”⑤“和”即“日本”,“藤”諧音“唐”,指中國,“內”指“不是”,指的是非日非中、亦日亦中的意思。,故而日本人對于國姓爺、臺灣、反清復明等題材有著天然的好奇心和親切感。當時的日本作家有意將鄭成功塑造成日本人的形象,借鄭成功反復夸贊“日本為神國”,使得日本觀眾有著極大自信心和滿足感,反映了日本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開始出現(xiàn)萌芽?!秶諣敽蠎?zhàn)》每次上演都座無虛席,近松門左衛(wèi)門和上坂兼勝等作家亦是想借助改編“國姓爺朱一貴”的事跡,讓其再續(xù)鄭成功反清復明的未竟事業(yè),從而使作品繼續(xù)熱賣而大賺其錢。

        四、余 論

        朱一貴事件作為臺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也被稱為清朝統(tǒng)治“臺灣三大民變”⑥即康熙六十年(1721)的朱一貴事件、乾隆五十一年(1786)的林爽文事件、同治元年(1862)的戴潮春事件。之一,正是這次事件,促使清政府真正重視起對臺灣的軍政管理,加快了對臺灣治理與開發(fā)的進程。《靖臺實錄》作為國內最早記述臺灣朱一貴事件的單行史書,因未知的原因在中國大陸失傳,但卻在日本廣為流傳,可謂萬幸。該書不僅有著重要的文獻價值、史料價值,而且直接促使藍鼎元撰寫《平臺紀略》,從而讓后人在研究這段歷史時有了更多的參考文獻和不同視角?!镀脚_紀略》專門針對《靖臺實錄》而作,兩書在成書目的、內容詳略、觀察視角、論定首功等方面有所差異,二者最大的區(qū)別體現(xiàn)在對施世驃和藍廷珍的功績評定上,《靖臺實錄》相對更加客觀,亦可讓后世讀者反思《平臺紀略》的寫作目的以及該書所記部分史實的真實性。不過,兩書中所反映出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一統(tǒng)思想是一致的,即使當時臺灣不過是隔海相望、瘴氣遍地的一個邊境海島,但對清政府來說也絕非是無足輕重的,決不允許其脫離政府管轄,因而迅速派兵平定反叛,接續(xù)采取了一系列穩(wěn)定統(tǒng)治的措施。此外,朱一貴事件的消息傳播到日本,引起不小的轟動,很快出現(xiàn)不少相關作品。而《靖臺實錄》一書傳到日本后被多方傳抄,上坂兼勝以之為底本,結合風傳消息進行翻譯和創(chuàng)作,撰成了一部全新主旨的小說《通俗臺灣軍談》。書中一改朱一貴“叛亂者”的角色,將其塑造為明朝皇室后裔,整個事件成了反清復明的正義之舉,由此亦可窺見當時不少日本人對于清政府合法性的一種質疑和蔑視的態(tài)度,也從側面反映了中華正統(tǒng)漢文化中尊華攘夷的思想對于日本的深遠影響。即使過了數(shù)十年,《靖臺實錄》一書在日本依然有一定傳播力,1795年林衡的抄校本也說明了這點。因此,《靖臺實錄》一書有著較高的文獻價值和文化價值,值得學界繼續(xù)關注和挖掘。

        午夜色大片在线观看| 伊人大杳焦在线| 天天夜碰日日摸日日澡性色av|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网站| .精品久久久麻豆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老妞|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 加勒比东京热综合久久| 日本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校园春色人妻激情高清中文字幕|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欧美精品AⅤ在线视频| 日本精品国产1区2区3区| 久久久精品国产av麻豆樱花| 变态调教一区二区三区女同| 影音先锋男人av鲁色资源网|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一国产区在线观看| 蜜芽尤物原创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美女自在线观看 |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大片内射1区2区| 国产 字幕 制服 中文 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日本人妻三级在线观看| 丰满人妻猛进入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欧美熟妇色ⅹxxx欧美妇| 亚洲色图综合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亚洲二区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 性欧美牲交xxxxx视频欧美| 毛片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性色a| 91亚洲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