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金,吳杰
(盤錦遼油寶石花醫(yī)院1.功能科,2.放射線科,遼寧 盤錦124010)
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穩(wěn)定型心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ㄒ韵潞喎Q冠心?。┏R姷膬煞N類型。ACS 的主要發(fā)病機制是冠狀動脈硬化后,血管內斑塊破裂生成血栓[1]。研究證實斑塊的易損性是造成ACS 發(fā)生、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因此盡早預測斑塊的穩(wěn)定性并對不穩(wěn)定型斑塊及早進行有效干預,對于減少ACS 的發(fā)生和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臨床價值[2]。γ-谷氨酰轉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 γ-GT)是以往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具有高準確性和敏感性的肝損傷生物標志物?,F(xiàn)有研究證實,γ-GT 在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可以作為冠心病發(fā)生的一種獨立危險因素。當血清中γ-GT 水平高表達,冠心病、腦卒中及兩種疾病合并的發(fā)病率會顯著上升20%、50%和30%左右[3]。乳脂肪球表皮生長因子8(milk fat globul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VIII 8, MFG-E8)別名乳凝集素,參與機體免疫反應、炎癥反應、細胞增殖和凋亡、腫瘤生長等多種生理、病理過程[4]。研究證實MFG-E8 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對冠心病患者血管的長期炎癥反應具有改善作用[5]。鑒于冠狀動脈內超聲為目前臨床常見的一種斑塊穩(wěn)定性評估和檢測手段,本文采用血管內超聲對冠心病患者的血管斑塊穩(wěn)定性進行檢測,并檢測患者血清γ-GT、MFG-E8表達水平,比較不同性質斑塊患者的血清γ-GT、MFG-E8 表達水平的差異,同時分析血清γ-GT 與MFG-E8 的相關性,以期為ACS 的早期診斷、預防及治療提供參考。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盤錦遼油寶石花醫(yī)院行冠狀動脈造影術的108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52 例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為對照組(SAP組),56 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為研究組(ACS 組)。對照組:男性25 例,女性27 例;年齡52~70歲,平均(63.58±2.17)歲;研究組:男性28例,女性28 例;年齡51~72 歲,平均(63.62±2.32)歲。納入標準[6]:①所有患者診斷為SAP 或ACS;②患者臨床資料完整且自愿參加研究。排除標準:①嚴重精神疾病者;②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者;③惡性腫瘤或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病者。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構成、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發(fā)生率及家族史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1 血管內超聲檢查 采用心血管數(shù)字減影機(型號:FD-10,荷蘭飛利浦公司)對所有患者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以測定患者冠狀動脈血管狹窄程度。造影過程中從多個體位投射,以確定病變血管的支數(shù)和靶血管。完成動脈造影后,對患者行血管內超聲檢查:首先將6 000 IU 肝素和200μg 硝酸甘油注入動脈鞘內,然后采用血管內超聲診斷儀(美國波士頓科學公司)檢查,并將探頭頻率設置為40 MHz。將探頭送至離靶血管近端至少10 mm的位置,并以1 mm/s 的速度回撤探頭,通過超聲圖像分析儀獲得所有患者斑塊處及斑塊遠近端的二維超聲圖像。同時根據(jù)斑塊回聲強弱判斷病變血管的斑塊性質。①鈣化性斑塊:其回聲相對于血管外膜更強,且后方聲影清晰;②纖維性斑塊:斑塊回聲同血管外膜;③混合性斑塊:回聲特征是上述兩種斑塊的綜合。偏心指數(shù)為斑塊最小直徑與最大直徑的比值,偏心指數(shù)<0.5 表示斑塊為偏心性斑塊。重構指數(shù)為血管橫截面積(橫截面積為管腔面積與斑塊面積之和)與平均參考面積的比值,正性重構和負性重構的重構指數(shù)分別>1.05 和<0.95,無重構是指重構指數(shù)范圍在0.95~1.05。對所有患者以上超聲參數(shù)進行詳細測定和記錄,同時測定兩組患者病變血管處的管腔面積、外彈力膜面積及斑塊面積[7]。
1.2.2 血清γ-GT 與MFG-E8 表達水平的檢測 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 于肝素抗凝管中,分離血清后,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試劑盒(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檢測血清γ-GT、MFG-E8 表達水平。按照試劑盒操作說明書,用酶標儀(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對樣品進行檢測,繪制ELISA 標準曲線,并根據(jù)標準曲線計算患者血清因子濃度。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多組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一步兩兩比較用SNK-q檢驗,兩組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構成比或例(%)表示,比較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用Pearson 法。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冠狀動脈造影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血管病變部位及病變血管支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冠狀動脈造影結果比較 例
兩組患者斑塊破裂、血栓、軟斑塊、硬斑塊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斑塊破裂、血栓、軟斑塊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硬斑塊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重構指數(shù)、偏心指數(sh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外彈力膜面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大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管腔面積和斑塊面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管內超聲影像特征比較
兩組患者共154 個病變斑塊,不同性質班塊患者的γ-GT 與MFG-E8 表達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硬斑塊(包括鈣化、纖維及混合性斑塊)患者的γ-GT 表達水平高于軟斑塊患者(P<0.05),而硬斑塊MFG-E8 表達水平低于軟斑塊患者(P<0.05),且鈣化性斑塊的γ-GT 表達水平高于纖維以及混合性斑塊(P<0.05),鈣化性斑塊的MFG-E8 表達水平低于纖維以及混合性斑塊(P<0.05)。見表4。
表4 不同性質斑塊患者血清γ-GT與MFG-E8表達水平的比較 (±s)
表4 不同性質斑塊患者血清γ-GT與MFG-E8表達水平的比較 (±s)
注:①與軟斑塊比較,P <0.05;②與鈣化性斑塊比較,P <0.05。
斑塊鈣化性斑塊斑塊斑塊MFG-E8/(ng/L 153.21±10.1 180.25±11.4 175.23±10.8 33.58±3.68 28.69±3.74①②30.52±3.42①②220.52±12.22.31±3.452①7①5①斑塊/個21 31 39 γ-GT/(u/L)①纖維性混合性軟斑塊F 值P 值)②②32 285.863 0.000 63 80.067 0.000
經(jīng)Pearson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ACS 患者的血清γ-GT與MFG-E8呈負相關(r=-0.923,P<0.05)。
大量研究證實不同斑塊性質與冠心病疾病分類之間存在密切聯(lián)系,如ACS 患者主要形成軟斑塊,SAP 患者以硬斑塊居多[8-10]。DEHARO 等[11]研究表明70%以上的ACS 是因軟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導致血管閉塞所致,進一步說明了ACS 形成與軟斑塊之間的相關性。另外KASHIWAZAKI 等[12]研究也證實血管重構對于斑塊穩(wěn)定性具有明顯影響,一般發(fā)生正性重構血管含有較高的脂質成分,且存在大量的巨噬細胞浸潤,斑塊發(fā)生破裂和脫落的傾向更大;相反,負性重構血管含有的鈣化成分較多,相對穩(wěn)定性更強。TUDER 等[13]研究結果表明血管正性重構是ACS 發(fā)生的獨立影響因素。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ACS、SAP 患者斑塊分別以軟斑塊和硬斑塊為主,另外ACS 患者的斑塊破裂和血栓發(fā)生率及正性重構指數(shù)高于SAP 患者,且ACS患者的外彈力膜面積大于SAP 患者。SYAIFUDIN等[14]通過對斑塊形態(tài)研究證實,ACS 患者的血管斑塊主要表現(xiàn)為偏心斑塊,而SAP 患者斑塊形態(tài)以正心斑塊居多。本文研究結果顯示ACS 患者的偏心指數(shù)低于SAP 患者,即ACS 患者以偏心斑塊為主,與上述研究結果相符。
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γ-GT 是影響心血管疾病的一種獨立危險因素,可用于冠心病的診斷和預后評估,眾多研究均證實血清γ-GT 高表達會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患者死亡風險。BAZ 等[15]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的血清γ-GT 與患者血管斑塊性質之間存在緊密聯(lián)系,斑塊的鈣化會進一步導致血清γ-GT 表達水平上升。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154 個血管病變中硬斑塊(包括鈣化、纖維及混合性斑塊)的γ-GT 表達水平均高于軟斑塊,且硬化斑塊之間γ-GT 表達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γ-GT 可能參與冠心病血管粥樣硬化及斑塊鈣化過程。沈紅良等[16]研究發(fā)現(xiàn)γ-GT 表達水平與機體血脂指標,如總膽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呈正相關,認為其可能通過影響血脂代謝進一步參與動脈硬化和鈣化過程。γ-GT 作用機制:γ-GT 可以參與并介導氧化應激反應,氧化LDL-C 為氧化性LDL-C 從而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γ-GT 還能將谷胱甘肽水解成半胱氨酸-甘氨酸二肽,并進一步水解成甘氨酸以及半胱氨酸,還原Fe3+產生大量超氧陰離子及氧化LDLC,巨噬細胞能夠通過攝取氧化型LDL-C 成為泡沫細胞,進一步提升機體炎癥因子水平并激活免疫功能,降低斑塊穩(wěn)定性[3]。
MFG-E8 是一種廣泛表達于血管內皮和血管平滑肌細胞的細胞因子,眾多研究證實MFG-E8 具有顯著的抗炎、調節(jié)免疫反應以及促進血管生成作用[4]。JIA 等[17]研究證實MFG-E8 與冠心病發(fā)生、發(fā)展存在一定相關性,當機體發(fā)生冠狀動脈硬化和鈣化時,血清MFG-E8 表達水平較正常人降低。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動脈病變處硬斑塊MFG-E8 表達水平均低于軟斑塊,且硬化斑塊之間MFG-E8 表達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本研究結果表明,ACS 患者的血清γ-GT 與MFG-E8 表達水平呈負相關。進一步證實不同斑塊性質與MFG-E8 表達水平之間存在相關性,其對冠狀動脈斑塊鈣化程度具有一定的預測價值。LAPLANTE 等[18]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MFG-E8可以保護心血管,當MFG-E8 表達水平下降意味著存在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王文文等[19]報道MFG-E8 改善冠心病患者動脈硬化和鈣化的機制在于:MFG-E8 具有有效清除已凋亡內皮細胞的功能,有助于緩解斑塊形成;同時MFG-E8 可以通過抗炎反應減少TNF-β 等炎癥因子的生成,從而有效提高平滑肌細胞的抗侵襲作用,緩解動脈粥樣硬化。另外,MFG-E8 能通過抑制細胞外信號調節(jié)激酶1/2磷酸化過程,以及免疫抑制和非特異性抗炎癥反應降低IL-6 等炎癥因子的合成及表達,同時MFGE8 能夠通過清除凋亡細胞提高平滑肌細胞的侵襲作用,進一步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生成。
綜上所述,血清γ-GT、MFG-E8 與冠狀動脈硬化及動脈鈣化存在緊密聯(lián)系,檢測血清γ-GT、MFG-E8 表達水平對診斷和預測冠狀動脈疾病發(fā)生、發(fā)展具有重要臨床意義。